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鴻喆
讀書詩,即以“讀書”為主題的詩,包括記錄讀書心得,表現(xiàn)讀書生活,借讀書以抒情、議論等內(nèi)容。詩題多以“讀”“看”“見”等字開頭,后接所讀書名或其中篇名,或泛以“讀書”為題。讀書詩大致起源于東晉,陶淵明有名作《讀山海經(jīng)十三首》和《讀史述九章》,之后讀書詩創(chuàng)作稍顯沉寂,僅謝靈運等人偶一為之。及至唐代,其創(chuàng)作漸成一定規(guī)模?!度圃姟返葧@示,唐代讀書詩有130余首,且不乏大家、名家之作,如韓愈、柳宗元、白居易、皮日休、陸龜蒙等人均有作品。其中白居易讀書詩數(shù)量最多,達到25首,且內(nèi)涵較豐富,成就更高,值得我們進行研究。
將白居易讀書詩置于其詩集和唐代讀書詩中考量,可以發(fā)現(xiàn)其創(chuàng)作方式較為多樣、全面,故從該角度分類能更好地突出其特征,以便深入研究。據(jù)此,白居易讀書詩可分為如下五類。
白居易詩以諷喻見長,其有不少作品因讀書而興諷喻。這些讀書詩多為讀史之作,蓋史書可以“觀古鑒今”,適宜借此諷諫。如《讀漢書》,詩的前八句起興,以“禾黍”“桃李”比附“君子”,以“稂莠”“荊棘”比附“小人”,以“草木既區(qū)別,榮枯那等夷”引出“小人與君子,用置各有宜”[1]。然后筆鋒一轉,指出西漢末“忠邪并信之”的局面,并因“優(yōu)游兩不斷”致使“盛業(yè)日已衰”[2]。同時為蕭望之、京房二人的遭遇沉痛不已。最后四句以這段史實為諫,望“為國者”重“人和”之利,“為臣者”要鑒于前事,學會明哲保身。再如《讀史五首》其四,連舉尹吉甫后妻譖伯奇、鄭袖誣楚王新歡、弘恭構陷蕭望之和趙高謀害李斯四事,對“巧言構人罪”的行為痛斥不已,認為“人事雖可罔,天道終難欺”[3],并以“明則有刑辟,幽則有神祇”[4]正告君主和臣子莫為奸邪之事。
白居易讀書詩中有不少借讀書以抒懷的作品,這類詩或抒發(fā)感傷之情,或表現(xiàn)以超然紓解苦痛的心態(tài),是詩人情志的跡化。前者如《讀鄧魴詩》,先高度褒揚鄧魴的詩才——“未及看姓名,疑是陶潛詩”[5],后對其仕途困頓、英年早逝的遭遇感傷不已,寄寓深切同情。后者如《讀史五首》其二,先述司馬遷、嵇康因言獲罪事,及其“抱冤志氣屈,忍恥形神沮”[6]之情,后舉巢父、許由、夏黃公等隱士為例,欲從而游之,以“超然離網(wǎng)罟”,表現(xiàn)了歸隱山林、超然于世事的心態(tài)。再如《讀道德經(jīng)》,此詩作于白居易生命的最后幾年,其避世退隱之心更加明顯——“世間盡不關吾事,天下無親于我身。只有一身宜愛護,少教冰炭逼心神?!盵7]其中不僅有道家思想的影響,亦有些許儒家明哲保身的意味。
白居易讀書詩中還有一些翻案出新的作品,對書中所述內(nèi)容提出疑問,富于理趣,開宋詩先河。如《讀老子》一詩:“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語吾聞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緣何自著五千文?!盵8]“知者不言,言者不知”[9]是老子提出的一個重要命題,意在強調(diào)“道”的不可言說,只有不說方能體“道”,成為“知者”。白居易翻新出奇,“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點出了“言者不知”和老子著五千言之間的矛盾,并提出疑問。在極尊老子的唐代,白居易能發(fā)出如此聲音可謂不易。再如《讀莊子》:“莊生齊物同歸一,我道同中有不同。遂性逍遙雖一致,鸞凰終校勝蛇蟲?!盵10]嚴格說來,此詩不屬翻案,但其中議論也頗有新意。其以批判的態(tài)度對待莊子學說,認同其“逍遙”思想,對“齊物”持有異議?!胞[凰”與“蛇蟲”在白居易詩中多具有道德上的含義。其《詠史》云:“彼為菹醢機上盡,此作鸞凰天外飛?!盵11]此詩有感于甘露寺事變而作,考其詩意,“鸞凰”當比喻志行高潔的隱士。而“蛇蟲”在古代詩歌傳統(tǒng)中多隱喻陰險小人。故而,此二者應隱含著白居易的道德評價,在大是大非面前,其對莊子“齊物”思想不能茍同。
