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志武(天津)
“(安息)以銀為錢,錢如其王面,王死輒更錢,效王面焉?!贝苏Z出自《史記·大宛列傳》,記載了安息錢幣的大體情況。帕提亞帝國(Parthian Empire,即安息)是古絲綢之路上最為重要的國家之一,最初只是塞琉古帝國的行省,獨立后經過多年經營成為了公元初年世界上的四大帝國之一 。而帕提亞帝國所發(fā)行的錢幣對于周邊地區(qū)的影響更是巨大。由于國際上將安息通稱為帕提亞帝國,因此本文也遵循此原則將其稱為帕提亞帝國。
由于《史記》成書于漢武帝時期,因此本文對于帕提亞帝國的歷史錢幣介紹也僅限于建國至米特里達特斯二世時期(米特里達特斯二世大約與漢武帝同時期)。
帕提亞(Parthia)位于伊朗高原東北,原是希臘化國家塞琉古帝國的行省,公元前247 年,帕提亞總督安德拉戈拉斯(Andragoras)舉兵獨立,但不久后就被當地斯基泰(Scythians)部族中的帕爾尼(Parni)部落推翻,部落首領阿薩克斯自立為王,稱阿薩克斯一世(Arsaces I,公元前247-前211 年),建立阿薩克斯王朝,中國古籍將其王朝名音譯并以之名國,稱安息。
帕提亞在建國之初雖然塞琉古帝國的塞琉古二世(Seleucus II,公元前246 -前225 年)一度驅逐阿薩克斯一世,但是由于第三次敘利亞戰(zhàn)爭的原因使得塞琉古無暇東顧,阿薩克斯一世的地位得以鞏固。公元前210 年塞琉古安條克三世(Antiochus III,公元前223 年-前187 年)東征,帕提亞戰(zhàn)敗后雖然阿薩克斯二世(Arsaces II,公元前211-前191 年)得到塞琉古的承認但淪為屬國,直到公元前190 年塞琉古戰(zhàn)敗于羅馬,帕提亞才逐步擺脫屬國地位并得以逐步擴張。米特里達特斯一世(Mithradates I,公元前171-前138 年)時期,帕提亞進攻了塞琉古的美索不達米亞和巴比倫等地并與巴克特里亞(大夏)爭雄,米特里達特斯一世不僅較大規(guī)模地擴張了領土而且在其統(tǒng)治的后期在國內積極推廣希臘文化,因此從這一時期開始一直到沃羅奈斯一世(Vonones I,公元8-12 年)截止的這一時期在史學界也被稱為帕提亞的愛希臘時代。弗拉特斯二世(Phraates II,公元前138-前127 年)即位后在西方鞏固其統(tǒng)治,但東方的斯基泰人這時起兵(約公元前130 年),弗拉特斯二世在隨后的戰(zhàn)役中被殺。阿塔巴努斯一世(Artabanus I,公元前127-前124 年)在弗拉特斯二世繼續(xù)對塞人的戰(zhàn)爭并于三年后死于這場戰(zhàn)爭中。米特里達特斯二世(Mithradates II,公元前123-前88 年)在危機中繼位后迅速出兵鎮(zhèn)壓西部,而后隨即進行改革,改革后的帕提亞在擊敗了塞人軍隊結束東部的戰(zhàn)爭后趨于強盛。極力推崇希臘文化,在他的統(tǒng)治下帕提亞開始染指亞美尼亞并開始嘗試控制東西方的貿易,據《史記·大宛列傳》載,漢使于元封六年(前105 年)出使帕提亞帝國,并拜見了米特里達特斯二世,米特里達特斯二世派遣2 萬騎兵在東疆迎接并以鴕鳥蛋和一個魔術表演團贈與漢武帝。
“初,漢使至安息,安息王令將二萬騎迎于東界。東界去王都數千里。行比至,過數十城,人民相屬甚多。漢使還,而后發(fā)使隨漢使來觀漢廣大,以大鳥卵及黎軒善眩人獻于漢?!?/p>
此事件標志著連接東方的中國和西方的羅馬帝國的絲綢之路正式建立,而控制絲綢之路中段的正是帕提亞帝國。
