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栢強
【摘要】? 在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過程中,高中階段是極為特殊的,是學生人生重要的轉折點,同時也是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階段。因此,學校和教師需要重視高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分析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 高中生 心理健康問題 疏導策略 健康成長
【中圖分類號】? G635.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3-153-010
高中學生極容易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心理健康問題,這非常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學校和教師教給學生適應新環(huán)境的方法,教給學生調整情緒的技巧,同時還要開展個性化的心理輔導,給學生提供專業(yè)化的服務,解決學生出現(xiàn)的各類心理健康問題。
一、高中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
(一)環(huán)境方面
從初中階段升到高中階段,學生學習的環(huán)境將會發(fā)生較大變化。目前,學生的心理適應能力較差,只有一小部分學生具備較強的心理適應能力,這少部分學生認為無論進入怎樣的環(huán)境,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都是可以適應的。但是大部分學生都不具備較強的心理適應能力,這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不適應新的住宿環(huán)境和校園環(huán)境。很多高中學生開始住宿,但是宿舍的環(huán)境與家里的環(huán)境存在較大差異,舍友的性格也相差較多,加上各自的生活習慣存在較大不同,這就導致學生在與舍友相處時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摩擦和不適應。
(二)人際交往方面
高中階段的學生仍舊處于青春期,同樣需要面對不同的人際關系。但是此階段的學生逐漸開始成熟,希望教師、父母能將自己當做成年人來看待,保持平等的地位。在步入高中階段學生,學生需要重新積累人脈,認識新的朋友。有部分學生認為自己不受歡迎,雖然非常努力的交朋友,但總是事與愿違,無法找到解決方法,努力之后仍舊失敗所帶來的挫敗感,導致學生產生較為嚴重的自卑和壓抑情緒。在人際交往中,學生所說的話得不到他人的理解,自己也不想聽取他人的建議,而這就導致一系列的人際交往問題。
(三)情緒調節(jié)方面
很多高中學生常常會因一些小事而生氣,情緒出現(xiàn)較大波動,容易出現(xiàn)沖動行為。例如,與朋友約定好一起去看電影,但是朋友遲到了,學生將會十分生氣;當有人比自己優(yōu)秀,更加受歡迎時,學生可能會形成嫉妒心理;在面對考試、測試時,容易出現(xiàn)過度焦慮的情況,而過度焦慮會導致學生出現(xiàn)較多負面情緒,如壓抑、煩躁、失眠等。情緒是十分復雜的,會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等諸多方面產生影響。
二、高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疏導策略
(一)幫助學生適應新環(huán)境
在學生步入高中階段后,教師要引導學生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環(huán)境和生活環(huán)境。首先,教師需要讓學生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切勿過于焦躁,要放平心態(tài),用平常心看待生活和學習,不氣餒、不放棄,逐步尋找適合自己并且適用于高中階段的學習方法,逐漸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當自己遇到問題后,要及時尋求教師的幫助。如果無法適應教師的教學方法,那么就花費更多的時間去自主探究與學習,要主動去適應教師,跟上教師的教學步伐,還可以向教師提出自己的建議,而非是輕易放棄該科目的學習;其次,在學生的生活方面。教師需要了解全體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性格等方面的內容,告訴學生要主動去適應,如果實在是無法適應,那么就可以向教師提出自己的想法。學生需要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要學會獨立。在與他人相處時,要保持寬容的態(tài)度,秉承積極樂觀的理念。
(二)教師要多與學生溝通
溝通能讓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還能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發(fā)泄自己的負面情緒。在進行溝通時,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學會傾聽。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建議和想法,教師都需要認真傾聽,切勿隨意打斷學生的談話。需要注意的是,傾聽也并非意味著一言不發(fā),而是要運用恰當的方式表示你聽到了,并聽懂了對方的訴求,積極地回應對方;其次,教師就需要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傾聽能讓教師了解學生的問題,之后教師就要表達自己的觀點,解決學生的問題。同時,教師還需要教給學生與他人相處的方法與技巧,使學生懂得在與他人交往時,既要學會傾聽,還要學會表達,這樣才能發(fā)現(xiàn)自己與他人之間的共同語言。學生需要秉承求同存異的原則,這樣才能有效減少人際交往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與他人的交往也會更加的輕松與融洽。
(三)掌握情緒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人人都擁有不同的情緒,或開心,或傷心,或煩悶,或痛苦。如果學生能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那么就能擁有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勇氣;如果學生的情緒較為消極和悲觀,那么將會一直逃避現(xiàn)實、憤世嫉俗,成長道路上也會布滿荊棘。因此,教師需要教給學生控制情緒的方法,切勿讓消極情緒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與學習。
第一,教師要引導學生建立起正確的自我認識,要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和工作態(tài)度,樹立良好的三觀。學生要時刻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掌握調節(jié)情緒的方法,逐步提高自己承受挫折、調整情緒、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第二,學校需要開展個性化的心理輔導。心理輔導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性和科學性,需要遵從嚴格的職業(yè)倫理規(guī)范,同時還要堅持保密原則,切勿強迫學生參加心理測試;第三,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看待事件時,切勿只考慮事件本身,而是要換一種角度來考慮問題。例如,與朋友約好一起看電影,但是朋友遲到了。如果學生認為朋友的這種行為是故意的,那么將會出現(xiàn)極為憤怒的情緒,還可能會與朋友吵架。此時就需要學生能換一種角度來思考問題,是否朋友有更加重要的事情?是否出現(xiàn)了變故?這樣的想法能讓更好地理解朋友,還避免出現(xiàn)消極情緒。
結束語
總而言之,處于青春期的高中學生常會出現(xiàn)一系列的心理健康問題,無法適應新的環(huán)境,無法與他人正常相處,無法合理掌控自己的情緒。針對這些問題,需要教師能逐步引導學生,使其掌握解決心理健康問題的方法,保持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
[ 參? 考? 文? 獻 ]
[1]徐雪梅.當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3):9.
[2]楊雪.對高中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及反思[J].中國校外教育,2018(26):25+22.
[3]姬玲玲.淺談高中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與對策[J].心理月刊,2018(0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