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魯寧
【摘 要】 目的:研究腫瘤靶向治療護理在乳腺癌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價值與有效性。方法:隨機將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50例乳腺癌患者分為實驗組(25例,應用腫瘤靶向治療護理聯(lián)合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25例,應用常規(guī)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自護能力。結果:實驗組健康知識水平評分、自我護理技能評分、自我概念評分、自我責任感評分與對照組相比,各項指標均高于對照組,臨床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論:腫瘤靶向治療護理聯(lián)合常規(guī)護理應用于乳腺癌患者臨床治療中,能夠不斷改善其自我護理的能力,推廣應用價值突出。
【關鍵詞】 腫瘤靶向治療護理;乳腺癌;治療;應用價值;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R737.9??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3-028-01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value and effectiveness of tumor targeted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Methods: 50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from March 2018 to March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25 cases, combined with tumor-targeted therapy and routine nursing) and control group (25 cases, applied routine nursing). Compare the self-protection ability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health knowledge level score, self-care skill score, self-concept score, and self-responsibility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linical comparis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umor-targeted therapy combined with routine nursing is applied to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hich can continuously improve its self-care ability and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Tumor targeted therapy; breast cancer; treatment; application value; effectiveness
乳腺癌屬于女性常見惡性腫瘤疾病,以絕經(jīng)期下降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且常見于45-55歲女性群體[1]。目前,乳腺癌發(fā)病的年輕化趨勢愈加明顯,對患者生存質量產(chǎn)生了直接影響。在臨床治療中,要想不斷增強治療的療效,就需要在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護理干預措施,不斷增強療效,使預后效果更可觀[2]。由此可見,深入研究并分析腫瘤靶向治療護理應用于乳腺癌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價值與有效性十分有必要,以全面提高臨床工作質量與效果。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隨機將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50例乳腺癌患者分為實驗組(25例)、對照組(25例)。
實驗組年齡為48-59(52.75±0.73)歲,對照組年齡為47-58(52.80±0.69)歲。
納入依據(jù):①均為已婚女性;②經(jīng)臨床檢查確診為乳腺癌;③研究項目報告已經(jīng)遞交給院內倫理委員會并獲得批準。
排除依據(jù):①臨床資料不完整;②對此次研究持反對態(tài)度且不參與。
兩組患者基線資料予以SPSS17.0軟件處理,差異性不形成,即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于手術治療前實施必要的心理干預,在和患者溝通交流期間,使患者情緒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同時,告知患者手術治療的重要作用以及注意要點,并講解術后的預后效果。手術治療后,開展體位與傷口護理工作。采取基礎護理措施,對傷口進行觀察,確保輸液管的通暢性。另外,要對留置針進行有效固定,客觀評價患者疼痛感。
實驗組應用腫瘤靶向治療護理聯(lián)合常規(guī)護理,常規(guī)護理方法同對照組,以此為基礎加行腫瘤靶向治療護理,具體措施集中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對患者靶點進行確定以后即可開展分子靶向藥物治療。如果是靶點 乳腺癌患者,可采用曲妥珠單抗治療。一般情況下,初始負荷量為每千克體重8毫克,連續(xù)接受三周治療后,將劑量調整為每千克體重6毫克,以靜脈滴注的方式給藥90min。與此同時,實施護理干預,主要措施如下:
第一,心理干預。綜合考慮患者的心理情緒,采取必要的護理干預措施。如果經(jīng)濟條件不理想的患者,可為其介紹醫(yī)療保險措施。如果患者過于擔憂療效,則要為其提供成功治療的醫(yī)療病歷,使其治療信心不斷增強。若患者對社會影響過于擔憂,則要給予其必要鼓勵,使其積極參與社會活動,也可借助網(wǎng)絡平臺方式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
第二,健康教育。定期邀請教育培訓經(jīng)驗豐富的護理工作人員舉辦知識講座,向患者傳授靶向治療、不良反應以及藥理作用的相關知識,一般可將講座的時間控制在30-40分鐘之間。待講解結束以后,可設立咨詢平臺,由護理工作人員負責對患者的疑問進行解答。
第三,不良反應的護理。如果患者出現(xiàn)胃腸道的不良反應,應調整其飲食結構,盡量攝入清淡飲食,并為其創(chuàng)設舒適性較強的就餐環(huán)境。另外,需針對患者口腔環(huán)境進行護理,以免出現(xiàn)食欲下降的情況。若患者皮膚出現(xiàn)不良反應,應在治療的過程中注重對皮膚的護理。
1.3? 評價指標
對實驗組、對照組自護能力臨床指標進行對比。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5.0對兩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分析,當P<0.05時,即可表示數(shù)據(jù)存有差異,臨床統(tǒng)計學意義存在。
2 結果
經(jīng)對比,實驗組健康知識水平、自我護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我責任感等自護能力臨床指標均比對照組高,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研究意義(P<0.05)(表1)
3 討論
乳腺癌為惡性腫瘤,對女性患者的生命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威脅。在臨床治療乳腺癌疾病的過程中,靶向治療的效果確切。而腫瘤的靶向治療,即在不對身體組織與器官等產(chǎn)生不利影響的基礎上,對特定的靶細胞、組織亦或是器官進行治療,可確保藥效的充分發(fā)揮[3]。但在臨床治療中,仍存在類似于腫瘤化療的不良反應情況,使患者承受極大痛苦[4]。為此,在開展靶向治療的同時,必須輔助臨床護理。
在此次研究中,實驗組應用腫瘤靶向治療護理聯(lián)合常規(guī)護理,各項臨床治療均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存在顯著差異性(P<0.05)。由此證實,腫瘤靶向治療護理,能夠結合治療目標采取護理干預措施,使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不斷提高,推廣可行性顯著。
綜上所述,在治療乳腺癌的過程中,引入腫瘤靶向治療護理措施,在為患者提供高品質護理服務的同時,也能夠使其自護能力不斷提高,具有較高的推廣與應用價值,使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療效確切。
參考文獻
[1] 易宗畢,馬飛,徐兵河. 乳腺癌腦轉移的基因突變特征及靶向治療[J]. 國際腫瘤學雜志. 2019, 46(6): 354-357.
[2] 關妙珠,何東添. 乳腺癌術后病人行分子靶向治療的效果觀察及護理[J]. 全科護理. 2018, 16(8): 973-975.
[3] 遲瑞玲,李進,王飛燕. 延續(xù)性護理干預在乳腺癌口服分子靶向藥物治療患者中的應用[J]. 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 2018, 24(1): 135-138.
[4] 潘艷華,肖芳. 乳腺癌靶向藥物治療毒副作用的護理[J]. 當代護士(上旬刊). 2018, 25(11): 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