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亭 簡貴燈
乙未之變不僅讓臺灣同胞面臨亡國之痛,還將面臨漢文化中斷,儒家價值體系崩潰的危險。一般認為,“漢文教育”“漢詩寫作”是臺灣民眾維系傳承異族統(tǒng)治下臺灣社會漢文化傳統(tǒng)的兩大渠道。事實也是如此,透過漢私塾的漢文教育與漢詩社的唱和酬酢,臺灣文人維系斯文于不墜。不過,以知識分子為主進行“漢文教育”與“漢詩寫作”面向的群體畢竟有限,遠不如傳統(tǒng)戲曲之于日據(jù)時期“好演劇”的臺灣社會的意義。借由傳統(tǒng)戲曲在臺灣社會的展演,臺灣民眾得以在異族統(tǒng)治下,以娛樂的方式接觸、賞鑒母國文化,可以在劇場中光明正大地享受母國文化的熏染,進而通過這種方式來維持本民族的文化傳承。[1]因此,在日據(jù)時期的臺灣地區(qū),不僅迎來祖國大陸京班赴臺演出的高潮,采茶戲、歌仔戲等本土劇種也紛紛進入城市劇場,與19紀末20紀初的祖國大陸其他地區(qū)的民間小戲一起改變了中國戲劇的格局。
不過,初興之際的臺灣采茶戲成長之路較為坎坷。在日本殖民者控制下的報刊我們可以看到,初期采茶戲無不以“淫戲”的形象出現(xiàn),被日本殖民當局斥之為“淫聲惑人”而遭到禁演。在采茶戲禁而不止、越禁越演的情勢下,殖民當局試圖借助士紳從精英的立場去改革采茶戲,這也是臺灣報刊后期頻繁出現(xiàn)“改良采茶”的原因。不過,如果細細探究,就會發(fā)現(xiàn),一些打著改良采茶的“采茶戲”名實不符,它們打著“改良”的旗幟,卻仍以廣大臺灣百姓的審美趣味為歸依。雖然它們向其他劇種學習的動力,不過是為了在商業(yè)劇種的激烈競爭中謀得生存而已,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臺灣百姓對祖國的文化認同。
一、“淫聲惑人”的“采茶淫戲”
乙未事變之后,日本殖民者占據(jù)我國臺灣地區(qū),為了維持其殖民統(tǒng)治,殖民當局開始進行所謂的臺灣“慣習”調查。有著“好戲劇”之名的臺灣地區(qū)的民間演戲自然成為殖民者調查的重點。也正因為如此,日本殖民當局控制下的《臺灣日日新報》《臺南日報》等日據(jù)時期的臺灣報刊留下了不少采茶戲初興之際的寶貴文獻。
日據(jù)三年(1898年7月10日),《臺灣日日新報》(以下簡稱《臺日報》)出現(xiàn)了采茶戲的第一則報道《演采茶戲》相機[2],文章談到:
近臺中有采茶戲前來臺北,一昨夜在稻津教堂后搭枰(棚)開演,惹得遠近人民爭先來觀者絡繹不絕。其一種婦女輩則又聯(lián)袂而來,以致狂蜂亂蝶者,假作看采茶名色,如蟻聚一般。但演采茶戲亦有傷風敗俗,只阿旦工于邪說,故來觀者或與銀圓,或送物件,無非被其邪說感之耳。語云看燈、看戲、迎神,每有存心看婦人,殆所謂前夜看采茶戲者,非耶。
《演采茶戲》描述了尚處“搭棚”演出階段的采茶戲開演之際觀眾的狂熱。觀眾不僅看戲,還贈之以“銀圓”“物件”。但在報道者看來,這些觀眾是被“被其邪說感之耳”,這種演出無疑是“傷風敗俗”之舉。
繼《演采茶戲》之后,臺灣報刊對采茶戲的報道,持“采茶戲亦有傷風敗俗”的論調比比皆是,頻繁見于報端。如1898年7月10日《臺日報》這篇《傷風敗俗》的評論直接斥罵采茶戲:“其所演唱大抵淫污,最能誘人子弟入彼迷途,敗俗傷風,莫此為甚!”1914年8月25日《淫聲惑人》一文也是指責車鼓、采茶、牛犁等淫戲“最易惹亂人心,壞風俗”。在報道者眼中,在諸種淫戲當中“采茶之亂俗,更為淫戲之甚焉者”(《臺日報》,1919年1月13日)。那么,“淫聲惑人”的采茶戲到底“淫”在哪些地方呢?1898年7月19日《臺日報》所刊《禁采茶戲》一文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今有一班無賴子系出粵人,扮成一丑一旦模樣,在棚歌舞,名曰‘打采茶。