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19世紀英國的慈善醫(yī)療與濟貧醫(yī)療*

2020-03-02 04:24王廣坤
經濟社會史評論 2020年2期
關鍵詞:慈善志愿門診

王廣坤

英國作為世界首個工業(yè)化和城市化國家,最先遭遇到現(xiàn)代城市病與工業(yè)污染帶來的衛(wèi)生惡化與疫病泛濫問題。①國外代表性著作有Charles Creighton, A History of Epidemics in Britain, 2 Vol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5; M.Durey, The Return of the Plague: British Society and the Cholera 1831-1832,Dublin: Gill and Macmillan, 1979; Major Greenwood, Epidemics and Crowd Disease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Epidemiology, London: William & Norgate, 1935; A.Hardy, The Epidemic Streets: Infectious Disease and the Rise of Preventive Medicine, 1856-1900,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3; Anthony S.Wohl, Endangered lives: Public health in Victorian Britain, London: Methuen, 1984; Michael, Worboys, Spreading Germs:Disease Theories and Medical Practice in Britain, 1865-190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國內主要作品有舒麗萍:《19世紀英國的城市化及公共衛(wèi)生危機》,《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5年第5期。有關英國應對疫病的著述很多,然而其中針對保障下層民眾健康的研究尚不多見。①國外對此領域的研究大都比較宏觀,主要代表性著作有Ruth G.Hodgkinson, The Origins of the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The Medical Services of the New Poor Law, 1834-1871,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Angela Negrine, Medicine and Poverty: A Study of the Poor Law Medical Services of the Leicester Union, 1867-1914, PhD.Diss,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May 2008; M.A.Crowther, The Workhouse System, 1834-1929: The History of one English Social Institution, London: Methuen, 1983; Rosemary White, Social Chang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ursing Profession: A Study of the Poor Law Nursing Service 1848-1948, Michigan: H.Kimpton, 1978;A.Digby, Pauper Palace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8; F.B.Smith, The people’s Health: 1830 to 1910,Oxford: Croom Helm, 1979; Derek Fraser ed., The New Poor Law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London: Macmillan,1976.國內專門針對此領域的成果有:郭家宏、徐佳星:《舊濟貧法體制下英國貧民醫(yī)療救濟探析》,《學術研究》2017年第4期。此外,國內學者對英國《濟貧法》《國民保險法》、志愿醫(yī)院、慈善主義也有關注,但研究視角大都比較宏觀或聚焦于醫(yī)院建設資本投入等問題的論述,專門針對下層民眾的具體疾病救治與其后續(xù)改良方案的研究相對較少。19世紀英國社會慈善力量主導的志愿醫(yī)院和英國傳統(tǒng)社會秩序的捍衛(wèi)者濟貧法醫(yī)療服務,如何保障下層民眾的健康呢?本文梳理它們的缺陷及改革,闡明其對現(xiàn)代英國國家醫(yī)療服務體系構筑的影響。

一、19世紀英國社會疫病泛濫

19世紀的英國社會公共衛(wèi)生狀況極其惡劣,由此造成瘟疫流行,民眾痛苦不堪。從1816年開始,除天花外,令人恐懼的霍亂在1831—1832、1848—1849、1854及1867年多次爆發(fā),導致人口死亡率急劇上升。此外,傳染性極強的斑疹傷寒病也于1826—1827、1831—1832、1837與1846年頻繁肆虐,醫(yī)生認為,這種病一旦發(fā)生,即意味著絕望、苦難和赤貧降臨。發(fā)燒熱病影響更為廣泛,也更為猖獗。②Edwin Chadwick, Report on the Sanitary Condition of the Labouring Population of Great Britain, 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M.W.Flinn,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65, pp.8-9.1838年,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qū)登記的死于這類疾病的人數達282 940人。與此同時,因年老體弱或暴力事故死亡的人數只有47 619人。③Edwin Chadwick, Report on the Sanitary Condition of the Labouring Population of Great Britain, 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M.W.Flinn, p.78.英國史學家屈威廉指出:“1810—1850年間,在整個不列顛群島,由于醫(yī)療服務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死亡率沒有再上升到18世紀初那般高,卻也沒有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工業(yè)貧民窟數量的增長及其一天天惡化?!雹蹽.M.Trevelyan, George Macaulay: English Social History: A Survey of Six Century, Chaucer to Queen Victoria,London: Longmans, Green and Co., 1944.疫病威脅之下,1831—1841十年間的英國人口平均死亡率一直處于2%~3%的高位。⑤Keith Layboum, The Evolution of British Social Policy and the Welfare State, 1800-1993, Edinburgh: Keele Universtiy Press, 1995, p.84.

