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傳寶
對公民概念的美好體驗最初來自小時候閱讀過的一個故事。故事好像是說幾位前蘇聯(lián)少先隊員在游戲,一個孩子被分配在一個哨位上“站崗”,后來被他的同伴完全忘記了。其他小伙伴們都回家了,夜色里只有這個孩子一直在那里“堅守崗位”,直到一個上尉軍人走過來,認真行了一個軍禮后對那個孩子說:“任務已經(jīng)完成。你可以回家了,公民!”那個孩子才鄭重回禮,松了一口氣回家去了。
小時候我并不知道“公民”確切、豐富的意涵,我只知道:“公民”,那是一個多么神圣的稱謂!
“公民”是什么?許多專家都有過精彩的分析。一些學者常常是將“公民”與相對或相近的概念如臣民、國民、人民、市民、居民等作比較,從而厘定“公民”概念的邊界。我十分贊賞這些語義分析,但是我個人則更愿意以最簡單的方式接近這一概念:“公民”的反面應該是“私民”。從與“私民”的對照中,我們更容易清楚地說明“公民”概念的本質——
“私民”的“私”,在這里主要有兩層意涵——一個是“私有”之“私”,另外一個是“私人”之“私”。前者意味著等級制度、人身依附,“私民”即“為別人所有的人”,其主要的形式是“臣民”(即中央領導人曾經(jīng)批評過的“某些人豢養(yǎng)的家奴”①慎海雄:《部分官員將前途命運綁在“幫主”身上 淪為家奴》,《瞭望新聞周刊》,2015年10月25日。);后者則是我們一直批評的信奉“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完全不參與公共生活)人生哲學的、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社會小農(nóng)意義上的“農(nóng)民”。
所以,現(xiàn)代社會所謂“公民”,其實就是每一個體區(qū)別于古代社會的社會政治身份。這一身份類似于中國人常說的“主人翁”。既然我們是“公民”或“主人翁”而不是“臣民”,那么我們在國家及社會生活中就可以“當家做主”。是“主人翁”,就一定既有自己的權利,也同時有自己的義務。好比一個孩子,可以(有權利)在自己的家里滿地打滾——因為他是家里的“主人翁”;但是他同時要注意,滿地打滾時(有義務)不可以損壞家里的家具,家里有問題也要自己解決——“自家油瓶倒了要自己扶起來”——因為那是他自己的家。若往大點說,中國革命的勝利最偉大的意義正在于:國人開始能夠“當家做主”、成為堂堂正正的共和國公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也意味著所有人都是,也應當是社會和國家的“公民”而非“臣民”。與此同時,既然大家都是共和國的主人,既然“公民”不是“私民”(小農(nóng)),我們就得積極、理性地參與國家與社會的“公共生活”。除了努力踐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價值原則,正確理解、自覺捍衛(wèi)自己的公民權利,還應該努力在“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等方面恪盡公民的義務。
“主人翁”或者“公民”,當然是一個美好的稱謂。不過,由一個呱呱墜地的自然人變成一個“合格公民”卻并非是一個自然發(fā)生的過程。要積極、理性地參與公共生活,就需要有后天養(yǎng)成的“公民素養(yǎng)”。而這,就需要公民教育。
當代中國社會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就是靠“耳語”或者“心理恐懼”去臆想很多事情,并據(jù)此指導自己的日常生活實踐。比如,在教育領域,很長時間人們暗暗認為,“公民”是一個“危險”的詞匯,與“公民”有關的概念如“公民教育”也因為“可能危險”而為許多“聰明人”所王顧左右、諱莫如深。直到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明確使用了“公民”一詞,大家似乎才松了一口氣——原來“公民”并不是一個“危險”的詞匯!
