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師范大學 教育學院,海南 ???571158)
提升受教育者的文化修養(yǎng),推動其個性發(fā)展,培育社會的合格公民是通識教育的目標。這些目標的實現(xiàn)雖然大部分需要以在課堂里獲得的相關知識(即顯性課程的學習)為基礎,但課堂之外的直接經(jīng)驗(即隱性課程的影響)對實現(xiàn)通識教育目標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忽視。僅僅通過教師在課堂上的講授和學生自我閱讀書籍難以完成使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形成集體主義觀念及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建立健全人格的通識教育目標。要想達到通識教育的目標,更需要通過受教育者長期的耳濡目染和陶冶。隱性課程是大學通識教育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雖然沒有映射于課程計劃和正式教學行為中,卻能促進或干擾通識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在全面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美國研究型大學走在世界高等教育的前列,更是通識教育的發(fā)源地。長期以來,我國很多高校教育工作者強調(diào)探討、借鑒美國通識教育課程及其模式,并做了大量研究。李曼麗在其于1999年出版的著作《通識教育——一種大學教育觀》中首次系統(tǒng)地介紹了美國通識教育的歷史淵源和發(fā)展脈絡。[1]由于當時國內(nèi)關于美國大學通識教育的研究相當匱乏,因此這部著作具有開拓性。近三年來,在相關學者的努力下,涌現(xiàn)出不少關于美國通識教育的研究成果。黃福濤對美國大學通識教育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進程中的一些具體問題進行了更深層次的梳理、闡釋,并著重分析其與自由教育之間的聯(lián)系;[2]陳樂通過對美國一流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踐路徑進行剖析,指出要探索中國特色的多元通識教育體系;[3]付淑瓊從宏觀層面整理研究了21世紀美國州立大學通識教育的發(fā)展、改革趨向;[4]於榮針對美國大學通識課程的一致性問題,[5]黃怡俐針對美國大學通識課程的主要模式及其存在的問題、對我國的啟示,各自闡述了觀點。[6]這些研究側(cè)重對美國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和價值、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進行研究,卻忽視對其背后相關隱性課程的研究。隨著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高等教育呈現(xiàn)出廣闊的空間。大學隱性課程越來越受到關注,甚至成了衡量一所大學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然而國內(nèi)罕有學者研究美國大學通識教育中的隱性課程建設。截至目前,只有王楊的碩士學位論文對其進行了初步的探討與剖釋,但仍缺乏深度。[7]由于缺少有關美國研究型大學通識教育中的隱性課程建設的研究,在學習美國通識教育的過程中,我國一些大學難免出現(xiàn)盲目效仿、邯鄲學步的現(xiàn)象。深入考量美國研究型大學通識教育的隱性課程,總結其建設與通識教育相關的隱性課程的經(jīng)驗教訓,能為建設中國特色通識教育的隱性課程提供寶貴的參考與借鑒。通識教育的隱性課程包括校園文化與校園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本文擬從教師評聘體系、學生文化、住宿制度以及課外活動這四個通識教育隱性課程的主要方面來著重描述和討論美國研究型大學通識教育的隱性課程。
烏申斯基曾經(jīng)明確地指出,教師的情感和人格魅力,對學生心靈產(chǎn)生的影響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種教育力量。教師的信念和個性品質(zhì)在教育中具有決定性意義”。[8]在通識教育中,教師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一位德藝雙馨、擁有高尚人格的教師對學生行為與思想的影響遠遠大于幾門已經(jīng)開設的重要課程。教師評聘體系作為篩選大學教師的重要機制,對教師行為的導向作用不容小覷。
