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淑英,郭秀麗
(邯鄲學院 外國語學院,河北 邯鄲 056005)
2015年7月31日,北京攜手河北省張家口獲得2022年第24屆冬奧會舉辦權,這是我國繼北京奧運會、南京青奧會之后第三次舉辦奧運賽事。隨著冬奧會的賽期越來越近,作為主要接待區(qū)之一的河北省來說意義重大,這將是一次河北省提升知名度,促進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大好時機。由于參賽運動員和游客將來自世界各地,大部分人不懂漢語,只能通過國際通用語言英語進行交流,公共場所的英語標識語愈發(fā)顯得重要。這些標識語的英譯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并不重要,但對于外國人來說意義重大,否則會引起不便或誤導,不利于我省形象的對外傳播。因此,河北省需要充分利用2022年冬奧會契機,重視外宣翻譯工作,將奧運文化與河北省文化融合在一起,打造自己的國際形象,為冬奧會的順利舉行做好充分準備。
奧運會是奧林匹克文化的具體體現,而奧林匹克精神則是奧林匹克文化總結而成的,這也是奧林匹克文化價值的展現[1]250。奧運會是一種融體育、教育、文化為一體的綜合性、持續(xù)性、世界性的活動,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播體現,這樣的傳播在奧運會中能得到充分的體現[2]38。因此,奧運會不僅僅是比賽,也是來自全世界不同國家運動員交流的主要方式,將運動與文化完美結合,傳遞給人們積極樂觀的價值觀。
習近平主席在申辦時指出“2022年冬奧會如果來到中國,不僅將激發(fā)中國13億人民對奧林匹克冬季項目的熱情,也將推動歷史悠久的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文明交流互鑒”[3]240。 2022年北京冬奧會將是多國共同參與的賽事,以奧運為代表的體育盛會帶來的是交流,而交流帶來的是了解。冬奧會將為世界打開一扇新的大門,讓世界重新認識中國,打破原有的認識,看到新中國在不斷發(fā)展壯大。作為東道主,我們會熱情款待各國來賓,打破西方各國對中國的偏見,同時打破文化差異帶來的誤解。雖然近年來中國已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但我們仍然被動地仰視西方文化,如何讓中國在世界的交流與發(fā)展中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和發(fā)言權,建立自己的文化立場。北京冬奧會恰恰是一個窗口,讓世界認識我們的文化姿態(tài)和價值理念,通過體育交流讓中國確立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擴大在世界上的國際影響力。
因此,2022年冬奧會為我國地區(qū)經濟的騰飛帶來契機,但我們承辦奧運會不僅僅是經濟目的,更重要的是改變長久以來被隔絕在世界話語權里的中國局面。
河北省作為北京的環(huán)抱城市圈,在國際上的實際影響力、發(fā)言權以及城市形象較為一般[4]240。2022年冬奧會,河北省作為主要的主辦區(qū)之一,在塑造城市形象方面尤其重要,這就意味著加強外宣翻譯工作,一旦出現翻譯方面的錯誤或偏差,都會導致西方一些國家對河北形象的誤解,影響河北的發(fā)展現狀。隨著冬奧會籌辦日期日益臨近,作為主辦城市之一的張家口市,其外語環(huán)境初步得到了改善,如市內公交車采用了雙語報站、各旅游景區(qū)景點英語標識逐漸增多、道路交通標志牌很多采用了英漢雙語書寫等[5]8。但是,要提高河北省的國際形象,不能僅僅限于張家口市,其他城市也應該以冬奧會為契機,努力打造城市形象,擴大城市影響力,提高國際社會對河北省的認知度,促進河北更好地發(fā)展。因此,河北省一定借北京冬奧會的機會,加強向世界介紹河北形象的力度,準確、客觀、真實地向世界展示河北的發(fā)展現狀及實力優(yōu)勢,擴大城市影響力,提高國際社會對河北的正確認識,促進河北經濟文化良性發(fā)展。
邯鄲是一座具有近3000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城,河北省地級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河北省南部地區(qū)中心城市,旅游資源極其豐富,主要古跡和游覽景點有武靈叢臺、趙王城遺址公園等,涉縣媧皇宮、廣府古城兩處5A級景區(qū),還有新開發(fā)的長壽村、京娘湖等民俗風景區(qū)。邯鄲擁有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中國成語典故之都等美譽。邯鄲,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寓寄著幾千年來的歷史文明,其發(fā)展對河北省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從目前的邯鄲市旅游景點標識語翻譯狀況來看,外宣翻譯工作開展的一般,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邯鄲城市形象的對外傳播,不利于對外交流工作的展開,甚至導致了外界對其認知的偏差,會產生負面影響,對形象塑造產生直接影響[4]240。
