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群文閱讀”是指在單位時間內(nèi),圍繞同一個主題呈現(xiàn)多篇文章展開的探究性閱讀教學。群文閱讀的價值遠遠不止閱讀數(shù)量的增加,更是深入文本內(nèi)部,關(guān)注文章表達形式、核心觀點等方面的內(nèi)容,還能有效提高學生文學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在小學語文中進行群文閱讀教學能有效地提高學生語文水平,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群文閱讀教學?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51-0076-02
引言
目前,我們小學語文課堂的閱讀教學往往習慣于單篇課文教學,形式比較單一,內(nèi)容缺乏豐富,進一步限制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思路,又因平時部分學生懶于閱讀,閱讀教學的效果差強人意。而近兩年來出現(xiàn)的一種新型的閱讀教學方式——“群文閱讀”打破了這種只教一篇的教學模式,由“一篇”到“一群”,不僅開拓了學生的自主閱讀空間,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搭建了學生參與閱讀的廣闊平臺,而且能夠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語文素養(yǎng)。
一、“群文閱讀”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性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第一、二、三學段的學生課外閱讀總量分別不少于5萬、40萬、100萬字?!痹谛抡n改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的指引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有利于學生自主閱讀習慣的形成,有助于學生學習品位的提升,同時,“群文閱讀”給教師和學生都帶來了新的發(fā)展空間,為小學語文教學開創(chuàng)了一片新天地。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
(一)有效增加學生的閱讀量。
閱讀是學習語文的最好辦法,可是常常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的閱讀量僅僅是教材,可是如果只是單純地閱讀課文中的幾篇文章,是遠遠達不到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的。如果展開群文閱讀,把與教材中相關(guān)聯(lián)的文章(至少三四篇)拿到課堂上和學生一起閱讀,這樣無形中就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拓展了學生的視野與思維,也增加了學生的素材積累,提升了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yǎng)。
(二)有效地訓練學生的閱讀速度。
閱讀速度決定了學生的閱讀量,閱讀的方式有很多種,如果小學生只會一種指讀的朗讀方法,那他們的閱讀速度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閱讀的篇目增加了,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閱讀,久而久之,不僅學生的閱讀速度也就有所提升,而且學生歸納總結(jié)的能力,快速獲取文章觀點的能力都有所提升。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隨著群文閱讀的逐步推進,學生逐漸學會了各種閱讀的方法:精讀、略讀、瀏覽、速讀、默讀、朗讀等等方式,讓學生明白不同的文章,可以選擇不同的閱讀方式。隨著群文閱讀的內(nèi)容不同,各學科的內(nèi)容都有涉及,學生的知識面擴大了,視野開闊了,同時也學會了多篇文章思想的分析歸納,觀點的提煉整合,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開展“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培養(yǎng)閱讀興趣,提升閱讀動力。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關(guān)注學生通過多種媒介的閱讀,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優(yōu)秀的閱讀材料”。教師要根據(jù)小學教育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有針對性地推薦適合小學生的讀物,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喜歡閱讀,樂于閱讀,提升學生閱讀的動力。在小學教育階段,由于小學生有較強的好奇心,容易被周圍事物所吸引,在閱讀中注意力容易被分散。因此,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進行趣味教學,或者故事教學,善于運用學生比較容易接受的學習方式對他們進行有計劃的閱讀訓練,寓教于樂,就會逐漸被閱讀的魅力所吸引。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三單元的課文《巨人的花園》、《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樹》、《小木偶的故事》這四篇不同作家不同風格的童話時,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了解童話的內(nèi)容,品味童話的語言,我以“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為教學策略,讓學生在童話的世界里盡情徜徉、遨游,感受童話的魅力。之后又為學生推薦了兩篇有關(guān)聯(lián)的文章《大林和小林》、《小山雀學本領》,讓學生聯(lián)想教材中的課文,進行對比分析,進一步引發(fā)學生的思考,促進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二)培養(yǎng)目標意識,提高閱讀能力。
每一節(jié)課都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新課改要求每一節(jié)都要出示學習目標,樹立學生的目標意識,做到有計劃,有目的的學習?!缎W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讓學生閱讀多篇文章,進行群文閱讀,能夠有效地改善教師實施閱讀教學的效果,彌補傳統(tǒng)閱讀教學模式的不足,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小學語文以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為目標。教師根據(jù)教學的課程安排,合理制定群文閱讀計劃。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閱讀、多比較、多質(zhì)疑、多分享,最好能夠在以后的閱讀理解中舉一反三,做到學以致用。如在學習《螳螂》、《大青牦》、《蜘蛛》、《北極母熊》、《縫紉鳥》、《獨耳大鹿》這單元的內(nèi)容時,我讓學生在閱讀完這幾篇文章后,說說學習這幾篇文章,我們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這個目標包括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價值觀。只有明確了學習的目標,學生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才可以有計劃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群文閱讀切記不要太隨意,沒有主題與主線,讀到哪里算哪里,讀出什么感悟就是什么。閱讀沒有具體的要求,學習沒有明確的目標,是很難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
(三)培養(yǎng)閱讀習慣,提升欣賞能力。
