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新杰
漢語成語結構凝固、意義凝練,蘊含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同時,漢語成語中保存了古漢語的一些語義要素和語法特征。成語的這些特點為二語習得者學習成語設置了障礙。此外,漢語成語在口語和書面語中被廣泛使用,但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卻未被師生重視,這又構成了一對矛盾??梢哉f,雖然成語以其簡短精辟、生動形象、寓意深刻等特點吸引著二語習得者,但成語鮮明的民族性、意義的雙層性等特征增加了成語學習的難度,讓二語習得者望而生畏。
成語最早的定義始見于《辭源》:“謂古語也,凡流行于社會,可證引以表示己意者皆足?!盵1]卯集66這可被視為最早的成語定義。而關于成語最早的研究則始于宋代無名氏的《釋常談》,該書共收錄成語200多條,對成語的詞義和出處均有標注?!冬F(xiàn)代漢語詞典》中對“成語”一詞的注解為:“漢語中具有結構的定型性、意義的特定性和完整性、在語言活動中的長期習用性、存在形態(tài)的書面性等特點的固定詞組或短語。”[2]160黃伯榮先生等在《現(xiàn)代漢語》中將成語定義為:“成語是一種相沿習用含義豐富具有書面語色彩的固定短語?!盵3]266雖然各位學者對成語的定義略有不同,但從上文的論述中可以看出成語具有以下特征:
漢語共有成語3萬多個,在幾本通用的成語詞典中,四字格式的成語約占98%,占成語總量的絕大部分。在成語詞典中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等格式的成語,比如“應聲蟲”“莫須有”“一物降一物”“五十步笑百步”“醉翁之意不在酒”等,這些成語占極少部分。然而不管是四字格式的成語,還是三字、五字、六字、七字等非四字格式的成語,在言語交際中都不能隨意改變成語內部語素的詞序或替換、增減成語的內部語素。
大部分成語的實際含義并不是成語內部語素義的簡單相加,而是在其內部語素義的基礎上進一步引申、歸納得出的。這些成語的實際含義是隱藏在表層意義之后的,是在表層意義的基礎上通過比喻、引申等方式得出的,表層意義是實際含義借以表現(xiàn)的方式。成語的這一特點與漢語含蓄委婉的表達方式有關。因此,大部分成語的實際語義不能單從字面意義判斷,要進一步了解成語的實際意義,不可望文生義。
漢語成語是在中國文化的歷史積淀中形成的,融合了中華文化中儒家、佛家、道家等多種文化,反映了我國古代的典章制度、文學藝術、風俗習慣等文化信息,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特征和心理表征,是中國語言和文化的瑰寶。
很多成語具有豐富的附加含義,體現(xiàn)了說話人的感情、態(tài)度、觀點等主觀性因素。這些附著在成語理性意義上的感情色彩增強了成語的表現(xiàn)力,體現(xiàn)了說話人在言語交際過程中的個人主觀性。成語的這一特點與中華民族含蓄委婉的表達方式有關,與中國傳統(tǒng)典籍中“一字寓褒貶”的表現(xiàn)手法是一脈相承的。
成語的音樂性包含節(jié)奏美和聲律美兩個方面。成語的節(jié)奏美通過漢字聲調的平仄變化來表現(xiàn),具體表現(xiàn)方式有平仄交替、平仄對立、平仄相疊、平仄相間等多種類型;聲律美則通過漢字的聲母和韻母來表達,主要通過雙聲、疊韻、疊音、押韻等形式表現(xiàn)出來。此外,漢語中大部分成語是四字格式,四字格式成語的語音結構大都是由兩個音步、四個音節(jié)組成的節(jié)奏群,格式整齊勻稱,音樂性強。
成語是從古代漢語中沿襲下來的,保存了古代漢語的一些語法特征,如名詞活用作動詞、成分倒置、名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意動用法等。比如“未雨綢繆”中的“雨”便是“下雨”的意思,屬于名詞活用作動詞的用法;“時不我待”實際上是“時不待我”,是賓語前置的用法;“問道于盲”是狀語后置的用法;“幕天席地”中的“幕”和“席”是“把……當帷帳”“把……當席子”的意動用法。