美國研究型大學教師評聘體系中,對教師進行評價的現(xiàn)行標準主要有:對探索新知識是否具有好奇心,科研成果在學術期刊上的發(fā)表及爭取研究基金的能力。在這三條標準中又尤其注重后兩條標準。這些標準常常與研究和教學之間應該存在的協(xié)同作用相抵觸。在美國頂尖的研究型大學中,只有極少數(shù)教授把學術工作當成神圣的使命,而那些真正有學術使命感的教師又很難在頂尖大學獲得終身教席。迫于晉升壓力,教師們急需于短期內(nèi)將大量科研成果發(fā)表于學術期刊上,而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只強調(diào)寫作技巧,缺乏銳氣且變得呆板”。[9]年輕教師常常為了迎合學術期刊和出版社的喜好而寫作。在此種教師評聘體系之下,一些教師的視野變得愈發(fā)狹隘,他們只能成為“某方面的專家而非合格的教師”,他們只能“全神貫注于本專業(yè)的研究,卻忽視學生的身心發(fā)展”。[9]此類教師難以承擔通識課程的教學工作。美國卡耐基教學促進會發(fā)表的《重建本科教育:美國研究型大學發(fā)展藍圖》(簡稱博耶報告)指出,在美國國內(nèi)研究型和可授予博士學位的大學中,半數(shù)以上的教師同意論文和專著的壓力降低了教學質(zhì)量。[10]學習共同體①和服務學習項目②是進行通識課程教學的重要載體。愛荷華州立大學學習共同體協(xié)調(diào)員、英語系教授邁克爾·曼德爾遜做了一項調(diào)查,當問及是否會支持學習共同體項目時,84%的正教授和副教授給出了否定的答案,而非終身制的助理教授只有42%同意。不同意者其評價多為“占用了太多的科研時間”“這些努力不被高層管理者認可”。[11]蘭德公司在調(diào)查參加“學習與服務美國高等教育項目”的大學及教育機構后發(fā)表的報告指出,“相對而言,教授(尤其是獲得終身教職的教授)參加服務學習人數(shù)的較少”。[10]教授們忙于推進手頭的科研工作與指導自己所帶的研究生。真正參與本科教學、尤其是參與學習共同體和服務學習項目的教師,往往不是資深教授。初級教師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全力以赴投入科研,不可能長期保持關注教學的熱情;通識課程更是被置于邊緣地位,由此形成了研究型大學通識課程教學的惡性循環(huán)。
在日益專業(yè)化的美國學術界,大學雇用的教師越來越不適合教授基礎廣泛、互相聯(lián)系貫通的通識課程。教師本身是學科高度分化的產(chǎn)品,自然就在課堂中重新生產(chǎn)他們的知識。大部分教授是專門學科的專家,他們只關注自己的領域,只對按照自己的論點在這些領域中探索發(fā)展有興趣,“長期忙碌于專業(yè)研究工作使他們應接不暇,根本沒有時間去反思他們的辛苦與努力是否有價值”。[12]許多大學采用以學習共同體為基礎的教學方式,或用學生檔案袋作為評價機制,但有報告顯示教師為了這些教學改革付出的時間大大超過預期值。[13]雖然許多教師希望實施教學改革,但又迫于科研壓力希望他們的生活不受干擾。一些研究型大學囿于辦學條件和優(yōu)先事項而聘用越來越多的研究生教學助理來教授通識課程。在許多大學,上課的研究生并沒有接受過關于通識課程教學的系統(tǒng)訓練。同時,研究生迫于學業(yè)壓力,要發(fā)表研究成果,教學自然就不是他們的重點事項?!皩τ诖蠖鄶?shù)研究生來說,教學只是院系安排給他們的資金來源的一部分”。[10]除研究生外,學業(yè)咨詢?nèi)藛T也沒有接受過相關訓練,不理解通識教育的宗旨,對通識教育沒有責任感,他們通常和學生一樣,對通識教育的態(tài)度是“只要打發(fā)掉就可以了”。[14]中國大學通識課程的教學存在與美國研究型大學類似的問題與困境。要想從根本上改變通識課程教學中的亂象,須要對教師評聘體系進行改革,扭轉(zhuǎn)“重科研、輕教學”的考核傾向,促使教師提高對通識教育的認識,真正重視通識課程的教學。
哈佛大學教師萊特曾對哈佛大學的一些學生進行過訪談。訪談結果顯示:學生們批評了現(xiàn)有的院系結構,描述了在選擇成為通才還是專才時的矛盾心情。能在一兩個專業(yè)領域內(nèi)深造,當然讓人自豪;但是學生們覺得這還不夠,他們想得到更多學科交叉的知識。那些既是某領域?qū)<矣帜軐⒆约旱难芯糠旁诟鼜V闊背景下的大學教師,往往得到學生們的推崇。[15]
除了對博學的向往,與前文所述評聘機制對教學的負面影響相反,調(diào)查還表明學生并不反對教師注重研究,他們希望加入到教師的研究中。萊特等人曾就“理科課程注重研究對學生的影響”這一問題,征求過60個哈佛學生的意見。其中只有7人認為“理科強調(diào)研究”給他們帶來很大壓力,而另外53位學生則不同意這樣的觀點,很多人甚至強烈反對。幾乎一半的反對者明確表示,他們之所以到哈佛大學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很多哈佛大學的教師們在進行交叉學科研究,他們希望參與其中并有所發(fā)展。[15]與萊特在哈佛大學的調(diào)查結果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臺灣地區(qū)的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們認可通識教育是一種“擴展知識”的角色,但在選課時,卻以“實用取向”為主要考慮方向,如“日常生活所必備的知識”“對將來可能從事的行業(yè)是否能有所幫助”“社會潮流”等。[16]中國大陸地區(qū)大學的通識教育中也出現(xiàn)了此類現(xiàn)象。中國臺灣地區(qū)的研究與萊特訪談結果之間的差異值得我們注意并加以對比研究,從中吸取相關經(jīng)驗教訓。