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 萌 萌,孟 維 杰
(魯東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山東 煙臺 264000)
Brain在1994年提出:攻擊是指故意對他人造成傷害的行為或傾向,包括身體傷害和心理傷害。本研究基于攻擊的概念,結合幼兒發(fā)展的特點,將幼兒攻擊行為定義為:幼兒故意傷害他人、爭奪或破壞他人物品的行為或傾向。
研究人員把幼兒攻擊行為分為工具性攻擊和敵對性攻擊,工具性攻擊主要為了爭奪同伴的玩具,敵對性攻擊就是以傷害他人為目的。[1]336
一些研究人員將幼兒攻擊行為劃分為軀體攻擊、言語攻擊、財物攻擊和關系攻擊四個類別。軀體攻擊就是指利用肢體動作對別人造成傷害;言語攻擊是指利用言語對別人造成傷害,女孩與男孩相比采用更多的言語攻擊;財物攻擊是指爭奪同伴的物品;關系攻擊是指制造謠言挑撥別人之間的關系。
研究發(fā)現(xiàn):幼兒攻擊行為存在性別差異,6個月大的女孩搶奪他人玩具的可能性更??;在攻擊方式上,男孩多使用直接攻擊,女孩多使用間接攻擊。[2]488
幼兒攻擊行為在年齡上存在顯著差異及穩(wěn)定的變化趨勢。學齡前兒童的攻擊性最強;幼兒發(fā)生攻擊行為主要是為了爭奪別人的物品,如玩具、零食等;年齡較小的兒童主要采用工具性攻擊,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的工具性攻擊減少,而敵對和報復性攻擊增多。[3]49
由于幼兒群體的認知能力有限,很難使用問卷法,與眼動、erp等相結合的實驗法,這導致了其數(shù)據(jù)收集困難、很難尋找被試及結果的有效性和推廣性受到質疑。許多研究者都把研究對象集中在青少年,很少有研究幼兒的,但幼兒時期的攻擊行為能夠很好地預測青少年攻擊行為。有研究證明,3歲攻擊行為多的孩子到4歲時攻擊行為仍然很多。[3]526到10歲孩子的攻擊水平可以預測10到14歲時的嘲笑、譏諷與爭斗的傾向,男孩女孩都具有預測性。Cummings研究發(fā)現(xiàn),攻擊行為的個體差異在2歲時保持穩(wěn)定,可以一直延續(xù)到兒童期。四五歲幼兒的攻擊水平穩(wěn)定[4]。一項追蹤研究表明,幼兒攻擊行為如果得不到預防和干預,將一直持續(xù)到青少年、成年,甚至有可能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5]899
目前,學者們對幼兒攻擊行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庭因素、學校因素、社會因素以及幼兒的個體因素這四個大方面。家庭因素主要包括父母沖突、親子關系、父母教養(yǎng)方式、身體虐待和關系虐待等,學校因素主要有師幼關系、班級環(huán)境、同伴關系等,社會因素主要有大眾傳媒、經(jīng)濟發(fā)展等,個體因素主要是幼兒個體的基因、氣質、自我控制能力等方面。
1.父母沖突
父母沖突(interparental conflict, IPC),是由于分歧或其他原因產生的言語爭吵或身體攻擊。[6]331父母沖突對青少年的行為有很大的影響。[7]217研究表明,這可能是因為兒童通過觀察家庭沖突學到了一種糟糕的人際交往模式,以及攻擊這一解決問題的方法,并更有可能將其付諸實踐。[8]4此外,較高的父母沖突更有可能導致青少年選擇暴力游戲、并更容易沉迷上癮。[9]10一項追蹤研究表明,父母在幼兒時期對幼兒實施的身體攻擊、心理攻擊與幼兒青少年時期的心理健康、身體健康高度相關。[10]128母子沖突可以正向預測幼兒的外部攻擊行為。[11]總之,孩子會從父母沖突中學到一種不良交往方式和道德認知傾向,父母攻擊對兒童心理健康及青春期的健康狀況存在潛在長期影響。
許多研究證實了父母沖突對青少年攻擊行為產生的影響,卻不清楚這個影響背后的具體作用機制,因此有研究人員展開這方面的研究。研究表明,青少年的道德推脫水平在父母沖突與攻擊行為之間起不完全中介作用。[12]1075目前關于道德推脫和攻擊行為的研究采用的方法均是問卷法,研究對象主要集中在小學高年級、青少年、大學生。
2.教養(yǎng)方式
教養(yǎng)方式是指教養(yǎng)者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所持有的知識、情感、觀念、行為目的以及在養(yǎng)育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行為活動。許多研究表明,如果嬰兒和母親不能形成安全的依戀方式,則在后期表現(xiàn)出更高的攻擊性。在小時候孩子會將父母看作榜樣,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對象,放任型父母對兒童的攻擊行為不進行及時糾正的話,實際上強化了孩子的攻擊行為。權威型父母通常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嚴格控制兒童的行為,這種方式也增加了幼兒的攻擊行為??傊?,消極的教養(yǎng)方式增加了幼兒的攻擊行為,增加了發(fā)展成攻擊型人格的風險,并破壞了親子關系。
