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性自命出》到孟子

2020-03-01 00:11:18貝承熙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0年5期
關鍵詞:性善論孟子

摘 要:郭店楚簡《性自命出》問世以來,學者多將其歸為世碩之言,認為它是“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論的代表。但經(jīng)過對關鍵句的分析,筆者發(fā)現(xiàn),《性自命出》可能已經(jīng)有了性善論的觀點,只是作者的理論體系還不及孟子完善,研究者又多受宋儒兩分“天命之性”“氣質(zhì)之性”的后見之明影響,將《性自命出》誤解為“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論。在本文中,筆者試圖還原《性自命出》的性善論思想,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說明孟子如何對《性自命出》的性善論進行發(fā)揚與完善。

關鍵詞:性善論 《性自命出》 孟子 郭店楚簡

在《孟子》一書中,公都子曾提到“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之說,歷來學者多猜測其為世碩之言。然而世碩之言唯見于《論衡》,其詳則不可考。待至郭店楚簡《性自命出》問世,龐樸先生驚奇地發(fā)現(xiàn),該文好像恰恰持有此種觀點,他說:“現(xiàn)在從楚簡里,我們終于看到了第一手的可以為善惡論者的答案,是一樁很值得興奮的事?!盿在他看來,《性自命出》可以視作歷史上“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的重要材料。然而,經(jīng)過對《性自命出》文本的重新分析,筆者發(fā)現(xiàn),《性自命出》其實已經(jīng)有了性善論的觀點,只是還不及孟子的性善論完善而已。今試論之,以待方家斧正。

一、《性自命出》的性善論

龐樸先生的說法一度得到了學界的認可,后來學者也陸續(xù)為這一說法進行證據(jù)上的補充。其證據(jù)一是《性自命出》明確提出“善不善,性也”b一言,丁為祥、郭振香等學者多以此為據(jù)。c另一證據(jù)則是《性自命出》以情氣為性,情氣似乎無所謂善惡?!缎宰悦觥冯m有言及“善”,也只是教化的結果罷了,這種“善”并非來自人之本性。龐樸、許抗生等學者多以為然。d如果我們承認以上二點,《性自命出》的“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論便是十分明顯的了。但是,證據(jù)眾多并不直接意味著觀點的可靠性,筆者以為,我們有必要在對這些證據(jù)逐一檢驗后,再下結論。

(一)所謂“善不善,性也”

對于性善不善,《性自命出》似乎有著一句直接的論述,曰:“善不善,性也?!彼坪跏窃谡撌鲂灾型瑫r含有善和不善兩個因素。如果照這樣理解,那么《性自命出》持“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觀點好像是十分明晰了,研究者大多皆從此解。但是,筆者以為,如果單看“善不善,性也”一句,以性同時具有善與不善兩個因素解之未必不妥,但這種論斷可能缺乏對文本整體的理解。首先,我們可以分析全句:

好惡,性也。所好所惡,物也。善不善,性也,所善所不善,勢也。e

對于“善不善”,如果我們用性中有善與不善兩種事物來解釋,我們便會遇到一個困難:“所善所不善”何解?于此,大多數(shù)研究者不是避之不談,便是語焉不詳。如郭振香教授便以為此句難解,遂根據(jù)后文“出性者,勢也”將此句意譯為:“人的本性皆具有善良與不善良的端緒,將這些端緒誘導出來的力量就是‘勢?!眆但事實上,這并不是對“所善所不善”的直接解釋,它似乎是將“出性者,勢也”直接替換了“所善所不善,勢也”。雖說“出性者”與“所善所不善”都是“勢”的定義,但若說它們二者之間毫無差別,恐怕是難以讓人信服的。

這便值得我們思考:我們是否一開始便對此處的“善不善”理解錯了?姚振武對先秦的“所”字結構做過研究,他發(fā)現(xiàn),其中所有的“所”字必定黏附于動詞性成分。g如此說來,黏附“善與不善的事物”這種名詞性成分的情況是與先秦普遍語法不合的。而如果說此處或許是語法上的一種特例,則前句“所好所惡”遵循正常語法,沒道理與之并列的“所善所不善”便成了特例了。換句話說,二者句式相同,其“所”字用法應當是完全一樣的,此處的“善”應該只能是一種動詞性成分。

將此處的“善”解釋為一種動詞性成分并不令人感到奇怪。在郭店儒簡中,“善”字作動詞性成分其實并不少見,就算是《性自命出》本篇之內(nèi),也含有將“善”用作動詞的例子:

善其節(jié),好其頌,樂其道。(《性自命出》)

善取人能從之,上也。(《尊德義》)

未有善事人而不返者。(《語叢二》)

不善擇,不為智。(《語叢三》)

莫得善其所。(《語叢三》)

善使其下。(《語叢四》)

善事其君。(《語叢四》)

我們可以看到除了《語叢三》中“莫得善其所”之“善”應解為“使之善”外,這里的“善”都用作“善于”義,而不論如何,它們皆被用作動詞性成分。因此,對此處“善不善,性也”之“善”更妥當?shù)慕忉寫獮椤吧朴凇?。這既是郭店楚簡中“善”最常見的意涵之一,也同時符合了語法的要求。

