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精準扶貧視域下高校“助學·鑄人·筑夢”實踐活動項目研究

2020-02-03 09:34:40趙麗娟陳潔茹
關鍵詞:精準資助貧困生育人

趙麗娟 陳潔茹

摘 要:精準扶貧視域下高?!爸鷮W·鑄人·筑夢”實踐活動項目的實踐主體為“‘信之助師生精準資助團隊”,實踐對象為在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踐活動載體由“校園識貧”、“實地訪貧”、“以教祛貧”和“用愛減貧”等子項目組成。項目活動圍繞“如何精準定義和科學劃定貧困生貧困程度”、“致貧原因”、“受助需求”和“資助育人”四個核心問題展開。經實踐研究和證明,實地訪貧、深度調查和參與互動是解決四個核心問題的關鍵。因此,要以實地走訪為抓手,推進高校資助工作精準化和科學化發(fā)展;以深度調查為途徑,深挖經濟困難家庭致貧原因和受助需求;以參與互動為載體,滿足經濟困難學生成長成才的發(fā)展需要。

關鍵詞:貧困生;精準資助;走訪;育人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湘西考察時首次提出了“精準扶貧”的概念,并強調:扶貧開發(fā)推進到今天這樣的程度,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精準扶貧視域下高?!爸鷮W·鑄人·筑夢”實踐活動項目在精準扶貧、資助育人及實踐育人思想的指導下,著眼于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物質資助和精神幫扶,以系列主題實踐活動為載體,組建“‘信之助師生精準資助團隊”,通過“在校識貧”、“實地訪貧”、“以教祛貧”以及“用愛減貧”等子項目活動的開展,讓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通過參與實踐活動,了解他人也了解自我,幫助自己也幫助他人,在團隊實踐活動中磨練自我、提升自我,實現物質與精神的雙重祛貧。因此該項目不僅是有效的實踐育人形式,而且是必要的資助育人途徑。

一、項目活動概述

精準扶貧視域下高?!爸鷮W·鑄人·筑夢”實踐活動項目的實踐主體為“‘信之助師生精準資助團隊”,由學校資助專員、輔導員代表、班主任代表、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貧困生代表、學生骨干及學生資助政策宣傳大使(又稱“小信鴿”)組成,其中“小信鴿”選聘范圍為當年享受國家資助政策的優(yōu)秀貧困學生;實踐對象為在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踐活動載體由“校園識貧”、“實地訪貧”、“以教祛貧”和“用愛減貧”等子項目組成。該項目是高校資助育人工作的實踐形式,在精準扶貧思想的指導下,以學校資助育人工作為主線,打通“學?!處煛毨彝ィ鐣钡碾p向互動,實現資助育人工作的精準性和實效性。具體而言:

(一)校園識貧:初建檔案數據庫,實行動態(tài)管理

子項目“校園識貧”于每年9月開始,實行全年動態(tài)管理。“‘信之助師生精準資助團隊”集體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所提交的貧困認定支撐材料進行收集、審核、整理和歸檔,根據支撐材料初步確定其貧困程度,并建立貧困生檔案數據庫。在此基礎之上,教師組成員與特困、特殊或異常貧困生進行深入談心談話,以深入了解建檔貧困生的家庭經濟情況和思想動態(tài)等在校表現情況;學生組成員則參與觀察,通過同輩群體之間的日常交往了解貧困生消費行為、人際交往、行為習慣和學習生活情況。根據團隊師生掌握的第一手資料和信息,建立貧困生在校表現動態(tài)數據庫,對建檔貧困生進行動態(tài)管理。

