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純亮
(合肥師范學院 文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0)
高校大學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其道德素養(yǎng)對社會發(fā)展、經濟繁榮、人才建設等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我國一直以來也非常重視大學生的德育教育,一直把立德樹人、促進大學生道德決策能力提升作為高校各項建設工作的核心來抓[1]。習近平總書記更是在多次講話中提出了高校學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標,就是要培養(yǎng)又紅又專、具有良好道德素養(yǎng)的優(yōu)秀人才。作為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實施者和引導者,輔導員在幫助學生提升德育水平、培訓學生良好的道德判斷能力方面擔負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作為輔導員不僅要從理論層面意識到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明確相關理論和思想的核心精髓,而且要在實踐層面不斷進行德育教育模式探索[2]?!肮龍F體法”從實踐的層面為德育教育提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對于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開展有良好的借鑒意義和價值。
“公正團體法”是美國著名的教育家科爾伯格所提出的針對個體德育發(fā)展的理論,是其道德認知發(fā)展理論中的重要概念??茽柌裨诘赖陆逃约皩W校德育領域的研究非常系統(tǒng),是德育教育發(fā)展領域的先驅者和推動者。在對以色列集體農莊以及美國一家女子監(jiān)獄進行實地調查和實驗的基礎上,結合科爾伯格自身在二戰(zhàn)時期的遭遇和對人類道德的系統(tǒng)思考,并批判性地繼承發(fā)展涂爾干集體教育思想,科爾伯格提出了道德教育的新策略和途徑,即“公正團體法”。
從高校德育輔導角度出發(fā),“公正團體法”可以理解為通過建立和發(fā)展師生之間公平正義的交互環(huán)境以及道德氛圍,憑借民主參與和管理的方式,強化集體教育的原則和理念來提升個體的道德水平[3]。由于“公正團體法”有著堅實的實踐基礎,是在大量實驗基礎上所提出的理論,因此其實用性和可操作性都非常強,理論架構也非常嚴謹。對于“公正團體法”的核心思想可以從四個方面加以概括,即:首先,良好德育氛圍的營造是開展“公正團體法”的前提和基礎,德育教育的效果與道德環(huán)境之間息息相關;其次,共同參與、民主管理是“公正團體法”的核心理念;再次,公正性是團體結構發(fā)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最后,通過學生之間和學生個體內在的自我教育來提高道德水平是德育教育的最佳方式?!肮龍F體法”在學校德育教育發(fā)展方面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對于高校輔導員開展德育工作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4]。
第一,全面塑造大學生道德責任意識,提升道德發(fā)展水平?!肮龍F體法”的核心思想和做法,在于營造良好的道德整體氛圍,以環(huán)境改觀來帶動學生個體的道德水平提升,同時借助隱性課程的開展,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道德決策??茽柌裉岢觯瑐€體能否作出正確的道德決策,實現(xiàn)道德素養(yǎng)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所在團體的道德氛圍影響,因此,建立學校良好的道德環(huán)境對于學生的道德提高有著重要意義[5]。
第二,進一步強化大學生道德認知能力,并實現(xiàn)行為轉化。德育教育不僅要重視道德認知水平的提升,還要不斷促進道德認知向道德行為的轉化,只有高效率的轉化結果才更具實際意義和價值?!肮龍F體法”在促進學生道德認知能力提升并轉化為實際行動方面有著獨到的優(yōu)勢,這種建立于道德認知發(fā)現(xiàn)理論且結合了大量實踐經驗的方法,有利于幫助學生作出正確的道德決策,從而指導自身的行為。在具體實踐操作中,它通過團體活動的組織來發(fā)揮作用,將輔導者與學生平等地納入活動團體中,賦予平等的參與和管理團隊制度的權利,對于遇到的道德問題,每一個參與者都能平等地提出意見和建議,團隊的所有制度和規(guī)范都由每一個成員共同協(xié)商制定,并遵照執(zhí)行,這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對于外在的道德規(guī)范的主動認可與行使的動力。
第三,為大學生德育教育提供新的方式,實現(xiàn)實踐方法創(chuàng)新。在傳統(tǒng)的道德教育模式下,依靠理論的強化是主要的方法,但顯然這種過于抽象,缺乏感知性的方法收效甚微,且需要付出相當多的管理精力和成本,限制了高校輔導員的管理效率?!肮龍F體法”的出現(xiàn)則打破了這種局面,它從實際的操作和團體活動的組織層面為德育教育提供了新的方法,通過建立公正、平等的團體,營造良好的團體道德氛圍來影響團體中的每一個人,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內生動力,自覺主動地遵守道德規(guī)范,形成正確的道德決策。