除了語法的分析外,文本中同時有此處“善”當解釋為“善于”的內(nèi)證。緊跟在此段后,《性自命出》提到:

牛生而長,雁生而伸,其性使然,人而學或使之也。

牛、雁“長”與“伸”的能力、特性,便是牛與雁所善于的東西。而追問其來源便是它們先天便蘊含的“長”與“伸”之性,故曰“其性使然”。人學習后獲得某種能力亦是這一道理,先天即有“善于”與“不善于”的性,通過“學”將這種性引導出來,便成了人的能力,故曰“人而學或使之也”。

因此,“善不善,性也,所善所不善,勢也”一句完全可以直譯為:“擅長與不擅長是性,所擅長與所不擅長的東西,則是‘性被引導后的‘勢?!边@樣說來,“善不善,性也”便不足以作為《性自命出》持“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論的證據(jù)了。

(二)所謂“未教而民恒,性善者也”

那么,《性自命出》究竟對性善與否持什么觀點呢?《性自命出》中的一段話引起了我們的興趣:

凡人情為可悅也。茍以其情,雖過不惡;不以其情,雖難不貴。茍有其情,雖未之為,斯人信之矣。未言而信,有美情者也。未教而民恒,性善者也。未賞而民勸,含福者也。未刑而民畏,有心畏者也。賤而民貴之,有德者也。貧而民聚焉,有道者也。

在這一段中,赫然提到了“未教而民恒,性善者也”之言。此處“性善”頗引起研究者之關注,然而學者卻多不以此說為論性善者。其一是將此處之“性”改訓為君子個人的性格而非普遍的“性”。持這一說的是郭沂教授,他提出:“所謂性善論是就后世所說的義理之性而言的,而本佚書所討論的‘性屬義理之性,所以這里的‘性善與通常所說的性善論,不可同日而語。氣質(zhì)之性指人生而即有的欲望、情感、氣質(zhì)、性格、智力等生理稟賦,所以本章的‘性善‘相當于今語‘性情溫和‘性格好‘脾氣好‘脾性好等等。”h

除此之外,孟子還以性善論證善之合理性?!缎宰悦觥饭P成之年代,諸學派或尚未對“善”之觀念有所質(zhì)疑。q然而到了孟子,“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孟子·滕文公下》),楊朱之學盛行,而“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孟子·盡心上》),卻是對傳統(tǒng)崇善的觀念進行了挑戰(zhàn):楊朱以為善本不足取,有利于己便已足夠了,何必言善?于是,善的意義被楊朱的極端利己主義瓦解了。針對這種接近價值虛無主義的觀點,孟子必須找到一種武器以“正人心,息邪說,距诐行,放淫辭”(《孟子·滕文公下》),為善重新找到價值。于是,性善論便被孟子采用,在孟子看來,性中之善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依據(jù),他說道:“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丑上》)丟棄性中之善者被他譴責為“非人”,如此,則善又重新找回了它的意義。

四、結語

因此,《性自命出》的性論完全可以看作性善論的早期形態(tài),它將性作為本體,又承認了性的“善”這一屬性,已經(jīng)具備了性善論的基本要素。只是相比起來,孟子的性善論力量更強,體系更完備罷了。

這種認識是否會意味著《性自命出》的哲學史價值會因此降低呢?它不再是對世碩一派的一手研究資料,體系也沒有同樣的性善論者孟子完備。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性自命出》也有獨到的哲學史資源。在《性自命出》中,情善與性善是統(tǒng)一的。相比之下,孟子卻用“小體”“大體”將情與性割裂了開來,這樣做固然有它的好處,即為“惡”輕易找到了它的根源,使人能夠更好把握“反身而誠”的功夫論。但正如戴震所批判的:

人死于法,尤有憐之者;死于理,其誰憐之?。ā睹献幼至x疏證》)

當情與理的割裂極端化了,便可能會導致“以理殺人”的結果。相比之下,《性自命出》的觀點就要溫和得多了。因此,《性自命出》即使不能如龐樸所說,補充了已經(jīng)亡佚了的世碩的學說。它通過展示性善論的另一種可能,同樣體現(xiàn)了不俗的哲學史價值。

a 龐樸:《孔孟之間——郭店楚簡的思想史地位》,《中國社會科學》1998年第5期。

b 原簡此處有缺字,然而據(jù)上博簡《性情論》,此處當補為“善不善,性也”基本是可以確定無疑的。參見郭沂:《〈性自命出〉校釋》,《管子學刊》2014年第4期。

c 參見郭振香:《〈性自命出〉性情論辨析——兼論其學派歸屬問題》,《孔子研究》2005年第2期;丁為祥:《從〈性自命出〉看儒家性善論的形成理路》,《孔子研究》2001年第3期。

d 參見龐樸:《孔孟之間——郭店楚簡的思想史地位》,《中國社會科學》(北京)1998年第5期;許抗生:《〈性自命出〉〈中庸〉〈孟子〉思想的比較研究》,《孔子研究》2002年第1期。