以其歌舞后,旦自執(zhí)杯奉茶下棚清客,有一二知趣者近前接飲,或贈之銀圓,或錫(賜)之物品。即以銀、物編出一歌,無非奉承酬答之詞。一則曰情郎哥,再則曰情郎哥,直佚聞者意亂神迷,手舞足蹈。若視為親我,愛我,恨不得傾囊以付,愚孰甚焉。查此陋習,惟中壢及一派客人莊(客家莊,筆者注)最為盛行。近因流入臺北,偶從枋橋經(jīng)過亦欲逞其藝術,妝得七嬌八媚,異樣生新,擬在慈惠宮搭棚演唱。先時來觀者,男婦殆數(shù)百。后被街長聞知,恐其敗俗傷風,出為阻擋,遂乃中止,眾皆一哄而散云。
在《禁采茶戲》一文的撰寫者眼里,采茶戲的演員七嬌八媚的妝容、執(zhí)杯奉茶的觀演互動,以“情郎哥”挑逗觀眾的行為無疑犯了諸多忌諱。因此,當“街長”出面阻止這樣演出時,無疑是大快人心的。
統(tǒng)觀早期《臺灣日日新報》對采茶戲的報道,其認為采茶戲之“淫”無非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唱詞淫穢。如《臺日報》1925年11月17日刊登的《茶郊迎神一瞥》認為:“至牛車上□(□為字跡不清者)裝飾之采茶歌戲,淫詞淫樂丑陋百出,此當禁止。”有人亦因采茶戲常采用“歌聲互答,類皆男女相悅之詞”(《臺日報》,1919年1月14日),而視其為淫詞穢語。
其二,劇目穢褻。有人認為采茶戲班“出目俱屬敗壞風紀”[3]其所演劇目,大半為《桃花過渡》這樣的粉戲。而據(jù)1926年5月23日《臺日報》的報道:臺中樂舞臺“頃來喜演歌仔戲、采茶戲,其所演劇目穢褻不堪寓目,因之人家婦女,被蠱惑者頗多”。
其三,表演色情。如1898年8月24日《臺日報》《梨園別種》說到采茶戲的“男扮女妝”認為“皆年小俊童脫須眉之氣,效巾幗之妝斜,插簪釵濃,施脂紛,所唱者俚俗之曲,所演狎褻之端”。原因在于采茶旦的表演在文士看來,“搬演頗近于狎,致男男女女受其所迷者,洵覺絡繹不絕”(《臺日報》,1899年12月24日)。
唱詞淫穢、劇目穢褻、表演色情,可以說,在臺灣士紳的眼中,初興的采茶戲真是種種不堪。
二、從“禁演采茶”到“改良采茶”
事實上,在責罵采茶淫戲的同時,士紳們同時向當局呼吁禁止采茶戲演出。除了前引《禁采茶戲》一文外,在當時的報刊中,此類呼吁“取締淫戲”的文獻也是屢見于報端:
近來本埠有一種采茶歌、客人戲(客家戲,筆者注),各地巡演,出目俱屬敗壞風紀,故無知婦女下流之輩,多被所惑。此種淫戲全島悉禁,獨于鹽水,公然開演,愿當局速為取締之。[4]
面對這種呼吁,日本殖民當局也采取了一些禁演措施。日據(jù)初期,臺灣地區(qū)并無專門管理戲劇的機構,日本總督府主要通過法令法規(guī)對演劇活動進行管制與規(guī)范。1901年《臺北縣報》發(fā)布的《約束戲館及雜戲館章程》對戲館的興建、戲館的建筑、防火、衛(wèi)生、開演時間、費目公示、燈光、觀眾要遵守的事項等有著十分細致的規(guī)定。對演劇影響最大是其第七條的規(guī)定:“戲館及雜戲館應選適當通觀全館之位置,設置警察官吏一人以上臨監(jiān)之席?!盵5]P556該規(guī)定意味著“臨監(jiān)警察”查禁制度的建立,演戲若有“害治安或風俗之言行、恰似談議政治之言行、演行許可以外事項”等,臨監(jiān)警察可以隨時終止。1903 年1月由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發(fā)給各廳長的“通達”中說到:“據(jù)聞近來演劇上演中往往有猥褻的臺詞或動作,在取締敗壞風俗上務必留心,以后應該先與業(yè)者商量,不管是新的節(jié)目或舊的節(jié)目,必須避免如上的問題,假如有這種狀況的話,會用禁止上演等方法來取締?!