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國醫(yī)大師徐經(jīng)世肝脾同治巧解情志病

2020-01-13 20:00:30
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 2020年4期
關鍵詞:經(jīng)世肝氣情志

1.安徽中醫(yī)藥大學研究生院,安徽 合肥 230038;2.安徽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安徽 合肥 230031

徐經(jīng)世先生是第二屆國醫(yī)大師,第二、三、四、五、六批全國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jīng)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全國優(yōu)秀人才指導老師,執(zhí)醫(yī)六十余載。徐老善于診治各種疑難病癥,提出“雜病論治,重在中州”“從脾論治,調肝為主”觀點,強調從中調治內科疾病。在臨床中先生多從肝脾著手調治情志病,強調疏肝氣、調脾胃,療效顯著。筆者有幸跟隨徐經(jīng)世教授侍診于后,收獲良多?,F(xiàn)將徐經(jīng)世教授診療情志病經(jīng)驗淺析如下。

1 切中機因,以常識變

情志病是中醫(yī)學中一個專有的病名,醫(yī)家張介賓在《類經(jīng)》中首次提及。古醫(yī)籍中認為情志指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和五志(喜、怒、憂、思、恐),是人對外在事物和現(xiàn)象在情感上所作出的應答[1]。由“驚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驚則氣亂,思則氣結”表明情志過激會導致人體氣機紊亂,進而發(fā)病。先生宗先哲之言,指出:“隨著現(xiàn)代社會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人們所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致使情志病成為一種常見疾病?!薄饵S帝內經(jīng)》曾對情志致病的致病因素、治療方法與預防措施做出了詳細的闡述。故徐經(jīng)世教授在臨診時始終法循古醫(yī)籍,著重分析情志疾病的發(fā)病機理,強調其基本病機在于肝脾不和、氣機失調,治療多先從疏肝理氣入手,兼以調和脾胃,臨床療效頗佳。

2 肝脾失調,情志為病

人的精神情志在情志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或轉變、診療過程中,起著主要作用[2]。古醫(yī)籍曰:“人以氣和為本,氣和則病無由生?!薄端貑枴ち⒅即笳摗吩唬骸俺鋈霃U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可知人體氣機的有序升降出入是臟腑正常運行,精神情志正常活動的基礎。而五臟之中,肝性調達,可調暢全身氣機。另外,臟腑精氣血津液是人的情志活動產生的物質基礎[3],而脾胃為先天之本,是水谷之海、氣血生化之源;又因脾胃化生水谷之功依賴于肝臟的正常疏泄,如肝臟疏泄正常,氣機條暢,則脾胃升降有序、氣血化生充足,各臟腑組織功能活動正常;若肝臟疏泄失職,不及或太過,均可對脾胃運化以及升降功能造成影響,導致氣血的化生不足,則會產生各種精神情志異常的臨床表現(xiàn)。故徐經(jīng)世教授指出:人的精神情志活動調節(jié)的平衡,不僅靠氣機的升降平衡,也需血液的化源充足??梢娫谂R床中肝脾氣機不調,是情志病的發(fā)生及病情進展共有因素。故徐經(jīng)世教授在臨床中善用調和肝脾之劑,巧解情志病。

3 肝脾同治,力齊效驗

3.1 調治情志,以氣為先 生理狀態(tài)下肝臟疏泄正常,則全身氣機調達,精神情志調暢。若精神受刺激或情志不遂,會使肝臟疏泄失常,氣機失調,引起肝郁。在病理方面,肝氣郁結主因肝臟疏泄功能障礙,表現(xiàn)為一系列異常的情志活動[4]??芍闻K在人的情志活動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外,《證治匯補》曰:“郁病雖多,皆用氣不周流”;《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中也提到:“諸病久則氣滯,血凝成郁……郁滯一開,則氣血通暢,而諸病各自以其方而易愈也”,皆可說明情志病大多由肝氣郁滯所引起[5]。由此,徐經(jīng)世教授總結得出:臨床中肝臟疏泄功能正常,則人體氣機調暢,氣血和調,情志活動正常。若肝氣郁結或亢逆,肝臟疏泄失職或太過,則會產生異常的精神癥狀;而情志異常也會影響肝臟的疏泄,致使肝氣或郁結或亢逆[6]。徐經(jīng)世教授臨證時多從肝臟生理及病理方面探求病因,從調理肝氣著手,遂臨床用藥多宗仲景四逆散、逍遙散、越鞠丸、半夏厚樸湯等[7]。