有研究表明,父母的不良教育方式(如溺愛型、放任型、不一致型)與幼兒攻擊行為的發(fā)生呈正相關,幼兒自尊在其中起中介作用,該研究采用問卷法。具體來說,幼兒自尊中的重要感、自我勝任感在溺愛型對攻擊行為的預測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放任型對攻擊行為的預測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不一致型對攻擊行為的預測中起部分中介作用。[13]
另外,幼兒的攻擊行為與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月收入顯著相關,[14]即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月收入越高,共同養(yǎng)育關系質量越積極,幼兒的問題行為就越少,這可能是由于父母收入越高,相對就有更多的時間、精力、耐心與孩子相處,當父母為了生活焦頭爛額,工作已經(jīng)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就只有相當少的精力留給孩子了。
3.親子依戀
依戀是孩子與母親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為幼兒探索和認識周圍世界提供了一個安全保障。安全依戀的缺乏容易導致孩子沒有安全感,引起情緒的過度反應,進而導致攻擊行為的發(fā)生。Kim等人的研究表明,混亂型依戀的孩子更有可能將壓力和緊張視為危險情境,存在更多的攻擊行為。張曉等人的研究表明,母子關系只對女孩入園一年的攻擊行為具有預測作用。[15]418韓丕國等人的研究也表明,早期母子關系的親密性對幼兒攻擊行為具有負向預測作用。[16]1156
4.兒童期心理虐待
心理虐待與忽視會影響幼兒的攻擊行為[17]694[18]473[19]129。研究表明,兒童期心理虐待與青少年攻擊行為正相關,在兒童期受到心理虐待的青少年因長期被監(jiān)護人排斥、忽視、恐嚇和拒絕,與監(jiān)護人建立不安全的依戀,這種不安全的依戀將被兒童內化為人際關系的處理模式,他們更傾向于認為別人是存在威脅的,不值得信任的,增加個體的不安全感,從而表現(xiàn)出更多的攻擊行為。同時,遭受兒童期心理虐待的孩子更容易在同伴中孤立自己,表現(xiàn)出更多的退縮行為,更容易遭受同伴拒絕,增加了個體的孤獨感。童年中期身體侵害、關系侵害可以正向預測兒童的情緒適應不良,其中關系侵害更能預測兒童的情緒適應不良,同伴侵害與孤獨感、抑郁的關系性別差異不顯著。[20]1479
除了家庭,學校是第二個孩子長期停留的場所。學校環(huán)境主要包括班級環(huán)境,班級環(huán)境是由班級成員即學生、教師共同感知的一種心理氛圍,包含的同學關系、師生關系等內容對個體的攻擊行為存在顯著影響。有研究表明,師幼關系在親子關系和幼兒攻擊行為間起中介作用;[11]師生關系可以預測幼兒入園一年時的退縮和違紀問題;[15]418班級環(huán)境、道德推脫與暴力行為相關顯著,班級環(huán)境的道德推脫可以顯著預測暴力行為。[21]85個體在表現(xiàn)出問題行為后,會調整自己的認知,進而影響后續(xù)的攻擊行為。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參與班級建設,營造良好的班級環(huán)境,為學生學習提供良好的班級氛圍;開設心理健康課程,為學生發(fā)展提供系統(tǒng)、專業(yè)的引導。
1.大眾傳媒
如今傳媒的種類和形式都很豐富,信息的傳播速度非常迅猛。許多電視、電影、報紙、雜志,甚至動漫都帶有暴力等不利于兒童健康成長的內容,給兒童提供了一種侵犯性榜樣,兒童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耳濡目染,對攻擊行為的容忍度會變高,從而攻擊行為會變多,并且會誘發(fā)兒童使用暴力解決問題、達到目的的沖動。
2.經(jīng)濟發(fā)展
家庭社會經(jīng)濟地位低代表社會支持較少,這會給家庭成員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更有可能導致家庭成員間矛盾沖突增多,使家庭氛圍緊張,導致幼兒產生攻擊行為。我國留守兒童的存在就體現(xiàn)了這一點。在我國農村,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叫留守兒童。父母常年不在孩子身邊,為了給孩子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活條件外出打工,孩子只能交由爺爺奶奶撫養(yǎng)。當然父母的出發(fā)點是好的,這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是一個普遍現(xiàn)象,但留守兒童的行為問題、心理問題也是真實存在的,許多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都發(fā)生在留守家庭,爺爺奶奶年邁管教不了,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同時留守兒童難以和父母建立親密關系,童年關愛的缺失或將伴隨他們的一生。[22]