19世紀,英國民眾頻頻受到斑疹傷寒、霍亂、肺結核、天花、猩紅熱等惡性傳染病的威脅。1838年,英國首次對死亡人口進行登記,結果顯示,倫敦約有14 000人感染斑疹傷寒,其中1 281人死亡,許多工業(yè)城市也出現(xiàn)了相似的傷亡數字。①弗雷德里克·F.卡特賴特、邁克爾·比迪斯:《疾病改變歷史》,陳仲丹譯,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第131頁。不過,霍亂及斑疹傷寒的危害比肺結核略稍遜色。肺結核在當時司空見慣,在人們生活中如影隨形。19世紀初期,1/3的死亡病例都與肺結核感染有關,而這一數字在1839年為17.6%。②Edwin Chadwick, Report on the Sanitary Condition of the Labouring Population of Great Britain, 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M.W.Flinn, p.11.疫病的頻繁爆發(fā),嚴重威脅著英國社會。有學者指出:“即使在較為原始的落后階段,英國也從未遭受過諸多傳染病災難。”③C.F.Brockington, A Short History of Public Health, London, J.& A.Churchill Ltd., 1956, p.9.

當時,患病的富人可以請名醫(yī)到家就診,而下層民眾經濟拮據,只能去醫(yī)院排隊看病,因病致貧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據統(tǒng)計,19世紀中期,在英格蘭與威爾士等發(fā)達地區(qū),近3/4的貧困人口與傳染病泛濫有關,④A.Digby, Pauper Palaces, p.166.這使得整個英國社會因病致窮者、因病返貧者越來越多。下層民眾迫切渴望社會與國家的救助,此時,志愿醫(yī)院與濟貧法體制下的醫(yī)療服務扮演了救助角色。

二、志愿醫(yī)院的發(fā)展與改革

英國志愿醫(yī)院興起于18世紀,19世紀得以蓬勃發(fā)展。依賴社會捐贈,具有慈善性質的志愿醫(yī)院為貧困患者提供免費醫(yī)療服務,被認為是英國國民健康服務體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的雛形。志愿醫(yī)院在類型上主要包括急救中心、著名醫(yī)學院的附屬醫(yī)院、為特殊病人提供特色服務的專科醫(yī)院,以及在小城鎮(zhèn)與農村地區(qū)興建的鄉(xiāng)村醫(yī)院等。

1861—1891年,志愿醫(yī)院迅速擴張,尤以地方最為矚目。⑤Robert Pinker, English Hospital Statistics, 1861-1938, London: Heinemann, 1966, p.49.在降低死亡率、應對工傷事故、保障身心健康以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的考慮下,許多地方診療所搖身一變成為志愿醫(yī)院。馬里蘭對哈德斯菲爾德地區(qū)展開的大量研究顯示:早在19世紀50年代以前,志愿醫(yī)院就興起了前所未有的創(chuàng)建熱潮。⑥See H.Marland, Medicine and Society in Wakefield and Huddersfield 1780-187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使得不少地區(qū)的勞動風險調控能力顯著增強,“在東部英格蘭地區(qū)的很多港口城鎮(zhèn),賴以揚名的并不是它們高超的技術,而是其對意外疾患等事故的掌控”。⑦Steven Cherry, “Beyond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the Voluntary Hospitals and Contributory Schemes”, 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 Vol.5, No.3, 1992, p.461.

19世紀的志愿醫(yī)院診療效果突出,當時的資金投入者普遍重視醫(yī)院的設計與規(guī)劃,政府官員也深以為然:“需要降低醫(yī)院內部發(fā)生交叉感染的風險,使醫(yī)院成為減少病人而非增加病人的理想場所,將診療效果放在首要位置?!雹貰rian Abel Smith, The Hospitals, 1800-1948: A Study in Social Administration in England and Wales, London:Heinemann, 1964, pp.1-2.到1861年,致力于防止病菌交叉感染的醫(yī)院設計模型已非常之多,“在19世紀七八十年代,大部分新建、重新修葺的醫(yī)院都傾向于遵從固定模式,即設置一系列互相連接、彼此獨立的亭子”。②Brian Abel Smith, The Hospitals, 1800-1948: A Study in Social Administration in England and Wales, p.154.“涼亭”設計重視獨立空間與良好通風,病房配備獨立設施,花園或草坪作為病房之間的天然隔離,每個病房延展通風管道,強化自然通風,保障空氣流動。

