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步月
詩的魅力猶如“酒”,歷久而彌香。古詩通過文字表達,抒寫詩人的情感與抱負。古詩教學,要從讀入手,讓學生從詩文中品悟其審美意境。教學中,筆者引入創(chuàng)意讀寫,讓古詩教學更有趣味。筆者以《雪梅》為例,探討其創(chuàng)意讀寫策略。
古詩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蘊含著審美意趣、語言智慧,滋養(yǎng)并培植了中華兒女的浩然正氣和文化自信?!白x書百遍,其義自見?!睂旁姷慕虒W,往往從閱讀中來指導學生領悟其意蘊。詩的魅力在于品,單純讀詩、解詩,未免太死板。創(chuàng)意讀寫,將認識作者、理解詩意、想象畫面、激活審美進行貫串,讓學生創(chuàng)意去讀、創(chuàng)意去寫,深刻領悟詩情畫意。古詩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放飛學生的想象,陶冶學生的情感、情操,潤澤學生的心靈、精神與生命。
一、以讀為領,感受詩文的韻律與意境
中國是詩的國度??鬃诱f:“不學詩,無以言?!苯y(tǒng)編本教材非常注重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安排了不少篇幅的古詩詞。在古詩教學中,教師要從朗讀、吟誦起始。誦讀古詩,感受詩文的平仄長短變化,是古詩學習的一項基本功。在古詩誦讀中,要讓學生吟詠詩文的節(jié)奏與韻律。在指導學生朗讀詩歌時,不僅要根據(jù)詩歌的特質(zhì),還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來進行。
在《雪梅》朗讀中,我們對詩文的節(jié)奏進行標識,如“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利用“二二三”節(jié)奏,讓學生從聲律上感知古詩的魅力。如果讀成“雪/卻輸梅/一段香”,則與前面的詩韻節(jié)奏相悖。讀古詩,要讓學生感知詩的韻律美。以《雪梅》中各句詩文的最后一個字的讀音為例,“降”的韻母為ɑng,“章”的韻母也為ɑng,香的韻母也是ɑng??芍?,第一句、第二句、第四句的最后一個字是韻腳。對于七言絕句,往往第二句句尾、第四句句尾,韻母相同或相似。這樣學生在朗讀詩文時就能夠獲得較強的韻律感。同時,平仄入韻也是古詩的聲律特點。在《雪梅》中,讀平聲時要適度拉長。接著,教師要引導學生朗讀詩文,讓學生從朗讀與聆聽中感受每個字的韻味與氣勢,體會濃郁的詩文之趣。閱讀古詩,要明白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在《雪梅》中,詩人想要表達的是喜歡梅,還是喜歡雪?為什么要將“雪”與“梅”進行比較?誰更好看?從詩人所描繪的“雪梅”圖景中,瑞雪紛飛,梅花傲雪,在白雪皚皚下,清幽的梅花淡雅開放。由此,從詩文中品讀出雋永的意境,讓學生從視覺、聽覺、嗅覺統(tǒng)整中欣賞美輪美奐的“雪梅圖”。
在古詩教學中,指導學生對詩歌進行朗讀,不僅要把握詩歌的平仄等基本的要求,更要讓學生通過朗讀領悟到詩歌表達的意趣、意蘊。要增進學生對詩歌中的關鍵詞語的認知,這種認知不是通過灌輸式、口號式傳輸給學生的,而是基于學生對詩歌畫面美、思想美、意境美等的體悟。
二、串聯(lián)任務,指導學生習得方法
在古詩創(chuàng)意讀寫中,要強調(diào)學生的自主性,突出任務驅(qū)動教學。這些任務不是教師純粹主觀的預設,而應當是基于學生立場的系列性、整體性設計。同時,這些任務不是孤立的、碎片化的,而應當是序列化的,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在古詩教學中,教師要找準教學的切入點,在學生的情感共鳴處、思想認同處布置任務。如此,這些任務就能真正地驅(qū)動學生主動思考、探究。