標識語是一種信息類文本,翻譯時要充分傳達出所指代的信息,做到真實、準確、簡潔。邯鄲市區(qū)主要旅游景點有叢臺公園、趙苑公園、趙王城遺址公園等,這些公園中都有中英文標識語,但從搜集的英譯資料來看,目前的標識語翻譯存在一些問題,下面將從語言層面和文化層面進行分析。
1.語言層面的問題
明顯的翻譯錯誤一般有語法錯誤、拼寫錯誤、用詞錯誤等,這些錯誤可能由于譯者的語言能力或粗心造成等,但這些錯誤往往會給國際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阻礙了跨文化交際,甚至影響了中國的國際形象。從搜集到的標識語英譯資料來看,語言層面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拼寫錯誤
拼寫錯誤也稱為誤拼,這種錯誤經常發(fā)生,會產生負面影響,對于外國游客來說,他們不懂得這種錯誤拼寫的意思,另外對年輕人來說,可能會留下錯誤表達的印象。這種錯誤一般是譯者粗心造成的,但是如果譯者足夠重視,完全可以避免這種錯誤。
在趙王城遺址公園的指示牌中,“烽火臺”的譯文Beacon tower中的tower首字母小寫,但在類似的翻譯中,如“牡丹園”Peony Garden,“中心廣場”Central Square兩個詞的首字母都是大寫。叢臺公園簡介中的第一句“叢臺全稱‘武靈叢臺’”的英譯Congtai Terrace, with its full name of“Wuling Congtai terrace”,該句中有兩處關于“叢臺”的翻譯,一個首字母大寫另一個小寫;道路導向指示牌中的“望諸榭”譯文為Wang Zhu pavilion,而在望諸榭的簡介中,“望諸榭”譯成了Wangzhu Pavilion,顯然不僅“望諸”的拼寫不同,而且pavilion一個首字母大寫,另一個小寫。趙苑遺址區(qū)簡介中對漢墓的介紹中“在兩漢時”的譯文“In the time of the Eastern Han and western Han dynasties”,在翻譯中,“兩漢”指東漢和西漢,但東漢的譯文中Eastern首字母大寫,而西漢中的western首字母小寫,應該都用大寫。趙苑公園簡介中把“成語典故苑”譯成了Idioms and Illusions Park,首先這里把“典故”譯成Illusions是不對的,“成語典故”的英文表達一般為Idioms and Allusions,其次“苑”譯成Park也不符合英文表達,對應的英文應該是Garden。
(2)濫用拼音
對于在中國的外國游客來說,標識語的英語譯文對他們很方便,但是一些標識語中用拼音代替英語,會讓大多數外國游客迷惑不解。
叢臺公園中有個指示牌上的“牡丹園”譯成Peony Garden,而“梅園”Mei Garden,“牡丹”與“梅”都為植物名,但“牡丹”的譯文用的英語單詞Peony,“梅”用的漢語拼音Mei。趙苑遺址區(qū)介紹中,“鑄箭爐”的譯文為Arrow Casting Furnace,而“皇姑庵”介紹中有類似的“鑄錢爐”的譯文為Zhuqian Furnace,“鑄劍”用的英語單詞,“鑄錢”用的漢語拼音,建議統(tǒng)一用英文表達。
(3)用詞不當
旅游景點標識語翻譯中出現這種錯誤的較多,用詞不當會造成游客對標識語內容的誤解,有時會引起諸多不便,選擇合適的詞表達相應的中文意思非常重要。
叢臺公園簡介中“園林欣賞”的英譯為flowers enjoyment,“動物展示”zoo exhibition,這里的“園林”不應局限于flowers(花),而應該是garden appreciation,“動物”譯成了zoo(動物園),此處的展示應該指動物表演,所以建議譯為animal show。在趙苑遺址區(qū)介紹中,“梳妝樓,南、北相連的兩個夯土臺基”中 “夯土臺基”譯成了ramming boules,表示撞擊滾球,而不是夯土臺基,夯土臺基一般英文表達為rammed earth platform。叢臺公園指示牌中“牡丹園”譯成了Peony Garden,“盆景園”Bonsai Garden,而“玉蘭園”譯成了Magnolia Park,與前面類似的表達,這里用了park(公園),而不是Garden(花園),建議都譯成Garden。趙苑遺址區(qū)簡介中多次出現“趙國”的譯文,均譯成了Zhao Kingdom,而在叢臺公園、趙王城遺址公園中譯成了Zhao State。Kingdom指王國,一般指歐洲帝制國家,所以建議用Zhao State。
(4)語法錯誤
對于譯者來說,語法規(guī)則是翻譯的基礎,在標識語翻譯中也不例外。但是在所搜集到的標識語翻譯中,語法錯誤顯而易見。