閱讀是一個持續(xù)的、常態(tài)化的過程,而不是一個突發(fā)性的動作。課堂上的閱讀時間相對來說是有限的。要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還需要教師要積極開展閱讀實踐活動,優(yōu)化教學手法,給學生創(chuàng)造自由閱讀的空間,積極為學生搭建讀書平臺。在群文閱讀實踐活動中,教師發(fā)現(xiàn)有的同學可閱讀的書籍較少,閱讀面較窄,大多數(shù)小學生只是看看作文書,閱讀的經(jīng)典名著很少。為此教師可以倡議同學們自己捐書,開設班級圖書角。通過設置讀書角,微閱讀等形式多樣的手段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要根據(jù)教學目標,盡可能多地幫助學生選取不同種類的文本,如:神話、故事、寓言、童話、傳記等來豐富學生的信息量,將 “速讀”、“略讀”、“精讀”、“跳讀”等的閱讀技巧貫穿到不同體裁的閱讀教學中,讓學生真正達到全方位多層次的發(fā)展。同時要強調(diào)學生“讀”“悟”結(jié)合,讓學生在閱讀中欣賞,在欣賞中閱讀,培養(yǎng)學生學會傾聽、學會合作、學會記錄的良好習慣,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展示閱讀的空間,搭建更為廣闊的閱讀和欣賞平臺。如,在學習了《狐假虎威》這課后,我給學生推薦了《列那狐的故事》、《守株待兔》、《畫蛇添足》等這幾篇文章,讓學生感受不同文章的風格和情感所在,不僅開闊了學生的閱讀視野,而且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
(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展語文思維。
小學生正處于語文思維發(fā)展的關(guān)鍵期。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不同,結(jié)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心理特點,尋找群文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點,做到以點帶面。可以是同一主題閱讀,教師引導學生圍繞同一主題展開閱讀。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一單元時,我依據(jù)教材所提供的篇章,結(jié)合同步閱讀教材中的《傾聽鳥語》、《和樹談心》、《落葉》、《密西西比河風光》這四篇文章進行有機整合,引導讓學生展開豐富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操。通過閱讀,學生在學習內(nèi)容、學習方法上相互滲透,并熟練掌握閱讀方法,使學生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情感受到熏陶、思維得到發(fā)展。也可以是同類體裁閱讀,將群文按照小說、散文、詩歌等進行組合,通過閱讀,讓學生對同體裁文章進行對比分析,把握閱讀特點與規(guī)律。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所閱讀的文章提出疑問與學生共同探討,為提高學生閱讀水平、進行深入閱讀提供可能,教師要借助不同類型的文章,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進行知識構(gòu)建,深化學生的閱讀效果,發(fā)展學生的語文思維。
(五)積累寫作素材,以讀促寫。
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語文包括閱讀和寫作兩個方面。”在語文教學中,最好的語文閱讀教學離不開寫作訓練,以讀促寫;反之,日常的寫作訓練素材都是源于自閱讀教學,以寫促讀。 小學生寫作文,經(jīng)常感覺無話可說,無事可寫,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平時閱讀量較少,視野狹窄,不會觀察與思考。
在語文教學中采用群文閱讀的方式可以為寫作積累大量的素材,這是一條很好的促進寫作訓練的途徑。因為群文閱讀一般是針對某一單元主題或者思想主題,亦或?qū)懽鞣椒ㄏ嗨频奈恼麻_展對比閱讀。在閱讀時,因為同時幾篇文章的主題或者思想、寫法一起比較學習,學生對某件事,或者某種思想,某種寫法感受頗多。教師就要及時抓住契機,引導學生展開寫作訓練,以讀促寫,提升學生作文的高度與深度。反之,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對文章的理解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以寫促讀,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例如,在學習小學四年級課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一單元時,可以定位為樹立遠大志向。在學習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選擇《詹天佑》《錢學森》等幾篇具有以遠大志向為主題的文章展開群文閱讀。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與其他文章閱讀發(fā)現(xiàn),要塑造一個形象鮮明的人物,我們首先要把這個人物放在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中,然后通過人物的語言、外貌、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描寫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表現(xiàn)人物精神品質(zhì)。另外我們還發(fā)現(xiàn),這些人物的言行舉止都源于對“祖國的熱愛”,把國家的振興作為自己的責任與義務,他們認清了“家”與“國”的關(guān)系。只有自己的祖國強大了,作為自己堅強的后盾,我們個人才能夠安居樂業(yè)。正是有了這樣的崇高的境界,他們才能做到吃苦耐勞、頂嚴寒、冒酷暑,牢記自己的遠大理想,并矢志不渝。通過對課文的理解,相信學生對自己的理想有了新的認知,對自己的人生價值觀也有了新的目標。此時引導學生寫寫自己遠大抱負,以及為了自己的志向應該怎么做,我想學生應該有千言萬語想要表達自己理想,會積極地把自己的人生奉獻給國家,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結(jié)束語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群文閱讀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需要,優(yōu)化組合課內(nèi)外知識,注重與課外讀物有機整合,延伸閱讀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群文閱讀可以不斷拓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更長遠健康的發(fā)展。當然,群文閱讀也不是萬能的,在具體的實施中教師一定要結(jié)合自己教學的風格,自己所帶班級學生實際的閱讀能力,科學合理地規(guī)劃群文閱讀內(nèi)容,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學會多篇文章觀點的對比、提煉與整合。從而真正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魏志華.淺談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 學周刊,2020(03).
[2]唐秀蘭.探究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34).
[3]曹發(fā)敏.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組文策略淺談[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shù)刊),2018(1).
[4]魏小娟.農(nóng)村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實踐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7.
[5]顧佳.學貴心悟,授之以漁——談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有效運用[J].小學教學研究,2019(30).
[6]丁雪萍.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探微[J].當代教研論叢,2019(3).
作者簡介:
蔣麗萍(1979.06-),女,甘肅武威人,漢族,本科學歷,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