到19世紀下半葉,志愿醫(yī)院住院的病人大幅增加。1873—1893年期間,倫敦住院病人從39 931上升至68 319人,增長71.09%,而同期的城市人口增加了27.6%。據《醫(yī)院與慈善》雜志統(tǒng)計,到1907年,倫敦市有一半人口都曾接受過志愿醫(yī)院的免費醫(yī)療服務,這得益于志愿醫(yī)院的門診迅猛發(fā)展。門診服務最早出現(xiàn)于18世紀,到1850年,隨著醫(yī)學的進步,尤其是護理學與外科學發(fā)展,使得門診快捷高效的診療方式被民眾廣泛接受,醫(yī)院管理者決定:“要做好公眾門診服務工作,以吸引更多捐款?!雹跭eir Waddington, “Unsuitable Cases: The Debate over Outpatient Admissions, the Medical Profession and Late-Victorian London Hospitals”, Medical History, Vol.42, No.1, 1998, p.30.客觀上導致醫(yī)院問診病患進一步增加。于是,有大量富人患者趁機到門診享受免費治療,這種現(xiàn)象造成慈善性醫(yī)療資源的嚴重浪費。1865年,皇家自由醫(yī)院的檔案顯示:只有36%的門診病人符合費用豁免標準。當時英國政府與民眾普遍認為,慈善應發(fā)揮最大作用,不得浪費慈善設施,大量并不符合救濟標準的中產階級患者,破壞了英國傳統(tǒng)的慈善自助習俗,助長了個人懶惰。因此,面對志愿醫(yī)院因門診濫用導致的慈善性醫(yī)療資源浪費,諸多慈善機構與醫(yī)學界相關人士都表示擔憂,指出:志愿醫(yī)院的免費診療機制使得原本有能力支付診費的病人冒充窮人,詐騙了部分賑濟款。到1889年,這種呼聲更為強烈,《英國醫(yī)療雜志》將此視為“醫(yī)院事務的焦點話題”。④British Medical Journal, Vol.2, No.1491, July 27, 1889, p.202.

門診濫用現(xiàn)象首先引起了慈善組織協(xié)會的注意,在他們看來,泛濫的免費醫(yī)療只會鼓勵貧窮,現(xiàn)有的門診醫(yī)療正在服務日益增多的無資格救治者。為了“將慈善資源的混亂使用轉變成一種有秩序、友好的高效運作,使窮人與富人能各善其身,和諧共處,有效整合社會資源”,改革勢在必行。為此,協(xié)會以濫用門診作為反面宣傳,向民眾和社會弘揚慈善救濟的初衷,要求窮人們加強品行修養(yǎng),以節(jié)儉、勤奮等行動消滅貧困,堅決避免門診醫(yī)療成為“人們安于貧困或完全將生活依賴于救濟的誘惑物”。⑤Keir Waddington, “Unsuitable Cases: The Debate over Outpatient Admissions, the Medical Profession and Late-Victorian London Hospitals”, Medical History, Vol.42, No.1, 1998, p.38.而對于如何證明窮人是否有資格獲得免費救助,慈善家們普遍認為難以分辨、不好明確。對于這些爭議,社會上反應不一,不過普遍支持對現(xiàn)有門診制度進行改革。⑥Keir Waddington, “Unsuitable Cases: The Debate over Outpatient Admissions, the Medical Profession and Late-Victorian London Hospitals”, Medical History, Vol.42, No.1, 1998, p.28.

然而改革之路一波三折。院方擔心整頓門診秩序會導致其影響力下降,可能導致慈善群體削減對醫(yī)院的捐獻投資,故推脫這是個“醫(yī)學問題……應該由醫(yī)生們來決定改革,引導其走向”。①British Medical Journal, Vol.2, No.1922, October 30, 1897, p.1273.而很多醫(yī)生擔心門診的慈善醫(yī)療將會極大妨礙私人診斷實踐,②Brian Abel Smith, The Hospitals, 1800-1948: A Study in Social Administration in England and Wale, pp.101-118.認為門診侵犯了醫(yī)生的經濟利益,是毫無意義的奉獻,因此強烈要求取消免費門診制度。對此,1869年,英國醫(yī)生利益的代表——《柳葉刀》雜志成立了一個特別調查委員會,經過周密調查,認為門診就診病人泛濫,亟待改革。1870年,英國醫(yī)療協(xié)會召集150名職業(yè)醫(yī)生,創(chuàng)建臨時委員會,負責改革事宜。③British Medical Journal, Vol.2, No.1922, October 30, 1897, p.1274.委員會以其主席威廉·弗格森(William Fergusson)的姓名為號,調動了所有的職業(yè)醫(yī)生群體,參與門診濫用的改革討論。