相比其他漢語詞匯,漢語成語具有自身的特點。因此,一般詞匯的教學方法不能滿足對外漢語成語教學的需要。而且,當前的成語教學并沒有受到師生的重視,成語教學未得到有效展開??傮w來說,影響二語習得者成語學習的因素有以下幾項。
學生對成語學習存在畏難情緒。相比其他漢語詞匯,成語蘊含豐富的文化信息和古漢語知識,具有鮮明的感情色彩,需要學生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且,二語習得者在成語學習的初級階段易出現(xiàn)語義和語用偏誤。為減少這些偏誤,學生在用漢語進行交際時往往采取回避策略,減少成語的使用。
學生缺乏古漢語知識。許多漢語成語是在文言文的基礎上形成的,保存了古漢語的一些語法特征,對古漢語中的音、義和歷史背景等方面都有諸多的繼承。比如:在字音方面,“暴虎馮河”中的“馮”讀古音“pínɡ”,“心寬體胖”中的“胖”讀古音“pán”;在字形方面,“上知下愚”中的“知”是“智”的古字;在歷史背景方面,“刻舟求劍”出自《呂氏春秋·察今》,“濫竽充數(shù)”出自《韓非子·內儲說上》,“輪扁斫輪”語出《莊子·天道》,“得隴望蜀”出自《后漢書·岑彭傳》,“高山流水”出自《列子·湯問》,“東施效顰”出自《莊子·天運》,“酒池肉林”出自《史記·殷本紀》??梢哉f,在現(xiàn)代漢語的詞匯系統(tǒng)之中,成語是保存古代漢語內容最多的語言形式,而對外漢語課堂主要講授現(xiàn)代漢語的相關知識,學生在日常交際中使用的也是現(xiàn)代漢語,這構成了一對矛盾,增加了學生成語學習的難度。
學生缺乏文化背景知識。漢語中很多成語是從中國歷史的進程中延續(xù)下來的,蘊含了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凝聚了漢民族中儒家、佛家、道家等傳統(tǒng)文化,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的典章制度、文學藝術、風俗習慣等文化要素,這主要是由成語的來源決定的。漢語中的成語有的源于神話傳說,如“夸父逐日”“精衛(wèi)填?!钡?;有的源于寓言故事,如“掩耳盜鈴”“揠苗助長”“愚公移山”等;有的源于歷史故事,如“四面楚歌”“完璧歸趙”“望梅止渴”等;有的源于詩文語句,如“外強中干”“學而不厭”“困獸猶斗”“物換星移”等;有的源于民間俗語,如“唇亡齒寒”“狼子野心”“囫圇吞棗”“水到渠成”等;有的源于外來文化,如“火中取栗”“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等。成語來源的多樣性與成語本身的歷史傳承性讓成語擔負了更多的文化信息,而二語習得者又缺乏文化背景知識,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學生的學習任務,為二語習得者的成語學習設置了障礙。
文化信息的不對等性。漢語成語承載了較多的歷史知識和文化知識,反映了中華民族獨特的思維模式與認知方式。而二語習得者在母語文化環(huán)境中,無法深入了解漢民族的歷史背景、價值觀念、風俗習慣和生活經驗等文化信息,形成了“文化鴻溝”。此外,漢語成語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成語在其他語言中根本無法找到相對應的詞語,比如“望梅止渴”“雞鳴狗盜”“掩耳盜鈴”等包含歷史典故的成語,就很難在二語習得者的母語文化中找到相對應的詞語。文化信息的不對等性構成了學生學習漢語成語的又一困難。
生僻字的影響。漢語成語中包含大量的生僻字,如“揠苗助長”中的“揠”、“好高騖遠”中的“騖”、“錙銖必較”中的“錙”等。成語中出現(xiàn)的這些生僻字在日常交際中較少使用,字形與筆畫都較為煩瑣,意義不易理解。有些學生碰到這些生僻字又不愿去査詞典,往往采取猜測的方法去理解成語,容易出現(xiàn)語用偏誤。另一些學生則采取回避策略,減少對漢語成語的使用。
