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鵬
公元前202年,垓下(gāi xià,現(xiàn)安徽省靈璧境內(nèi))。
楚軍大敗,項羽率領(lǐng)28員騎兵,向東逃遁。數(shù)千名漢軍緊隨其后,兩軍相近,“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項羽身先士卒,大聲呼喝向下直沖,漢軍潰敗逃散。不足30人,連續(xù)沖撞敵軍數(shù)千人的陣營,項羽希望通過最后一戰(zhàn),向他身后的死士們證明自己的能力,也證明自己的失敗不是個人原因,而是天要他亡。
回溯歷史,我們自然知道項羽此時已至末路,他所謂的反思也過于自負(fù)偏激,但也許當(dāng)時他確實不知道自己哪里有錯,更不知后人為何要反復(fù)討論他的失敗。
項羽敗亡的原因
講到這里,筆者不由自主地想起司馬遷在《史記·項羽本記》里對項羽的記述。司馬遷字句斟酌,“羽起隴畮*[mǔ]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意思就是說,項羽這個人是非常了不起的,起義以后,用三年的時間,率領(lǐng)諸侯消滅了暴秦;然后,自己成為西楚霸王,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隨后,司馬遷談到項羽做了幾件錯事?!凹坝鸨酬P(guān)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意思是項羽滅秦后,放逐了當(dāng)時被尊為天下共主的楚懷王(也稱后懷王熊心,以區(qū)別其祖父楚懷王熊槐),也就是義帝,后來又授意英布在郴縣殺了這位義帝,這當(dāng)然是項羽做得不對的地方。項羽更加不對的地方是什么呢?司馬遷說,項羽有一個缺點? 過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常常“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yè),欲以力征經(jīng)營天下”,就是說,項羽非常自負(fù),認(rèn)為功勞都是自己一個人的,覺得所有的事情,僅憑自己的能力和智慧都可以擺平。無論對誰都不服氣,企圖通過力量(武力)來經(jīng)營天下。這些是項羽作為亂世霸主的基本特點。
然而,這位霸主在五年內(nèi)就被消滅了?!吧硭罇|城,尚不覺悟,而不自責(zé)”,意思是臨終前的一刻,還沒有覺悟到自己為什么失敗,沒有認(rèn)識到自己的缺點,反而埋怨上天,說“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對此,司馬遷的評價是,“豈不謬哉”。
我們經(jīng)常說,不能怨天尤人,不能每次遭遇挫折,都急于尋找外部原因,或怨天,或尤人。蒼天對誰都是公平的,怪誰都不能怪老天。但是,項羽在失敗面前,首先想到的就是,“天要亡我”。因此司馬遷希望通過史書明確指出,項羽的失敗不是天意造成的,而是他自身的幾項弱點造成的。
后來,在明代的時候,有人曾替項羽“翻案”,他們認(rèn)為漢代人對項羽的評價未必全然公正。的確,這種可能是存在的,歷史畢竟都是勝利者在書寫,但是,他們翻得未免太過了? 甚至有人說,殺害義帝的不是項羽,而是劉邦,他殺了義帝以后,栽贓給項羽,然后以此為罪名,展開對項羽的討伐,以期逐鹿天下。事實上,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時間、地點都不符合,劉邦根本沒有“作案”的條件。
屈人者克,自屈者負(fù)
人往往有一種好奇、獵奇的心態(tài),什么樣的論點越新奇,越古怪,就越能吸引人,做學(xué)問也是一樣。正常的、通達(dá)的言論,總會讓普通人覺得沒什么味道,所以一旦有一個新奇的論點出現(xiàn),很多人都樂于去了解、傳播,明朝人也有這個弊病,“劉邦殺義帝”觀點的出現(xiàn),就是一個佐證。按照司馬遷的說法,項羽做過最大的錯事之一,就是讓自己在道德上處在了一個易受別人攻擊的位置上,這還不算,他還始終相信自己的力量,覺得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擺平一切,這才最終導(dǎo)致失敗。
司馬光曾在《資治通鑒》中引用了司馬遷的這段評價,在此之后,他還引用了西漢末年學(xué)者楊雄的一段話。有人曾問楊雄,說項羽在失敗之前,怪蒼天,那這是老天的意思嗎?還是說項羽的失敗有其它原因?楊雄回答說,“漢屈群策,群策屈群力;楚憞*[duì]群策而自屈其力。屈人者克,自屈者負(fù)。天曷*[hé]故焉!”楊雄的意思是,劉邦能夠接納他人的建議,而這些提建議的人能夠發(fā)動更多人的力量,而項羽卻憎惡采用眾人的計謀,更談不上借用別人的力量;善于利用眾人智謀和力量的人就能取得勝利,只會用盡個人的智謀和力量的人就必定失敗,這與上天有什么關(guān)系?