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大學學生的來源更加多元化,許多來自普通家庭的學生認為所謂的“自由教育”理想只適合那些富裕家庭的學生,其求學動機中職業(yè)傾向更明顯?!绊敿飧咝U惺盏男坌牟?、天資聰穎的貧困生越多,這些學生的求學目標與通識課程間的矛盾就越大”。[15]美國高等教育研究所對大學生的調(diào)查表明,從2007-2017年,新生中將“經(jīng)濟上富足”列為“必要的”或“非常重要的”求學目標的比例從36.2%上升到73.6%,而將“獲取有益的人生哲學與探求知識的真諦”列為同等地位目標的比例從79%下降到39.6%。今天大部分美國大學生選擇專業(yè)是因為他們相信專業(yè)肯定能使他們擁有高薪的職業(yè),這也是商科能成為美國大學頭號專業(yè)的重要原因。[17]雖然某些學生學術能力強且對學習和研究有著濃厚興趣,然而他們在經(jīng)濟和家庭兩方面不得不承擔的責任則使他們的教育帶有更濃郁的功利色彩。他們只以消費者的視角來看待他們的教育,追求用適當、低價且便利的方式獲得優(yōu)質(zhì)的成果。由于繳交學費而導致的沉重債務負擔驅(qū)使學生們變得愈發(fā)功利,他們要求學校開設的課程要適用于應對激烈的社會競爭和緩解學生們的就業(yè)壓力。與此相應,相關調(diào)查通常表明,美國一些專業(yè)學院的學生不僅學習動機更強,而且對他們所受到的教育也更滿意,課程明確且有時間限制的專業(yè)教育更能吸引學生。研究型大學中的學生作為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學生中的精英,將來很有可能成為社會建設的中流砥柱。如果大學教育沒有機會讓這些精英反思生存的意義,沒有賦予他們廣闊的視野和造福人類的抱負與智慧,只讓他們將才干用于謀求個人幸福,那么這樣的大學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失敗的。
哈佛大學教師萊特對哈佛學生的訪談還表明,學生們腦海中最深刻的記憶,是課堂外的經(jīng)歷,并且常常發(fā)生在與同學們的交往過程中。學生之間的交往經(jīng)歷受住宿選擇的影響很大,住宿選擇往往受到校園住宿制度的制約。[10]
哈佛大學的混合住宿制度導致了自由選擇權與教育需要之間的矛盾,因為它強調(diào)教育意義應優(yōu)先于選擇自由。事實上,雖然沒有一個學生要求減少其選擇自由,但大多學生都能意識到不同背景學生混合住宿的教育價值。學生們通過接觸多元學生群體,從而了解不同種族與宗教,比學習“文化多樣性”或“種族關系”的相關課程更能有直觀體會。在本科生的宿舍樓里還居住著研究生和其他輔導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年輕專業(yè)人員。哈佛大學每幢新生住宿樓都有兩位高級學監(jiān)、若干學監(jiān)和非住校導師。學監(jiān)可以是哈佛大學的行政管理人員,也可以是研究生院或高年級的學生。他們多數(shù)情況下和一年級學生住在一起。大約三分之二的學生聽從學監(jiān)的建議選修課程,大約三分之一的學生根據(jù)非住校導師的建議選修課程。非住宿導師可以是教師團隊成員,也可以是行政管理人員,他們與學生一同探討學術問題和其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這些住宿安排都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指導。[18]
除住宿指導之外,宿舍活動還包括一些教職員工和輔導人員參與的通識教育項目。在多數(shù)研究型大學,大多數(shù)一年級新生都住校。新生正處于定義大學生活的階段,對大學生活非常敏感。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將通識項目中的課程延伸到校園住宿生活中。除了上課,教師辦公室答疑、個別指導、社會活動以及課外活動也在宿舍大樓內(nèi)進行。在北卡教堂山分校,南校園的新生宿舍有專門為新生研討課設計的教室。[10]這些安排有助于使通識教育成為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們和住宿學習共同體一樣,有助于將課堂中討論的問題延伸到宿舍中,消除教室和宿舍之間的隔閡,發(fā)揮隱性課程的作用,從而擴展了通識教育的外延,提高了通識教育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
早在20世紀初人們就普遍認為學生文化來源于各種課外活動。課外活動可能不包括正式的學習,但因為它們更生動、更個性化,所以它們能比那些正式課程中所教授的內(nèi)容給人留下更深、更持久的印象。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教授艾斯丁的研究表明,學生課外活動的參與情況與其對學校的滿意度直接相關。[19]一項針對哈佛大學學生的大型調(diào)查表明:學生參與一兩項課外活動雖沒有與提高其學習成績顯著相關,但是會直接影響他們對本科生活的滿意度。[10]在課外活動中,學生能體驗與其他同學合作的過程,而這種體驗恰恰是學術生活難以提供的。課外活動是一種與學術活動截然不同的社會活動。美國研究型大學的教育宗旨之一是將本科生培養(yǎng)成民主社會的公民,該目標的實現(xiàn)不僅發(fā)生在政治課或美國歷史課的課堂中,也發(fā)生在學生自治、宿舍選舉、各式各樣的俱樂部,以及其他許多課外活動中。學生通過參與自發(fā)組織的為無家可歸者提供庇護所之類的活動,更能學會同情遭受苦難之人,更能增強社會責任感,效果要遠遠大于聽一場關于貧困的講座。[17]課外活動有利于加強師生之間非正式的人際交流。有關調(diào)查表明,正是這些非正式的人際關系“促使通識教育走向成功并給它帶來了生機”。[20]課外活動在課程表中無法體現(xiàn),屬于決策者容易忽略的方面,它的作用卻不容忽視,需要進一步研究和加強。