3.2 從脾調理,化解情志 徐經(jīng)世教授指出:《金匱要略》有“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之言,表明肝、脾兩臟在臨床診治疾病時密切相關。脾胃不僅是氣血生化之源,還是氣機升降的樞紐。因此人的精神狀態(tài)與脾胃的運化及氣機的升降是相關聯(lián)的。若脾的健運失調,或升降無序,則水谷精微化生不足,臟腑失于氣血濡養(yǎng),可出現(xiàn)情志異常。故徐經(jīng)世教授每于情志病診治中疏肝同時不忘治脾,治脾時又把“理脾陰”放于首要[8]。徐經(jīng)世教授指出:“當下國人生活水平提高,肥甘厚味已成日常,但若不加節(jié)制,??蓚?、化濕、生熱;另有工作不得志者,心情郁悶不暢,日久五志過極可化火,火熱內生又可傷人體陰津,故指出現(xiàn)階段多數(shù)人的體質以陰虛為主”[9]。因此在臨床中先生非常注重張介賓“陽非有余,陰常不足”及朱丹溪“陽常有余,陰常不足”的理論[10],告誡筆者在治療中焦病變時一定要:“理脾宗東垣,和胃效天士”和“益脾重理氣、養(yǎng)胃用甘平、補不得峻補、溫燥要適度”[11]。選方用藥時多以性味平和、效齊力中藥物為主,并多采用雙向調節(jié)的方式,使脾胃有序的升降,則五臟六腑也隨之各施其職[12]。

4 病案舉例

患者徐某,男,52歲,初診時間為2018年4月8日。病史:患者五年前精神受創(chuàng)后開始出現(xiàn)胃脘部滿悶不適,納食無味,情緒急躁易怒,精神焦慮,漸近加重,屢醫(yī)無效??滔掳Y:脾氣急躁,精神焦慮,言語反復,胃脘脹滿不適,饑餓時則灼熱不舒,晨起咽干時咳,干嘔,齒齦易出血,腰酸痛如折,脅肋部偶有脹痛不適,下肢畏寒乏力,夜寐較差且多夢,小便色黃,大便日有一行,舌質暗紅,苔薄黃膩,脈來弦細,右尺略浮。徐經(jīng)世教授四診合參,辨其為情志病。主因肝氣郁滯,脾胃運化失調,而至人體所需氣血化生無源,臟腑組織失于濡養(yǎng)而發(fā)病。治療上當疏肝理氣解郁的同時兼顧健脾化濕。方藥如下:柴胡15 g,綠梅花25 g,姜竹茹10 g,太子參18 g,代赭石12 g,姜半夏12 g炒黃芩9 g,炒枳殼15 g,炒川連5 g,棗仁25 g,琥珀10 g,甘草5 g。共10劑。水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

二診:5月13日,患者自訴服藥后癥狀皆有緩解??滔掳Y:偶有情緒焦慮,胃脹稍好轉,仍有饑則灼熱,咽干咳嗽,有物阻感,睡眠較前有所好轉,但仍有多夢,小便調,大便偶有干結,舌質紅,苔薄,脈弦細。按其脈證,均有好轉,治療上調整方藥。處方:北沙參20 g,淮小麥50 g,炒枳殼12 g,遠志10 g,炒川連5 g,姜半夏12 g,竹茹10 g,白芍20 g,棗仁25 g,杜仲20 g,茯神20 g,甘草5 g。繼服10劑。

三診:6月24日患者復診時訴現(xiàn)諸癥顯著好轉,幾天前因遇煩心事,心情煩躁郁悶,癥狀覆轍,自行服藥后胃脹明顯好轉,現(xiàn)訴無饑餓感,飯后胃脘部偶有隱痛,咽干及咳痰癥狀好轉,夜寐安,二便正常,舌質稍紅,苔薄,脈弦細滑。處方:茯神20 g,炒枳殼12 g,姜竹茹10 g,菖蒲10 g,炒川連3 g,遠志10 g,棗仁25 g,綠梅花20 g,谷芽25 g,橘絡20 g,合歡皮20 g,佛手12 g。繼服15劑。

