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倩
摘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深化,誦讀經典文章,成為小學語文當中重要的課程,而在傳統(tǒng)教學當中,強調對文化知識的傳授,學生不僅要對知識進行領會,還需要進行大量的閱讀,因此在閱讀經典的過程當中,可以讓學生摸索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本文將從誦讀過程,聯(lián)想作品以及競賽游戲這三個方面進行論述經典誦讀如何助力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關鍵詞:誦讀經典;小學語文;語文素養(yǎng)
在小學教學階段,學生會對相關的經典篇目產生一定的興趣,因此這個可以作為一個契機,讓學生來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不管是古詩詞還是古代的經典篇目,都可以讓學生激發(fā)自己的經典情欲,讓學生強化對語言文字的感受,也可以讓他們真切的感受到自己文化深處的精髓。而有的同學在經典誦讀過程當中會感受到古文的神韻,區(qū)別于現(xiàn)代白話文,也可以幫助學生解決自信心和基礎上的難關,打好語文知識的基礎。誦讀的過程既可以提高學生對于文字的理解能力,也可以提高學生對自身文化的自信。
一、感受經典讀出韻味,助力人文底蘊素養(yǎng)的形成
人文底蘊的素養(yǎng)培養(yǎng)非一朝一夕,是需要學生日積月累從經典中汲取營養(yǎng),豐富自己的內心。讀出經典韻味是人文底蘊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的第一步。在初次學習并且朗讀經典文章的過程當中,應采用反復朗誦,反復朗讀,熟讀傳送這種主要途徑,這也是學生自學古詩詞的主要方法,也是有助于學生對古詩詞進行積累。老師在學生需要講解的部分上,應該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相反如果老師進行過分的逐字逐句的講解,反而破壞了學生對于古詩詞的最初的理解,同時也損壞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會讓學生產生依賴性,不能自行地獨立思考。
例如在學習《雨霖鈴》這首古詩詞的過程當中,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來放古琴曲配樂在這種寧靜悠遠,輕微悠然的音樂里面,學生更易讀出情韻,也更易理解古詩詞的含義,并且能夠進一步的理解作者此時的情感,讓學生進行自我的體會,也是學習古詩詞的重要方法。而配合音樂學生在朗讀的過程當中,會自行把握節(jié)奏,字詞的抑揚頓挫,啟程轉合,這樣學生在相同的音樂下有著不同的理解和韻味,用自己的理解去感受經典。
二、運用想象聯(lián)系經典作品,助力實踐創(chuàng)新素養(yǎng)形成
在小學階段,小學生想象力的豐富也有助于他們進行經典的理解,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當中,通常形象鮮明,具有意境美,因此學生在學習這些古詩詞的過程當中,也可以完善提高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動腦,也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在學生學習古詩詞的過程當中,可以讓學生展開想象,將古詩詞的內容畫出來或者是用語言描述,這樣覺得腦海中會形成一幅鮮明的畫面,也利于學生記憶古詩詞,這樣的記憶是持續(xù)的長久的,讓學生進行多次這樣的訓練則有助于學生記憶力提高。
例如在學《宿新市徐公店》這首詩的過程當中,學生在預習的過程當中,就可以對這幅畫面進行自我的描繪,這個時候學生就可以有不同的感受,有的同學會認為畫中應該有蝴蝶,有同學則認為沒有蝴蝶,這樣學生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會進行討論,同時也利于學生對不同的思維進行整合。而教師在這個過程當中,也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奶崾荆瑢W生也會從中得到啟發(fā)。飛入菜花無處尋,因為菜花是黃的,蝴蝶也是黃的,所以分不清到底哪個是蝴蝶,哪個是菜花,所以蝴蝶是要畫出來的,而是畫是要畫在菜花當中的。這樣有助于學生進行記憶,也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和動力,讓同學自行進行學習,并且背誦這些經典篇章。
三、巧借游戲趣味競賽,助力身心健康素養(yǎng)形成
學生的價值觀的引導是小學教師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教師可以通過誦讀競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另外,對于學生而言,經典書籍較為晦澀難懂,因此學習的積極性并沒有那么高。相對于簡單的古詩詞,或許老師可以采用競賽的方法進行經典作品的誦讀活動,而對于一些較長的文言篇目,則需要讓學生通過游戲的方式來進行學習。
例如,在拓展學習《三字經》的過程當中,不僅僅只讓學生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的句子上,在經典內容的后面部分如:‘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披蒲編,削竹簡等對學生學習具有指導意義。教師在為其講明意思后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扮演揣摩人物,精心思考語文經典。這個過程中,同學不僅可以細心的理解三字經的含義,讓學生明白做人做世的道理,讓學生建立起正確的三觀。
同時通過《三字經》經典句的朗誦比賽也可以促進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擁有更大的自主能力去學習和鉆研語文經典,而不同的競賽形式也可以調動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積極性,樹立他們的自信心,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和求知欲,激發(fā)他們的信心和勇氣,因此在學習過程當中學生更為積極和有活力。
四、總結
小學階段是學習語文誦讀經典篇目的好時機,因為小學生的活力較為充沛,學習動力較為高,因此老師應該教授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盡早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讓學生培養(yǎng)出較好的語文素養(yǎng)基礎,為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基礎。而經典誦讀也能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增加知識儲備量,建立起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謝新·經典誦讀提升農村初中生語文素養(yǎng)的實踐研究[J].學周刊2017(07):143-144
[2]劉明釗,利用經典美文閱讀,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J].華夏教師2016(12):29
注:本文系寧夏第五屆基礎教育教學課題《古詩詞經典誦讀之校本實踐活動的研究》課題編號(JXKT_XW_05-106)的課題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