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思睿
17 世紀,大批帶有明顯亞洲特色的物品被有著“日不落帝國”之稱的英國運到歐洲,并將其一一命名。其中,瓷器被命名為中國的同形詞“china”,漆器被命名為日本的同形詞“japan”。雖然當時日本的髹漆工藝得到西方人的認可,但如今大量的考古發(fā)掘實物證實了中國才是這個世界最早發(fā)明漆器的國家。在久遠的新石器時代,原始漆器的制作工藝就已經(jīng)被我們的遠古先祖了然于胸。在絕對年代距今八千年前,跨湖橋人已會使用狩獵工具——漆弓、碟形器[1]。
在之后的歲月里,這種將漆樹分泌汁液涂于器物表面以求保護和裝飾器物的技術逐漸成熟,并運用到古代先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再加上我國古代歷朝貴族對漆器的喜愛,促使漆器的制作工藝日益發(fā)展,由春秋戰(zhàn)國至漢唐,持續(xù)不斷,綿延至今。其中,尤以宋、遼、金、元四朝最為緊要,是漆器發(fā)展承前啟后的階段。當時,各類漆器制作技藝,如雕漆、戧金、平脫等,有的發(fā)明于這段歷史之中,有的發(fā)展于這段歷史之中,最終在中國封建王朝的尾聲——明清兩代,日趨完善并抵達繁盛的頂峰。
大同博物館所藏的三件精品漆器中,兩件金代的漆器為考古發(fā)掘,一件清代的漆器為傳世器物。這三件漆器的時代特征明顯,歷史價值極高,是同博內(nèi)諸多藏品中的佼佼者。尤其是館內(nèi)所藏的兩件金代漆器,其工藝一為彩繪,一為剔犀,是國內(nèi)外探討宋、遼、金這一歷史階段漆器制作技藝的實物。眾所周知,宋、遼、金時期的雕漆傳世品多收藏于海外,出土品則多為剔犀,全國著名的有福建茶園山、山西大同、江蘇鎮(zhèn)江等地所出的器物[2]。因此,不難看出這兩件器物的珍貴程度。
彩繪蝶梅翠竹紋漆碗(圖一)屬于金代彩繪類漆器,發(fā)現(xiàn)于上世紀50年代大同的一座金代墓葬之中。因為當時沒有做發(fā)掘簡報,所以這座墓葬的具體信息隨著當時工作人員的退休變得無從考證。該漆碗為木胎質,胎壁較厚,應為一段整木旋削而成。該碗敞口,淺腹,內(nèi)壁有弧形;外面呈直壁,折腹明顯,碗底部有圈足。口徑11 厘米,口沿厚0.2 厘米,高3.5 厘米,圈足徑4.7 厘米,足高0.8厘米,足沿厚0.25 厘米。整只木碗內(nèi)外以朱漆為地,外壁接近碗底的位置有開窗彩繪團花(圖二),分為三組。一組為白色梅花,其枝為朱紅色,梅花共3 朵,花內(nèi)刻有花蕊,花朵周邊還有13 個白色花蕾環(huán)繞。另一組為3 只黃色蝴蝶,每只蝴蝶兩翼與其余兩只相連,共同組成圓環(huán)形狀。再一組為一叢綠色翠竹,外圍有一環(huán)狀竹節(jié),內(nèi)里為10 片竹葉。三組團花筆法嫻熟,畫工精細,意味雅致,意境深遠。
圖一 金代彩繪蝶梅翠竹紋漆碗
圖二 金代彩繪蝶梅翠竹紋漆碗
圖三 金代剔犀卷草紋長方漆奩
由于遼金兩代的歷史存續(xù)不長,又是游牧民族政權,故而這一時期的漆器通過考古發(fā)掘的較少。目前有出土漆器的遼墓有遼寧法庫葉茂臺、遼寧朝陽門子溝、內(nèi)蒙古吐爾基山、河北宣化等處[3],而出土漆器的金墓據(jù)筆者所知只有發(fā)掘地在大同的金代閻德源墓和出土彩繪蝶梅翠竹紋漆碗的這座金代墓葬。這些出土的漆器大部分參考了中原的風格,而且基本上同宋代漆器的風格相類似,這件漆碗也不例外。單色漆在宋代漆器中最為常見,其色彩多為朱、黑兩色,器型多仿瓷器,風格自然、質樸無華,這也與宋人那種恬靜淡雅的審美風格息息相關。因此,這件漆碗的研究價值得到了廣大研究者的認同。盡管這類彩繪漆器在我國古代漆器藝術史的高峰為西漢時期,但是這件金代彩繪漆碗的藝術價值也不遑多讓。