盵6]這些法規(guī)有確實落實執(zhí)行的例子。在1906年9月29日的《臺日報》新聞中就有風化警察直接取締采茶戲演出的報道:“龍匣口莊十番戶楊赤牛之家,因扮演采茶之戲,被該地警官聞知,即馳往命其中止?!奔幢闳绱?,采茶戲卻禁而不止,越禁越演。如1908年1月25日《臺日報》所刊《落葉繽紛》一文,文章說到:“臺北采茶歌,最壞風俗,始則茶園及鄉(xiāng)村。男婦老少兩相唱和,以為快樂?,F(xiàn)已流各市上,日夜歌唱不絕?!?901年11月9日《臺日報》所刊《茶戲興唱》一文更是說到:“枋隙街黃昏之后,即有粵女唱茶歌于戲臺中,而佃戶、溪丁恒以銅錢擲之盤中,每夜有數(shù)百人之多。噫!斯風竟不可滅歟!”不僅如此,采茶戲甚至參與民間慶典的演出,1922年6月5日《臺南新報》之《迎神續(xù)報》一文寫到:
新竹內(nèi)天后宮,例年端午節(jié),恭迎媽祖既登前報。本年是日,因風雨來朝,延至初七日,未刻煙火三發(fā),出游街衢。以及采茶,落地掃、車鼓,各受賞銀牌一個。迨至日夕,始各欣然而散。當晚沿街紅男綠女,扶老攜幼,絡繹不絕,誠亦一時之大盛況也。
由上可知,采茶戲雖受到報刊作者的排斥,其受老百姓的歡迎程度依然可見。此時“禁演”聲浪依舊,采茶戲雖繼續(xù)發(fā)展,因士紳呼聲每況愈高,為了求存,采茶戲只好走向改良。1923年3月29日在《臺南新報》之《演改良劇》說到:
北埔德勝園改良采茶班,月之廿四日起,予定一周間,假新竹考棚邊,舊教室內(nèi),為臨時戲園。日夜開演,日間一等十五錢,并等十錢;夜間一等二十五錢,并等十五錢,觀者甚多。
根據(jù)當時的報刊資訊可知,同一時期在臺南演出的戲班有潮州老源正興潮劇班、桃園天樂社歌仔戲班、福州賽樂閩劇班、上海長春京班等。采茶戲改良班在激烈的競爭中還能“日夜開演”“觀者甚多”,顯然可知,改良后的采茶戲不僅沒有流失觀眾,反而越發(fā)受到百姓歡迎。究竟其如何改良?報刊中尚未記載。但是根據(jù)日籍警察上山儀作的《臺灣劇に對する考察》記載,我們可以獲知些許內(nèi)容:
到大正七年(1918)為止,臺灣劇并沒有什么變化。從大正七年末左右開始,新竹地方的廣東人發(fā)展出一種由前述歌劇演變而來、又名改良劇的戲劇。雖然由于此改良劇的時日尚短,僅能夠以文劇來演出,而未達到武戲演出的程度,還很幼稚,但以往正劇的一種缺點,亦即觀劇者所無法了解的戲劇專用語被廢除了,它主要使用臺灣語,以用語來彌補正劇中的缺點?,F(xiàn)在于觀劇者之間受到非常的好評。然而因為其共同演出者是廣東人,在廣東部落演出時,其用語自是運用自如,但在福建部落演出時則時,雖然很遺憾地,由于是廣東人使用福建語的關系,因此并不很充分,但對此無法予以抱怨。[7]
從廢除“觀劇者所無法了解的戲劇專用語”,并采用本地語言“臺灣語”演出來看,采茶戲改良的方向是進一步通俗化。所謂的“改良戲”其實換湯不換藥?!杜_南新報》1924年7月9號的報道《嘉義通信·淫戲宜禁》寫到:
現(xiàn)在嘉義南座開演中之新興社男女班,名為改良劇,實則采茶淫戲。出目極多,大傷風化,如一般婦女觀之,多生種種,似此穢戲,有監(jiān)督責者宜嚴禁也。
在一些臺灣士紳的眼中,改良采茶戲“名為改良劇,實則采茶淫戲”,難怪他們依然要求“禁演”采茶戲了。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提到“新興社男女班,劇目極多”,從中可以看出,采茶戲雖屢遭“禁演”,卻“禁而不止”,可供演出劇目反而越來越多。
采茶戲班專業(yè)化可從1925年7月17號《臺南新報》之《舊城特信·速演采茶戲》一文窺見一斑:
前番小美園男女班,在所竹街西門內(nèi)公館開演之際,頗受各界好評。因此次前往南部開演,對于菊部界眼福,頗有遺憾。而社武程、林水金兩氏,素對演戲優(yōu)劣,俱有慧眼,故再募集諸有志股東數(shù)名,專聘新埔人蔡榮執(zhí)創(chuàng),設之沙樂園男女班采茶戲。在同處開演,況此團之優(yōu)伶有三十余名,中有坤角十二名,俱有艷姿嬌音。內(nèi)有三女校書,亦在此團。開演妙技,且樂器嘹喨,唱曲聲清,頭盔服飾并演技,更勝數(shù)倍。故自十五日開演以來,日夜?jié)M座,頗受各界歡迎。近聞當街好戲者數(shù)名,欲計劃募股,巧造一面金牌,贈呈該班以為開演記念矣。
上文中提到的小美園男女班是目前可知我國臺灣地區(qū)存在時間最長的采茶戲班。它創(chuàng)辦于1922年,1950年代改為真小美團繼續(xù)經(jīng)營,直到1981年才散班。[8]小美園的成功刺激當?shù)厝藙?chuàng)辦沙樂園男女班?!吧缥涑?、林水金兩氏,素對演戲優(yōu)劣,俱有慧眼,故再募集諸有志股東數(shù)名”,由此可見,采茶戲因可觀的發(fā)展前景,商業(yè)化資本已經(jīng)介入其中。與此同時,劇團擁有足夠資金,開始聘請專業(yè)人員擔任教習,“專聘新埔人蔡榮執(zhí)創(chuàng)”。該班形成了一定的規(guī)模,“優(yōu)伶有三十余名,中有坤角十二名”,這樣的人員配置,大約可以做到角色齊備,分工細致了。
三、“新興之歌劇”
偶爾進入商業(yè)劇場演出十分簡單,但是要長期在商業(yè)劇場生出下來并不容易。無論是歌仔戲還是采茶戲,這些由小戲成長為大戲的劇種,無不需要經(jīng)過一個向其他劇種學習的過程。如歌仔戲就是通過聘請滯留臺灣的京劇演員充當戲師、搭班演出,邀請海派畫師加盟舞臺設計,全盤吸收海派京劇擅長的真刀真槍、連臺本戲、機關布景,甚至沿襲京班的演出體制,才迅速地由民間小戲成長為商業(yè)大戲的。[9]臺灣采茶戲的成長道路跟歌仔戲沒有任何的區(qū)別。它吸收京劇的渠道亦是聘請京班演員擔任戲師,如小美園的趙???、騰勝園的張武林、中明園的蕭運寶等都是留在客家班中教戲的京班藝人。因此,不少客家戲班受京劇戲師的影響,戲路上偏向演出京劇為主,一些戲班如小美園、明興社、新樂社甚至改演京劇。而客家采茶戲在成長為改良大戲的過程中,亦吸收了武戲、機關布景、連臺本戲等海派京劇的特色。根據(jù)蘇秀亭《臺灣客家改良戲之研究》的介紹:就連臺本戲而言,客家戲從海派京劇中吸收了不少連臺本戲的劇目,如《三國志》《封神榜》《貍貓換太子》成為客家戲班常演的戲碼。[10]機關布景上,1910年8月11日《臺日報》之《編輯日錄》提到:
此次上海菊部,來臺開演,同人頗有往觀之者,謂其出色名角,與前到數(shù)班,大堪拮抗。然據(jù)友人某,自上海歸云,渠在該地,曾數(shù)往新舞臺觀劇,不獨角色之超群,服裝之整齊,足狀觀瞻。就其臺中設備,亦極周到,如現(xiàn)在朝日座設舞臺,中置機軸,可以旋轉如意。若演山川樓閣之劇,則出其真景,足令觀者心迷目眩,如臨其境。臺灣以后預設娛樂機關,不得不改良至此地位也。
可見,日據(jù)時期的劇場已經(jīng)借鑒上海劇場或海派京劇的規(guī)模,改良中的采茶戲受其影響,便開始在機關布景上大花心思。主要體現(xiàn)為:“隨著劇情需要更換,有錢人出場,要有客廳的景;行走、趕路需要山景;古裝戲需要茅草房,皇帝出場需要龍鳳布景等。其他的機關還有空中飛人、游地府、水景,或水淹舞臺,真人跳水等栩栩如生的場面?!倍谖鋺蛏?,改良的采茶戲因主力藝人多為四五十歲者,在光復前必學京劇,所以大量海派的全本武戲被其吸收。而采茶戲在海派京劇的影響下,由文戲、小戲過渡到武戲、連臺本戲的演出,呈現(xiàn)出與以往不同面貌,為日后發(fā)展為大戲奠定了基礎。[11]