(二)實地訪貧:深度訪問生源地,直面家庭實際

子項目“實地訪貧”于每年寒暑假期間開展,每年至少2次。家訪前,由“‘信之助師生精準資助團隊”根據建檔貧困生的貧困狀況(優(yōu)先走訪家庭經濟極度困難者)、在校表現和特殊情況(例如學生消費行為與貧困支撐材料不符),集體商定受訪貧困生家庭?!霸L貧”采用深度訪問和田野調查相結合的形式,一方面團隊師生成員與受訪學生及家長進行深度談話(訪問),全面了解受訪學生的家庭實際困難、經濟現狀、經濟來源、家庭變故、人口組成等基本情況;另一方面,團隊師生成員還要對受訪學生的家庭、親戚、鄰里甚至村子(社區(qū))進行田野調查,深度觀察受訪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思想觀念、生活文化、人際互動、社會支持等情況。另外,團隊鼓勵支持受訪貧困生同時參與調查實踐活動之中,讓受訪學生也去訪問他人,在參與調查中發(fā)現自我,幫助他人,實現助人自助??傊?,通過“師生精準資助團隊”的“實地訪貧”,全面掌握并確定受訪學生家庭的經濟情況、致貧原因和實際受助需要。

(三)以教祛貧:開展主題類活動,進行實踐育人

子項目“以教祛貧”以開展勵志、感恩、誠信和社會責任感等系列主題實踐活動為載體,在“訪貧中”和“訪貧后”兩個時間階段開展。在實地訪貧階段,團隊師生成員在受訪貧困生家庭開展深度談話和田野調查的同時,根據受訪學生特點和需求,鼓勵并邀請其參與主題實踐活動,如簽訂“自我提升,成長成才”軍令狀、“感恩于心,誠信于行”主題簽名、“說聲謝謝抱抱你”感恩親子活動、“尋找微誠信”連連拍、國家資助政策宣講等,讓團隊師生成員特別是受訪貧困生在系列主題實踐活動之中受到教育。實地訪貧結束后,適時開展訪貧活動總結分享會,讓每一位參與者憶細節(jié)、談感受、互感謝、共進步,并推出“勵志之星”評選、“誠信校園行”、“感恩·動起來”、“公益勞動行動派”等系列主題實踐活動,與訪貧階段系列活動遙相呼應,讓學生在參與主題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受到教育。

(四)用愛減貧:助學鑄人同筑夢,強化育人效果

子項目“用愛減貧”同樣在“訪貧中”和“訪貧后”兩個時間階段開展。在實地訪貧階段,團隊重要成員——“學生資助政策宣傳大使”,是資助政策的學習者,也是資助政策的傳播者,更是知恩感恩的踐行者。他們不僅要將國家、社會和學校各項資助政策主動帶給受訪學生及家庭,讓更多貧困學生看到希望的亮光,點亮經濟困難家庭希望的心燈,給與他們以資助政策的力量、溫暖和關愛;還要采用宣講的形式,開展“資助政策進鄉(xiāng)鎮(zhèn)”系列主題宣講活動,向受訪家庭所在地的社區(qū)居民、鄉(xiāng)親鄰里傳播資助政策,幫助他們理解政策,傳遞資助政策的溫暖。實地訪貧結束后,以團體心理輔導活動為載體,開展“相親相愛一家親”、“表達愛·傳遞愛”、“助人自助同筑夢”等團體心理輔導活動,鼓勵邀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參與互動,發(fā)揮團隊對個體的療育作用,用團隊的力量溫暖貧困學生,用愛強化育人效果。

二、項目關鍵問題分析及結論

隨著項目活動的深入開展和項目內容的系統研究,項目組師生成員愈益明晰地意識到,整個項目的關鍵點主要集中于以下四個問題:

(一)如何精準定義和科學劃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貧困程度

精準定義和科學劃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貧困程度是資助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也是進行資助育人的前提。盡管在《教育部、財政部關于認真做好高等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指導意見》(教[2007]8號)、《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guī)范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通知》(教財廳[2016]6號)和《武漢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與管理實施辦法》等政策文件的指導下,基本能夠在嚴格的認定工作制度、規(guī)范的工作程序中公平、公開、公正的開展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但是,隨著國家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精準扶貧工作的深入開展,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總體貧困程度有沒有變化?如果有變化,如何在原有政策要求和實際貧困狀態(tài)之間找尋平衡?貧困證明材料與學生家庭貧困程度是否一定正相關?現有的認定標準和技術手段到底“有沒有”、“能不能”對學生家庭貧困程度進行精準定義和科學的劃定?這些問題直面學生家庭經濟現實狀況,也是精準定義和科學劃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貧困程度的關鍵問題。