美國研究型大學教師的狀況表明,如果不改變高校教師評價體系中“重科研、輕教學”的錯誤導向,在制定評價標準中沒有正確處理科研與教學的關系,大學教師不能安心從事教學工作,通識課程的教學工作得不到高校教師的重視,通識教育的改革發(fā)展便是無源之水。近期有關部門發(fā)布的相關文件,如教育部發(fā)布的《關于深化高校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fā)布的《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教育部與人社部發(fā)布的《高校教師職稱評審監(jiān)管暫行辦法》均明確指出,要剎住在高校評價體系中“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不正之風。[21]在高校教師的績效分配、職務職稱評聘以及崗位晉級考核中,高校教師的教學工作業(yè)績所占的比重應該得到適當提升,同時要創(chuàng)建一套評價高校教師教學水平的有效機制。高校應當將教授和副教授為本科學生授課及其為本科生授課的課時納入對其進行考核的基本制度中。教授、副教授每學年至少要直接參與一門本科生課程的教學活動,如其整個學年都不參與本科生課程的教學活動,高校將不再聘用其擔任本校的任何職務。此外,其他各類教師承擔本科生課程的教學課時也要在高??己嗽u價指標體系中得到明確,對于完不成任務的教師要有相應的處分措施。要建立針對教學專長型教師的評聘制度與考核體系。對于教學專長型教師,不能只以其發(fā)表論文的數(shù)量作為主要考察內(nèi)容,應該重點考核其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yǎng)的成績。將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制度的導向從“評論文”改為“評成果”,并以教師的代表作作為評審的基礎。高校教師可從其論文、論著、精品課程、教學課例、專利、研究報告等不同成果中,擇選最能體現(xiàn)其能力水平的成果作為職稱評審的主要內(nèi)容。職稱評審要不唯資歷,看教師的代表成果和實際貢獻,給予教學、科研能力強的高校青年教師更多上升機會。將情況特殊的教師崗位單列單評,探索分類評價體系,開展多維度、多層次評價。將教學型教師單獨評審,將思政、實驗室教師等以前難評或沒機會評正高級職稱的崗位單列單評,使這些教師也能擁有職業(yè)上升的機會,激發(fā)其工作積極性與職業(yè)認同感。
建立高校教師教學評價考核體系應實事求是,根據(jù)實際情況,在同行評議、學生評價和教學獎項三個維度下,針對不同專業(yè)、不同崗位的教師,進一步細化評價標準。在完善高校教師評聘和考核評價制度的過程中,應避免矯枉過正,即從片面強調(diào)論文轉(zhuǎn)向單純重視教學。教學應該是約束性指標,而不該是激勵性指標。教學能夠深化科研,科研能夠推動教學。教書育人誠然是教師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教學和科研之間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兩者均不可偏廢。
解決研究型大學本科通識課程的教學問題不只是簡單地減輕教師的科研負擔,更重要的是如何讓教師的科研更關注我們生活的世界,如何能引導本科生參與其中,更好地激發(fā)其探索未知的動力。這不僅能夠促進本科生學業(yè)的進步,更能營造優(yōu)秀的校園科研文化環(huán)境,而良好的校園科研文化環(huán)境是通識教育隱性課程中的重要部分和形成良好科研氛圍的基礎。本科生通過參與科研工作,能盡早接觸科研,形成對科研活動的正確認識;了解到超出課本以外的前沿課題,習得并掌握進行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鞏固已經(jīng)獲得的知識與技能,激發(fā)其探索精神,開發(fā)其創(chuàng)新思維及能力;在親自參與實踐研究的過程中,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訓練,基于實際問題而建立的自主學習意識能與課程學習相得益彰,同時也能培養(yǎng)積極應對挑戰(zhàn)的能力;在科研小組中,可以鍛煉團隊合作能力,實現(xiàn)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學術性對話和學問的增長,構建和發(fā)展人際關系??蒲泄ぷ鲗Ρ究粕磥砺殬I(yè)發(fā)展與選擇也能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本科生在科研活動中形成的能力與素養(yǎng),建立起來的思維,恰恰是通識教育能否順利進行并達到目標的關鍵所在。引導本科生參與科研,有助于其習得課本以外的知識,促進知識的轉(zhuǎn)化,使學校本科生的培養(yǎng)質(zhì)量得到有效提升;更有利于本科通識課程教學工作的推進,促進學校的學風建設。為此,高校應重視本科生科研活動的開展,制定相關政策,給予經(jīng)費支持,調(diào)動相關專業(yè)教師的積極性,使參與科研的本科生能得到專業(yè)教師的指導與支持;開放實驗室、完善設備及圖書館建設,為本科生搭建科研平臺,并逐步提高本科生在科技項目中的參與率。
