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建華 賈詩琦
摘要:“青年佛系文化”是“喪文化”的延續(xù)性發(fā)展,是新媒體時代青年社會心態(tài)變化的新模式。在心理訴求機制、心理代償機制、心理緩釋機制、心理參照機制的共同作用下,佛系青年文化是新媒體時代青年自我選擇自我支持的價值理念,并踐行支持自我價值的社會行為。構建兼容協(xié)調、多元有序的價值秩序,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尊重差異包容多樣,以對青年存在價值與利益訴求的認同為基礎進行價值吸引,以社會支持與價值整合為方式進行價值疏導。
關鍵詞:新媒體;佛系青年文化;心理機制;價值引導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749(2020)05-0061-05
“佛系青年”是青年亞文化的一種新的表現(xiàn)形式,反映出同屬于青年亞文化中所具備的共性,即反映出在社會中的青年個體面對新的時代背景下所體現(xiàn)出的獨特的社會現(xiàn)象和心態(tài),都是在社會的實踐基礎上衍生出的不同于社會主流文化的意識,但是“佛系青年”作為一種新的青年亞文化形式也具有其自身的特點。要真正實現(xiàn)對于現(xiàn)階段“佛系青年”亞文化的正確解讀,需要從它自身所具有的特點進行分析和闡釋。
一、新媒體時代“佛系青年”的符號表征與自我塑造
1.“佛系青年”文化建構下的心靈推崇:自我污名化與憊懶心理
“佛系青年”不同于之前的“喪文化”所產生出一種頹廢的色彩,也不同于網絡熱詞“屌絲”所表現(xiàn)出來的以“自我污名化”為特色的亞文化形式,“佛系”以其自身的獨特內涵在現(xiàn)階段的亞文化形式中表現(xiàn)出新的特性。“佛系”文化名義上主張無所欲求,實則是給網絡社會的“無聊青年”為自身懶惰行為與逃避心理提供良好的借口?!拔曳鹣?、固我慵懶”,“佛系考研”的青年主張“考研考得上是緣,考不上是命”;“佛系白領”主張工作不求加薪升職,只求安穩(wěn)做條咸魚,這一切都在表明自身不積極向上的憊懶心理,不愿意付出努力,還沒有為成功付出努力就已經為失敗尋找好了借口。不少“佛系青年”將自由自在與懶惰成性混為一談。自由是人能選擇和享受自己所要從事的事情,并盡力去完成好;懶惰卻是一種負面的狀態(tài),是虛度光陰。佛學中也常批駁懶惰是“于斷惡修善之事不盡力也”。佛系青年的懶惰還體現(xiàn)他們對社會公共事務的漠不關心,不愿對現(xiàn)實社會或公共事務進行深度思考。公共領域是哈貝馬斯研究成果中的一個重要成果,是一種理想主義下的烏托邦,這種資本主義歷史經驗中構建出的抽象愿景不能直接、理想化的匹配和適用于中國公共領域當中。年輕人如果過于“佛系”,將自己蜷縮在一個封閉的環(huán)境中,不參與社會熱點,不討論社會事件,甚至對有違倫理、不正之風持以“得過且過、一切隨緣”的態(tài)度,甚至會出現(xiàn)“公共領域的再封建化”。這對慵懶的佛系青年而言,無疑是穿越時空的“吶喊”。部分青年人將“佛系”看成一種時尚,當作標新立異的方式;或因自我麻醉的需要,用無為的方式降低期待值,以達到逃避社會與舒緩壓力的目的;或表現(xiàn)為戲謔與好奇,通過自我貶低的方式達到娛樂的目的?!胺鹣怠币辉~似乎成了青年網民進行自我保護的代名詞,在各種隱喻之中體現(xiàn)對主流觀念的抵制和逃避既成規(guī)則的目的,但從達到的客觀效果來看,他們是通過自我貶低來達到逃避社會責任,進而尋求自我安慰、自我舒緩,這種方式并不能真正的向社會傳遞正能量,更加不能形成具有時代特色的亞文化。
2.“佛系青年”身份認同下的群體意識:價值認同與自我塑造