成語豐富的附加含義增加了成語學習的難度。漢語中很大一部分成語感情色彩鮮明,并且其對適用范圍和使用環(huán)境有特定的要求。這些附著在成語理性意義上的感情色彩、語體色彩和形象色彩增強了成語的表現(xiàn)力,體現(xiàn)了說話者的主觀性。但二語習得者在使用成語進行交際時,往往會因忽視成語的附加意義而產生偏誤。例如:“以‘合作共贏’為主題的經貿洽談會議在上海成功召開,與會雙方達成了友好合作互助協(xié)議,雙方領導人彈冠相慶。”“彈冠相慶”本義是彈盡帽子上的灰塵互相慶賀,又常指壞人得意的樣子,上文的例句就是因為不了解成語的附加含義而產生了語用偏誤。
成語含義的曲折性為成語學習設置了障礙。成語的含義具有曲折性的特征,大部分成語的真實含義往往是由字面意義引申出來的,卻與字面意義沒有直接關系,有的甚至與字面意思大相徑庭。因此,學生不能從成語的字面意義中得到有效線索,對成語的真實含義進行有效預測,這無疑增加了學生學習成語的難度。
成語句法功能復雜。漢語成語包括體詞性成語和謂詞性成語兩大類別,體詞性成語在句中主要充當主語和賓語,謂詞性成語在句中主要充當定語、狀語、謂語和補語。謂詞性成語又可進一步分為動詞性成語和形容詞性成語,動詞性成語包含動詞并列式、述賓式、狀中式、連動式、兼語式等幾種結構形式,形容詞性成語主要包括形容詞并列式與主謂式兩種結構形式。名詞性成語則以并列式和定中式為主要結構方式。綜上所述,漢語成語幾乎可以充當所有的句法成分,其內部語素的結構關系幾乎涵蓋了漢語所有的語法結構關系,句法功能復雜,這也增加了二語學習者成語學習的難度。
當前的對外漢語教材存在許多問題,就成語教學來說,當前的漢語教材普遍存在以下不足:
教材中的成語注釋缺乏科學性。現(xiàn)在通行的漢語教材大都采用“成語—漢語拼音—英文釋義”這種方式來給成語注釋。這種成語注釋方式看似省時省力,卻容易誤導學生形成一種中外文詞匯完全對等的錯誤觀念。而事實上,漢語成語中包含了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反映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心理表征,我們很難在另一種語言中找到跟它完全對應的詞匯。如果僅依靠將漢語成語翻譯成外文進行成語注釋,學生不了解成語的附加意義和使用范圍,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偏誤。此外,教材中成語的英文注釋只是針對字面意義的互譯,對成語的比喻義、引申義、附加義和適用范圍并未給予詳盡的闡釋。比如下面的成語譯文:
遠走高飛:fly far and high[4]156;
大搖大擺:strutting, swaggering[5]15;
呆若木雞:dumb as a wooden chicken[6]32;
提心吊膽:have one’s heart in one’s mouth[7]13;
源遠流長:of ancient origin and long development[8]16;
黃粱美夢:Pipe dream, Golden millet Dream[9]40。
上面的成語注釋就僅翻譯了成語的字面意思,未對成語的附加含義和使用語境進行說明,產生了義項缺失、比喻義缺失、附加色彩缺失等問題。
漢語教材收錄成語缺乏系統(tǒng)性。當前大部分漢語教材中收錄的成語數(shù)量較少,教材中成語呈現(xiàn)順序雜亂無章,完全依課文內容而定,缺乏科學性。成語復現(xiàn)率低,尤其是在初級和中級漢語課本中,很多成語在教材中僅出現(xiàn)一次就消失了;在高級漢語課本中,雖然成語出現(xiàn)的數(shù)量多,但復現(xiàn)率較低。另外,漢語教材中的成語數(shù)量從初級、中級課本的數(shù)量少到高級課本的數(shù)量猛增,未呈階梯狀遞增式分布,缺乏層次性,這無疑會給二語學習者和漢語教師帶來困難。