在隨后公開的委員會報告中,弗格森提出應對門診濫用的一套解決方案,建議由濟貧法管理部門管理所有的免費醫(yī)務室。病人方面,一是按診斷要求,確保需臨床救治的病人得到必要救助;第二是不接待不符合免費治療資格的病人。④British Medical Journal, Vol.1, No.539, April 29, 1871, pp.458-459.對此,慈善組織協(xié)會并不滿意,醫(yī)學期刊認為太過溫和,醫(yī)生們也不甚支持。

與弗格森的溫和改革不同,激進的醫(yī)生群體認為門診僅是純粹的咨詢角色,甚至還有人建議撤銷門診。⑤The Lancet, Vol.148, No.3825, December 19, 1896, pp.1742-1744.門診部改革,公眾開始思考慈善性志愿醫(yī)療服務體系的存在意義,以及將醫(yī)療救助體系納入到國家統(tǒng)一規(guī)劃的可行性,從而開啟了醫(yī)院改革的討論。⑥Brian Abel Smith, The Hospitals, 1800-1948: A Study in Social Administration in England and Wales, pp.101-118.但大多數慈善家并不支持。

慈善組織協(xié)會于是提出第三種方案。意圖是將有支付能力的病人清除出門診部,但要求組織力量調查病人的經濟、社會與道德素養(yǎng)情況。該方案得到主流醫(yī)學期刊與英國醫(yī)療協(xié)會的支持。1872年,圣喬治醫(yī)院最先實施,它規(guī)定所有病人在接受診治前都將被詳細問詢,所有被認為“可疑”的案例將會被移交到慈善組織協(xié)會,接受進一步調查。倫敦醫(yī)院也于1873年出臺類似規(guī)定,并邀請慈善組織協(xié)會的成員協(xié)同調查。由此,門診人數大量削減,院方節(jié)省了資金,慈善組織也頗感欣慰。1897年,給志愿醫(yī)院提供捐獻資金的周日基金會開始以穩(wěn)定薪酬雇傭調查官,監(jiān)督方案執(zhí)行情況。⑦The Times, November 06, 1897, p.14.

被接受的解決方案著重調查病人,兼顧了各方利益,獲得了社會輿論的支持。調查前,醫(yī)生會篩檢門診病人,確屬急癥需緊急救治時,會立即予以收治。很多醫(yī)院還設置了認定標準,一是確認病人的社會經濟情況,二是由醫(yī)生進行檢測,以決定醫(yī)療的正當性。兼顧了病人調查與醫(yī)學權威,保障民眾診療權益。

為提升效果,1890年,慈善組織協(xié)會要求調查員必須是一名經過訓練的醫(yī)院賑濟員,規(guī)范了調查程序。要求調查員在明確門診病人社會背景的同時,亦能為其身心康復提供幫助,即使未被醫(yī)院收治,應鼓勵他們自我救助。這最早在皇家自由醫(yī)院得以實施,反響較好,且沒有招致社會不滿。由此,威斯敏斯特醫(yī)院也于1899年任命了一名女性賑濟員,圣喬治醫(yī)院緊隨其后。①Keir Waddington, “Unsuitable Cases: The Debate over Outpatient Admissions, the Medical Profession and Late-Victorian London Hospitals”, Medical History, Vol.42, No.1, 1998, p.44.到1903年,7家倫敦醫(yī)院均任命了賑濟員,地方醫(yī)院也紛紛效仿。不過,該方案在實際執(zhí)行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比如因調查而延緩了醫(yī)療診斷,導致治療效果欠佳。此外,醫(yī)院管理者雖表面上支持調查,但大多敷衍,害怕門診患者減少會影響醫(yī)院的慈善聲譽,不利于醫(yī)院籌集捐獻資金,醫(yī)生權力也過大,會在急癥篩檢時阻滯調查。因此,門診濫用狀況依然存在。

為徹底解決這個問題,1911年,自由黨政府頒布《國民保險法》,以健康保險的形式確保下層民眾的身心健康,并規(guī)定保險費用由雇主、職工與國家共同承擔。對此,《醫(yī)院》雜志的主編亨利·伯德特(Henry Burdett)認為,法案的頒布可能導致英國的慈善醫(yī)療被一種嶄新模式的保險機制所取代。英國醫(yī)療協(xié)會指出:法案成功將門診部塑造成為一個專業(yè)咨詢部門,使其擺脫了瑣碎的醫(yī)療事務,《國民保險法》確立的“健康保險主治醫(yī)生”(Panel Doctor)機制,醫(yī)生們可按診療人數收費,收診急癥,并在保險契約下做好門診咨詢。②Brian Abel Smith, The Hospitals, 1800-1948: A Study in Social Administration in England and Wales, pp.244-246.此后,公眾關注焦點日益轉向醫(yī)院財政,以及國家在醫(yī)療服務體系中的角色問題。

