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學 黃 雷
中小學是學生學習發(fā)展的重要階段,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引發(fā)社會的高度重視。自尊是個人基于自我評價而產生的一種自我尊重,并要求他人、社會尊重總的情感體驗,是個體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和積極指標;主觀幸福感是一種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 包含了學生發(fā)展的重要內涵, 是評估學校教育質量的重要指標;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對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要求,相關研究表明自尊與主觀幸福感、人際關系這三者關系密切,為此我們將通過2010年中國家庭追蹤調查數據分析小中學生自尊情況及其與主觀幸福感與人際關系。
本研究使用2010 年中國家庭追蹤調查數據(CFPS)調查數據。CFPS是重點關注家庭關系、教育成果、健康等多類主題的全國性、多學科、大規(guī)模社會跟蹤調查項目,樣本覆蓋25 個省/市/直轄區(qū)約16000戶。針對中小學生自尊、幸福感及人際關系的關系,三個關鍵變量來自少兒問卷中價值觀與自我認同部分,我們選取針對自我認同相關問題樣本對象,刪除缺失值,保留性別、出生所屬地、人緣與幸福感得分等完整的樣本個體,最終獲得566 個有效樣本。樣本中男生占比48.9%,女生占比51.1%,62%的中小學生來自鄉(xiāng)村,其余38%來自城市。
中小學生自尊變量采用Rosenberg 于1965 年編制的自尊量表(SES)的修改版獲取,用于評定青少年關于自我價值和自我接納的總體感受。SES 量表由十個問題組成,問題的設計充分考慮測試的方便性,受試者直接選擇這些描述是否符合自己。該問題分為五級評分,1 表示十分不同意,2 表示不同意,3 表示既同意也不反對,4表示同意,5表示十分同意,總分范圍在10~50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
因變量主觀幸福感及人際關系從2010 年CFPS問卷讓受訪者自我評價幸福感及人緣,沖測量題目分別為“你覺得自己有多幸福?”分五個等級,1表示非常不幸,5表示非常幸福?!澳阏J為自己的人緣關系有多好?”分五個等級,1表示非常差,5表示非常好。
本研究使用文獻研究、定量分析方法,調研數據使用EXCEL 進行匯總、篩選、量化,最后使用SPSS19.0軟件進行相關統計分析。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描述統計、相關分析、回歸分析等。
1.不同性別中小學生自尊得分差異分析。用獨立樣本t 檢驗分析不同性別中小學生自尊得分的差異,結果表示男女生自尊平均得分基本相同,分別為29.64、30.00,不存在顯著差異。2.不同生源地中小學生自尊得分差異分析。用獨立樣本t 檢驗分析不同生源地中小學生自尊得分的差異,結果表示男女生自尊平均得分略微不同,分別為30.25、29.56,sig值為0.024,存在顯著差異。其中來自城市的中小學生自尊得分顯著高于來自鄉(xiāng)村的學生。
采用Pearson 相關分析,檢驗學生自尊得分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結果表明,學生自尊得分與主觀幸福感顯著相關,且相關系數為0.172。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檢驗學生自尊得分與人際關系的關系,結果表明,學生自尊得分與人際關系顯著相關,且相關系數為0.198。
采用線性回歸法,以主觀幸福感、人際關系為自變量,自尊得分為因變量進行回歸分析,結果表明,以主觀幸福感、人際關系對自尊得分具有正向預測作用,相關系數分別為0.48、0.692。可見相較主觀幸福感,人際關系對中小學生自尊得分影響更大。
由檢驗結果可知,在本次樣本中不同性別的中小學生自尊水平差異不大,該結果與范舒怡(2020)在四至六年級中得出男女差異顯著,女生自尊高于男生的結果不同,結合趙東妍(2019)對中小學生自尊水平的橫斷歷史研究,可以得出男女自尊水平的差異隨著年齡在不斷變化,本研究主要的對象主體在三年級,表現出男女自尊差異不明顯,隨著年齡的增加在四至六年級女生的自尊水平顯著大于男生,而到初中、高中時期男生的自尊水平提高幅度往往會大于女生。在不同生源地中小學生自尊水平比較中,城市與鄉(xiāng)村學生的自尊水平存在顯著差異。這可能是由于這些學生家庭經濟條件、接受的教育質量的差異,來自鄉(xiāng)村的學生往往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從而不愿接觸新事物,而來自城市的學習接觸的教育概念、新事物較多,相對處于開放的環(huán)境中。其次,自尊水平與人際關系關系密切,來自鄉(xiāng)村的中小學生可能存在人際交談、人際交友或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困擾,教師應該加以關注。
自尊與幸福感及人際關系存在顯著相關,且對中小學生自尊得分存在正向預測作用。中小學生往往易從家長、教師、同學中得到評價及反饋,對個人意義重大的反饋是健康發(fā)展的關鍵因素,自尊較低的學生更容易對自己產生消極評價,接受他人負面反饋時也會降低自尊水平,相反自尊較高的同學會通過心理調節(jié)保護高自尊。積極反饋往往能夠提升學生的自尊,對消極反饋進行調節(jié)從而保護自身,維持良好的主觀幸福感。有關研究表明低自尊的學生個體對自身、同學、教師等的感知會傾向消極,從而對人際關系有負面影響,高自尊的學生則傾向于對周圍人存在正面感知,促進人際關系的良好發(fā)展。
總之,針對不同生源地的中小學生,教師應采用多樣的心理輔導方式,給予不同的心理支持。對于來自鄉(xiāng)村的學生,重點關注,必要時進行單獨的心理咨詢,結合分析結果來提高其自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