這一時期的帕提亞錢幣以銀幣為主,銅幣為輔(較少),制幣方法為手工打制,幣制采用希臘阿提卡制,銀幣基準面值為德拉克馬(Drachm),銅幣面值為查科(Chalkous)。圖案正面為王像,大部分無銘文,反面為坐像或站像,有希臘文銘文,但是帕提亞早期錢幣中的王名均使用阿薩克斯,對國王的判定造成困難,以至于有學者把帕提亞國王統(tǒng)稱為阿薩克斯X 世(例如將米特里達特斯一世稱為阿薩克斯六世)。當一位國王逝世后,繼任者發(fā)行新的貨幣并更改為當朝國王的頭像,這和史記中的記載基本吻合??傮w來說這一時期的帕提亞錢幣受塞琉古帝國錢幣的影響比較大(圖1)。
帕提亞在阿薩克斯一世統(tǒng)治時期的錢幣特點是頭像頭戴風帽,頭像較大,銘文相對簡單,部分幣上僅有王名(阿薩克斯,ARSAKOU),兼有帶有“獨立執(zhí)政的阿薩克斯(ARSAKOU AUTOKRATOROS)”銘文的錢幣(圖2)。所發(fā)行的最大面值為1 德拉克馬,1 德拉克馬銀幣實際重量在4 克左右。阿薩克斯一世銅幣圖案筆者僅見弓箭袋一種(圖3),此圖案應當受馬其頓錢幣的影響(圖4)。阿薩克斯二世時期銀幣風格無變化,銘文僅有王名,銅幣上出現了鷹等圖案,面值品種亦無變化??傮w來說這一時期的銅幣圖案和面值品種不多。也許是由于剛建國等原因,這兩代國王的幣比較少見。
在芙蕾雅帕修斯(Phriapatius,公元前191-前176 年)和弗拉特斯一世(Phraates I,公元前176-前171 年)統(tǒng)治時期未見其所發(fā)行錢幣的情況下,米特里達特斯一世開始較大規(guī)模發(fā)行錢幣,帕提亞帝國4 德拉克馬銀幣(Tetradrachm)的發(fā)行亦發(fā)端于此時,但是總體來說重量和純度不如以前統(tǒng)一。其早期錢幣仍然延續(xù)阿薩克斯一世和二世的風格,銘文仍以王名為主(圖5)。中期錢幣逐步由頭像轉變?yōu)橐孕叵駷橹鳎跸裱b束也由風帽開始轉變?yōu)槭鴰?,正反面的圖案變小,銘文開始增加,例如“國王(BASILEWS)”,“偉大的(MEGALOU)”等等(圖6)。銀幣圖案有所增加,例如其發(fā)行的奧波銀幣(Obol,六分之一德拉克馬)反面帶有不知名的頭像(圖7)。晚期開始推行希臘化的政策,頭像由頭戴風帽轉變成希臘式的束發(fā)帶,幣面上開始出現塞琉古紀年(塞琉古紀年以公元前312 年為元年),由于月份采用馬其頓歷(馬其頓歷以十月為歲首)所以換算成公歷時會產生誤差。銘文中開始出現“愛希臘者(FILELLHNOS)”(圖8)。銅幣面值品種開始增加(例如8 查科,Octochalkous),圖案多樣化,開始出現象,馬,神像等等(圖9)。
圖1 塞琉古帝國安條克二世發(fā)行的4 德拉克馬銀幣,公元前261-前246 年,直徑28mm,重16.96g。正面:安條克二世束帶頭像;反面:阿波羅坐像,銘文:BASILEWS ANTIOCOU(安條克國王)。
圖2 帕提亞帝國阿薩克斯一世發(fā)行的1/2 德拉克馬(Hemidrachm)銀 幣,公元前247-前211 年,直徑16mm,重1.99g。正面:阿薩克斯一世風帽頭像;反面:弓手坐像,銘文:ARSAKOU AUTOKRATOROS(獨立執(zhí)政的阿薩克斯)。
圖3 帕提亞帝國阿薩克斯一世發(fā)行的2 查科銅幣,公元前247-前211 年,直徑15mm,重3.88g。正面:阿薩克斯一世風帽頭像;反面:弓箭袋,銘文:ARSAKOU(阿薩克斯)
圖4 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三世發(fā)行的銅幣,公元前336-前323 年,直 徑18mm,重6.5g。正面:赫拉克勒斯獅皮盔頭像;反面:弓箭袋和棍棒,銘文:ALESANDROU(亞歷山大)
圖5 帕提亞帝國米特里達特斯一世發(fā)行的1 德拉克馬銀幣,公元前171-前138 年,19mm,重4.36g。正面:米特里達特斯風帽頭像;反面:弓手坐像,銘文:ARSAKOU(阿薩克斯)
圖6 帕提亞帝國米特里達特斯一世發(fā)行的1 德拉克馬銀幣,公元前171-前138 年,19mm,重4.3g。正面:米特里達特斯風帽頭像;反面:弓手坐像,銘文:BASILEWS MEGALOU ARSAKOU(阿薩克斯大王)