剔犀卷草紋長方漆奩(圖三)為金代雕漆類漆器,與上文中的彩繪蝶梅翠竹紋漆碗出土于同一墓葬,漆碗在出土時即放置于漆奩之中。這件器物在發(fā)現(xiàn)之時奩蓋同奩體分離,在1984年由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xiàn)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陳增弼教授等人著手修復并基本恢復原形。該奩長24 厘米,寬16 厘米,高12.2 厘米。其胎為楠木,胎壁厚0.45厘米,整個形狀為長方體。奩蓋同下方奩盒之間有子口相扣,奩盒內(nèi)置屜盤,屜盤長20.6 厘米,寬13.7厘米,屜深3.7 厘米。奩盒各個面之間用燕尾榫卯連接,在榫間用錐形竹釘加固。這個剔犀香草紋長方奩的木胎,其在髹漆之前,內(nèi)外皆刨切平整,之后再裱糊一層麻布,繼續(xù)刷漆。盒內(nèi)飾朱漆,外以黑漆為底,屜盤外壁和底部則以朱漆為底,這與上文提及的宋代漆器特點相吻合。此奩在出土時內(nèi)部存放有木梳一把、彩繪蝶梅翠竹紋漆碗一個、小型葫蘆一個、骨質胭脂盒一個(已殘)、朱漆木勺一把(已殘)、朱漆木質粉盒兩個(已殘)。此外奩內(nèi)底部有明顯的銅銹一處,其直徑約為7 厘米,結合這些埋藏物可以推斷此處原先放置有一面銅鏡。奩蓋頂部(圖四)、奩盒側面以及內(nèi)置的屜盒(圖五)皆以剔犀卷草紋為飾,其具體做法為,頂面和前后左右四個側面均以黑漆為底,中間髹以兩層較薄的朱漆,朱漆間夾黑漆一層,朱漆外再髹黑漆,漆層共厚約0.12 厘米。而后,剔漆制作出底板以及邊框,并將纏枝卷草紋雕滿邊框內(nèi)部,卷草紋多層分枝,枝干圓潤凸起,兩側剔出兩條鮮明而生動的朱線,回環(huán)往復,最具中國式的韻味。屜盤內(nèi)壁及內(nèi)底為紅黑相疊漆層,同樣加工成平鋪漫布的卷草紋圖案。整件器物朱黑相間,與明代黃成所著《髹飾錄》上所說的“剔犀有朱面,有黑面,有透明紫面?;驗蹰g朱線,或紅間帶朱,或三色更疊”相符[4]。從加工技藝來看,該器物的花紋委婉生動,纏枝漫卷,意境深遠,足見工匠刀法渾熟,而且整件器物也是精美異常。
圖四 金代剔犀卷草紋長方漆奩
剔犀為這件卷草紋長方奩的裝飾工藝,它是雕漆技藝中的一類,而雕漆則與彩繪、鑲嵌并稱為漆器髹飾工藝的三大門類。雕漆技藝中,剔犀技法所呈現(xiàn)出的效果有著鮮明的特征,不過在浩渺的歷史長河中,還有一類技法與剔犀有著相似之處,這種技法就是犀皮。因此,有必要介紹下犀皮與剔犀兩種技法的關系。在有關漆器裝飾藝術的古籍中,關于犀皮最早的文字記載出現(xiàn)在宋代的《因話錄》中,其中有引用唐代進士趙璘的一段話:“髹器謂之西皮,世人誤以為犀角之犀,非也。乃西方馬韉,自黑而丹,自丹而黃,時復改易,五色相疊。馬鐙磨擦有凹處,粲然成文,遂以髹漆仿為之?!盵5]上述古籍中的文字說明犀皮這種工藝被古人誤解為和犀牛角有關,實則采用后的效果類似于馬鐙和馬鞍摩擦后自然形成的紋樣。這種先上多層漆,再打磨,從而使漆器呈現(xiàn)五彩斑斕的技藝就是犀皮,它類似于剔犀技藝那種漆層相間的藝術效果。這類犀皮漆器,曾在位于安徽馬鞍山的朱然墓中發(fā)現(xiàn)了兩件犀皮耳杯[6]。之后,在南京江寧博物館也展出了孫吳時期墓葬出土的一件犀皮耳杯[7]。在接下來的歷史階段,犀皮這種技法在相當長的時期消失了。綜合分析,或許剔犀和犀皮同時被發(fā)明于世,一種有廣大的受眾,另一種只流行于江南地區(qū)。久而久之,犀皮漆器不再大規(guī)模生產(chǎn),直至明代晚期才再一次流行起來。當然,這只是筆者的猜測,尚需更多的考古發(fā)現(xiàn)來予以證明。此外,由于剔犀工藝所雕紋樣大多為云紋或類云紋樣,故在北京、山西等地把這一類漆器稱為云雕,而位于山西南部的新絳縣在明清之時也曾是剔犀漆器制作的重要基地。