對于身份認同的概念一直飽受爭議,身份認同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不斷被影響而形成的一種潛意識,它是受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所影響的一種社會意識?!胺鹣登嗄辍彼淼姆鹣当闶乔嗄耆后w對于一種生活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認同與接納,因此,要想真正了解“佛系青年”,就需要探究其所隱藏在深處的對于自身具有的“佛系”的身份認同?!胺鹣怠迸c其他青年亞文化的不同在于其在傳播過程中隱藏在內心深處的身份認同?!胺鹣怠笔侵敢环N只看重自己的意愿,只要自身的舒適與追求,一種不爭不搶的人生態(tài)度和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其實是之前就存在的一類青年所具有的一種處事風格,他們的這種認知風格是由先天和后天環(huán)境所決定的。人們一直對于這種潛藏在人們意識中的一種處事風格認同,但是不曾被人注意過。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不斷進行信息的更迭和替換,一種新詞語的出現(xiàn)形成一種“危機”使得人們開始注意到這種生活方式,“佛系青年”所代表的文化內涵更是被人們接受和認同。于是,人們開始不斷以“佛系青年”來進行身份的介紹并對“佛系”群體接受,屬于網絡時代“原住民”的青年群體更是開始在網絡中各個社交平臺宣稱自己是“佛系青年”。青年群體不斷進行對“佛系青年”的身份認同,新媒體技術的便捷性更是讓“佛系青年”這個身份被更多人認識和接納。這種對于“佛系青年”身份的認同讓更多青年人加入到這個群體中來,成為一種社會亞群體的存在,讓這個詞語在網絡空間與現(xiàn)實社會傳播開來。
3.“佛系青年”二度編碼下的建構:抵抗主流文化與價值導向
青年亞文化在對于主流文化的抵抗中,并非暴力極端的方式,而是主要體現(xiàn)在審美和生活方式中,是一種溫和的儀式性的抵抗,用創(chuàng)造新的亞文化的表現(xiàn)形式來間接地對主流文化群體造成沖擊與震撼。青年人用主流文化中呈現(xiàn)的價值觀和思想觀念進行帶有自身特征的文化的二次編碼,不斷地創(chuàng)造出與主流文化不同的亞文化表現(xiàn)形式,用于以一種反叛的方式表達青年人對于主流文化的抵抗?!胺鹣登嗄辍敝写淼摹胺稹辈⒉皇侵髁魑幕兴f的“佛教”,主流文化中將“佛”定義為“覺者”?!胺稹庇址Q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之后主流文化中“佛”又形成一種宗教信仰,在中國的唐朝更是出現(xiàn)“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現(xiàn)象,“佛教”成為人們流傳下來的一種信仰,更是出現(xiàn)“佛”的各種思想觀點被人們所接受。但是,現(xiàn)階段的“佛系”思想卻不是一直被主流文化所認同的那種佛教觀念,將佛教觀念中的某一些觀點進行提煉、扭曲和置換,不斷進行改寫,將原有的意思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改變,給一個詞賦予新的涵義,這種二次編碼更是體現(xiàn)出青年群體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筆者認為這種帶有將之前的詞語進行不斷編碼和創(chuàng)新,會給當今時代所具有的亞文化賦予青年人特有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是可以被鼓勵和接受的。但是以“佛系青年”為特征的青年亞文化在現(xiàn)如今時代所呈現(xiàn)的時代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消極主義色彩的,這種色彩不斷地在青年群體中進行蔓延,甚至有擴大的趨勢。
二、新媒體時代佛系青年文化的心理生成機制與自我認同
1.向上流動的心理訴求是佛系青年文化生成的根源
在網絡新媒體一日千里,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勢頭之下,作為時代的新寵,當下的大學生,無論是心理還是價值觀,都是迥然區(qū)別于上一代的,追求個性獨立是他們的一大鮮明特點。就青年學生群體而言,其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心理成長始終處在關鍵時期,對于價值觀的達成與是非觀的建立還處在稚嫩時段,在社會思潮的作用之下,時常會對其形成這樣或那樣的干擾,致使本來應該一心學習的他們產生了不少無助與迷惘情緒。