三、濟貧法體制下醫(yī)療服務體系之運行與爭議

志愿醫(yī)院雖致力守護下層民眾的身心健康,但在施行免費收治前,也有許多限制性規(guī)定。究其根源,在于慈善投資只診治慈善捐獻人推薦過來的“值得拯救”的窮人。③Deborah Brunton ed., Medicine Transformed: Health Disease and Society in Europe, 1800-1930, 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4, p.37.而能夠得到捐獻人推薦,說明該病人道德良善、“值得”救治,醫(yī)生根據評估病情,決定其是否適宜救治。由此,道德名聲不好、罹患傳染病、慢性病、精神病的患者往往會被拒絕收治。對此,《濟貧法》作了有益補充,因為只有這部法律規(guī)定下的醫(yī)療服務(簡稱濟貧法醫(yī)療服務)是面向全體下層民眾的,也是政府為貧民大眾提供公共服務的主要形式。1896年,有58 550名貧困病人通過濟貧法醫(yī)療服務體系接受救治,其中22 100名是在獨立醫(yī)務所接受其他醫(yī)療機構不予收治的慢性病患者。④F.Cartwright, A 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 London: Longman, 1977, p.19.此外,也有諸多提倡節(jié)儉且免費的藥房、友誼會員俱樂部都可收治病人??傮w而言,濟貧院醫(yī)務室和志愿醫(yī)院是接收貧困病人的主要機構。

《濟貧法》全稱是《1601年伊麗莎白濟貧法》,起源于14世紀,目的是通過國家救濟來幫助窮人擺脫貧困,維護社會安定。它將窮人分為三類:一類是年老、多病、盲人和精神病患者,需要在濟貧院接受醫(yī)療照顧;二類是身體健康的窮人;三類是拒絕工作的逃犯和懶漢。對于后兩者,政府主要通過院外救濟保障其身心健康。由于院外救濟的規(guī)模太大,被許多民眾詬病為花費昂貴,效率低下,且有鼓勵懶惰之嫌,因此政府于1834年頒布了《新濟貧法》。

以《新濟貧法》為界,濟貧法醫(yī)療服務可分為兩種模式。1834年之前,年老體弱、孤兒寡母均與病人一樣,接受濟貧法醫(yī)療服務,地方醫(yī)生受濟貧法管理人委托,到病人家中看病。①Rosemary White, Social Chang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ursing Profession: A Study of the Poor Law Nursing Service 1848-1948, p.5.他們匯總訪問次數、藥物劑量、手術程序與產科服務等項目,按照與教區(qū)濟貧委員會簽訂的協(xié)議收取費用。②I.Loudon, Medical Care and the General Practitioner, 1750-1850,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p.231.到19世紀初,規(guī)范完善的濟貧法醫(yī)療服務體系已在許多教區(qū)建立,濟貧法管理部門雇傭醫(yī)生,照料教區(qū)病人。③M.W.Flinn, “Medical Services under the New Poor Law”, in Derek Fraser ed., The New Poor Law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p.46.有學者指出:“在1834年前,通過現(xiàn)存的大量醫(yī)療賬單及教區(qū)雇傭協(xié)議看,濟貧法醫(yī)療服務的體系化業(yè)已形成?!雹蹵nne Digby, Making a Medical Living: Doctors and Patients in the English Market for Medicine, 1720-1911,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p.224.這種服務以教區(qū)為單位,主治醫(yī)生通常是病人熟悉的地方人士,他們以事先確定的“服務項目”簽訂醫(yī)療協(xié)議,協(xié)議一旦訂立即守信承諾。

《新濟貧法》頒布后,醫(yī)療服務開始偏重于院內救助,貧困患者想獲得救治,必須進入濟貧院。為監(jiān)督各地區(qū)法律的實施情況,英國還特別成立了濟貧法委員會,改變了濟貧由地方負責的歷史,這在英國行政管理機構上是一個革命。⑤郭家宏:《富裕中的貧困:19世紀英國貧困與貧富差距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第68頁。1840年,英國議會頒布法案,濟貧局取代濟貧法委員會,其成員包括上院議長、掌璽大臣、財政大臣、內務大臣等,這意味著英國的濟貧管理機構正式成為中央政府重要部門,不再從屬于議會。⑥郭家宏:《富裕中的貧困:19世紀英國貧困與貧富差距研究》,第68—69頁。它充分表明了英國對貧民救助工作的重視,也意味著醫(yī)生要聽命于不懂醫(yī)療事務的濟貧局。

《新濟貧法》推動了各地創(chuàng)建濟貧院的進程。到1840年,已經有271個教區(qū)制訂了建立聯(lián)合濟貧院的計劃,85個教區(qū)已經租用或者將舊的濟貧院建筑改造成為新的聯(lián)合濟貧院,34個教區(qū)已經購買了用于建設聯(lián)合濟貧院的建筑,24個教區(qū)已經將舊建筑改造成聯(lián)合濟貧院。⑦M.A.Crowther, The Workhouse System, 1834-1929: The History of one English Social Institution, p.51.

