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浩 劉兆霞
摘要:本文首先從國際和國內(nèi)兩個角度分別分析了動物試驗替代方法在獸用疫苗檢驗中的應用概況,其次從試驗動物替代方法、血清學替代方法、疫苗抗原定量方法三個角度分析了動物試驗替代方法在獸用疫苗檢驗中的應用方式,旨在為動物試驗替代方法在獸用疫苗檢驗中的應用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動物試驗;替代方法;獸用疫苗檢驗;應用
中圖分類號:S851.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9737(2020)01-0018-02
在獸用疫苗檢驗中應用動物試驗替代方法,目前已經(jīng)成為了疫苗檢驗的發(fā)展趨勢,但是動物試驗替代方法在我國的應用發(fā)展速度較慢,其中最顯著的便是體外抗原測定方法應用及檢驗產(chǎn)品研制的滯后,這導致部分獸用疫苗檢驗應用的仍然是傳統(tǒng)檢驗方式,由此可見,動物試驗替代方法的應用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1?動物試驗替代方法在獸用疫苗檢驗中的應用概述
1.1?國際應用概述
早在1959年,便有英國動物學家提出了3R原則(減少、替代、優(yōu)化),具體含義如下:減少科學研究活動的動物應用量,尋找能夠替代傳統(tǒng)檢驗方式的動物試驗替代方法,優(yōu)化動物試驗方法來減輕試驗動物痛苦。1978年,David Smyth 教授對3R進行了進一步概括,3R也成為了動物試驗替代方法的研究核心和主要內(nèi)容。國際上建立了很多研究機構,用來研究動物試驗替代方法,同時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技術,以推動新技術的開發(fā)和應用。此外,很多發(fā)達國家制定了動物保護法來對動物試驗進行約束,世界上第一個涉及到了試驗動物保護條例的法律是英國在1876年頒布的《防止虐待動物法》[1]。
1.2?國內(nèi)應用概述
我國關于動物試驗替代方法的研究起步較晚,因此與國際上還存在較大差距,但是這種差距在逐漸縮小。我國第一次將3R納入到法律文件中是1997年,并且將動物試驗替代方法作為動物試驗研究的重要部分,2001年,科學技術部指出,我國的動物福利保障制度與國際接軌,同時實現(xiàn)對試驗動物的法制化管理。2006年,建立了中國替代方法研究評價中心,旨在為我國動物試驗替代方法的研究提供平臺。目前,3R在我國已經(jīng)受到了廣泛關注,同時有很多生命科學工作人員積極參與到了動物試驗替代方法研發(fā)和應用中。
2?動物試驗替代方法在獸用疫苗檢驗中的應用方式
2.1?試驗動物替代方法
目前,應用在獸用疫苗檢驗中的小型試驗動物,如雞、鼠、兔等,其供應量較為充足,實驗人員獲得試驗動物的難度較低。但是一些大型試驗動物,如豬、馬、牛、羊等,一些特殊動物,如貂、狐等,實驗人員獲得試驗動物的難度較高,實驗人員通常需要到散養(yǎng)戶或者是養(yǎng)殖場進行篩選,但這樣篩選出來的動物嚴格意義上不能被稱之為試驗動物[2]。再加上國家針對重大動物疫病執(zhí)行強制免疫制度,例如尋找豬藍耳病抗體獸用疫苗檢驗試驗動物,這便進一步增加了實驗人員獲得試驗動物的難度。
為此,實驗人員便開始在獸用疫苗檢驗中試驗動物替代方法,旨在通過小型動物來替代大型動物和特殊動物,以此來降低試驗難度和試驗成本,同時也是在踐行3R原則中的“減少”標準。例如,在豬瘟兔化弱毒獸用疫苗檢驗中,可以以兔為試驗動物,通過兔體定型熱方式來代替陰性豬,這樣不但能夠減輕檢驗難度,提高檢驗效率,還能夠減少病毒污染。在豬圓環(huán)病毒2型滅活苗檢驗中,可以以鼠、兔為試驗動物,通過免疫試驗方式來代替陰性豬,解決試驗動物篩選難的問題。
2.2?血清學替代方法
在很多滅活苗獸用疫苗檢驗中,由于受到滅活加之佐劑的影響,應用半數(shù)感染量方法測定抗原滴度的難度較高,為此,很多滅活苗獸用疫苗檢驗需要應用本動物攻毒法檢驗方式。但是這種檢驗方式的應用不符合3R原則,同時飼養(yǎng)試驗動物的難度較大,需要嚴格處理動物糞便和尸體,以此來預防病原菌污染。
為此,針對部分滅活苗獸用疫苗檢驗工作,應用了血清學替代方法,具體是采集應用了疫苗的動物的血清,測定其特異性抗體滴度,將滴度作為疫苗效果的檢驗指標。血清學替代方法的應用能夠避免病原菌污染,還能夠避免給試驗動物帶來痛苦。從疫苗檢驗的角度而言,血清學替代方法的應用能夠實現(xiàn)對攻毒實驗的定量判斷,能夠更好的評估疫苗檢驗效果,而血清易保存的特點還降低了檢驗難度。例如,在雞新城疫、減蛋綜合征二聯(lián)滅活疫苗疫苗檢驗中,應用血清學替代方法,檢驗效果視免疫雞血清中HI抗體效價而定。
2.3?疫苗抗原定量方法
抗原含量是獸用疫苗檢驗效果的直接決定因素,目前,體外抗原定量方式在活疫苗檢驗中的應用已經(jīng)取得了顯著效果,并且已經(jīng)成功取代了免疫攻毒方式,具體的抗原定量方式有:通過培養(yǎng)微量細胞來觀察細胞病變,并計算細胞培養(yǎng)物的半數(shù)組織培養(yǎng)物感染量;通過免疫熒光方式計算半數(shù)感染量,此方式只適用于不致細胞病變抗原定量;部分病毒會在細胞單層上留下蝕斑,利用這一特性,可以通過計算蝕斑方式來計算疫苗蝕斑形成數(shù)量;通過計算活菌方式來計算菌落形成數(shù)量,此方式只適用于細菌活疫苗抗原定量。疫苗抗原定量方法在獸用疫苗檢驗中應用,能夠最大限度的做到動物試驗替代,不但符合3R原則,還能夠節(jié)省檢驗成本和時間[3]。
3?結束語
在獸用疫苗檢驗中應用動物試驗替代方法最關鍵的便是要建立傳統(tǒng)檢驗方法和替代檢驗方法的平行關系,并且需要在不同批次產(chǎn)品之間來回確認,同時應用統(tǒng)計學理論對兩種檢驗方式進行相關性分析,以此來確保兩種檢驗方式檢驗效果的一致程度,同時建立起動物試驗替代方法在獸用疫苗檢驗中的應用標準。
參考文獻:
[1] 王曉卉,李翠,蔣卉,等.動物試驗替代方法在獸用疫苗檢驗中的應用概況[J].中國獸藥雜志,2015(04):60-64.
[2] 農(nóng)業(yè)部.獸用疫苗生產(chǎn)企業(yè)生物安全三級防護標準[J].江西畜牧獸醫(yī)雜志,2017(05):39-43.
[3] 陳永僩,倪亞瑋.美國獸用疫苗生產(chǎn)及管理[J].獸醫(yī)藥品通訊,1986(03):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