(二)如何找尋貧困學生的致貧原因和家庭特點

尋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致貧原因一直以來都是資助工作研究領域的焦點之一,也是進行精準資助的邏輯起點。盡管在資助工作中可以通過對貧困資料分析、談心談話、日常觀察等途徑初步了解貧困生的致貧原因,并分析其特點。但是,貧困學生家庭致貧原因,既有家庭成員患有重大疾病、家庭突發(fā)重大事故、學生系孤兒或殘疾等顯性因素,也有家庭成員文化水平較低、家庭發(fā)展能力不足等隱性因素;既有學生生源地為老、少、邊、窮地區(qū)等客觀原因,也有家庭成員發(fā)展思想觀念落后等主觀原因。貧困資料能否真實且全面反映家庭經濟情況和致貧原因?貧困生本人能否對家庭經濟情況進行準確全面的概括?日常觀察和互動能否很好地挖掘出貧困家庭的深層內容和特點?另外,找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及其家庭發(fā)展特點,不僅有利于梳理貧困學生的致貧原因,而且有利于找尋類質資助方法和途徑。反之,既然貧困學生家庭致貧原因各有不同,那么學生在校行為及其家庭發(fā)展也各不相同。因此,找尋并概括貧困生家庭特點是開展精準資助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如何找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及其家庭發(fā)展特點?還需要在關愛育人家訪的實踐活動中不斷探索。

(三)經濟困難學生和家庭到底需要怎樣的幫助?經濟脫貧和精神祛貧哪個更重要

經濟幫扶無疑是資助工作中的重要一環(huán)。現有資助政策中,國家獎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學費補償貸款代償、校內獎助學金、勤工助學、困難補助、伙食補貼、學費減免等最終都是以“經濟幫扶”的形式實現的。根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現有反饋,一定的經濟幫扶確實不同程度地緩解了學生和家庭經濟壓力。但是,對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家庭而言,有限的資金發(fā)放能夠實現多大程度、多長時間幫扶貧困生及其家庭?過多的無償性、贈予類的經濟幫扶會不會發(fā)生貧困學生“坐享其成”、“過于功利”、“唯錢是尊”等反作用?貧困學生受助的需求是不是僅僅停留在經濟層面?有沒有精神祛貧的需求?經濟脫貧和精神祛貧哪個更重要?這些問題的回答,不僅涉及貧困學生本人,而且關乎貧困學生家庭,需要在有效的家?;又姓覍ご鸢?。

(四)高校資助工作如何能夠“恰到好處”予以精準資助的同時,還能起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資助工作的目的不僅在于“助學”,更在于“育人”?!陡咝K枷胝喂ぷ髻|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指出,要把“扶困”與“扶智”,“扶困”與“扶志”結合起來,構建物質幫助、道德浸潤、能力拓展、精神激勵有效融合的資助育人長效機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饋”的良性循環(huán),著力培養(yǎng)受助學生自立自強、誠實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擔當的良好品質。那么資助工作作為一個系統工程,不僅要發(fā)揮“不讓一個學生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上不了學”的基本功能,還要通過精準資助,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實際情況,從物質生活到精神需求、從學習成績到能力提升、從順利求學到畢業(yè)就業(yè)、從自身發(fā)展到家庭發(fā)展,如何落實于資助工作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在“助學”的同時“鑄人”且最終幫助貧困學生及家庭“筑夢”?這個問題的回答,有待在資助工作實踐中進行深入探索。

在項目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經過系統研究和深入思考,初步回答了關于項目的“關鍵四問”。當然,這絕非“最終答案”,隨著項目內容的繼續(xù)累積和研究的深入,將對問題進行動態(tài)化、持久性、更細致的回答。