當前高校輔導員在開展德育工作、踐行德育課堂時方法比較單一,通過組織班會等形式來進行單向的講授灌輸依然是主要方式,在這種機械且缺乏活力的方法下,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很難被激發(fā),其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在高校的德育教育實施過程中,高校輔導員占據(jù)主體地位,發(fā)揮著主導作用,學生則是被動的接受者,大多數(shù)時候,德育教育的課堂上輔導員在滔滔不絕地講授,學生被動機械地接收信息,課堂氛圍沉悶而缺乏互動成為主要的狀態(tài),輔導員與學生之間很少進行溝通交流,互換想法,討論的環(huán)節(jié)也非常少。此外,對于學生的個體性缺乏關注,德育教育未能做到結合學生個體實際因材施教,對學生多元化關注的缺失壓抑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由于教育過程中很少設置學生參與的環(huán)節(jié),因此其實效性是非常薄弱的。對于很多學生來說,無法真正從輔導員的德育教育中獲得明顯的成長,流于形式、停于表面成為當前高校德育工作開展的“通病”。
學校的道德氛圍對學生的德育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學生個體的道德觀念、道德行為都會與環(huán)境的主體氛圍形成呼應。很多高校輔導員在開展德育工作時往往只重視課堂上的講授而忽視了學校和班級道德氛圍的營造,忽略了隱性教育的滲透作用,甚至在一些高校的學生組織中存在著大量見不得光的暗箱操作,學生會競選采取非正常渠道來獲得選票,金錢交易等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獎學金發(fā)放中拉關系,社團納新過程中“走后門”,這些不良的道德行為充斥在各種學生組織或社團中,形成了很壞的影響,給學生個體的德育發(fā)展樹立了不好的榜樣,削弱了德育教育的效果。
當前,高校德育教育存在過度重視外在的約束和指導教育,而忽視了對學生自律性的引導和提倡的現(xiàn)象,學校道德教育中對于學生的自律意識的培養(yǎng)是比較匱乏的。事實上,道德是作用于人的心靈層面的事物,是需要激發(fā)個體內在的動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的教育事項。在德育教育中,對學生的自律性以及自我道德教育的重視是非常必要的。個體的道德發(fā)展最重要的推動力量還是來自于內在的自我覺醒,輔導員以及學校的道德引導只是他律性質的約束,其作用是有限的,只有當學生在不存在外在約束的情況下仍然能獨立進行正確的道德決策,規(guī)范自己的道德行為才能被認為是道德教育的成功。
科爾伯格認為道德教育的關鍵不是向人們講解什么是道德行為,道德標桿的內容包括哪些,而是要讓人們具備推理和評價能力,對自我的行為是否道德具有判斷力,能主動自覺地作出正確的道德決策。因此,在高校道德教育中,輔導員既要重視學生的集體感的培養(yǎng),也要留出足夠的時間,設計必要的環(huán)節(jié)與學生進行高效的溝通互動,要重視學生的參與,賦予學生進行民主管理的權利。 首先,就前者而言,高校本來就應該是一個師生可以平等交互、具有良好的溝通渠道、民主的管理模式的社區(qū),自由、活潑是這個社區(qū)的主題曲,因此輔導員應該打破傳統(tǒng)的家長權威式的溝通互動模式,弱化權威性,發(fā)展平等民主性,幫助和啟發(fā)學生自由表達思想,溝通理念,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集體感,使他們更容易認可集體的規(guī)范,主動將集體道德感融入到自我的道德體系中。其次,就后者而言,輔導員和高校應該借鑒“公正團體法”的思想和方法,賦予學生民主平等地參與到團體制度規(guī)范制定、管理等事項中,對于集體事務群策群議,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提升學生的道德決策能力。比如:在著名的西點軍校中,教官的職責只是在于引導以及必要的輔導,而大部分的事務管理則都由學生自主進行,這種模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和集體責任感,在潛移默化間促進了其道德素養(yǎng)的提升。
在道德教育中,環(huán)境的影響作用是深遠的。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對于個體的道德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環(huán)境作為一種隱性資源可以在潛移默化間給學生提供道德榜樣,借助精神作用機制來引導學生的道德決策。高校中教師作為學生成長環(huán)境中重要的影響者和指導者無疑會對學生的道德發(fā)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輔導員自身的言談舉止、行為規(guī)范在很大程度上都會成為學生效仿的榜樣,因此輔導員應該時刻省察自身,“吾日三省吾身”,時刻意識到自身的表率作用,嚴以律己,以身作則,為學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要在品德修養(yǎng)和人格魅力等方面“苦心修煉”,以崇高的精神境界,高尚的道德品格為學生樹立積極的榜樣,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師自身高尚情操的影響而自覺遵守道德規(guī)范,提升道德自律性。事實上,榜樣的作用在很多時候都遠遠勝過各種說教和灌輸,以身作則遠遠優(yōu)于以言說法,學生自覺主動地效仿榜樣的行為舉止,形成良好的道德決策能力遠遠比被動地接受道德知識灌輸,在外在的約束下被迫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來得更加有效。