濟貧院建立后,先后由濟貧法委員會、濟貧局領導,醫(yī)生也要根據其指示行事。對此,有學者認為,《新濟貧法》實施后,濟貧醫(yī)生之所以聲譽下降,原因就在于濟貧法委員會有意雇用那些要價低廉的醫(yī)生,只要這些人不尋求索取額外費用或拒絕診治病人,就可以隨心所欲。①M.A.Crowther, “Paupers or Patients? Obstacles to Professionalization in the Poor Law Medical Service before 1914”,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Vol.39, No.1, 1984, p.36.勞登也指出,濟貧法委員會不考慮醫(yī)生的技術、經驗或資格。②I.Loudon, Medical Care and the General Practitioner 1750-1850, pp.234-235.1838年,議會成立特別委員會,對《新濟貧法》實施情況進行調查,了解到“多數醫(yī)生深為不滿”,但醫(yī)生們并未向議會請愿,而是向《柳葉刀》和《英國醫(yī)學雜志》等主流醫(yī)學刊物抱怨,認為工資過低、工作條件太過艱苦,也不堪忍受濟貧法管理機構的控制。

與此同時,英國政府于1842年4月頒布法案,確定醫(yī)療服務標準,但濟貧管理人員無意施行。官方報告顯示,醫(yī)生資格認定標準與薪金水平,既不合理也不公正。濟貧管理人員無視醫(yī)生專業(yè)資格,盲目要求醫(yī)生們服從調配。最初醫(yī)生是固定年薪,但到1842年英國政府頒布法案規(guī)定,“讓醫(yī)生候選人接受專業(yè)技術與道德素質的自由競爭,不單獨提供穩(wěn)定薪酬”,試圖改善醫(yī)療服務,但濟貧法管理人卻乘機控制了醫(yī)生的任免權。③Brian Abel Smith, The Hospitals, 1800-1948: A Study in Social Administration in England and Wales, p.47.

不僅如此,醫(yī)生還要承擔很多責任。1847年議會法案規(guī)定:醫(yī)生需檢查每個院內貧民,負責其飲食,制定孩童、病人與精神病患者的飲食及診療規(guī)劃。④M.A.Crowther, The Workhouse System, 1834-1929: The History of an English Social Institution, pp.215-218.此外,醫(yī)生還須說服院內貧民履行接種義務,為病患者診斷開藥,必要時進行外科手術,并向濟貧法管理部門報告醫(yī)療服務與護理方面的不足,匯報人員數量,保存患病致死者的護理記錄,等等。

此外,《新濟貧法》還要求濟貧醫(yī)生自己掏錢提供藥物及醫(yī)療設施,導致許多醫(yī)生入不敷出。1844年,濟貧局共雇用了2 800名地方教區(qū)醫(yī)生,這些人的平均年薪僅僅69鎊,遠低于舊濟貧法醫(yī)療服務體系下的教區(qū)醫(yī)生收入。⑤M.W.Flinn, “Medical Services under the New Poor Law”, in Derek Fraser ed., The New Poor Law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pp.48-49.而在同等薪酬下,新服務體系中的濟貧醫(yī)生需要診治的病人數量是此前的四五倍。⑥I.Loudon, Medical Care and the General Practitioner 1750-1850, p.239.《柳葉刀》雜志為醫(yī)生們打抱不平,抱怨道:濟貧醫(yī)生工作艱苦,薪酬過低,“公正地說,醫(yī)生們的工資收入起碼應該提高二至三倍”。⑦The Lancet, Vol.86, No.2183, July 01, 1865, p.20.