的確,劉邦成功的關(guān)鍵就在于能夠做到群策群力,使用眾人的力量。他用蕭何、用張良、用韓信,正如他自己所言:“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撫百姓,鎮(zhèn)國家,不絕餉饋,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zhàn)必勝,攻必克,吾不如韓信”,這三位都是人杰,我劉邦雖然單獨任何一個方面都不如他們,但是我能夠發(fā)揮他們的力量,把他們組建成一個強大的團隊,一起工作,分別發(fā)揮自己的作用。這就是劉邦成功的原因。而項羽呢?無論面對什么事情,都相信依靠自己的力量就可以擺平。所以,楊雄說,項羽是“自屈其力”,一個再有力量的人,什么事情都是親力親為,總有一天,力量是會枯竭的。
從失敗中汲取經(jīng)驗
司馬遷等人對項羽的評價,對于我們今天的人,有一種特別的警醒作用。大家要正確認(rèn)識項羽這個人,其中包括兩點。第一點,項羽并不像很多漢代人描述的那樣一無是處,他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第二點,項羽也是一個有重大缺陷的人。他最大的一個缺陷就是始終沒有認(rèn)識到自己的短處和缺點。
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癡迷于“成功學(xué)”,一天到晚鉆研那些成功的案例。其實很多時候,對于我們來說,失敗的案例比成功的案例重要的多。所以,對比劉邦和項羽這兩個人,好好研究項羽,或許對我們更有用。為什么?道理很簡單,成功,尤其是巨大的成功,往往是不能重復(fù)的,或很難復(fù)制的。除了人的能力之外,還有天時、地利等一系列不可重復(fù)的因素。
古希臘的哲學(xué)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前544年~前480年,著有《論自然》一書,現(xiàn)有殘篇留存)曾經(jīng)說,“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因為當(dāng)你第二次踏入這條河流的時候,水流已經(jīng)變了,時間、天氣等等外部環(huán)境已經(jīng)變了。你也許比馬云更聰明,但也很難成為第二個馬云,因為造就馬云的時勢已經(jīng)過了。很多時候,貪慕他人的成功,夢想著自己能夠一夜之間獲得巨大的財富與權(quán)勢,那是不切實際的想法。因此,很多正面的“成功學(xué)”的案例,對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是沒有用的。
但是,失敗案例中的主角,他之所以會失敗,一定有其自身的原因,比如人的理性、人的智識,這些是可以去分析、去認(rèn)識的。而分析這些案例、認(rèn)識這些人的過程,是真正能夠幫助我們成長的。
張良、韓信、司馬遷等人都曾分析過劉邦的成功,他們也將其歸咎于天意。這是因為那個時候的人,對于人世間的事情尚不能科學(xué)看待,所以他們把一些解釋不了的事情,都?xì)w之于天。司馬遷就說,歷來能夠統(tǒng)治天下的王朝,都是經(jīng)過好幾代人辛苦經(jīng)營,最后才能成功。遠(yuǎn)的不說,就說秦朝,不要光看最后是秦始皇統(tǒng)一了六國。但是你要知道,在秦始皇之前,已經(jīng)經(jīng)營了多少代,才奠定了這個基礎(chǔ)。從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嬴稷開始,就在積極努力地經(jīng)營天下,試圖吞并其它的國家。這么算起來,秦朝統(tǒng)一的歷程就有將近一百年時間。而劉邦呢?一個亭長,放在當(dāng)下就是個普通的村干部,什么背景都沒有。從無意之中參加起義,由于各種偶然的因素,成為一支起義軍的領(lǐng)袖。短短八年時間,就做了皇帝。
古人沒有能力用科學(xué)的方法去解釋洪流大勢,所以他們把劉邦的成功歸之于天。用當(dāng)代人的視角看,“天”或許可以用“歷史大勢”來形容,但無論怎樣,那都是人力無法把握的。所以,不要太在乎別人的成功經(jīng)驗,沒有一個成功經(jīng)驗是可以輕易復(fù)制的。更多的是要內(nèi)省,多觀察自己的缺點,看看別人的失敗是否有可以引以為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