個體因素主要包括遺傳、氣質、情緒調節(jié)、社會認知發(fā)展等。研究表明,COMT基因和rs4680多態(tài)性與女孩攻擊行為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23]南曉薇等人的研究表明,移情能力和情緒管理能力對個體攻擊行為具有特定的影響。[24]339此外,自我控制可以減少攻擊行為。[25]1193
由于幼兒這一研究群體的特殊性,絕大多數(shù)的研究都采用自然觀察法、同伴提名法和問卷調查法,其中觀察法直接,但是麻煩、耗時耗力,研究者通過觀察可以直接得出幼兒攻擊行為發(fā)生的頻率、特征等;同伴提名法效率較高,可以從同齡人那里得到相關訊息;問卷調查法效率高,可以間接從父母、老師那里得到幼兒攻擊行為的頻率、特征等。研究者可以將這三種方法有機結合起來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觀察者可以是孩子所在班級的老師或研究人員,觀察者在實驗前要經(jīng)過嚴格的培訓,根據(jù)幼兒攻擊行為的操作性定義編制出觀察記錄表。在室內、室外兩種情境進行觀察,兒童可以自由活動,為了使結果保持最真實,也可以采用監(jiān)控記錄的方法。
要求學生從班級中提名3位攻擊性最強的兒童。具體提名標準:
身體攻擊:某人喜歡打架、爭吵,總是愛搗亂,擾亂課堂紀律,攻擊別的孩子;間接攻擊:某人喜歡在背后說別人的壞話,讓同學們都不跟他/她玩。
統(tǒng)計每個兒童被提名的次數(shù),轉換為標準分,取直接攻擊和間接攻擊的平均分作為兒童的攻擊水平。
選取兒童行為量表中關于攻擊行為的5個題目,由于幼兒的理解能力有限,由幼兒園老師根據(jù)兒童的日常表現(xiàn)進行評定。題目1:與其他孩子打架;題目2:損壞自己或別人的東西;題目3:欺負別的孩子;題目4:打別人、踢別人或咬人;題目5:攻擊別人。
父母根據(jù)孩子日常表現(xiàn)填寫問卷。具體題目M1:毀壞家里的東西或別人的東西;M2:在幼兒園里不聽話;M3:愛打架;M4:愛打人;M5:發(fā)脾氣,急躁。[26]69
也有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讓父母評定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攻擊行為,如“是否會對孩子大聲斥責?一周幾次?”“是否會打孩子?一周幾次?”等,通過這些問題可以了解到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攻擊行為,研究父母攻擊行為對兒童攻擊行為的影響。
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被反復研究的。有研究表明,父母沖突會提高青少年的攻擊行為,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盡量避免爭吵等較大的沖突,在嬰兒時期與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親密關系,采用民主型的教養(yǎng)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教導孩子正確的表達方式,與同伴相處的方式,及調整情緒的方式等。Kokko認為,以兒童為中心進行養(yǎng)育,父母給兒童足夠的關注、愛和照顧,有助于兒童產生更多的親社會行為。[27]485
一項最新的關于父母嚴厲養(yǎng)育方式和青少年攻擊行為的研究表明,道德辯護和委婉標簽兩個道德推脫機制在父母嚴厲養(yǎng)育方式和青少年攻擊行為之間起中介作用。[28]24作者最后還解釋了為什么只有這兩個機制起中介作用,大概是中國父母試圖證明他們對兒童的嚴厲紀律策略是正當?shù)?,特別是當這種行為會導致兒童痛苦和受傷時。例如,父母傾向于將他們的有害行為歸咎于孩子或讓孩子相信父母嚴厲對待他們只是為了幫助他們糾正錯誤或改善自己。無論父母如何試圖證明其嚴厲的養(yǎng)育行為是為孩子好或使用委婉標簽來修飾其傷害行為,這種道德推脫的態(tài)度和行為只會增加兒童的攻擊性行為。當然,對于父母自身的情緒來說,道德推脫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這卻不利于孩子的長久發(fā)展。因此,假如父母不得已采用了暴力行為,不要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推脫和掩飾,直接向孩子道歉、盡量避免暴力行為才是正確的解決方法。
