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欽
摘要:在高中語文作文寫作中,“生活”是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最佳陣地。因此,基于“生活教育”的思想,高中語文教師應當積極將作文寫作與生活緊密結合起來,激發(fā)學生寫作靈感,提高學生作文寫作水平。
關鍵詞:高中語文;寫作;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01-0074-01
基于語言輸入輸出假設理論的視角,在語言的學習中,寫作是語言輸出的有效途徑,是學生語言綜合素質的直接體現(xiàn)。高中階段,寫作在學生的語文學習中占據(jù)著較大的比重。尤其是在語文高考中,寫作所占比重較高。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加強對學生的寫作訓練,創(chuàng)新語文寫作指導模式,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在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寫作指導中,教師過度重視對寫作技巧的指導,而忽視了學生的寫作積累,導致學生寫出的文章因缺乏真情實感而呈現(xiàn)“假、大、空”的現(xiàn)象,這種缺乏內(nèi)涵的作文,在高考的過程中也難以取得好的分數(shù)。生活化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構建,這種立足生活的作文指導模式,有助于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
1.生活化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構建的價值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近年來,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發(fā)展的背景下,“生活教育”逐漸成為一種現(xiàn)代化的教育思想而被廣大教師所用。在高中語文的寫作教學中,生活化教育模式的構建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1.1?“生活”是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最佳陣地。
寫作,應當源于生活,方才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而不是“假、大、空”。教師在語文寫作指導中,如果僅僅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技巧和方法,對學生的寫作內(nèi)容指導不足,學生寫出的文章往往因為缺乏真情實感而難以打動人。就高中語文的寫作教學而言,教師在教學中積極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立足生活進行寫作,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領悟生活的習慣和能力,讓學生結合生活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例如,在高中語文有關寫景的文章中,教師可以引領學生結合自身的旅游實踐經(jīng)歷,寫自己所熟悉的一些名勝古跡,也可以寫一些自然景觀如日出、日落、晚霞、黃昏,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之美景等。同時,在寫作指導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積累的習慣,讓生活成為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最佳陣地。
1.2?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構建有利于促使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改革。
前面我們說到:寫作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作文在高考的過程中占據(jù)著較大的比重。這就要求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加強對學生作文寫作的指導,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然而,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寫作指導過于單一、機械,教師習慣于給學生講解寫作的理論知識,卻忽視了寫作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性。和傳統(tǒng)的寫作訓練是不同,教師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積極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改變過去單調(diào)、機械的作文訓練現(xiàn)狀,轉變學生的寫作意識和習慣,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同時促使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改革。
2.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生活化教學模式構建的有效對策
2.1?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
前面我們談到:生活是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最佳陣地。因此,在高中語文的作文指導中,教師要善于讓學生以生活為基礎,積極積累寫作素材,讓學生在不斷的生活體驗中,不斷去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尋找寫作的靈感,同時培養(yǎng)學生作文寫作的想象力,為全面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奠定基礎。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呢?筆者認為:教師在作文指導的過程中,可以有目的地選擇一些社會熱點話題或者是當前受人關注的事件作為主題,讓學生圍繞主題寫作。這種圍繞生活熱點問題寫作的方式,有助于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積極思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在不斷的思考過程中提升寫作的思維和能力,同時有助于激發(fā)學生作文練筆和寫作的興趣,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此外,在日常的高中語文作文指導中,教師要時刻提醒學生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在不斷的積累中,夯實自己的寫作基礎,提高寫作水平。
2.2?立足生活,培養(yǎng)社會意識。
當今時代的高中學生,是祖國的未來,不僅應當具有家國情懷的意識,更要有社會責任和使命的擔當,方能肩負起一個國家、民族發(fā)展的希望。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作文指導中,應當立足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讓學生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作文寫作的方式,進一步提高學生作文寫作的格局,有效地改變學生在過去作文寫作中的低格局意識。例如,在寫有關祖國優(yōu)秀文化的文章中,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文化自信,讓學生對國家、對民族有自豪感,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觀看一些反映祖國文化成果的片子,話劇,歌劇,舞臺劇等,如《霸王別姬》《大紅燈籠高高掛》《雷雨》《駱駝祥子》,聽一聽《梁祝》《黃河鋼琴協(xié)奏曲》等藝術性和思想性俱佳的作品,既能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同時優(yōu)秀的藝術表達又可以讓學生重新審視祖國的文化,經(jīng)過和西方以及東洋文化進行對比,讓學生拿起筆來對文化不同進行理性批判,可以增強學生的思想情感,對民族文化產(chǎn)生深深的認同,進而樹立遠大理想,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被生活視野左右。
2.3?勤于練筆,提高寫作能力。
高中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應當養(yǎng)成勤于練筆的習慣。唯有勤于練筆,才能夠讓學生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記錄下來,并在記錄的過程中,迸發(fā)寫作的靈感,進而達到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目的。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作文指導中,應當培養(yǎng)學生勤于記錄生活的習慣,促使學生在長期的記錄中,提高自身的作文寫作水平。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在作文指導中,應當積極構建生活化的作文教學模式,立足生活,積累寫作素材,激發(fā)學生寫作靈感,全面提升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圣明.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生活化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2017,(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