在《雪梅》中,教師可布置四項任務。一是劃分節(jié)奏,讀出韻味。二是參考注釋,理解詩意。三是想象畫面,探究詩理。四是感悟意境,創(chuàng)生表達。前面已經(jīng)獲得詩文的韻律美,接著要展開對詩文大意的講解。在古詩閱讀中,遇到不懂的字詞,可以參考注釋來幫助學生理解詩句意義。如第一句寫雪、梅爭春,第二句寫梅、雪都認為自己是最具特色的,互不相讓。對于詩句中有哪些詞不理解?學生對“費”字不理解,是“花費”還是“浪費”?感覺說不通。根據(jù)注釋,“費”為“難以”,“評章”為“評議文章”,該句意為“難以將雪與梅進行一比高下”。對于“須”字,“須”有“等待”“雖然”“片刻一會兒”“胡須”等意思,請學生思考。不會是“胡須”,這是肯定的。有學生認為是“雖然”,因為對最后兩句所表達的意義,“梅花沒有雪那樣白,但雪卻沒有梅花那么香”。由此,對詩句中關鍵字詞釋義的理解,讓學生能夠從中把握詩文旨趣。然后,讀詩后要融入聯(lián)想和想象,從詩文中提煉作者的表達手法。通常,古詩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比喻夸張”“動靜虛實”“對比襯托”等表現(xiàn)手法,對該詩的閱讀,請思考“梅與雪爭春的畫面”。我們出示梅花的圖片,梅花有多種顏色,有紅、白、黃等。對于“雪”,有哪些形容詞?如“大雪飄飛”“鵝毛大雪”“白雪皚皚”等。請學生想象一下,梅與雪是如何爭春的?從顏色、形狀來爭,也可以讓學生扮演“梅”與“雪”,用擬人手法將“爭春”的畫面寫出來,加深對詩文的聯(lián)想。最后,用同伴交流方式,概括詩文的意境,展示閱讀成效。
每一首古詩的內(nèi)容不同,其所承載的情感、反映的哲理也不同,因而教學的側(cè)重點也應當有所不同。同時,教師面對不同的學生,其教學定位、目標要求也是不同的。在任務驅(qū)動下,教師可以有效地指導學生習得古詩的方法,將古詩學習的“韻味”“畫面”“意蘊”等語文要素真正落實。
三、挖掘詩文主題,促進學生創(chuàng)意表達
在古詩教學中,除了閱讀外,教師還應結合古詩內(nèi)容,指引學生進行創(chuàng)意表達。讀與寫的結合,能夠有效地增進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從而能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有時候,學生的詩歌表達可能不到位,甚至可能是錯誤的。但盡管這些詩歌表達比較稚嫩,甚至有瑕疵,但都是學生基于對古詩的理解,都是學生學習古詩的創(chuàng)意表達。在古詩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表達中提煉古詩的審美情趣,從而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古詩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解讀古詩的創(chuàng)造性。
在《雪梅》中,從詩人的視角,雪與梅各占三分春,但雪與梅又各有千秋。為了喚醒學生對雪與梅的認知,我們引入關于雪、梅的詩句,讓學生去辨析其特點。如“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與“疏影橫線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對于前者,刻畫的是“雪”,其最大特點是白,后者所刻畫的是“梅”,其最大特點是“幽香”。由此,讓學生從對詩句的理解中,促進審美情感的生成。在古詩閱讀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不能盲從,要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創(chuàng)意讀寫,要從古詩反思閱讀中,領略詩文的意象表達。在本詩中,“雪”與“梅”,詩人兩者都喜歡,兩者的相融,才讓早春更美。通過對詩文的創(chuàng)意解讀,讓學生在構建詩文意義的同時,提升閱讀思維能力。對比了“梅”與“雪”,再引入?yún)遣嵐P下的“梅花”,讓學生自己選擇主題“梅”或“雪”,抒寫自己的感受。
創(chuàng)意讀寫在古詩教學中的應用,要感知詩文韻律,品味詩文情感。在解讀古詩時,教師要指導學生聯(lián)系古詩的寫作背景、作者的身世等進行,正所謂“知人論世”“知時論世”等。只有聯(lián)系寫作背景才能更有深度、更為貼切地解讀詩歌。對詩歌的解讀,不僅要學會欣賞,還要融入自己的審美體驗,將誦讀與表達有機結合,這樣才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智慧表達。
(作者單位:湖北黃石市中山小學)
責任編輯 宋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