成語教學定位不準。洪波認為:“成語在漢語書面語和口語中的常用性與教學中成語教學的地位未被重視、學習的成語數(shù)量少構成了又一對矛盾。”[10]《中國成語大辭典》共收錄了17 934個漢語成語,《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修訂本)》(下文簡稱《等級大綱》)共收錄8 822個漢語詞語,選用的成語卻只有146個,僅占收錄詞匯量的1.7%,收錄的成語數(shù)量過少?!兜燃壌缶V》除了收錄成語數(shù)量較少的問題,還有收錄不同等級的成語分布不均衡的問題?!兜燃壌缶V》將收錄的詞語劃分為甲、乙、丙、丁四個等級,在其收錄的8 822個詞匯條目中,大部分成語屬于丁級詞匯(甲級詞匯∶乙級詞匯∶丙級詞匯∶丁級詞匯為0∶1∶20∶125),《等級大綱》對不同等級的成語收錄不夠合理?!兜燃壌缶V》對漢語教材的編纂和漢語課堂的展開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其收錄的成語數(shù)量和對成語的重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成語在漢語教學中的定位。由于《等級大綱》收錄的成語數(shù)量少且缺乏系統(tǒng)性,成語教學未受到師生的重視;定位不夠準確,也使得成語教學得不到有效進行。因此,雖然國際漢語教學事業(yè)正如火如荼地展開,但在當前的對外漢語教學之中,漢語成語教學仍未被充分重視,這使得成語教學處于不利地位。
缺乏適合二語習得者的成語詞典。國內現(xiàn)有的成語詞典大多是針對中國人編寫的,專門針對二語習得者編纂的成語詞典極少。在學生使用較多的《簡明漢西成語詞典》和《成語100》這兩部成語詞典中,《簡明漢西成語詞典》用西班牙文給成語注釋,受眾范圍較小,普適性較弱;《成語100》缺乏對成語語用和附加意義的闡釋。而且,不管是針對中國人還是二語習得者編寫的成語詞典,幾乎沒有任何一本成語詞典對成語的語義特征、使用條件、歷史背景等成語知識進行全面講解,這些詞典對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未能起到有效的指導作用。
成語具有自身的獨特性,對外漢語教學中現(xiàn)有的一般詞匯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對外漢語成語教學的需要,而科學有效地開展對外漢語成語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掌握成語知識和文化知識,提升他們的漢語水平。因此,探索行之有效的成語教學策略,意義重大??茖W開展對外漢語成語教學,應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成語在漢語詞匯系統(tǒng)中占有較大的比重,是詞匯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對外漢語課堂中開展詞匯教學同樣繞不開成語教學,其對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等級大綱》和HSK漢語測試對漢語成語的重視程度不夠,漢語成語在整個對外漢語教學中得不到應有的重視。成語作為漢語詞匯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獲得足夠的重視。因此,要適當增加教材和《等級大綱》中收錄的甲、乙級成語的數(shù)量,并以成語的使用頻率為標準,確定成語等級,進行成語篩選,定期更新收錄內容。漢語教材要根據成語的使用頻率及學生的交際需求合理選錄成語,適當增加成語數(shù)量,并根據不同教學階段的學生特點科學安排成語呈現(xiàn)次序。
漢語成語是在中國文化的歷史進程中形成的,凝聚了中華民族豐富的歷史信息與文化內涵。因此,成語教學已不再是單純的詞匯教學,它還擔負著文化導入的任務。漢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文化背景與心理特征,適當采用典故帶入的方法,加深學生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強化學生的漢語思維。比如“亡羊補牢”“狐假虎威”“黔驢技窮”“守株待兔”等成語,漢語教師就可以有選擇性地將其來源介紹給學生,幫助學生從源頭上掌握成語知識,豐富二語習得者的中國文化知識。
