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禮慶
1978 年12 月,作者(后排左一)和同學在駐英使館教育處與英國老師合影
2019年夏天,“學伴”一詞伴隨持續(xù)的高溫保持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熱度,也喚起了我塵封多年的學伴記憶。
1978年,我作為改革開放后第一批國家公派留學人員赴英國留學,其間,學校調(diào)集各方資源,如英中友好協(xié)會、學校師資、對華友好人士,包括英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為我們介紹英國和倫敦的歷史文化,帶領我們參觀倫敦和周邊的名勝古跡,并多次邀請我們到他家中做客,了解和體驗英國人的生活,讓我們這些初來乍到的中國學子感到親切、溫馨,增加了歸屬感。
我們的住家房東是一家銀行總裁,個人所得稅高達85%,通過與他接觸,我們了解到英國的稅收制度,他還雇了我們兩名女生到他的銀行打工,以增加她們的工作經(jīng)驗和協(xié)調(diào)能力,同時也幫助她們了解英國乃至世界的金融體系。
在劍橋大學,李約瑟親自接待我們,介紹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說“中國人往往以四大發(fā)明而自豪,其實中國還有許多科技發(fā)明為推動人類歷史進程和世界社會文明作出了貢獻,馬鞍馬鐙就是其一。如果沒有馬鞍馬鐙,元帝國就不可能征服歐洲,推動歐亞文化融合、貿(mào)易往來和科學進步”。大師一席話,讓我們印象深刻。
1979年,我轉(zhuǎn)入英國杜倫大學讀研究生,學院為我安排了一名輔導員。他是個澳大利亞人,經(jīng)常給我講述關于土著人、袋鼠、鴯鹋的故事,還有澳大利亞英語與英國英語、美國英語的不同,當時覺得澳大利亞很遙遠,有些遙不可及。沒想到1989年歲末,我就被派往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館教育處工作,突然覺得眼前的一切似曾相識,甚至有一種回歸故鄉(xiāng)的溫馨。此時此刻,回首英倫,更加體會到澳大利亞與英國文化上的親緣關系,以及英國文化在澳大利亞的延伸。用一口地道的牛津音與澳大利亞人交談讓他們肅然起敬,開展中澳雙邊合作交流和友好往來更加得心應手。
1980年,我與杜倫大學漢語言文學系的一位同學結成學伴,年底他帶我到他家鄉(xiāng)——英國南部海邊城市布萊頓過圣誕節(jié)。平安夜他媽媽讓我們到她所在的教堂做彌撒,而他堅持讓我和他到更開放包容的年輕人的教堂做彌撒。作為一個來自社會主義國家的青年,我有些不習慣,也有些抵觸,但是若想了解英國深層次的文化與社會,宗教是繞不開的話題。她媽媽除了準備豐盛的晚餐,還為我特意準備了圣誕襪子。邀請外國人到家過圣誕節(jié)等于承認是家庭的一員,這份禮遇非同一般。后來我用英文寫了一篇小說,他幫我反復修改,最后被BBC采用。
1981年秋,我完成學業(yè)回到山東大學,時任校長吳富恒把我留在外事處擔任他的英文秘書。當杜倫大學的學伴到濟南旅行,我跟家人親自陪同,并設晚宴招待,邀請學校外事處的同齡人參加。當時我的領導還認為邀請外國人到筒子樓的家中做客不合規(guī)矩,應該專門安排一個條件好一些的房間。但家不論貧寒,溫馨就是港灣。當年的合影仍在,卻不知學伴身在何方。
說到學伴,其實在英、美、加、法、日等國高校都有學伴項目,只是名稱不同,如學伴、語伴、室友、輔導員等。其主要目的是幫助新入學的國際學生盡快適應校園環(huán)境,更好地進入專業(yè)學習,以及克服生活上的困難和文化休克,融入當?shù)匚幕?。實踐證明,學伴項目對促進本國學生與國際學生的溝通與融合、提升國際學生的文化認同和情感歸屬奠定了基礎,對擴大本國學生的國際視野、推動雙邊及多邊文化交流和架設友誼橋梁起到了積極作用。我朋友的女兒到美國讀高中,學校專門安排住在一名高中老師家,老師的女兒跟她同伴就讀,媽媽每天帶女兒和她上學回家,周末帶她一起參加聚會或郊游,她與教師的女兒成為閨蜜,一年后她順利升入美國著名高校。
國內(nèi)學伴也由來已久。新中國成立初期,來華留學生主要來自與我國建交的社會主義國家,接受留學生是新中國應盡的國際主義義務。留學生來到中國,就是客人、外賓,中國又是禮儀之邦,配備學伴、室友,互幫互學,增進友誼。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F(xiàn)在看來,當年播下的種子已在世界各地生根發(fā)芽,撐起一片語言文化的藍天,昔日的初衷和使命擔當為推動我國與社會主義國家的友好合作奠定了良好的根基,也與學伴的汗水與心血密不可分。改革開放后,來華留學生逐年增多,截至2018年底已達49.2萬,來華留學成為中國教育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戰(zhàn)略資源。為了讓國際學生更好地了解中國、理解中國、支持中國,培養(yǎng)知華、友華的學者,也為了讓他們找到家的感覺、精神的家園,同時讓中國學生拓寬國際視角,提升外語溝通和文化協(xié)調(diào)能力,大部分高校都安排了學伴和室友。教育部國際司負責人就來華留學生情況答記者問時,也提到建立有效的教學輔導體系,向來華留學生提供學業(yè)幫扶。德國教育家雅斯貝爾斯曾說,教育的本質(zhì)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我曾親身參與和體驗學伴項目,也是學伴項目的受益者和付出者,又多年在國內(nèi)外負責教育合作與交流,學伴已成為工作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我感到學伴是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中的一個過程,是群體文化融合和沖突的一種體現(xiàn),或者說不同“群體文化”在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過程中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發(fā)展的不同速度的產(chǎn)物。因為教育國際化跟任何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一樣都會有一個過程,而教育產(chǎn)業(yè)中人的因素比重更大一些,思維碰撞也就更多一些。
日有上、中、下,人有青、壯、老?;仡欉^往,當年有同伴、學伴,現(xiàn)在年齡大了,只剩下老伴。學伴、同伴、老伴,成為生命的三位一體,支撐起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學伴是一個青春的詞匯,是一段溫馨的記憶,伴隨中外教育合作交流的深化和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進程,愿學伴更加靚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