叢臺簡介中的第一句“叢臺全稱‘五靈叢臺’”的譯文Congtai Terrace,with its full name of“Wuling Congtai terrace”中少了謂語動詞。趙苑遺址區(qū)介紹中“梳妝樓,南、北相連的兩個夯土臺基”的翻譯為“The Dressing Building have two ramming boules in north and south connecting to each other.”該句中明顯的主謂搭配不對,主語為單數,謂語用了動詞的復數形式。趙苑公園有一個標示牌“山石濕滑,請勿攀登的譯文”譯成了Don’t climb the rocks slippery.這里slippery作為形容詞放在名詞rocks后面是不符合英文表達習慣,英文中應該把該詞放在名詞前面。
(5)譯文過長,不簡潔
一般情況下,漢語的景點介紹文本較多使用修飾語,經常利用語言的美感和韻律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而英文景點介紹文本注重文本傳遞的信息性,詞匯簡單,語言表達簡潔明快,讓人一目了然。
例如趙王城遺址公園簡介的第一句“趙王城遺址公園是……綜合性遺址公園?!钡淖g文為“The Park of Ruins of Zhao’s Intramuros……”該句共有54個英文單詞,基本上逐字逐句翻譯的。這種句型復雜的譯文往往會令國外游客茫然,甚至會沒有興趣讀下去,建議改為“The Park of Ruins of Zhao’s Intramuros is a comprehensive ruins park”。當然,其他公園簡介中也有類似的譯文就不一一列舉了。
2.文化層面的問題
與文化層面的翻譯錯誤相比,語言錯誤更容易被外國讀者原諒,因為這種錯誤翻譯一般由于譯者的語言能力不足,與譯者對國際游客的態(tài)度無關;但是文化層面的翻譯問題幾乎不能被原諒或忽視,因為外國游客往往認為與譯者的態(tài)度有關,有些外國游客認為被冒犯了。因此,文化層面的翻譯問題更應該引起重視。
(1)中式英語
中西方人思維模式不同,表達觀點的方法也不同。因此,漢英有不同的句子結構體系。當譯者試著在目標語中機械地進行同等翻譯時,逐字翻譯就產生了。
趙苑公園中的指示牌“詩詞廊”譯成Poems Corridor,趙王城遺址公園指示牌中的“歷史長卷”譯成了Long painting of the History,如果外國人看了會不解其意,因為Corridor一般指走廊,painting指繪畫,如果譯成Poetry Gallery和Long Scroll of History,就容易被接受。叢臺公園簡介中的“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的譯文為State AAAA level scenic spots,顯然這是直譯,一般情況下英語表達應該是National AAAA tourist attractions。國家重點公園譯成了“State Key Park”,英語表達應該是Major/Important National Park.
(2)缺乏可讀性
可讀性在判斷譯文時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語言代表一種文化,漢語代表著東方文化,英語代表西方文化。由于不同的文化差異,這兩種語言的表達方式有很大差別。把景點標識語翻譯成英語是為了給外國游客提供方便。如果譯者按字面意思翻譯標識語,可能會導致信息傳遞的失敗。
無論趙苑公園中的“趙文化”譯成the culture of Zhao,趙王城遺址公園中的“趙文化”Zhao’s culture,還是叢臺公園望諸榭簡介中的“趙王”譯成the king of Zhao。如果這些譯文給中國人看是沒問題的,因為我們都知道這里的Zhao指趙國,但如果讓外國人看到,難免會產生誤解,或許認為趙姓而非趙國。所以不能只用Zhao表達趙國,完整的表達應該是the Zhao State。趙王城遺址公園簡介中有一句為“平面似‘品’字形”的英譯為“Its plane surface is like a Chinese character‘pin’”,“品”用的拼音,這樣的譯法讓外國人看到了會容易迷惑,pin有些突兀,考慮到英文受眾的不了解漢字拼音,建議在拼音后加注漢字品。另外,該句譯文中表示平面用了兩個近義詞“plane,surface”,用其中之一即可。
以上這些標識語翻譯,對于中國游客而言,理解上不會有問題,但對缺少相關文化背景的外國游客,弄明白這些意思并非易事,可能會迷惑甚至會在一定程度上誤導外國游客,導致文化信息傳遞的失敗。
通過以上對邯鄲市區(qū)三個主要公園中景點標識語翻譯實例可見,標識語英譯錯誤較多。具體來看,造成這種錯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沒有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從目前景點標識語英譯存在的諸多問題可見,相關負責部門對此沒有給與足夠重視,或許是因為之前河北省各城市的客流量較小,外賓更少,所以景點標識語的翻譯一直沒有引起重視。隨著河北省對外開放的進一步展開,越來越多的外賓開始來了解河北,雄安新區(qū)的建立已經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因此,在冬奧會期間,除了張家口市,其他各市也應該積極開展外宣活動,相關負責部門需要高度重視,對各種標識語翻譯嚴格把關,努力塑造河北省的國際形象。