1. 實地訪貧是精準定義和科學劃定貧困程度的有效方法

實地訪貧即采用走訪的形式直面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家庭實際狀況,具有明顯的直觀性和真實性。實地訪貧首先可以直觀、真實、全面地了解受訪貧困生的家庭經濟情況,用以判斷“校園識貧”過程中學生提供的家庭經濟情況信息和支撐材料的準確度,以確保貧困程度評定過程的精準性;其次,在準確了解貧困生家庭真實情況的基礎上,發(fā)現問題并及時改正,以保證貧困程度評定結果的公平性;再次,實地訪貧過程中可以發(fā)現謊報家庭經濟情況和信息的學生,通過教育和懲處,建立有效誠信制約機制,確保學生如實提供家庭經濟情況和信息,以保障貧困程度評定體制的科學性。因此,實地訪貧是精準定義并且科學劃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貧困程度的有效方法。

2. 深度調查是找尋致貧原因和挖掘深層需求的有效途徑

深度調查采用深度訪問和田野調查的形式進行。首先,在實地訪貧過程中,對貧困生本人進行關于貧困情況和受助需求的深度訪問,受訪者由于脫離了學校的特定“場域”,回歸原生家庭的“本原場域”后,更容易提供更為詳實、具體的家庭情況和信息,也能夠提供更加符合家庭實際需要的受助需求;其次,對貧困生家庭成員(以父母為主)進行深度訪問,不僅能獲得關于受訪貧困家庭情況直觀、詳實的一手資料,還可以深入了解受訪貧困家庭情況的特點、致貧原因、困難狀況以及實際受助需求;再次,對受訪家庭所在村落、社區(qū)進行田野調查,廣泛接觸受訪家庭的親朋好友和街坊鄰居,從更為廣泛的視域了解受訪貧困生及其家庭的社會支持、文化特點、思想狀態(tài)等,以期挖掘受訪家庭貧困的深層原因和受助需求。因此,在實地訪貧過程中,對受訪貧困生及其家庭進行深度調查,是找尋致貧原因并且挖掘其深層受助需求的有效途徑。

3. 參與互動是發(fā)揮精準資助育人和助學作用的有效載體

子項目“實地訪貧”絕非孤立狀、單一化、片段式的實踐形式,前有子項目“校園識貧”作為基礎,后有子項目“用愛減貧”“以教祛貧”進行強化,整個過程均強調團隊師生成員、被訪學生及家庭的“參與感”和“互動性”。一方面,整個過程的實踐主體為“‘信之助師生精準資助團隊”,成員涵蓋資助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者、輔導員(班主任)、學生骨干和貧困生等多類群體,涉及面廣,便于成員(特別是貧困生)之間溝通互動,使整個資助育人的實踐活動因有效溝通和互動而變得生動且有活力;另一方面,整個過程鼓勵、邀請貧困生參加,特別重視貧困生的“參與感”、和“在場感”,他們在參與活動過程中能夠獲得資助、受到教育、提升自我。因此,通過實踐活動讓貧困生“參與其中”并且“積極互動”,是發(fā)揮精準資助工作“助學”和“育人”雙重作用的有效載體。

三、發(fā)揮高校精準資助育人作用的對策建議

(一)以實地走訪為抓手,推進高校資助工作精準化和科學化發(fā)展

首先,將“實地走訪”作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重要一環(huán)。在審核、整理貧困認定支撐材料的基礎之上,再輔之以談話了解和日常觀察,最后通過實地走訪、親眼所見、親耳所聽證實學生貧困情況和貧困程度是否屬實;其次,將“實地走訪”作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動態(tài)管理的重要依據,根據走訪結果對學生貧困情況進行再次評估,并根據實際情況對貧困生進行升檔、降檔、預警或撤檔的調整;再次,將“實地走訪”作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誠信教育的制約機制,根據走訪結果對謊報家庭情況和信息的學生進行懲戒教育,建立誠信教育的制約機制??傊ㄟ^將“實地走訪”作為貧困學生認定、日常管理、建立誠信制約機制的重要一環(huán),以確保資助工作過程的精準性、公平性和科學性,從而推進高校資助育人工作的精準性和科學性。