白居易讀書詩在某種程度上可視為其詩體的讀書筆記。一般來說,讀書筆記中常有內(nèi)容主旨的概括和摘錄,而其讀書詩亦有一定數(shù)量檃栝書之內(nèi)容或主旨的作品。如《讀鄂公傳》:“高臥深居不見人,功名斗藪似灰塵。唯留一部清商樂,月下風前伴老身?!盵12]詩寫尉遲恭晚年之事?!杜f唐書·尉遲敬德傳》云:“敬德末年篤信仙方,飛煉金石,服食云母粉,穿筑池臺,崇飾羅綺,嘗奏清商樂以自奉養(yǎng),不與外人交通,凡十六年?!盵13]白居易所讀之《鄂公傳》雖不是《舊唐書》中所載,但對其事的敘述應相近,由此觀之,該詩實為檃栝《鄂公傳》而作。再如《讀禪經(jīng)》一詩,檃栝《達摩多羅禪經(jīng)》之旨,闡述“諸相非相”“無余有余”“禪能攝動”“法性真如”等佛理,通篇以禪語入詩,可視為押韻之佛家教義。雖然藝術成就不高,但其仍屬于讀書詩的創(chuàng)作方式之一,不應忽視。
白居易讀書詩中還有一類泛寫讀書情境的作品,描述讀書的時間、環(huán)境、情緒狀態(tài),文學意味相對濃厚。如其《開元九詩書卷》一詩,表現(xiàn)了詩人多病時的讀書狀態(tài),因病而“經(jīng)年不展”書卷,以至“今日開看生蠹魚”[14]。再如《舟中讀元九詩》:“把君詩卷燈前讀,詩盡燈殘?zhí)煳疵?。眼痛滅燈猶闇坐,逆風吹浪打船聲?!盵15]元和十年(815),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其在長安至江州的途中吟成此詩。詩中未對元稹詩進行評價,也未大發(fā)議論,而是著眼于描寫讀詩的過程與環(huán)境。詩人羈旅舟中,夜讀元詩,所悟所感,以至“滅燈猶暗坐”,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慨嘆,摯友的心聲縈繞心頭,頗不寧靜,正似水浪打船之聲。語似平易,而情感含蓄蘊藉。元稹有《酬樂天舟泊夜讀微之詩》,詩云:“知君暗泊西江岸,讀我閑詩欲到明。今夜通州還不睡,滿山風雨杜鵑聲?!盵16]二詩對讀,可謂“一夜愁思兩處同”。
與唐代其他詩人相比,白居易所作讀書詩的數(shù)量和質量均臻于一流。雖然其讀書詩與《新樂府》《秦中吟》《長恨歌》等名篇無法相提并論,但也頗有獨到之處。其成就大致體現(xiàn)在以下諸方面。
首先,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讀書詩在唐代數(shù)量最多。《全唐詩》等書統(tǒng)計,其數(shù)量達到了25首,而現(xiàn)存讀書詩數(shù)量排名第二的貫休僅有11首,其余諸詩人的作品數(shù)量都是個位數(shù)。雖說數(shù)量多不等同于成就高,但一般來說,過少的數(shù)量很難令詩作臻于高境。李白、韓愈、柳宗元的讀書詩并非不好,然僅寥寥數(shù)首,或可謂涉筆成趣,而要說其在該題材上作了多少開拓卻很難。
其次,白居易讀書詩內(nèi)涵豐富。以所讀之書的種類和數(shù)量來看,白居易讀書詩兼具史、子、集三部,涉及書籍17種。其中讀詩與讀史之作最多,分別達到了11首和7首,占據(jù)白居易讀書詩的大半江山。還有讀老莊詩4首,讀佛經(jīng)詩2首。誠可謂“文史并重,佛道兼容”。而貫休的11首讀書詩僅涉及史、集兩部,齊己的7首讀書詩也只涉及子、集兩部,韓愈、柳宗元等名家的讀書詩多泛詠讀書。白居易讀書詩的具體內(nèi)容也較豐富,有以歷史上的興衰諷諫的,如《讀漢書》;有鞭撻奸佞小人的,如《讀史五首》其四;有抒發(fā)感傷之情的,如《讀鄧魴詩》;有談禪論道的,如《病中看經(jīng)贈諸道侶》;還有闡述詩歌理論的,如《讀張籍古樂府》《讀謝靈運詩》,不一而足。相較于孟郊、柳宗元、皮日休等人泛寫讀書的詩作,其內(nèi)涵無疑更加厚重。
