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賓市江安縣漢安初級中學校
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教學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開始重視實際作文教學中的作文批改問題。好的作文批改模式不僅能幫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其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足,也能幫學生提升寫作素養(yǎng)。因此,本文對現(xiàn)階段作文評改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分析,希望能夠?qū)ξ磥沓踔姓Z文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幫助。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新課標要求“學生在初中階段的語文寫作過程中,不僅僅要能夠?qū)懀瑫r也要能夠與其他人進行交流”。越來越多的教師也意識到作文評改對學生寫作的影響。就目前而言,比較常見的作文評改是教師評價、學生互評以及學生自評這三種。如果想要獲得更好的作文教學效果,教師就需要從這三個方面入手,對原有的評改模式進行改進,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作文教學的發(fā)展。
就目前而言,雖然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了作文評改的重要性,但是,受傳統(tǒng)教育思維的影響,實際的作文評改環(huán)節(jié)仍存在比較明顯的問題。這不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作文評改的效率,同時也不利于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
無論是初中作文還是小學作文,其主要的評改者仍舊是教師。雖然三方互評的作文評改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了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但是,由于教師對多方綜合評改的重視程度不夠、課時準備不充分等原因,致使上述評改方式并沒有被全面落實在作文評改的過程中,從而影響了實際的作文評改效果。初中階段本是提升學生寫作水平的黃金時期,但是長期單一的作文評改方式打擊了學生的寫作熱情,不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根據(jù)以往的研究,筆者認為,在未來的作文教學中,若想取得更好的作文評改效果,可以從豐富原有作文評改路徑、幫助學生提升作文評改的能力,以及激發(fā)學生參與到作文評改中的積極性這三個方面入手:
在作文教學過程中,若想取得更好的作文評改效果,教師就應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評改理念,積極地將多方評改模式落實到日常教學中,將耐心和愛心付諸實際的評改過程中,肯定每一名學生的不同特點,逐步轉(zhuǎn)變學生對作文的錯誤認知,使其能夠?qū)⒄媲閷嵏腥谌胱魑闹?,達到作文評改的根本目標。
例如,在進行后續(xù)作文評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多樣化的評改模式,讓學生參與進來,參與作文修改的全過程,從思考文章主題入手,逐步觸及文章的布局及描寫、議論抒情等。總之,使其在互評或自評中,以“第三者”的角度觀看其他同學的作文和自己的作文,進而做出中肯、真實的評價,從而確保在后續(xù)的寫作中避免出現(xiàn)同類的錯誤。與此同時,通過學生之間的互評,學生還能感受到其他同學對類似事件的不同看法,進而拓寬學生的寫作思維,確保作文評改的有效性。
在以往的作文評改過程中,有的教師會過分注重學生對作文評改形式的應用,忽視了學生是否具備相應的評改能力。因此,為了達到更好的評改效果,教師應努力提升學生評改作文的能力。一方面,讓學生多讀例文,發(fā)現(xiàn)文章存在的問題并標注出來,在反復、大量的閱讀過程中鍛煉學生評改作文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師應教授學生評改作文的方法。例如,在學生進行互評或自評的過程中,教師應先讓學生放下作文,并引導學生對以往作文課中學到的知識點進行復習,然后再進行作文評改,從而確保作文評改的效果。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網(wǎng)絡評改的方式,使其參與到作文評改的過程中,通過對評改過程中積累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找到學生寫作存在的不足,繼而有針對性地予以指導。
如何使學生克服對作文互評或自評的懈怠心理,是提升作文評改效果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尤其是對初中生而言,只有其對作文評改感興趣,才能積極參與到實際評改過程中,繼而實現(xiàn)評改目標。針對這一問題,筆者認為在實際的作文評改過程中,首先,教師要提升學生的自信,肯定學生有異于他人的思想,幫助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到作文評改的過程中,同時積極發(fā)表意見和建議。其次,教師應肯定學生的探索精神,善用鼓勵的言語或行動,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寫作帶來的幸福感,從而實現(xiàn)開展作文評改工作的目標。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初中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人們越來越重視寫作。通過作文評改,盡可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將真情實感融入日常的寫作中,是寫作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本文認為在實際的作文評改環(huán)節(jié),可以從轉(zhuǎn)變原有評改模式、提升學生評改能力等多方面入手,實現(xiàn)提升作文評改效果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