e 本文并未涉及《性自命出》的文字訓讀問題,所引《性自命出》皆出自郭沂:《〈性自命出〉校釋》,《管子學刊》(山東)2014年第4期;郭沂:《〈性自命出〉校釋(續(xù))》,《管子學刊》2015年第1期。下不另注。

f 郭振香:《〈性自命出〉性情論辨析——兼論其學派歸屬問題》,《孔子研究》2005年第2期。

g 參見姚振武:《個別性指稱與“所”字結構》,《古漢語研究》1998年第3期。

h 郭沂:《〈性自命出〉校釋》,《管子學刊》2014年第4期。

i 參見郭振香:《〈性自命出〉性情論辨析——兼論其學派歸屬問題》,《孔子研究》2005年第2期。

j 參見郭沂:《〈性自命出〉校釋》,《管子學刊》2014年第4期。

k 龐樸:《孔孟之間——郭店楚簡的思想史地位》,《中國社會科學》1998年第5期。

l 參見許抗生:《〈性自命出〉〈中庸〉〈孟子〉思想的比較研究》,《孔子研究》2002年第1期。

m 關于“情”的內(nèi)涵,丁四新教授述之已詳。參見丁四新:《論郭店楚簡“情”的內(nèi)涵》,《紀念孔子誕生255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卷三),2004年。

n 關于郭店簡中“性”的具體含義,丁四新教授有過極為詳備的論述,參見丁四新:《生眚性之辨與先秦人性論研究之方法論的檢討》,見劉笑敢主編:《中國哲學與文化》(第七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o 楊澤波:《孟子性善論研究(再修訂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72—88頁。

p Irene T Bloom.Mengzian Arguments on Human Nature.in Xiusheng Liu and Philip J. Ivanhoe(ed.), Essays on the moral philosophy of MengZi, 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Press,2002:64-101.

q 目前主流觀點認為《性自命出》出于子思之手,子思生于約公元前483年—約公元前402年,遠早于生于約公元前395年—約公元前335年的楊朱。因此,《性自命出》或許還未受到過楊朱之流價值虛無主義的影響。參見錢穆:《先秦諸子系年》,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第199頁,第284—287頁。

參考文獻:

[1] Irene T Bloom.Mengzian Arguments on Human Nature[A]. in Xiusheng Liu and Philip J. Ivanhoe(ed.).Essays on the moral philosophy of MengZi[C].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Press,2002.

[2] Roger. T. Ames.Mencius and a process Notion of Human Nature[A].in Alan K. L. Chan(ed.). Mencius: Contexts and Interpretations[C].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1.

[3] 丁四新.論郭店楚簡“情”的內(nèi)涵[A].紀念孔子誕生255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卷三[C].2004.

[4] 丁四新.生眚性之辨與先秦人性論研究之方法論的檢討[A].劉笑敢主編.中國哲學與文化·第七輯[C].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5] 丁為祥.從《性自命出》看儒家性善論的形成理路[J].孔子研究,2001(3).

[6] 郭沂.《性自命出》校釋[J].管子學刊,2014(4).

[7] 郭沂.《性自命出》校釋(續(xù))[J].管子學刊,2015(1).

[8] 郭振香.《性自命出》性情論辨析——兼論其學派歸屬問題[J].孔子研究,2005(2).

[9] 龐樸.孔孟之間——郭店楚簡的思想史地位[J].中國社會科學,1998(5).

[10] 錢穆.先秦諸子系年[M].上海:商務印書館,2005.

[11] 許抗生.《性自命出》《中庸》《孟子》思想的比較研究[J].孔子研究,2002(1).

[12] 楊澤波.孟子性善論研究(再修訂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13] 姚振武.個別性指稱與“所”字結構[J].古漢語研究,1998(3).

作 者: 貝承熙,清華大學歷史系在讀本科生,研究方向:先秦哲學、兩漢經(jīng)學與中西倫理學比較。

編 輯:水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猜你喜歡
性善論孟子
論毛澤東人性觀的嬗變及其影響
西部學刊(2025年3期)2025-03-01 00:00:00
磨刀不誤砍柴工
淺論孟子的仁政與井田制、性善論思想
商(2016年11期)2016-05-04 17:27:31
從孟子“性善論”看“好為人師”的當代意義
孟子的性善論思想及其道德教育價值
求知導刊(2016年4期)2016-03-19 13:59:20
論孟子人性論發(fā)衍
世紀橋(2015年11期)2016-01-23 05:41:04
淺析孟子的性善論
人間(2015年23期)2016-01-04 12:47:48
凤山市| 自治县| 女性| 平潭县| 绥滨县| 阿图什市| 印江| 自贡市| 杭锦后旗| 通榆县| 陕西省| 宝应县| 丹巴县| 西和县| 建阳市| 越西县| 历史| 英超| 依兰县| 福安市| 佛冈县| 邵阳县| 石城县| 鄂托克旗| 新营市| 图木舒克市| 中宁县| 新津县| 大连市| 九龙县| 抚宁县| 仁寿县| 太原市| 泰州市| 乐东| 南康市| 清涧县| 麦盖提县| 昌宁县| 武定县| 托克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