2.翻譯人員英語水平不高
從目前旅游景點標識語翻譯存在的問題如拼寫、用詞不當、語法錯誤等等,他們或許只會一些英語,在翻譯機器的幫助下完成來這些翻譯,殊不知翻譯不僅要精通英語,還要懂得許多翻譯技巧和中西方文化差異,避免翻譯中因為誤用詞語、錯譯等引起的笑話。因此,旅游景區(qū)翻譯人員一定具備很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當然,還有些翻譯問題是由于譯者的粗心大意造成的,比如單詞拼寫、大小寫錯誤等問題。
3.標識語翻譯標準不統(tǒng)一
從目前搜集到的景區(qū)標識語翻譯資料來看,標識語翻譯亂象,同一城市不同景區(qū)標識語翻譯也沒有統(tǒng)一標準,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截止目前,國家對標識語翻譯未有統(tǒng)一界定,而翻譯部門認為標識語翻譯屬于特殊用語翻譯,雙方就標識語翻譯標準未達成一致,導致了不同翻譯版本的出現。相關負責部門應該盡快建立法制法規(guī),讓廣大譯者積極投入到標識語翻譯工作中,改善景區(qū)標識語的翻譯現狀。
鑒于以上對邯鄲市景點標識語英譯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結合標識語用語的特殊性,筆者相信邯鄲市旅游景點標識語英譯存在的問題在河北省其他城市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為了讓游客在短時間內獲取必要的信息,景點標識語翻譯應該達到“準確、規(guī)范、簡潔”,更好地傳遞文化信息。對于翻譯中出現的諸多錯誤,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景區(qū)標識語英譯主要服務對象是外國游客,是城市的名片。面對景點標識語翻譯錯誤泛濫的情況,相關部門應該引起足夠重視。標識語的錯誤翻譯影響到景區(qū)形象,既不能給外賓帶來便利,也不能給自己帶來經濟效益,更達不到傳播中國文化的目的。所以,相關部門一定意識到標識語翻譯的重要性,明確標識語的應用功能,規(guī)范標識語的翻譯標準,保證標識語翻譯的準確性。
如今市面上翻譯人員眾多,但合格譯者并不多,如果讓那些稍懂點英語的人進行翻譯,他們往往會借助于更懂英語的熟人幫忙,或者借助于網絡翻譯。這些非專業(yè)的翻譯人員,或許是導致目前景點標識語翻譯錯誤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相關管理部門要加大投入,建立有專業(yè)素養(yǎng)的標識語翻譯隊伍,建立標識語翻譯審核機制,統(tǒng)一制作體現景區(qū)文化形象的景區(qū)標識語,以規(guī)范景區(qū)標識語塑造景區(qū)文化形象。
相關管理部門一定要加強與地方高校合作,充分發(fā)揮高校的優(yōu)勢。例如在邯鄲市有河北工程大學、邯鄲學院等地方高校,這些學校中有些大學生的英語水平較高,尤其是英語專業(yè)的大學生,不僅具備英語專業(yè)知識,對西方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如果讓這些優(yōu)秀大學生參與翻譯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會提高翻譯質量,同時也得到了鍛煉。
隨著對外開放的進一步展開,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國際旅游業(yè)在國內一些大城市得到蓬勃發(fā)展,各大城市早就意識到景區(qū)標識語翻譯的準確規(guī)范,因此也已經有比較完備準確的標識語翻譯可以借鑒,找到正確的標識語翻譯并不是難事[6]260。所以,可以借鑒大城市的翻譯標準,提高我省景區(qū)標識語翻譯質量,促進中國文化的向外傳播。
從本研究已經收集到的景點標識語英譯資料來看,這些標識語已經存在多年未曾更換。因此,筆者認為,相關管理部門應該借2022年冬奧會召開之際,統(tǒng)一整改,組織相關專家找錯糾錯,由專家提供專業(yè)的翻譯版本,保證標識語英譯的準確性,并定期更新標識語,撤換不合標準的標牌,改善景區(qū)標識語的英譯面貌。
景點標識語如同站名、路名、街道名一樣,是一個城市的名片,一個城市文明的標準,其標識語翻譯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個城市國際化水平。在2022年冬奧會準備期間,河北省作為主要舉辦區(qū)之一,一定高度重視外宣工作,通過外宣翻譯工作的開展,盡快使自己的英語標識語規(guī)范化,為河北省的文化傳播與形象宣傳打好基礎,提高河北省的國際形象,促進河北現代化建設的良好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