(二)以深度調查為途徑,深挖經濟困難家庭致貧原因和受助需求

首先,在實地訪貧過程中,采用正式訪談和非正式談話相結合的形式對貧困生本人進行深度訪談,訪談內容圍繞家庭基本情況、家庭經濟貧困認定情況、受助情況及受助需求、自身發(fā)展愿景、參加勤工助學崗位或兼職情況、參加志愿服務活動或公益活動情況、參加各類專題教育活動情況等,以掌握貧困學生個人發(fā)展情況的第一手資料;其次,采用非正式談話的形式對貧困生家庭成員(以父母為主)進行深入訪談,訪談內容圍繞家庭基本情況、家庭經濟困難原因、親子關系、社會互動與支持、受助情況及受助需求、對國家和學校資助政策的認可度、對孩子讀書的支持態(tài)度、對孩子參加勤工助學或兼職行為的態(tài)度、對孩子參加志愿服務和社會公益活動的態(tài)度、對孩子未來發(fā)展的要求和期望等,以了解貧困生家庭致貧原因、受助需求以及家庭發(fā)展預期;再次,對走訪對象所在的村落或社區(qū)進行田野調查,采用查閱資料、非正式訪談、參與觀察等方式,與走訪對象家庭親戚朋友、街坊鄰居進行廣泛互動,全面了解其成長環(huán)境、當地經濟發(fā)展狀況、風土人情、地域文化、社會互動、行為方式等,以深挖貧困生及其家庭的致貧原因。總之,通過深度調查,找到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家庭的致貧原因和受助需求,從而推動高校資助育人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以參與互動為載體,滿足經濟困難學生成長成才的發(fā)展需要

首先,邀請、鼓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參與貧困生認定工作過程之中,通過學習國家和學校資助政策、收集整理和審核貧困認定材料、參與貧困評議與交流等途徑,正視自我的同時了解他人,端正貧困生對貧困問題的認識,保持平和健康的心態(tài);其次,邀請、鼓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參與實地訪貧實踐活動之中,通過宣傳國家和學校各項資助政策、實地走訪經濟困難家庭、參與觀察、開展田野調查等,引導貧困生深入了解貧困現象,并積極找尋解決貧困問題的途徑;再次,邀請、鼓勵貧困生積極參與感恩、誠信、勵志等各類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之中,全心投入并用心感受活動過程,在活動的參與互動中提升自我??傊ㄟ^主題實踐活動使貧困生參與互動,以心理健康、誠信立業(yè)、勵志成長和知恩感恩為教育著力點,促進貧困學生全面發(fā)展、成長成才,從而推進高校資助育人工作的持續(xù)性和發(fā)展性。

參考文獻:

[1] 劉永富.以精準發(fā)力提高脫貧攻堅成效[N].人民日報,2016.

[2] 中共教育部黨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N].教黨[2017]62號.

[3] 全國學生資助中心.東北師大深入開展經濟困難學生家庭走訪實證研究[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6nztzl/2016_zt14/16zt14_yxcf/201610/t20161028_286921.html.

猜你喜歡
精準資助貧困生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xù)前行譜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高職院校精準資助模式探究
民辦高校精準資助對策研究
淺析高校學生精準資助的理論與實踐
科技視界(2016年23期)2016-11-04 18:04:11
優(yōu)化中職助學政策提高資助精準度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8期)2016-10-31 18:36:39
“貧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中國火炬(2014年9期)2014-07-25 10:23:07
“珠”育人
十年籌資千萬元 資助八千貧困生
中國火炬(2012年5期)2012-07-25 10:44:08
結對"百千萬"情暖貧困生
中國火炬(2012年10期)2012-07-25 10:10:40
江川县| 桃江县| 黎平县| 马公市| 呼图壁县| 子洲县| 湖北省| 大庆市| 温宿县| 西华县| 铁岭市| 中方县| 曲水县| 嫩江县| 云安县| 克山县| 神农架林区| 秦皇岛市| 芒康县| 德令哈市| 恭城| 德州市| 龙川县| 小金县| 津市市| 茂名市| 临夏县| 西和县| 信阳市| 肇东市| 乌苏市| 邛崃市| 永嘉县| 台南市| 日照市| 和硕县| 双桥区| 滁州市| 秭归县| 嘉鱼县| 湘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