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旭冉 _ 北京工業(yè)大學附屬中學
在我看來,懲戒是教育的一種手段,在真正面對學生問題采取解決方法、處理措施時,必須要做到合情、合理、合法。去年發(fā)生的一件事,讓我對“教育懲戒”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特點設計懲戒方案,讓學生由原本對懲戒的“忍受”,變?yōu)樾膼傉\服地“接受”,甚至是樂在其中的“享受”,這才是成功的懲戒教育。
在我外出教研期間,學生放學后玩牌,而且參與者幾乎全都是班級干部和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帶動了班級大部分同學圍觀。事后我批評了參與的學生,然而,很多學生表面上接受了懲罰,但是心里卻不以為然,他們認為玩牌和在操場玩籃球一樣,都是一種休閑行為,而且在放學后玩沒有影響正常上課和學習。如何讓他們心服口服?
第一步,冷靜反思找原因。冷靜下來后,我上網(wǎng)查找相關資料,包括青少年校內玩牌其他學校的做法、青少年玩牌的心理等。此外,我還讓參與者都寫了一份“玩牌分析書”。從中我了解到,很多學生玩牌是為了“競技”,經(jīng)常贏的被認為智商高,所以很多善于挑戰(zhàn)的學生反而積極性最高??吹竭@,我意識到這是非常好的教育資源,可以將這次事件沖突變成學生自我教育的故事。
第二步,集思廣益制公約。我整理了搜集到的資料,將有導向性和教育意義的內容發(fā)給班長,由她開一次班會。通過集體討論發(fā)言,全班學生總結了玩牌的危害:如容易上癮、無心學習、影響他人等。此外,很多學生還駁斥了參與者“玩撲克和打球一樣”“玩撲克有益于鍛煉思維”“放學后可以玩牌”等觀點。道理越辯越明,這場自我教育與提升的班會讓學生的觀點趨同,他們深刻認識到了玩牌本身沒有錯,但是在不合適的時間與不合適的場合就會帶來不良影響。
第三步,變罰為獎共參與。在學生統(tǒng)一認識后,我們開始解決問題。很多學生提出了處罰方案,最讓大家滿意的卻是“變廢為寶”,讓這些參與玩牌的學生將空閑時間投入到學習中,每天比別人多做三道題,并由這些學生每天負責在側黑板上出一道理科綜合題,組織一些“高手”進行“切磋”,最后由他們負責講明白。此外,側黑板上的勵志標語、每周末的學習進步總結,都由這些精力旺盛的學生負責,讓這些“牌癮少年”兼職“學習干事”。
這項“懲罰”活動持續(xù)54天(剛好做到期末考試前夕),我將這項名為懲罰、實為督促的計劃叫作“五四培優(yōu)計劃”——既因為撲克有54張,事情因此而起;又因為正值五四運動一百周年,我希望他們對這個數(shù)字有更深刻的認識。在后續(xù)的班會中,我又帶領學生學習五四青年的進步思想,從此,“五四”這個數(shù)字在班級中又有了新的含義。
“五四培優(yōu)計劃”實施后,班級氛圍有了明顯轉變:課間打鬧喧嘩的人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三人一組、五人成群的討論聲,學生變得愛思考、愛挑戰(zhàn)。良好的班風,不但帶動了學生成績的提升,而且讓學生將形成的優(yōu)良品質外化為切實的行動。
這件事情讓我對“教育懲戒”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一是要以尊重為前提。學生出現(xiàn)問題在所難免,要讓學生對班主任的處理方式心服口服,就必須讓他們真正從內心里認同。在這個案例中,我站在學生的角度換位思考,通過“玩牌分析書”了解了學生的想法,從而找到他們認知中的盲點,通過辯論會引導其認清問題,這比強硬的說教更能讓他們接受。此外,在確定懲罰方式時,我采用了民主討論的方式,選擇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接受的并且有意義的懲罰方式,也充分體現(xiàn)出對學生的尊重。二是要以適合為主線。在該案例中,一味批評收效甚微,針對“牌癮少年”爭強好勝的特點,借“五四培優(yōu)計劃”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動力,強化先鋒引領和同伴帶動作用,引導班級形成一種上進之風,這是適合這個特定學生群體的特定懲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