對其而言,在尚未踏入社會前,校園生活是其生活的大部分內容,而難得的同學之情、老師們如家長般的悉心教導、質樸有愛的校園氛圍給予了他們溫暖與關愛,為此其內心的需求能夠獲得最大限度地滿足。這一切的美好止步于步入社會之后,其進入社會后,校園般的溫暖不復存在,作為剛踏入社會的新人,學生們內心的需求多半是真摯、熱情、激情似火、渴望理解與關愛,而這是冷漠現(xiàn)實的社會所無法給予他們的,內心的需要無法被滿足,因而會形成相當的心理預期差。不難想象,在與社會徹底融為一體的進程中,其時常要遭遇冷眼的煎熬與孤立無援的境遇。德國哲學家斯普蘭格說:“沒有任何人會像青年那樣深陷于孤獨之中,渴望著被人接近與理解,沒有任何人會像青年那樣站在遙遠的地方呼喚?!逼錇檫_到自身在過渡期的此類內心需求,漸漸會將其內心情感轉變?yōu)閷γ魈斓钠谠S,進而形成舍棄渴求、不再抗爭、不在爭取的心理,而探究出現(xiàn)此類問題的本源,則要歸結于其自身的內心需求無法得以滿足,即其曾妄想扭轉這個近乎病態(tài)的社會,可惜身單力薄,改變不了現(xiàn)狀的他們在日后的生活逐漸形成了“佛系”的心理。
2.自我安慰的心理代償是佛系青年文化生成的內因
馬克思有言:“只有精神才是人的真正的本質”。精神生活作為人之為人的重要特征,隨著全球化、現(xiàn)代化、網絡化和個體化進程的加深,精神生活的個體化處境成為精神生活的現(xiàn)代性癥候,個體必須通過自身努力適應社會去尋求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途徑與意義。但是,消費主義、庸俗主義、自由主義的流行,導致青年文化與自身精神世界庸俗化、感性化、冷漠化,從而腐蝕了青年內心世界的豐富性、進取性和超越性。人在自身人格的養(yǎng)成過程中,均有著面具與陰影兩面,在當下競爭慘烈的局勢之下,想要在社會謀得一席之地,快速的適應社會融入社會才是最佳出路??申幱安⒎菚驈娏Υ嬖诙?,在此類熱情被過度打壓之后,外加其遭受社會排擠與生活困頓,難以施展自身的才能,無法找到用武之地時,其自身的價值便會被埋沒。倘若任由此類情緒蔓延,不加控制,壓抑在青年身上的壓抑情緒無法得以紓解,這類情緒將會持續(xù)增長,進而演變成一類破壞性質極大,極度損害內心健康的存在。相反,倘若此類人格陰影轉變成為與其截然反之的內心訴求或文化類型,“心理值”含量平穩(wěn)時,他們的內心便會少有波動。雖然轉而形成的內心訴求或文化類型偶爾會形成過于偏激的情緒,可在很大限度上展現(xiàn)的卻是對當下社會的不滿與不屑,嘗試想要借助一己之力去扭轉局面,其借助于完全不同的方式來達成其內心的訴求,緩解人格面具與陰影所造成的心理張力。
3.抗爭壓力的心理緩釋是佛系青年文化生成的動因
就青年群體而言,在社會極速發(fā)展與各司其職的大局勢之下,其自身及同成年人群間的代溝與差異逐步拉大。其所擔負的壓力來自于各個環(huán)節(jié)與層面,不論是情感、生活與工作無不充斥著內心的訴求與種種壓力。其自正式踏入社會,正式成為當中一員的進程當中,在很多環(huán)節(jié)由于沒有相應的扶持與引領,致使其長期“蝸居”,對于明天將會如何一片迷茫、毫無把握,這種生活現(xiàn)狀致使他們對自身的生活毫無信心,對于未來毫無奮斗的動力。馬斯洛曾經指出,“我們時代的根本疾患是價值的淪喪。這種危險狀況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嚴重,關于這種狀況存在各種描述,諸如頹廢、抑郁、失落、空虛、絕望……”。面對形式多樣的壓力,其紓解與釋放的辦法通常分為兩大類:其一為直面式,其二為回避式。前者需依靠強勁的社會幫扶為前提,在條件尚未完善前,其亟需的扶持的主要來源是家人與同輩。多數的青年會選擇同輩人來作為傾吐對象,借助多種形式來講述自身的際遇與心聲。后者便是其在生活水平低下的狀況之下,是內心責任感缺失的一大表現(xiàn)。概括來講,不論是前者所造就的積極類的價值觀,還是后者所造就的消極類的價值觀,其所展現(xiàn)出的均是少年們直面壓力時內心的抗爭,在沒有系統(tǒng)紓解壓力的辦法下的內心獨白。
4.自我認可的心理參照是佛系青年文化生成的外因