采茶戲由民間小戲嬗變?yōu)槟軌蛟诔鞘猩虡I(yè)劇場售票賣戲的大戲,說明它已經(jīng)培養(yǎng)了一定數(shù)量且穩(wěn)定的觀眾群體,但是它真正被承認為“新興的歌劇”還是在1930年代。1934年3月6日,《臺南新報》刊登了一篇署名張淑子的文章《新劇》,在這篇文章中張氏寫到:
新劇即歌劇也,此原為嚴禁中之采茶戲而改造者也。其未改造以前,僅于地方祭典出為□行而已。至于十數(shù)年前,大博群眾稱贊之香山小錦云九角戲解散后,斯時島內(nèi),復無翻新戲劇,而苗栗等處之粵人,乃組織采茶戲改名歌劇。到開演,往觀者趨之若鶩。就中男女藝員,丑態(tài)淫放,為此鬧事,頻觸于耳,且口白過于粗野,歌調亦似鄭聲,其敗壞風俗,有紙墨難盡之概,故受民眾排斥,且當局亦當為之禁止。因之逐漸改善至有新奇布景,亦有巧妙機關,而成臺灣一種新興之歌劇。雖然如是,猶不能脫其俗氣,此非更加講究,以期完善,則難解消群眾之排斥,豈無孤城落日之嘆哉。[12]
張氏扼要地回顧采茶戲從外臺到內(nèi)臺的發(fā)展簡史,雖然其沿襲以往鄙薄采茶戲的論調,但他也不得不承認,采茶戲已經(jīng)成為 “臺灣一種新興歌劇”。而從“因之逐漸改善至有新奇布景,巧妙機關”這句話中,可以看出采茶戲在改良中學習了海派京劇的優(yōu)點,將新奇布景、巧妙機關納入其中,再經(jīng)融合、改善,最后發(fā)展為臺灣“新興歌劇”。
需要指出的是,采茶戲最終成長為成為我國臺灣地區(qū)最重要的劇種之一,其成功的原因,并非如張淑子所說采茶戲因淫穢不堪而受民眾排擠而進行改良。主要原因在于:采茶戲以觀眾趣味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同時積極向大戲學習。這些都是值得其他劇種學習及借鑒的地方。當我們再次審視采茶戲發(fā)展史時,不難發(fā)現(xiàn),地方劇種的發(fā)展,理應交給市場和觀眾決定,政府力量的介入有時會適得其反。
參考文獻:
[1]簡貴燈:《京劇在日據(jù)臺灣的因應之道(1908—1937)》,福建師范大學博士論文,2016年。
[2]參見《演采茶戲》,《臺灣日日新報》1898年7月10日,第六版,第56號。下文凡引《臺灣日日新報》之文獻,只注明日期,不再一一標注。
[3]《取締淫戲》,《臺南新報》1927年2月4日,第六版,第8980號。
[4]《取締淫戲》,《臺南新報》1927年2月4日,第六版,第8980號。
[5]呂訴上:《臺灣電影戲劇史》(下),臺北:銀華,1961年。
[6]三澤真美惠:《殖民地下的銀幕:臺灣總督府電影政策之研究(1895—1942)》,臺北:前衛(wèi),2001年。
[7]三澤真美惠:《殖民地下的銀幕:臺灣總督府電影政策之研究(1895—1942)》,第159頁。
[8]蘇秀婷:《臺灣客家改良戲之研究》,臺北:文津,2005年,第82頁。
[9]簡貴燈:《論日本侵占時期臺灣內(nèi)臺歌仔戲的海派傾向》,《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5期。
[10]三澤真美惠:《殖民地下的銀幕:臺灣總督府電影政策之研究(1895—1942)》,第64頁。
[11]三澤真美惠:《殖民地下的銀幕:臺灣總督府電影政策之研究(1895—1942)》,第149—163頁。
[12]張淑子:《新劇》,《臺南新報》1934年3月6日,第四版,第11554號。
[作者單位:贛南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本文為贛南師范大學2019年度研究生創(chuàng)新專項資金項目“臺灣客家采茶戲文獻整理與研究(1895—1945)”(YCX19A046)階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