高校有必要對大學生進行核心價值觀教育,增強其社會責任感,使其充分認識到自身肩負的使命與責任,避免其有過度功利化的思想。李曼麗教授的調(diào)查表明,香港中文大學一些校友畢業(yè)后才對通識課程推崇備至,但在校生卻并不這么看??梢姡w就學生的一時之需不是有遠見的明智之舉。[22]在我國,大學教育被普遍認為是一種資格,是實現(xiàn)社會及經(jīng)濟流動的敲門磚;大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得功利化,他們往往更重視對他們以后就業(yè)“更有用”的專業(yè)課程,而選擇忽視“無用”的通識課程,這都對通識教育的宗旨提出了挑戰(zhàn)。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yǎng)成十分重要”。[23]高等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要立德樹人,而核心價值觀教育是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是推進通識教育的重要前提。高校要堅持德育為先,育人為本,從增強大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理論認同、情感認同與行為認同著手,培養(yǎng)大學生熱愛祖國、服務人民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引導大學生把成長、成才和成人相結合,使大學生成為合格的建設者與可靠的接班人;遵循大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從增強教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入手,逐步實現(xiàn)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由精神內(nèi)化到行為外化的轉(zhuǎn)變;將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有效結合起來,重視“實踐育人”在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突出作用,使大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和認同,為順利進行通識教育進一步掃清思想障礙。我們應使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于通識教育之中,使之成為通識教育的最高層次目標,以制衡學生文化中的職業(yè)主義,使大學教育更好地為學生個人與社會的長遠利益服務。
大學宿舍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和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部分。宿舍文化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每一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甚至人格的形成。美國研究型大學在學生住宿管理和課外活動方面已經(jīng)形成了比較好的做法和經(jīng)驗,值得我們學習、借鑒。要確保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高校必須積極主動地進行宿舍文化建設,使宿舍不再是學生單調(diào)的生活區(qū)域,而是其精神家園,成為通識教育活動的重要基地和推進通識教育的有力抓手。要想建設好大學宿舍文化,首先要加強學生管理隊伍及制度建設,使學生管理人員能夠充分發(fā)揮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的優(yōu)勢。學生管理人員的素質(zhì)高低直接關系到宿舍文化建設的質(zhì)量。高校要定期對學生管理隊伍成員進行教育、培訓,使其充分認識到宿舍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切實擔負起應有的責任。高校相關管理部門要對本校宿舍文化建設進行科學的規(guī)劃,并根據(jù)本校的具體實際,營造具有高校特色的宿舍文化。