圖7 帕提亞帝國米特里達特斯一世發(fā)行的奧波銀幣,公元前171-前138 年,10mm,重0.74g。正面:米特里達特斯束帶頭像;反面:不知名的頭像,銘文:BASILEWS MEGALOU ARSAKOU(阿薩克斯大王)
圖8 帕提亞帝國米特里達特斯一世發(fā)行的4 德拉克馬銀幣,公元前171-前138 年,28mm,重15.67g。正面:米特里達特斯束帶頭像;反面:赫拉克勒斯站像,銘文:BASILEWS MEGALOU ARSAKOU FILELLHNOS(愛希臘的阿薩克斯大王),腳線下:GOR(塞琉古紀元173 年,即公元前140/39 年)
圖9 帕提亞帝國米特里達特斯一世發(fā)行的8 查科 銅 幣,公 元 前171-前138 年,26mm,重15.8g。正面:米特里達特斯束帶頭像;反面:雙子座騎馬像,銘文:BASILEWS ARSAKOU(阿薩克斯國王)
圖10 帕提亞帝國弗拉特斯二世發(fā)行的4 德拉克馬銀幣,公元前138-前127 年,29mm,重16.03g。正面:弗拉特斯二世束帶頭像;反面:男神手持豐饒角坐像,一手托勝利女神,銘文:BASILEWS MEGALOU ARSAKOU NIKHFOROU(勝利者阿薩克斯大王)
圖11 帕提亞帝國阿塔巴努斯一世發(fā)行的1 德拉克馬銀幣,公元前127-前124 年,18mm,重4.09g。正面:阿塔巴努斯一世束帶頭像;反面:弓手坐像,銘文:BASILEWS MEGALOU ARSAKOU FILADELFOU(愛兄弟者阿薩克斯大王)
圖12 帕提亞帝國米特里達特斯二世發(fā)行的4 查科銅幣,公元前123-前88 年,23mm,重7.68g。正面:米特里達特斯束帶頭像;反面:馬右行,銘文:BASILEWS MEGALOU ARSAKOU EPIFANOUS(顯貴的的阿薩克斯大王)
圖13 帕提亞帝國米特里達特斯二世發(fā)行的查科銅幣,公元前123-前88 年,14mm,重1.35g。正面:米特里達特斯束帶頭像;反面:棕櫚枝,銘文:BASILEWS ARSAKOU(阿薩克斯國王)
圖14 帕提亞帝國米特里達特斯二世發(fā)行的1 德拉克馬銀幣,公元前123-前88 年,18mm,重4.1g。正面:米特里達特斯束帶胸像;反面:弓手坐像,銘文:BASILEWS BASILEWN MEGALOU ARSAKOU EPIFANOUS(顯貴的偉大的阿薩克斯王中之王)
圖15 帕提亞帝國米特里達特斯二世發(fā)行的1 德拉克馬銀幣,公元前123-前88 年,23mm,重4.1g。正面:米特里達特斯王冠胸像;反面:弓手坐像,銘文:BASILEWS BASILEWN MEGALOU ARSAKOU EPIFANOUS(顯貴的偉大的阿薩克斯王中之王)
弗拉特斯二世和阿塔巴努斯一世圖案風格沒有變化且存世較少,只是銘文中開始出現諸如“勝利者(NIKHFOROU)”、“愛兄弟者(FILADELFOU)”等字樣(圖10、11)。
由于國力強盛,米特里達特斯二世(Mithradates II,公元前123-前88 年)時期錢幣無論從品種版別還是存世量都更加多泛,重量成色也比較統(tǒng)一。早期錢幣的銘文大部分為“顯貴的的阿薩克斯大王(BASILEWS MEGALOU ARSAKOU EPIFANOUS)”(圖12),小面值銅幣(1 查科)銘文較簡單,僅有“阿薩克斯國王(BASILEWS ARSAKOU)”的字樣(圖13)。從中期開始幣文進一步增多,并在帕提亞錢幣幣文中首次使用“王中之王(BASILEWS BASILEWN)”的稱號(圖14),而且胸像除頭系束發(fā)帶以外開始出現頭戴王冠的胸像,王冠胸像的出現象征著帕提亞錢幣逐步由希臘式逐步轉向波斯式的開端(圖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