有鑒于此,議會組建濟貧法特別調查委員會,于1864年公布調查報告,試圖進行改革:允許醫(yī)生從外科收入、疫苗接種、產科服務和探視精神病等項目中收取額外薪酬,并在處理傳染病爆發(fā)或慢性病長期服務中接受特別獎勵。不僅如此,委員會還建議擴大醫(yī)生權限,加大濟貧投資,適當控制濟貧管理者權力,并讓管理者供應魚肝油、奎寧以及某些貴重藥物,減輕醫(yī)生負擔。然而,濟貧管理者對此并不支持,除諾丁漢濟貧院聯(lián)合會提供了規(guī)定的藥物資助外,包括院內設施比較完善的萊斯特城等大部分濟貧院聯(lián)合會,都指望醫(yī)生提供藥物與治療器具,自己卻只愿提供簡單的外科手術用具。①Angela Negrine, Medicine and Poverty: A Study of the Poor Law Medical Services of the Leicester Union, 1867-1914, Ph D.Diss, p.56.

為進一步鞏固改革成果,1867年英國政府頒布了《大都市濟貧法》(The Metropolitan Poor Law)。②Ruth G.Hodgkinson, The Origins of the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The Medical Services of the New Poor Law, 1834-1871, p.451.這部法案鼓勵濟貧法醫(yī)療服務從濟貧院中獨立出來,創(chuàng)建服務于全體國民的國家醫(yī)院制度。③Bernard Harris, The Origins of the British Welfare State: Society, State and Social Welfare in England and Wales 1800-1945, London: Macmillan, 2004, p.97.法案要求濟貧法管理部門將所有濟貧醫(yī)療服務合并到一個或幾個大單位中,創(chuàng)建獨立醫(yī)院。④M.W.Flinn, “Medical Services under the New Poor Law”, in Derek Fraser ed., The New Poor Law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p.64.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構建全民共享的國有化醫(yī)療服務體系。

法案促使倫敦創(chuàng)建“大都市收容所委員會”(the Metropolitan Asylums Board,簡稱MBA),將醫(yī)療服務從濟貧院中分離出來,成為專治斑疹傷寒癥、天花等傳染病與精神病患者的權威機構,雇傭訓練有素的護士,任命職業(yè)醫(yī)生,由濟貧管理單位供應藥物。但在地方上,由于醫(yī)療資源匱乏,醫(yī)療服務獨立的進程無法趕上倫敦。而且,雖然《大都市濟貧法》鼓勵地方濟貧聯(lián)合會創(chuàng)建獨立醫(yī)院,但并未要求地方濟貧院自主合并,資金支持也未到位。因此,該法案通過后,地方醫(yī)生和病人狀況并未得到改善。

因此,在很多學者看來,雖然自1867改革以后,濟貧法醫(yī)療服務有所改善,但它仍被冠以劣等服務的壞名聲。⑤M.A.Crowther, The Workhouse System, 1834-1929: The History of an English Social Institution, p.181.1896年,《英國醫(yī)學雜志》調查了50家地方濟貧院醫(yī)務室,結果顯示,除4家醫(yī)務室與志愿醫(yī)院標準接近外,其余都存在缺陷。⑥British Medical Journal, Vol.2, No.1865, September 26, 1896, pp.847-848.對此,主流醫(yī)學刊物《柳葉刀》與《英國醫(yī)學雜志》都認為:“新濟貧法的政治經濟學原則給濟貧法醫(yī)生和病人都帶來了剝削和壓榨?!雹逷.W.J.Bartrip, Mirror of Medicine: A History of 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p.54.

1909年,議會又組建特別委員會,調查濟貧醫(yī)療服務狀況,少數人主張創(chuàng)建一個由國家主導運行的醫(yī)療服務體系,醫(yī)生待遇由中央財政統(tǒng)管,而多數人則倡導在全國大部分地區(qū)籌建醫(yī)藥所,僅在赤貧地區(qū)保留濟貧醫(yī)療服務。⑧Report of the Royal Commission on the Poor Laws and Relief of Distress, Vol.I[Majority Report], London: HMSO,1909, Part V, p.237.英國政府在此基礎上,參考德國保險體系,于1911年頒行《國民保險法》,確立國家主導的醫(yī)療保障體系,但又未完全廢除濟貧法,試圖讓它為未被保險覆蓋的民眾提供醫(yī)療服務。此后,直到1948年《國家補助法》頒布,英國國家醫(yī)療服務體系開始運行,濟貧法醫(yī)療服務才最終退出歷史舞臺。

結 語

隨著工業(yè)化與城市化的狂飆突進,19世紀的英國社會面臨疫病泛濫的威脅,下層民眾生活困窘。為了撫慰他們,保障國家安定和諧,英國社會中慈善色彩濃厚的志愿醫(yī)院,以及傳承中亦有革新的濟貧法醫(yī)療服務走上歷史前臺,致力守護廣大貧民大眾的身心健康。

