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正星 李小蘭 黎宇
(廣西醫(y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輸血科 廣西 柳州 545005)
抗凝劑是一種或一類通過抑制血液中某種或某類凝血活酶及凝血因子,用以達到防止血液發(fā)生凝結(jié)固縮為目的的化學制劑。不同類型的抗凝劑由于其自身的理化性能不同,其可有效作用于凝血活酶及凝血因子的種類也不同。它們均可因抑制了血液中在發(fā)生凝血系列連鎖反應中的某一種或某一類的凝血酶及因子的活性而阻斷了凝血反應的繼續(xù)進行,致使血液最終不能發(fā)生自然凝結(jié)。然而,在用于不同目的而檢測凝血酶及因子的凝血項目而言,不同的抗凝劑則影響著不同種類的凝血酶及因子的活性。因此,選擇適用的抗凝劑將有利于確保目的凝血項目的準確性。筆者針對上述問題,做一次不同抗凝劑對凝血測定的影響實驗,意在觀察抗凝劑對凝血項目的影響,了解不同抗凝劑在不同凝血項目中的可替代性。
選取我院2017年9月期間來體檢人員經(jīng)問了解無明顯各類病史無心、肝、腎等臟器問題。近期沒有用藥史的體檢受試者80名。目前的教學教材及眾多研究資料表明,枸櫞酸鈉為凝血項目檢測的最佳抗凝劑[1-2]。以0.11mol/L枸櫞酸鈉(1:9)抗凝劑組設(shè)為對照組,使用EDTA-K2、肝素鈉及0.11mol/L枸櫞酸納(1∶4)抗凝劑分別設(shè)為觀察1組、觀察兩組及觀察3組。對于D2項目在此次實驗而言,由于方法學與其他凝血項目的差異及受到該因素影響意義不大,因此不設(shè)其參與實驗對比。
儀器使用日本希森美康生產(chǎn)SYSMEX CS-5100全自動血凝分析儀,相關(guān)使用試劑均為該廠家提供的原裝配套試劑,離心機為湖南湘儀L-530低速臺式離心機。
將選定人員的靜脈血分別抽人含有乙二胺四乙酸二鉀(EDTA-K2)、肝素鈉、枸櫞酸納(1:4)及枸櫞酸納(1:9)的抗凝管中,在確保質(zhì)控的前提下按照儀器說明要求及科室SOP文件要求的操作上機操作,記錄各組數(shù)據(jù),用觀察1,2,3組數(shù)據(jù)分別與對照組進行兩兩比較分析。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1組和觀察2組兩組血標本的PT、APTT、TT的檢測結(jié)果較對照組的結(jié)果高,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P<0.01);觀察3組血標本的APTT與TT的檢測結(jié)果較對照組的結(jié)果高,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各組FIB的檢測結(jié)果雖較對照組的血標本檢測結(jié)果偏低,但差異均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表1 血標本不同抗凝劑處理后影響分析(±s)
表1 血標本不同抗凝劑處理后影響分析(±s)
組別 PT(s) APTT(s) TT(s) FIB(s)觀察1組 22.2±1.7 68.9±6.9 31.9±2.3 3.0±0.4觀察2組 30.1±2.6 78.6±7.6 32.5±2.5 3.1±0.4觀察3組 13.2±1.1 42.3±2.0 28.9±3.3 3.1±0.5對照組 12.5±0.8 32.0±1.4 21.8±1.9 3.3±0.5
對于EDTA-K2而言,其抗凝原理為通過結(jié)合血液中鈣離子形成穩(wěn)定的螯合物從而防止鈣離子在血液凝固過程里發(fā)揮的促凝作用。因鈣離子是凝血的Ⅳ因子,是凝血過程中的關(guān)鍵成分,而EDTA能將所有鈣離子完全絡(luò)合,并且EDTA還能抑制部分凝血酶及干擾纖維蛋白單體的聚合[3],影響了凝血酶的激活從而阻礙了纖維蛋白的形成;而枸櫞酸鈉只是結(jié)合鈣離子并能較好的保護Ⅴ因子和Ⅷ因子,不影響纖維蛋白的形成,故使用EDTA抗凝的標本其凝血指標PT、APTT、TT結(jié)果延長了,而FIB值受到影響較小,所以EDTA不適用于做凝血功能的PT、APTT、TT項目檢驗,適合FIB項目的檢測,這結(jié)論與左燦等[4]試驗結(jié)論一致;對于肝素鈉而言,其抗凝原理為肝素通過與抗凝血酶Ⅲ(AT-Ⅲ)結(jié)合,引起AT-Ⅲ分子構(gòu)型的改變并暴露其活性中心,這種結(jié)合物可抑制凝血因子Ⅸ、Ⅹ、Ⅺ和Ⅻ及絲氨酸蛋白酶的活性,障礙凝血酶的形成,導致纖維蛋白原不能轉(zhuǎn)化為纖維蛋白,從而阻礙了纖維蛋白的形成,因其對凝血酶有抑制作用,所以肝素鈉液不適用于凝血各項目的檢測。其中肝素可抑制多種內(nèi)源性凝血因子(如Ⅸ、Ⅺ和Ⅻ),而對外源性凝血因子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使用肝素抗凝的標本其凝血指標PT,APTT及TT都明顯延長了,而FIB值受影響較小,所以肝素不適合PT、APTT、TT項目的檢測,合適用于FIB的檢測。對于1:4枸櫞酸鈉而言,其抗凝原理和1∶9枸櫞酸鈉抗凝原理一致,差別在于過多的抗凝成分稀釋了血標本實際參與儀器要求反應的血量,導致PT,APTT及TT都相對延長了,而FIB值受影響較小,而1∶9枸櫞酸鈉剛好使血液中的鈣離子維持一定的濃度,能確保檢驗結(jié)果的準確,所以1∶4枸櫞酸鈉不適合PT、APTT、TT項目的檢測,合適用于FIB的檢測。綜上所訴,僅FIB在EDTA-K2和肝素抗凝中使用,但由于FIB常需與PT、APTT和TT一起聯(lián)合做為臨床對凝血功能的綜合診斷,獨立應用極少,其項目的替代性也沒有太多意義。因此EDTA-K2、肝素鈉和1:4枸櫞酸鈉抗凝劑是無法替代1:9枸櫞酸鈉抗凝劑在凝血項目上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