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紅梅
【摘 要】目的:分析更昔洛韋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的療效。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64例患有皰疹性咽峽炎的患兒作為此次的研究對象,選取時間為2017年3月-2019年3月間,將其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兩組,一組為實施單一的更昔洛韋進行治療的單一組,另一組為實施更昔洛韋與利巴韋林聯(lián)合治療的聯(lián)合組,每組各32例。分析2組患兒的治療有效率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結果:聯(lián)合組患兒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單一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單一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治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采用更昔洛韋與利巴韋林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值得臨床借鑒。
【關鍵詞】更昔洛韋;利巴韋林;小兒皰疹性咽峽炎
【中圖分類號】R77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3--02
小兒皰疹性咽峽炎是兒科呼吸系統(tǒng)常見的疾病,是特殊性的上呼吸道感染,是傳染性較強的疾病,主要的傳播途徑為口部、分辨以及呼吸道等,發(fā)病率高,是嚴重影響患兒健康水平的疾病之一,臨床表現(xiàn)多為厭食、高熱、嘔吐、流涎以及咽痛等癥狀,主要的發(fā)病群體集中于1-7歲的兒童,致病因素為柯薩奇A組病毒,且在患兒患病期間會出現(xiàn)較多的繼發(fā)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肺炎、流行性腦膜炎、急性鼻炎以及瘧疾等,病情嚴重時,會影響患兒的精神狀態(tài),導致全身不適,為了保證患兒的生命健康,使其健康成長,則需要臨床及早的進行藥物治療,而在藥物的選取上,主要以抗病毒藥物為首選藥物種類,本文選取的藥物為更昔洛韋和利巴韋林[1]。二者都是抗病毒的常見藥物,對于柯薩奇A組病毒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本文為了分析兩種藥物聯(lián)合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了如下的分組對比研究,通過臨床數據,得出更昔洛韋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本文觀察對象為2017年3月-2019年3月間我院收治的64例,將其按照不同的治療方式進行分組,一組為實施單一的更昔洛韋進行治療的單一組,一組為實施更昔洛韋與利巴韋林聯(lián)合治療的聯(lián)合組,每組各32例。單一組:女性患兒15名,男性患兒17名,年齡最小1歲,最大5歲,平均年齡為(2.34±0.42)歲;聯(lián)合組:女性患兒14名,男性患兒18名,年齡最小1歲,最大5歲,平均年齡為(2.54±0.36)歲。所有患兒家屬均知曉本次研究的目的,并均為自愿參與。將2組患兒的基本資料放入數據庫中進行對比,得出結果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使用降溫、抗感染以及補液等常規(guī)的對癥治療。
單一組:選取更昔洛韋(康普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3152)治療,治療的方式為靜脈滴注,滴注的劑量:選取5mg/kg的更昔洛韋與100ml的葡萄糖注射液進行混合。滴注的次數為一天一次。
聯(lián)合組:在單一組的基礎上,選取利巴韋林(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國藥準字H20034116)治療,治療的方式為霧化吸入,吸入的劑量:選取5mg/kg的利巴韋林與15ml的生理鹽水進行混合。滴注的次數為一天一次。
兩組患者均在各自的治療方式下進行連續(xù)5d的治療[2]。
1.3 觀察指標
分析2組患兒的治療有效率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治療有效率包括:顯效、改善以及無效。顯效即臨床癥狀消失,體溫恢復正常;改善即臨床癥狀有明顯好轉;無效即上述兩種情況均未達到。
不良反應包括:皮疹、頭暈以及惡心。
2 結果
2.1 治療有效率比較
聯(lián)合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6.88%;單一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78.13%,差異顯著,聯(lián)合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單一組(p<0.05)
2.2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聯(lián)合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9.38%;單一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1.25%,差異顯著,聯(lián)合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單一組(p<0.05)
3 討論
皰疹性咽峽炎是臨床上常見的傳染性疾病,發(fā)病率較高,傳染性極強,由于兒童的身體發(fā)育還不健全,對于很多疾病的抵抗力較弱,所以導致皰疹性咽峽炎在小兒當中經常發(fā)生,且不斷的進行傳播,通過臨床研究表明,該疾病主要是因為存在一種柯薩奇A組病毒,通過傳染和繁殖,使得患病的人群不斷增多,不斷的損傷患兒的呼吸系統(tǒng),使得患兒出現(xiàn)咽部充血、厭食等情況,柯薩奇A組病毒還可以通過淋巴組織進入都血液系統(tǒng),最終發(fā)展成為影響全身器官[3],威脅患兒的生命,所以臨床上主張對該疾病進行抗病毒的藥物治療,并不斷的通過研究,分析各種藥物的臨床效果,遂本文選取更昔洛韋和利巴韋林進行了以上的研究,通過研究的數據可以看出,兩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的臨床效果顯著,相比單一藥物的使用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文的更昔洛韋是臨床常見的抗病毒藥物,其主要成分為丙氧鳥苷,可以通過靜脈注射在體內進行分解,有效的抑制病毒,阻斷DNA鏈的延伸,控制病毒的數量和繁殖情況,且選擇性較好,但是更昔洛韋起效慢,對于需要及時治療的患者,有較大的局限性,而利巴韋林是核苷類抗病毒藥,對于鳥苷酸的合成可以有效的抑制,同時阻斷病毒的繁殖,通過超聲霧化,可以將藥物直接輸送到口腔處,直接作用于咽峽部,有效的提高藥物的濃度,起到病毒的抗感染作用,且該藥物可以迅速起效,抑制炎性因子的釋放,有助于病情的迅速康復。所以二者藥物聯(lián)合使用,在加強藥效的同時,相互作用,保證了治療的效果。
綜上所述,對小兒皰疹性咽峽炎使用更昔洛韋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可以有效的控制患兒的病情,使患兒及早恢復,臨床效果較好,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李存桂,鄒德穎,楊浩,et al. 更昔洛韋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療效觀察[J]. 熱帶醫(yī)學雜志,2018,18(11):76-79.
胡雪珂. 利巴韋林聯(lián)合水樂維他治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療效觀察[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v.11(14):71-72.
許愛華. 熱毒寧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的效果觀察[J]. 當代醫(yī)藥論叢,2018,v.16(07):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