就佛系青年文化而言,其既可以單獨存在,同時還可與多種文化相互作用,互為聯(lián)系,其形成和選擇皆為我參照、他者參照彼此間互為影響的存在。其一,在獨立性的層面上,青年則要對自我參照進行展現(xiàn)。以個體為切入點,是將自我與其他展開本質上的區(qū)分,心系自身,把合乎他者的特性融入放松自我當中,集體自我,并在群體概念中找尋對自己的認可與價值,其彼此間互為作用,共同造就了系統(tǒng)全面的自我概念。在青年日漸成長的過程中,其自身的思維與性格開始建立,為了向外界展現(xiàn)自己,其將會借助各種形式各異的辦法,進而突破同質化和規(guī)范化對自身的束縛。自我的強調促使自身在舉動和文化風格展現(xiàn)出迥異的特性,完全有別于常規(guī)化的觀念。不同個體、不同群體、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社會比較、參照認知等是公平感形成的重要機制,再者針對互依性,其余展開他者參照。盡管就佛系青年文化來講,其同主流觀念千差萬別,可其核心價值所引導的通常圍繞的是個體、社會、家國的職責與擔當。對于自我參照而言,其完美地展現(xiàn)出了青年人自身所獨有的價值要素,而他者參照當中將主流價值觀中的特性囊括其中,其彼此間互為影響,佛系青年文化由此展現(xiàn)出了“叛逆而不叛道”的顯著特性。
三、走出佛系人生:新媒體時代佛系青年文化的心理引導策略分析
1.身份認同:追尋新時代“佛系青年”人格和身心的自由
就身份認同來講,其是青年人在自我成長的進程中,自身價值、社會認知及行為實踐的心理基礎。對于青年亞文化而言,其是在社會極速發(fā)展之下,當事者對于自身認識不明朗與不確定情緒下的內心體現(xiàn)。以身份認同為主導,建立其正面的形象,青年在圍繞“自我如何看待”上可展開自我的思索,在圍繞“他者如何看待”上則要多多接納他人的看法與觀念。對于身份認同而言,其實質是各類價值觀間的相互溝通,而由沖突問題不斷轉變?yōu)槠椒€(wěn)一致則是該進程中自我同他者身份認同互為作用的產物。圍繞自我身份認同來講,青年則需與復雜多變的社會給予當中,找準自身的位置,快速客觀地融入到主流價值中去,形成較為固定的身份和存在意義,則要將青年對于角色意義的期許和圍繞行為前景的評估作為前提。另外,社會方面給予的關懷與幫扶同樣在該群體融入社會的進程中有著強化其自身價值與歸屬的作用,加速了其身份認同的進度。“青年合乎怎樣的標準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如此的青年需怎樣展開培養(yǎng)”,其是圍繞核心價值觀教育層面,最為緊要的兩大課題,提升思想覺悟,意識到青年人群的特別之處,并主動接納這種不同。在與之互動的進程當中,知曉其內心的需要與心聲,對此可借助言語、文化等途徑為其自身的身份認同掃清障礙,讓其能夠在融入社會的進程中找尋到內心的依托及外在價值的幫扶。
2.利益認同:給新時代“佛系青年”筑建“美麗心靈”家園
馬克思有言:“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一定會使自己出丑”。以利益認同為切入點,其是價值出現(xiàn)且得以壯大的必要前提。不同群體間的利益需求點由于境遇的差別有統(tǒng)一之處,可差別依舊懸殊,而彼此間的利益一致程度則是將價值引導落實到實處的核心所在。立足于國家層面來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實質便是國家、民族與個體間在利益上的一致,關于其尚未完全融入到青年亞文化當中,最根本的問題是尚未深入到該群體的內心,了解其實質性的利益需要,與之在利益一致性上默契度偏低。探其本源,價值是價值觀的根基所在,而利益需求的落實程度則是價值的實質所在。在社會經濟持續(xù)迅猛發(fā)展的大態(tài)勢之下,圍繞青年的利益需求早已不單單是純粹的個體需求,在圍繞義利觀思索中,該群體當下的目光依然投入到他者利益需求的落實與否上,追求的是物質之外的精神家園。因而,了解社會,走入青年內心,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探究其需求,并在該進程中給予其必要幫助,為其日后的發(fā)展營造良好的氛圍與大環(huán)境,為其日后養(yǎng)成正面的思想觀念,全方位的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鋪平道路。
3.政策支持:讓新時代“佛系青年”披上“利好政策”外衣