圖六 清代剔紅菱花式山水樓閣人物漆盤
圖七 清代剔紅菱花式山水樓閣人物漆盤外壁花鳥紋飾
清剔紅菱花式山水樓閣人物漆盤(圖六),與上文所述器物同屬雕漆類漆器,為傳世品,是郭孝清于1951年4月捐贈的。該盤直徑31 厘米,底徑25 厘米,盤高3 厘米,重量為1400 克。其口部呈六出菱花形,口沿外敞,腹部較淺,外壁斜直,平底。器物口沿和足底都露出銅胎。器物腹部外壁剔刻有花鳥紋飾(圖七),共有12 只翠鳥徘徊于花草之間。內(nèi)壁剔刻有龍紋,共四條。每條龍須爪俱現(xiàn),體態(tài)矯健,再加上龍身上下皆有卷云紋,仿佛騰云駕霧一般。四條龍兩兩相對,每對龍口附近的卷云紋之上,都刻有龍珠。為了奪取龍珠,每條龍都顯得氣勢洶洶,與眾不同。盤心起一周弦紋,將盤內(nèi)壁與盤心分割開來。盤心剔刻有山石、水流、亭臺、人物、花草等圖案,其中共有六組二十個人物。頂部一組人物,一老一少,都站在橋中央,這組圖寓取張良橋上遇黃石公的故事,即孺子可教這一成語。其余五組人物圖所遺留信息非常少,筆者無法推斷出其想反映的故事。器物外底鋪滿萬字紋,這種紋飾在中國古代流傳已久,即卍字紋。佛家學說中,將卍字理解為釋迦牟尼佛祖胸口呈現(xiàn)的祥瑞,有萬福、萬壽之意,也被稱作萬壽錦。盤底中心有六字三行篆書方形豎款,內(nèi)容為“大清乾隆年制”,款識周圍環(huán)繞佛門八寶圖樣(圖八)。所謂佛門八寶分別為法輪、白蓋、寶瓶、法螺、寶傘、蓮花、盤長結、金魚,又稱八瑞吉祥,作為佛教藝術的裝飾,代表著八種識智即耳、鼻、眼、心、音、意、聲、藏所感悟的俱現(xiàn)。
圖八 清代剔紅菱花式山水樓閣人物漆盤
剔紅,同樣屬于雕漆工藝里的品種,此種技法成熟于宋元時期。其具體做法是將大量的紅漆髹飾在器胎之上,層層疊疊,使之堆疊到一個可觀的厚度,少則四五十層,多達一二百層,待其半干時將畫稿描之于上,再按圖索驥,刻上花紋。除了髹漆的過程外,剔紅這一技藝還很考驗匠人的刀工、腕力和指法,只有三者合力,所形成的花紋才能一氣呵成。到了清代,剔紅漆器的色彩更為鮮紅,紋飾也較為繁復,雕刻出的花紋也顯得厚重,這些特點在這只剔紅菱花式山水樓閣人物盤上顯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件藏品對于研究清代剔紅漆器的裝飾技藝和美學價值有著無法忽視的作用。
綜上所述,漆器的修飾工藝從彩繪到雕漆是我國古代漆器文化走向輝煌的標志,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征,反映了我國古代社會文化的進步。而本文所賞析的這三件藏于大同博物館的漆器,每一件都是這種進步的體現(xiàn),可謂是精妙絕倫。它們身上閃爍著歷史的美,蘊藏著那個時代的匠心,展現(xiàn)著所屬時代的風雅。
[1]葉茂林《史前漆器略說》,《四川文物》2017年第6期,第32頁。
[2]上海博物館《千文萬華——中國歷代漆器藝術》,上海書畫出版社,2018年11月,第14頁。
[3]么乃亮《遼代漆器的發(fā)現(xiàn)、品種及工藝》,《遼金歷史與考古》,2015年年刊,第304頁。
[4]王世襄編《髹飾錄解說》,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1月,第33頁。
[5][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中華書局,2004年 4月,卷 11 引《因話錄》。
[6]丁邦鈞《安徽馬鞍山東吳朱然墓發(fā)掘簡報》,《文物》1986年第3期,第5頁。
[7]程麗臻、李瀾《江寧下坊孫吳墓出土的飽水漆木器的修復》,《文物修復與研究》,2014年年刊,第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