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收入問題對幼兒行為存在很大影響,但受教育水平、收入問題大多難以改變。父母要意識到其對幼兒行為造成負面影響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足夠的關注、耐心,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盡量彌補這一點,對塑造幼兒行為就有很大的幫助。
學校對兒童的發(fā)展也有重要影響。研究表明,班級環(huán)境好的班級,學生道德推脫水平較低,攻擊行為較少;相反,班級環(huán)境較差的班級學生道德推脫水平較高,攻擊行為較多。[21]85因此,學校應努力營造良好的班級環(huán)境、校園環(huán)境,為兒童提供足夠的空間,豐富的娛樂器材,優(yōu)秀的書籍等,為兒童創(chuàng)造積極的學習環(huán)境,以滿足兒童的需求;開展完善的心理健康課程,教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人際關系的方法和技巧,學會正確地表達情緒、調節(jié)情緒等。
現(xiàn)代傳媒非常發(fā)達,Anderson Dill最近的研究表明,暴力電子游戲是一種刺激的、需要互動的、及時做出反應的活動,對攻擊行為有顯著的不良影響。因此,暴力色彩的電影、游戲等應遠離兒童。這需要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向孩子們展現(xiàn)真實、善良、美好的一面,讓他們遠離暴力與攻擊,用正確的方式解決問題。
目前,針對幼兒攻擊行為的干預策略主要有移情訓練、家庭行為療法(Behavioral Family Therapy)、游戲療法、藝術療法、繪本閱讀治療、團體輔導等。
移情是指個體理解、體會他人情緒的能力。[29]缺乏移情能力的個體攻擊行為較多,針對攻擊行為較多的幼兒,家長、幼兒園老師可以通過移情訓練來增強幼兒的移情能力,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角色互換,讓產生攻擊行為的幼兒站在受害人的角度感受攻擊行為帶來的后果。
家庭行為療法(Behavioral Family Therapy)是源于美國、針對2-7歲存在攻擊行為的幼兒、需要撫養(yǎng)者參與的療法。該療法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家長對于孩子表現(xiàn)出的親社會行為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忽視孩子的攻擊行為;第二階段,為了增強孩子的行為標準和服從性,家長要對孩子提出明確的行為標準,并對孩子的行為及時做出反饋,賞罰分明。國內有研究采用家庭行為療法針對幼兒攻擊行為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矯正,研究結果表明,幼兒的攻擊行為都得到了穩(wěn)定減少。[30]184
研究表明,幼兒產生攻擊行為的主要原因是情緒表達能力不足,游戲療法可以使兒童以游戲為媒介表達情緒,學習與人交往的能力。有研究采用游戲療法對兩名小學生進行矯正,結果兩名學生的攻擊行為均減少。[31]
藝術療法是將藝術與心理學結合起來,解決心理困擾、情緒問題等,主要包括音樂療法、繪畫療法等。有研究采用繪畫療法對2名具有攻擊行為的幼兒進行矯正,減少了幼兒的攻擊行為。[32]
閱讀治療是指通過指導性閱讀輔助精神病學治療、解決個人問題。國外及我國臺灣地區(qū)有大量研究證明了閱讀治療在輔助治療抑郁癥、酒精成癮等方面的有效性,閱讀治療也可以減少兒童攻擊行為、緩解兒童學習障礙等。[33]繪本閱讀療法結合了幼兒閱讀理解能力有限的特點,以繪本閱讀為媒介,干預幼兒的行為問題。國內有研究采用繪本閱讀療法矯正2名幼兒的攻擊行為,經(jīng)過12周的干預,2名幼兒的攻擊行為均得到明顯減少。[33]
這些干預幼兒攻擊行為方法的有效性都得到了一定的研究驗證,但不足的是,研究較少,而且大多都是個案研究,樣本只有一兩個,所以還需要大量研究不斷豐富、完善。
目前研究幼兒攻擊行為的最直接的方法是觀察法。對于攻擊行為影響因素的研究有許多,首先在于預防,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幼兒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校園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當攻擊行為已經(jīng)產生就要根據(jù)幼兒情況選擇合適的干預方法進行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