馬克思認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xiàn)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身為社會大群體當中的一份子,人人都將匹配獨一無二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其借助社會各個方面所供給的物品與精神物資,來維持正常生活需要,舒緩內心壓力,從而更加輕松的融入社會。對于當下的一代,物質條件的獲取量并不充足,而對于支持體系的構建則是減少其抵制情緒的核心辦法,可有效舒緩該群體同社會間的矛盾。關于社會支持的效能,其一,借助于職能機構于社會福利、教育投入等方面削減青年群體的生活重擔,為其在今后的生活當中營造一個頗為平和的環(huán)境,從而從根本上滿足其物質的需要。其二,提倡社會給予該群體一定的幫扶與關愛,設置相應的成功標準,而非只是以財富數值來進行衡量,構建相應的機制進而幫助其走出內心的低谷,經由接納支持原則來幫其跨越內心的阻礙,竭盡所能地借助價值方面的支撐以此來將創(chuàng)建其強大有力的內心落實到實處。以關乎社會支持的類型為切入點,在方方面面、形形色色因素的協(xié)同影響下,非正式社會支持網由此得以形成,關乎其存在的意義,不可謂渺小,是此類群體舒緩情緒、放飛內心的一大核心力量,其影響的范圍是一定的。因此不可對其形成過分依賴。與之相反,正式的網絡則需提升自身的影響強度,拓寬作用面,進而強化其自身的影響力。該網絡借助于職能單位、社會組織、專業(yè)組織為依托而建立,其存在的價值便是以關乎青年成長方方面面的保障體制為切入點,提升其對于組織機構的信賴感,構建起相應的交流體制,促使社會各個方面對其的支持,進而加速了佛系青年文化同核心價值觀間的互通互助。
4.整合吸納:豐富新時代“佛系青年”業(yè)余文化生活
在當前處于急劇社會轉型期的中國,社會意識形態(tài)相對滯后于當前相對發(fā)達社會發(fā)展程度,與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tài)”目標仍有一定差距。知名學者將“抵抗”“收編”當成構建青年亞文化的堅固基石,與此同時,其也擔負起了同核心文化的“聯(lián)絡員”。即時帶有“誘導與說服”特性的收編完全有別于鎮(zhèn)壓,可盡管其形式涵蓋商業(yè)在內的多種類型,可青年身處地位置始終是被動負面的,無法向正面角度轉變。妥協(xié)完全不同于贊同,被動的接收時無法同主動地接納相提并論的,為此,將剛性收編朝著柔性規(guī)整的方向邁進,讓此類群體能夠自覺展開對自身的改變,如此一來,對于核心價值觀而言,其威力也將逐步增大。同時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在大學生生活區(qū)域有針對性地建設健身娛樂、職業(yè)生涯、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心理輔導、交流溝通等功能區(qū),推進輔導員進駐宿舍制度。在政策支持、專業(yè)教師參與指導、相關部門合力保障的基礎之上,共建新時代“佛系青年”的業(yè)余文化生活。和很多文化形式接近,青年亞文化,其中既有積極部分同時不乏消極內容。由此,對價值引領的切入點是對其展開相應的舍棄,在消滅當中的消極構成時,需將科學化的價值概念同倫理資源一起加入到價值構建的歷程中,加速彼此間形成互為彌補、互為幫助的聯(lián)系。對此,對于思想教育緩解,務必要以佛系青年文化所引發(fā)的社會要素與心理機制為前提展開系統(tǒng)化的剖析,科學合理地對其展開評判,深入青年們的內心,了解他們的實際需要,將代際所引發(fā)的疏離與阻隔縮減到最低,對于青年的個體價值給予應有的關愛與呵護,同時還要對群體展開相應的心理輔導和價值調整。另外,多多重視“個性”其與主流間“共性”的關聯(lián),借以友愛、公允、無私的大環(huán)境,以此來探尋價值層面的統(tǒng)一,促進該環(huán)節(jié)的交流互助。末了,需摒棄價值委婉的展現(xiàn)辦法,而借助于很多實實在在的產品,來徹底取代生澀難懂的觀念概念,無論是藝術鑒賞、文化追尋及真善美的探尋之中,都將該辦法貫徹其中。
[責任編輯:張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