因此,作為高校輔導員,要對自身的示范與引導作用有明確的認知,重視隱性的教育,與課堂直接的灌輸相比,榜樣的作用,隱性的模式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傳統(tǒng)的德育教育以理論知識的宣講為主,說教是主要的模式,然而這樣的教育方法由于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有較大脫節(jié),缺乏實踐活動,因此效果不佳。根據(jù)科爾伯格的德育教育思想,采用“公正團體法”來進行德育工作,可以有效增強其實踐性,這種建立在實踐模式上的方法借助團體的形式發(fā)揮作用,每一個團體成員都可以在團體中平等地交流互動,表達想法,對團體事務提出自己的觀點,在集體的影響下提高道德決策能力,在道德實踐的過程中,學生通過進行角色承擔來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yǎng),而角色承擔需要具備以下的條件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首先,輔導員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營造良好的角色承擔環(huán)境氛圍,給予學生更多參與和討論集體事務的機會,保證德育實踐活動中氛圍的平等和諧、節(jié)奏的張弛有度,使每一個人都能認真地投入到活動中,對他人的發(fā)言認真聆聽,積極思考,同時自己針對討論的議題有充分的思考。德育實踐活動的高效開展離不開輔導員的積極引導和對氛圍的營造。其次,輔導員在進行德育實踐活動時要注重學生對于個人主觀認知和過激態(tài)度情緒的處理,引導學生認識到每一個人都可以承擔別人的機會,在角色承擔上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以此來幫助學生克服個人情緒對問題討論和道德決策的負面影響。角色承擔的可替換性保障了團體中道德決策的公平和正義,從而使決策都能得到每一個成員的認可,進而主動遵照執(zhí)行。總之,角色承擔可以使學生能學習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使自己的行為更加符合道德要求和規(guī)范。
道德問題歸根到底是人精神層面的問題,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就必須從其心理出發(fā),強化心理建設,促進其自律性的形成,從而自覺主動地遵守道德規(guī)范,提升道德決策的能力。根據(jù)科爾伯格的觀點,學生道德品質的提升單純地依靠輔導員的理論知識灌輸其效果是非常有限的,而寄希望于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社會經驗的增加而自動實現(xiàn)道德素質的提升也是不現(xiàn)實的,只有當學生個體內外部形成合力,個體的道德意識與社會外在的道德約束形成有效交互時,道德素養(yǎng)才能提升。因此在進行道德教育實踐活動時,輔導員就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意識,有效地開展個體教育和集體教育。首先,可以借鑒“公正團體法”的方法,通過設置集體會議來解決道德問題,比如針對偷盜行為,組織集體會議,引導每一個學生進行認真地討論分析,對偷盜行為進行道德評價,并商討出解決的方法。在科爾伯格的實驗中,偷盜者沒有找到的情況下學生都選擇了一起承擔責任的做法,對于被盜者的損失大家愿意共同承擔,而通過這樣的集體會議,團體中再也沒有發(fā)生任何偷盜事件。由此可見集體會議方法對于道德建設的意義。其次,輔導員可以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主導性,共同協(xié)商制定詳盡的班級規(guī)章制度,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自我道德管理意識,同時也能使得班規(guī)更易于被執(zhí)行。在該過程中,要保證每一位同學都平等參與,包括輔導員在內,對于班規(guī)制定有著平等的權利,不存在任何權威和特權,輔導員的角色只是一位引導者,而班規(guī)包括收集意見,形成初稿,最終定稿,執(zhí)行落實方法以及違規(guī)懲戒等等內容都由學生共同協(xié)商制定。通過這樣的方式能使得班規(guī)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且具有較強的操作性,最重要的是有助于促進學生自律意識的覺醒,其帶來的德育教育效果是非常顯著的。
綜上所述,大學生道德素養(yǎng)提升對社會發(fā)展建設和國家未來優(yōu)秀人才儲備有著重要意義。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道德教育主要的引導者和實施者,在德育工作中肩負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v觀當前我國高校德育教育狀況,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有不少問題和短板存在,這些問題與不足極大地制約了德育教育的發(fā)展,為此就需要高校輔導員不斷優(yōu)化自身的知識結構,借鑒在德育實踐教育方面有著確切的效果的“公正團體法”來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加強對大學生的德育輔導。“公正團體法”以其充分的實踐研究為道德教育實踐提出了一套可行的、具有較強操作性的方法,該方法的核心在于通過建立良好的團體道德氛圍、組織團體道德實踐活動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團體中個體的道德水平,促進其道德決策能力的提高,對于我國當前的高校道德教育輔導來說,有比較豐富的參考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