人類的恐懼往往來源于對特定事物的無知。比如,許多人之所以害怕“公民”概念,其實是緣于對“公民”一詞所鏈接著的“自由”“權利”“民主”等政治概念懷有的非理性的、莫名其妙的“心理恐懼”——而這正是要通過有效的公民教育才能徹底解決的問題——因為一個理性的“自由”觀念,本身就意味著所有人(而非個別人)都應擁有的自由;一個理性的“權利”概念,也必定意味著對權利的適當限制;而所謂“民主”,其實不過就是對專制與人治的否定——而這不就是現(xiàn)代社會(包括社會主義也包括資本主義社會)所有人都要努力建設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價值觀念嗎?《不列顛百科全書》里說“公民意味著伴隨有責任的自由身份”。很顯然,這一現(xiàn)代人應有的“有責任的自由身份”只有通過扎扎實實的公民教育才能真正實現(xiàn)。
2019年,中國人均GDP已經(jīng)超過10000美元,與此同時,當代中國是一個已經(jīng)真實普及了義務教育、高等教育也邁入普及化階段的國家。就是說“相對富裕”“民智已開”,社會基本矛盾已經(jīng)轉變?yōu)椤叭嗣袢找嬖鲩L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都是最基本的社會事實。故在當代中國,我們必須大大方方開展公民教育,理由可以有一千條、一萬條。若簡要地說,我們至少可以從消極與積極兩個維度列舉必須大大方方開展公民教育的理由——
所謂消極的理由,是從社會治理的角度看,若我們不認真開展公民教育,中國社會將會付出極大的成本——因為民眾日益增長的權利訴求會通過非理性、破壞性的方式尋求實現(xiàn)。這一點,從內地許多人為丁點問題的解決不惜“將事情搞大”以及香港去年開始的“攬炒”(就是大家一起死)思維方式所付出的巨大社會成本中不難看出。
而積極的理由,當然就是國家政治生活一定要積極回應“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很顯然,受到平等、公正的對待,有尊嚴地做共和國的公民、做國家社會政治生活的“主人”等,肯定是最為重要的“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之一。近一個時期以來,中國一直在內政上努力建設“法治國家”,在外交上積極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教育的視野來看,這些都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實踐,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公民教育——因為建設“法治國家”所內涵的“法治教育”就是全球各國公民教育的核心內容和組織形式之一,而“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也正是國際上通行的“全球公民教育”(即GCE: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的核心教育目標。
如何做好培育“合格公民”的工作?概而言之,就是要關注公民教育的內容與形式兩個維度。
從內容上說,欲培育“合格公民”,一是必須讓孩子們尊重、踐行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現(xiàn)代價值原則。其實,這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要求?,F(xiàn)在最為關鍵的問題是對自由、平等、民主、法治方面的教育,社會、學校教育要“來真的”,而不只是“對付對付”。欲培育“合格公民”,二是要讓孩子們正確認識自己多元的社會身份及其權利義務——了解社區(qū)公民、國家公民、全球公民的身份,做理性、積極參與不同層級公共生活的“合格公民”。我們已經(jīng)實際開展的社區(qū)志愿服務、愛國主義教育、國際理解教育等,都屬于事實上的公民教育(可能只是不以“公民教育”之名而已)。要進一步做好公民教育,我們所要做的,很大程度上不過就是要在以上兩個方面更為自覺、力度更大。
從形式上說,欲培育“合格公民”,就必須努力在直接、間接公民教育以及隱性課程意義上的公民教育上下功夫。所謂直接公民教育,就是旗幟鮮明、直接開展公民教育的課程與活動,踐行民主、法治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謂間接公民教育,就是要通過各科教學及所有教育活動去挖掘、開發(fā)、使用公民教育的課程資源,努力培育現(xiàn)代公民所應有的科學、理性、批判性思維等公民素養(yǎng),以策應、支持直接的公民教育。而“隱性課程意義上的公民教育”,指的是師生互動、教學組織形式、學校制度、校園時空設置等都應當符合公民教育的價值追求、具有公民教育的性質。換言之,“公民教育”應當是滲入師生關系、全部教育生活的“血液”,而非枯燥、虛偽、浮于表面的空洞教育口號。教育工作者須知,再好的公民教育課程也很難與實際的生活教育相抗衡,努力讓孩子浸入公民教育的生活與實踐比什么都重要。
進入21世紀的第三個十年,世界和中國都進入了一個“多事之秋”,也進入了一個重要的“戰(zhàn)略機遇期”。最近40年,中國社會的迅猛發(fā)展已經(jīng)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公民教育奠定了很好的社會基礎。倘若我們再能夠克服公民教育觀念、實踐上的上述弊端,則我中華兒女未來必定會有更好的發(fā)展前景,也必定能在教育進步上成為對整個地球村貢獻更大的“模范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