志愿醫(yī)院的慈善性質導致其收治病人的覆蓋面很廣,門診醫(yī)療被嚴重濫用,造成慈善資源浪費,引發(fā)爭議并改革。濟貧法醫(yī)療服務則由政府主導,致力賑濟民眾以確保社會安定,1834年《新濟貧法》頒布后,醫(yī)學界不滿政府對行政管理的過分倚重,致使其后續(xù)改革頻頻。1911年,英政府統(tǒng)籌吸收兩種醫(yī)療服務模式的改革成果,頒布《國民保險法》,不僅奠定了英國現(xiàn)代醫(yī)療保障制度與公共衛(wèi)生管理體系的基礎,同時更以國家公民普及繳納醫(yī)療保險的形式,解決了志愿醫(yī)院的門診濫用問題,以推行國有化保險機制并適當留存濟貧服務的模式,化解了濟貧法醫(yī)療服務的變革路徑之爭。

此后,隨著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英國衛(wèi)生改革,志愿醫(yī)院開始退出歷史舞臺。一戰(zhàn)、二戰(zhàn)爆發(fā)后,國家都強化了宏觀調控,開始構建國有化醫(yī)療服務體系,將醫(yī)院管理納入到行政規(guī)劃。1945年工黨上臺,加速了醫(yī)療國有化改革的步伐,安奈林·比萬(Aneurin Bevan)提出的《國民衛(wèi)生服務法》實現(xiàn)了志愿醫(yī)院的國有化,明確其資金來源為中央稅收財政。

濟貧法醫(yī)療服務雖有爭議,但其積極作用還是主要的,它不僅為職業(yè)醫(yī)生參與國家公共服務提供了平臺,也對病人采取了人性化關懷。1851年的《濟貧法修正案》授權濟貧院聯(lián)合會可調度使用較為先進的志愿醫(yī)院設施,診治院內的疑難雜癥。①Ruth G.Hodgkinson, The Origins of the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The Medical Services of the New Poor Law, 1834-1871, pp.196-204.此后,院內外醫(yī)療服務開始密切合作,共同為貧困患者服務。濟貧院聯(lián)合會還針對特殊的身體殘障人士,將其送往聾啞或盲人院校等專業(yè)機構。②Anne Borsay, Disability and Social Policy in Britain since 1750: A History of Exclusion, Basingstoke: Plagrave Macmillan, 2003, p.95.在歷次改革的驅使下,濟貧法醫(yī)療服務質量不斷提升,且針對性較強:“不僅創(chuàng)建了一套專為窮人設計的醫(yī)療服務機制,且醫(yī)療設施也在不斷改進?!雹跦.Marland, Medicine and Society in Wakefield and Huddersfield, 1780-187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p.70.

對于《新濟貧法》也是值得肯定的,“雖然新濟貧法執(zhí)行之初的醫(yī)療服務很糟糕,但相對于1834年前的濟貧服務來說,它還是針對窮人的醫(yī)療服務做了有保障性的規(guī)劃。”①H.Marland, Medicine and Society in Wakefield and Huddersfield, 1780-1870, p.52.不僅如此,《新濟貧法》任命的濟貧醫(yī)生更是作用重大,“是維多利亞時代社會卓越發(fā)展的主要原因”,而針對濟貧醫(yī)生管理的獨特模式,則顯示出“新型的靈活機制和財政補貼的充足完善,釋放了醫(yī)學發(fā)展的最大潛能”。②M.W.Flinn, “Medical Services under the New Poor Law”, in Derek Fraser ed., The New Poor Law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p.48-49.對此,有學者強調:不經意間,濟貧法醫(yī)療服務為后來英國國民衛(wèi)生服務體系的構建奠定了基礎。③Ruth G.Hodgkinson, The Origins of the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The Medical Services of the New Poor Law, 1834-1871, pp.680-682.

綜上所述,近代英國下層民眾的身心健康主要由志愿醫(yī)院與濟貧法系統(tǒng)負責,在兩者不斷改革完善的過程中,構建了英國現(xiàn)代公共衛(wèi)生管理與醫(yī)療保障制度的雛形。這充分說明了個人健康與衛(wèi)生福利是不分階層的,屬于社會公共服務,一旦完善發(fā)展就會惠及全體民眾。這也警示我們,須切實維護社會弱勢群體的健康權益,以此保障與促進整個國家的健康福利與衛(wèi)生安全。

猜你喜歡
慈善志愿門診
門診支付之變
我志愿……
擁有《鹿鳴》書與卡,填報志愿成行家
慈善之路
慈善義賣
小小志愿 大大愛心
漢字小門診系列(四)
漢字小門診系列(九)
漢字小門診系列(八)
慈善組織相關知識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