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耀和
【摘要】偏遠山區(qū)的歷史教學受內外部因素的影響較大,教學資源短缺,教學效率有待提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呈現一番欣欣向榮的景象,但在很多山區(qū)卻是喜憂參半的現狀。為有效解決山區(qū)初中歷史教學的問題,筆者認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一個關鍵的突破口,這一模式能夠讓學生在互幫互助中共同提升,凝結全體學生的力量,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重要意義。本文的研究從筆者八年級歷史教學經驗出發(fā),分析山區(qū)初中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關鍵詞】山區(qū)教育;小組合作學習;初中歷史課堂
初中歷史課程是對我國發(fā)展歷史歷程縱向的認知,對于提升學生的家國情懷與民族自豪感有重要意義?,F實的山區(qū)歷史教學中,很多老師的教學方法原因導致教學效率一直穩(wěn)步不前,嚴重影響了山區(qū)教育的發(fā)展,不利于我國文化的傳承和社會的進步,也不利于山區(qū)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學生能夠更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應用得當必然會大大提升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山區(qū)初中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分析
山區(qū)的初中歷史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應用并不成熟,很多老師對這一教學方式的應用深度不夠,影響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加上不合理的分組導致學生長處得不到發(fā)揮,不明確的合作學習任務也難以為學生指明合作的方向。
1.部分歷史老師的小組合作學習深度不夠
新課程改革提升了對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但由于很多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準備不充分,固執(zhí)的應用傳統教學方式,對新的教學模式存在懷疑態(tài)度,真正教學實踐中難以發(fā)揮新的教學模式應有的價值。老師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深度不夠,存在形式化和表面化的問題,嚴重阻礙新課程改革的發(fā)展和山區(qū)教育的發(fā)展,整體來看,小組合作學習缺乏實效性。
2.不合理的分組影響小組合作學習效果
班級上大部分同學對小組合作學習形式是感興趣的,認為個人的歷史素養(yǎng)能夠在這一形式中有所提升,但很多歷史老師為方便或省事按照座位進行合作小組劃分,忽視了學生的性格差異、基礎知識差異等等,在相對隨意的分組前提下,學生們的合作溝通必然會缺乏合理性。在確定分組后,單純確定一個組長負責協調與組織組內合作,其他同學的參與感并不強,在缺乏合理分工前提下,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也受到影響。
3.不清晰的合作學習任務帶來嚴重后果
初中歷史老師開展的小組合作學習并不意味著自身教學壓力的降低,但很多老師往往陷入了這樣的誤區(qū)。由于對教學目標把握不到位,對山區(qū)的學生缺乏全面了解,在布置小組合作學習任務時設置了過難或過易的問題,導致學生在合作溝通時沒有明確的方向,影響小組合作學習的質量。
二、山區(qū)初中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對策分析
初中歷史學科意味著一種傳承,這一學科不僅僅是昨天的堆積,也不是昨天的回憶,而是一種寶貴的經驗和財富。在傳遞歷史知識的過程中,老師借助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能夠讓學生產生參與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
1.貼近學生實際,優(yōu)化小組合作學習
正如前文中所分析的,在山區(qū)初中歷史小組合作教學實踐中,老師通常以座位劃分小組,有的小組中集結了很多歷史知識豐富的學生,合作的效果比較明顯,但有的小組則恰恰相反,小組合作學習必然會浪費他們的時間,難以帶來小組合作理想的預期效果?;诖?,歷史老師要從學生的歷史實際水平著手,保障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在小組合作形式中承擔一定的任務,實現質的提升。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的《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內容時,老師要布置讓學生對兩次鴉片戰(zhàn)爭進行對比總結的小組合作討論任務,幫助學生清晰的認識和合理的區(qū)分兩次鴉片戰(zhàn)爭。在進行小組劃分之前,筆者先觀察學生們的課堂表現,綜合按照學生們的性別、性格、表達能力、歷史素養(yǎng)等進行整體劃分,各個小組能夠在活躍的氛圍下表達觀點,能夠實現全體組員的參與。在組員的相互帶動下,學生能夠對討論的結果記憶更清晰,有利于提升歷史學習的效率。
2.指導學生方法,提升合作學習素養(yǎng)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學生們的合作學習素養(yǎng)影響,作為學生們學習過程中的指導者,歷史老師要指導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這是提升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水平的基本環(huán)節(jié),也是提升歷史教學效率的必然選擇。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下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課時,筆者在課堂的尾聲布置給學生針對這一課內容以小組為單位制作手抄報的任務,在手抄報中表達學生對這一宏偉壯觀的時刻的認知。學生的手抄報中可以包含歷史知識點,也可以包含有趣的歷史小故事,盡可能生動形象的勾勒出對這一課的理解。為讓學生有效溝通與合作,歷史老師要指導學生先通過小組溝通確定具體內容,然后再進行合理的分工,每個同學都在這一共同成果制作過程中竭盡所能,發(fā)揮個人所長,擅長書法的可以負責抄寫,擅長搜集資料的可以準備手抄報的內容,擅長畫畫的負責設計版面……在合理分工、有序開展的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逐漸掌握了小組合作學習的要領,學生各司其職,配合默契,有利于發(fā)揮集體的智慧,提升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與能力。在合作學習實踐中,學生逐漸掌握如何在群體中方法個人的力量,在歷史課堂的小組合作學習中更得心應手。
3.組織多樣的活動,增強學生合作競爭意識
在山區(qū)初中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僅僅是一種形式,而非是教學的目標,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小組,組內成員是合作關系,而每個小組形成的集體之間存在著競爭關系。為促進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歷史老師要在合作學習中組織競賽項目,借助多樣化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小組的榮譽感,共同努力完成競賽任務。在小組對抗競賽中,學生在合作中理性競爭,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例如,在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學習尾聲,老師可以將學生合理分成多個小組,為讓學生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歷史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在下次課程開始前進行歷史知識點鞏固競賽,以小組的形式參賽,得分最高的小組全員獲得獎勵,在這樣的活動“誘惑”下,學生馬上投入到緊張的復習環(huán)節(jié)當中,畫出歷史知識系統圖和歷史年份表,對本單元的內容進行熟練掌握,投入了百分之百的關注。在有趣的歷史知識競賽中,各個小組的凝聚力也增強了,學生都為集體而努力學習、理解與記憶歷史知識,在豐富的活動中小組成員能夠快速進步和提升,從而帶動全體學生歷史學習水平的提升。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山區(qū)教育仍是我國現階段教育發(fā)展的一大難題,歷史學科作為古往今來經驗和教訓的承載載體,對于學生素質的提升、家國情懷的培養(yǎng)等方面有重要意義。以史為鏡,能夠讓學生認清發(fā)展方向,以史為鏡,能夠讓學生認清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以史為鏡,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初中歷史教學能夠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從而使初中歷史課堂的有效性得到提升,也能夠使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提高自主探究能力,成為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徐鑫鑫.合作學習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錦州:渤海大學,2018.
[2]范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設計及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2018(13):145.
[3]郭德俊.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8(22):136.
[4]于翊.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學周刊,2013(3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