漢語教材是漢語教師開展課堂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重要依據,對漢語教學起著重要作用。當前的漢語教材在成語模塊缺乏系統(tǒng)性、科學性。因此,漢語教材在成語部分的編寫應更加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科學化,在充分了解不同階段學生的學習情況下,按照教學大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呈現(xiàn)漢語成語。
教材在成語編排上要有良好的系統(tǒng)性,突出重點。同一套教材的上、下冊之間或中、高級之間要實現(xiàn)科學合理的過渡,提高成語復現(xiàn)率,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學到的成語知識。
完善成語釋義模式。當前大部分對外漢語教材都采用“成語—漢語拼音—英文釋義”這種成語釋義模式,但漢語成語具有自身獨特的語義特征及語法功能,與英文詞匯的詞義、適用范圍等并不是完全對應的。因此,成語的注釋要注重對譯的科學性、有效性。在漢語學習的初級階段,可以適當采用中文拼音、英語釋義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成語,但教材必須避免簡單生硬的直譯,重視中英對譯的科學性,減少學生的困惑。在中、高級階段,學生的漢語水平有所提高,成語的釋義可以采用中文拼音與中文釋義的方式,輔之以恰當?shù)某烧Z例句,幫助學生全面掌握漢語成語知識。此外,成語的注釋也應更加詳盡,不僅要對成語的理性意義進行闡釋,還要對成語的附加意義和適用范圍進行講解。
教材在成語編排上要突出重點。漢語教材在成語編排上應標明成語的詞性,闡明成語的句法功能、搭配對象與使用范圍等,讓學生對成語有全面的把握。但成語的句法功能復雜,教材的釋義不可能做到將成語的每一個方面都說清楚。因此,成語的釋義要有側重點,著重闡明成語的適用范圍、實際含義和使用禁忌,對成語的語音、來源、性質簡要講解,做到詳略得當,為學生學習成語減輕負擔。
適當增加課后練習的數(shù)量及種類。對外漢語教材中涉及成語的練習數(shù)量少,題型單一,往往是兩、三種題型貫穿始終,這不利于學生鞏固學到的成語知識。因此,教材中要適當增加成語練習題數(shù)量,課后練習適當多樣化,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所學成語。
編纂適合二語習得者的詞典和其他工具書。為有效緩解學生的畏難心理,幫助學生掌握成語知識,可以編纂帶有雙語釋義的詞典和其他工具書,減少學生理解成語語義的難度。同時,在現(xiàn)有的詞典和其他工具書中適當增加例句展示,促進學生掌握成語的適用范圍和常用搭配,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成語知識。
成語具有意義完整性的特點,其意義不是字與字的簡單相加,但在教學中我們也不應忽視成語的字面含義。漢字集字形、字音、字義于一體,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每一個漢字都是一個獨立的部分。成語的實際含義雖然與字面意義沒有直接關系,但卻是由字面意義引申出來的,即使是語義透明度較低的綜合性和融合性成語,其比喻義或引申義也往往依附于字面意義,其意義也不能完全脫離字面含義。而語義透明度較高的成語,其實際含義就是成語內部語素義的簡單相加。成語的字面意義與實際意義之間的聯(lián)系,為我們打開成語之門提供了一把鑰匙。因此,漢語教師要合理利用語素教學法,對成語的組成成分進行合理分析,幫助學生理解成語含義。
本文就對外漢語成語教學展開研究,重點關注成語教學的難點和教學策略。通過對成語特征和教學難點的探究,我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科學開展對外漢語成語教學,首先要找準成語教學的定位,同時在教材、大綱和教學方法上多方面努力,科學開展對外漢語成語教學。但就對外漢語成語教學策略來看,仍有諸多理論問題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