同時,還必須建立一套完善且行之有效的規(guī)章制度,保證大學生有一個良好有序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將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安排在同一間宿舍或者同一棟宿舍樓,以避免學生的生活圈子過于狹窄;在硬件設施上要擴充學生的學習、活動空間,在宿舍區(qū)設置共享的公共區(qū)域并完善相應配套設施,諸如宿舍圖書室、研討室、體育活動場所等,從而為學生創(chuàng)造接受通識教育的環(huán)境與氛圍。在宿舍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也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利用學生組織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功能,吸收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宿舍文化建設中。鼓勵并支持學生們成立多種課外活動團體。通過學生組織,在宿舍區(qū)舉辦科技節(jié)、文化節(jié)、研討會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激發(fā)其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促進學生宿舍中良好學風的建設。
要想讓通識教育對學生的言行或離開大學以后一生中的世界觀、人生觀都產(chǎn)生影響,僅僅靠安排周密的通識課程、苦心孤詣營造的教學法是遠遠不夠的。整個校園中必須彌漫著與通識教育宗旨相符的通識教育氛圍。通識教育必須通過涵泳熏陶才能內(nèi)化為學生身心的一部分,成為生活的經(jīng)驗和創(chuàng)造的源泉。而課外活動是塑造良好氛圍的重要手段。課外活動與精心設計的通識課程結合,引發(fā)學生的深入思考,有助于實現(xiàn)通識教育的宗旨。例如:在學生的課外活動中,講座是豐富學生知識、引發(fā)學生思考的活動。學者發(fā)表在期刊上的文章往往學術用語過多,只適合極少數(shù)專家與研究人員閱讀。但如果他們將論文略加修改,用大眾化的語言表述,為本科生開辦一場講座,學術就能達到它的最大社會效益:教育下一代,而不僅僅是滿足研究者個人職稱晉升的要求。在網(wǎng)絡時代,這種講座若能通過網(wǎng)絡直播,那么更多學生就能便捷地享受這一資源。學校應為學生開展學術交流活動以及成立相關社團、課程所需的課外調(diào)查研究提供和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學生多組織并參與這類課外活動。如何讓課外活動與通識教育更好地結合,使之成為通識教育拓展的外延,促進通識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還有很多問題與疑惑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與研究。
大學通識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不僅在于顯性課程的開設,更需要從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方面下功夫。學校作為學生投身學習的環(huán)境,其力量具有決定性意義。校園環(huán)境既可以吸引學生,也能使學生疏遠。每一所學校都有自己的校園文化,這是學生從學校生活的每個方面獲得的、難以言傳的信息與感受。因此,大學要加強隱性課程的建設,將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結合起來,重視研究、建設與完善大學的教師評聘體系、學生文化、住宿制度和課外活動,盡可能給大學生提供多種接受通識教育的途徑,從而保證大學通識教育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
注釋:
① “學習共同體”(Learning Community),或譯為“學習社區(qū)”,是指一個由學習者及其助學者(包括教師、專家、輔導者等)共同構成的團體。他們彼此之間經(jīng)常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溝通、交流,分享各種學習資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教師、學生共同參與教學活動,彼此之間可以很容易地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可以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定的學習共同體。一個學習小組、一個班級、乃至一個學校,都有可能成為一個學習共同體。
② 服務學習項目,即學生為社區(qū)提供有價值的服務,同時通過與同伴分享各自的想法,學會科學分析、增強對社會服務的理解以及改進個人的溝通技能的學習項目。服務學習項目將社區(qū)服務與學術課程相結合,注重反思和培育公民責任感,是一種體驗式學習。它為學生提供關懷他人的機會,將學生的學習擴展到社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