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儒
摘要:學生們在學科學習中都會犯錯,在英語學科犯錯的幾率更大。而語言交際需要語言表達的確切性和妥帖性,一旦語言表達有誤,不僅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問題,而且會對實際生活產(chǎn)生諸多不良影響甚至導致尷尬局面或者笑話的產(chǎn)生。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采取必要的糾錯策略以提升學生們的英語語用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糾錯策略;探究;途徑
漢語和英語雖然都具有很強的交際功能和實踐功能,但是二者在思維方式和表達習慣方面確實存在很大差異。隨著學習程度的深入,進入初中以后,受漢語負遷移的影響,學生們在英語應用方面錯誤頻發(fā)。本文立足教學實際,重點論述了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正確應用糾錯策略的相關探究和教學體會,希望對初中英語教學效果的提升有所助益。
一、糾錯策略的理論基礎
英國著名語言學家Corder曾經(jīng)指出:“無論我們多么努力,總是會出現(xiàn)偏誤。”所謂的語言偏誤其實就是英語思維與英語習慣表達方式在語言學習時無法內(nèi)化而造成的語言應用能力方面的缺憾。而語言學家Duley也曾經(jīng)這樣說過:“不犯錯誤是學不會語言的?!倍贒uley的眼中,所謂的英語學習錯誤則是指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因為注意力不集中、記憶模糊以及語用規(guī)則理解有誤等引起的語言運用錯誤。由此可知,在這些語言學家看來,語言學習犯錯很正常,學生們只有在不斷的英語交際環(huán)境中實踐、摸索,在不斷地錯誤分析、感悟、體會、糾正與反思的循環(huán)過程中得到恰如其分地運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真諦。
二、初中生常犯英語錯誤分析
在初中英語學習階段,學生常犯的錯誤有以下幾種類型:詞類用法錯誤,包括a和an用法不明,動詞短語的含義不清,形容詞和動詞難以區(qū)分等;語法錯誤,如時態(tài)和語態(tài)錯誤等;語音和語調錯誤;語境錯誤,如在用英語進行語意表達的時候習慣性地采用了漢語的表達方式和表達習慣等。
三、初中英語糾錯策略的應用原則及實施途徑
筆者認為,初中英語教師應該采用適當?shù)募m錯策略以提升學生們的英語語用能力,而且應該遵循如下教學原則:
1、寬容性原則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實施糾錯策略應該首先遵循寬容性原則。首先,學生們在語言學習和語言感悟過程中肯定會犯錯,教師只需要看學生們犯錯是因為自己認知能力不足造成的語言偏誤還是因為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問題引發(fā)的英語運用錯誤,一般來講,如果因為學生們在語言知識和能力的接受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弱勢,教師只能通過其他教學手段來進行彌補,如增加講解的細致度、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如比較和多舉實例等以突破學生們的認知障礙,讓學生們的學習能力有所提升。而如果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態(tài)度敷衍等原因而造成的認知障礙,教師就需要考慮自己對這種學習態(tài)度的容忍度,是先進行思想引導,給他們一定的改過機會,還是想給予警示,讓他們認識到自己錯誤行為導致的英語學習處于落伍狀態(tài)的嚴重性。
其次,在學生們進行自主探究或者合作互助等學習活動時,一旦教師以監(jiān)察的身份感知到了學生們的認知錯誤或語用能力的偏誤,然后不依不饒地頻繁打斷學生們的學習進程,對他們的錯誤進行即時糾正,不僅會打斷學生們的英語思維,也容易讓學生們情緒煩躁、思維流前后阻斷、活動參與積極性降低等問題,嚴重的可能會讓學生們感到自己的英語基礎和英語應用能力奇差,自尊心和自信心都會受到嚴重的傷害,往往會讓學生們因教師的嚴厲而不愿意開口講英語、在學生們面前參與并展示自己的觀點。這就與我們想要提升其語用能力的初衷背道而馳。
筆者認為,學生因緊張、準備不足、知識解讀有誤但不影響語意表達等原因造成的錯誤可以適當忽略,必要時可以在課下?lián)駲C給予適當點撥;對于學生們在英語思維與漢語表達習慣的沖突方面、中西文化差異認知方面以及語用能力表達影響語意正確交流等方面的問題,教師要采取恰當?shù)姆绞浇o以指正,避免在以后的交際使用中出現(xiàn)常識性或者應用性錯誤把學生推到尷尬的境地。因此,所謂的寬容并非擱置不管,教師要擦亮眼睛,掌握好這個寬容的度。
2、針對性原則
糾錯要有針對性,不要搞連帶,從點兒到面滔滔不絕,讓學生們聽得云山霧罩。例如,He gave us___useful news。A.a B.an C.the D./。這道題看似考察的是冠詞a和an 的區(qū)別,其實考察的是不可數(shù)名詞的用法。學生們?nèi)菀追杆季S定式的錯誤。教師一方面要警告學生們不要一看到useful 認為在輔音讀音/ju:/前面要放a,但是不可數(shù)名詞如news等前面不能放不定冠詞。教師重點提醒學生們解讀題意的時候要認真仔細,不要被出題專家的思維所迷惑就可以,不要涉及哪些是元音讀音,哪些是輔音讀音,/ju:/屬于哪一類,以它開始的可數(shù)名詞單數(shù)應該怎樣選擇等。偏離了糾錯的重點,失去了針對性,學生們就抓不住重點,思維容易處于混亂之中,通過糾錯而鞏固知識點或者提升語用能力的目的難以達到,糾錯的效果就會打折扣。
因此,教師要對學生們犯的經(jīng)典錯誤給以深刻剖析,一方面便于自己對學生們進行清晰的講解,另一方面也易于學生們辨析出錯原因的時候提升學生們對知識點糾錯的敏銳度。
3、適時性原則
隨著英語教學內(nèi)容的深入,教材對學生們的單詞鞏固率、認知程度以及累積量、學生們對語境的感悟能力以及對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生們犯的錯誤也變得五花八門。因此,教師要采用糾錯措施也需要擇機而行,要遵循適時性原則。既不能打斷學生們的思維,也不能就此放棄;一方面要看學生們所犯錯誤的類型是否需要即時解決,另一方面要考慮學生們所犯錯誤的類型,是個體錯誤還是典型的問題所在。
而糾錯的方式可以是教師給予指點或者輔助;另一方面則可以讓學生們進行自我糾錯、小組討論、互助探究等不同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們探究錯誤原因及糾正方法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生們發(fā)現(xiàn)錯誤、分析并糾正錯誤以及反思錯誤以吸取教訓等方面的自覺性和敏銳度。
綜上所述可知,糾錯政策對初中英語教學十分重要,它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學原則并讓學生們在錯誤探究中學習和思考,并因此不斷提升其英語綜合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