按語:脾為生血之源,肝為貯血之器,氣滯、濕阻導致肝脾氣機失調而致情志病癥。該患者精神受創(chuàng)后出現(xiàn)情志失調,使肝氣郁結不舒、氣機升降無序,繼而影響脾胃運化,導致濕阻中焦,而致疾病的發(fā)生,故首診方中重用綠梅花、柴胡。綠梅花既可疏肝,又能和中兼以化痰散結,肝脾同調;柴胡可疏肝氣解諸郁;兩藥共用加強疏肝之功效,直達主因。因徐經(jīng)世教授強調調脾時要時刻把握“護脾而不礙脾,補脾而不滯脾,泄脾而不耗脾”[9]原則,故臨床中常選用補而不燥、滋而不膩、行而不滯的平補之品,太子參性平即可益氣健脾,又能潤肺生津;炒枳殼性溫,味酸、辛,功能行滯消脹,理氣寬中,可疏布胃部脹滿不適感;《本草正義》[13]中指出枳殼“苦涼微酸,炒熟性平”,可知枳殼清炒后藥性得到緩和;四藥相合共為君藥,以達疏肝解郁,調脾安神之功,可使患者情志得舒,心神得養(yǎng)切中病機。琥珀為礦石類藥物,因其入血分,重鎮(zhèn)安神,故能使魂魄得定、五臟得安;棗仁入心、肝二經(jīng),性甘平,可養(yǎng)肝益心安神。兩藥相配心血得養(yǎng),神智得安,可使患者的睡眠癥狀得到改善。又因肝氣橫逆犯胃,患者干嘔癥狀明顯,入以竹茹通利三焦、和胃止嘔之效;黃芩、黃連可清上中二焦,使痰濕得祛,胃熱得清;合姜半夏可使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增強;患者胃氣得降,干嘔得止,癥狀自消。又因患者腰酸痛如折,脅肋脹痛不適,遂加入甘草和白芍。甘草一能調和諸藥,二來與白芍相配酸甘養(yǎng)陰,緩急止痛,以養(yǎng)肝體,藥到病除患者情志自安??芍壬谡{治情志病時時刻把疏肝解郁、調和脾胃放在首位?;颊叨\及三診時皆隨癥加減用藥,療效顯著。縱觀全方,充分印證了徐經(jīng)世教授在治療情志病時,多從肝脾入手,既注重肝的疏泄,又不疏忽脾的運化。與 “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的著名論斷交相呼應,為情志病的臨床診治提供新的診療思路。

5 小結

情志病屬于中醫(yī)的“郁證”范疇,隨著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情志病已成為臨床中的常見病,但因其病因復雜,證候表現(xiàn)常去而復來,故治療比較棘手。徐經(jīng)世教授臨證數(shù)十載,一直強調“郁”在許多疾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性,故臨診情志病時始終抓住“氣”“郁”兩字,緩以調之。從脾論治以和緩中州,調肝為主以轉樞少陽,達到抑制木郁反克制勝之目的,從而使邪去正安。此外,徐經(jīng)世教授時常關注患者自身情志的變化,并予細心勸慰,療效顯著。

猜你喜歡
經(jīng)世肝氣情志
逍遙散加減治療肝氣郁滯型月經(jīng)不調的臨床效果
春季養(yǎng)肝食何“味”
調暢情志 遠離悲秋
劉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體論
熊十力《儒行》詮釋中的經(jīng)世意蘊
曾國藩“以禮代理”的經(jīng)世思想產生緣由
贏未來(2018年12期)2018-12-13 10:32:00
歷史與記憶
68例肝氣郁結型慢性膽囊炎腹腔鏡術后中醫(yī)護理的分析研究
柴胡疏肝散加減治療肝氣犯胃型胃脘痛的療效觀察
移精變氣法在情志病治療中的運用探討
铜川市| 鹤山市| 拉孜县| 丹东市| 临夏县| 甘泉县| 吉安县| 那曲县| 江阴市| 崇阳县| 金沙县| 乐都县| 高密市| 百色市| 城口县| 怀集县| 宜阳县| 紫金县| 义马市| 嘉祥县| 泗洪县| 海安县| 双江| 轮台县| 崇左市| 临邑县| 满洲里市| 莎车县| 武穴市| 民和| 汶上县| 寻甸| 万安县| 噶尔县| 阜康市| 额尔古纳市| 永寿县| 延川县| 绥阳县| 麻江县| 舒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