最后,白居易讀書詩的藝術水平總體較高,雖然也有《讀禪經(jīng)》式的禪語詩,缺乏形象和情感,枯燥乏味,但多數(shù)詩還是頗有水準。一是其中所用創(chuàng)作手法多樣,如《讀漢書》,雖然主體部分以議論為詩,然其開篇起興,以草木旁及人事,彌補了單純議論而形象不足的缺點?!蹲x張籍古樂府》亦以議論為主,其中“讀君學仙詩”以下八句用賦法,鋪陳排比?!蹲x史五首》則敘議結合,卒章顯志?!吨壑凶x元九詩》則不落言筌,前三句敘事描寫,末句以景語結,“字字沉著,二十八字中無限層折”[17]。二是其體裁較為全面,古、近兼?zhèn)?,五、七言并舉。其中五古11首,七古1首,七絕10首,七律3首。古體、近體呈現(xiàn)出均衡的局面。相比之下,李白、韓愈、柳宗元、皮日休等人之讀書詩均為五古,數(shù)量既少,體裁復單一,成就有限。三是白居易讀書詩的創(chuàng)作方式較為多樣,且在中晚唐時具有一定代表性。如韓愈《縣齋讀書》寫讀書情境;《讀東方朔雜事》檃栝《漢武帝內(nèi)傳》所載東方朔之事;《讀皇甫湜公安園池詩書其后二首》以議論為詩,大發(fā)勸諫之言;貫休《讀離騷經(jīng)》、齊己《讀參同契》則借書抒發(fā)感憤。這些創(chuàng)作方式在白居易讀書詩中均有體現(xiàn)。
白居易讀書詩還具有一定的詩學價值,其中對詩人“窮”與“工”的言說頗近于歐陽修的“詩窮而后工”,堪稱該理論在唐代的又一先導,而前人于此論述較少。學界多認為該理論源于“詩可以怨”“發(fā)憤著書”“不平則鳴”之類。就筆者目前所見,僅我國臺灣學者張健先生明言“詩窮而后工”說“自唐人白居易《與元九書》以來,素有流裔”[18]。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雖然明確提出了“詩人多蹇”[19],并以陳子昂、杜甫、孟郊和張籍之不遇印證,但白居易讀書詩中對這一問題論述得更早,且更為深入。如《讀鄧魴詩》有“詩人多蹇厄,近日誠有之”[20]一句,其后提及杜甫與孟浩然,和《與元九書》有異曲同工之妙。再如《讀李杜集因題卷后》也對李、杜“不得高官職,仍逢苦亂離”[21]之“窮”有所表現(xiàn),并在詩末提出“天意君須會,人間要好詩”[22],將二人之“窮”視作天意,并把“窮”與“好詩”聯(lián)系起來,在“詩人多蹇”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據(jù)《白居易詩集校注》,《讀鄧魴詩》作于元和三年(808)至元和六年(811),《讀李杜詩集因題卷后》于元和十年長安至江州途中,而《與元九書》作于元和十年之江州,二詩均早于《與元九書》,可見白居易對這一問題的表述最早見于其讀書詩中。不僅如此,白居易在元和十一年(816)所作的《讀謝靈運詩》中對“窮”與“工”之間的聯(lián)系作了更為清晰的表述:
吾聞達士道,窮通順冥數(shù)。通乃朝廷來,窮即江湖去。謝公才廓落,與世不相遇。壯志郁不用,須有所泄處。泄為山水詩,逸韻諧奇趣。[23]
此詩前兩聯(lián)即著眼于士人“窮達”的問題,其后引出謝靈運之才高而不遇,緊接著對“不遇”與“詩工”的內(nèi)在關系進行說明?!皦阎居舨挥?,須有所泄處”揭示了詩人創(chuàng)作的心理動因。而其“所泄處”正是山水詩,因其“才廓落”,故能具“逸韻諧奇趣”,以工于山水詩而名垂詩史。歐陽修《梅圣俞詩集序》在論述“窮”與“工”的聯(lián)系時與此詩思路相近,也是著眼于詩人的創(chuàng)作心理。并且,在文字上亦頗相像,如歐文之“凡士之蘊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24]意近“謝公才廓落,與世不相遇”;“多喜自放于山巔水涯”[25]意似“窮即江湖去”;“內(nèi)有憂思感憤之郁積,而興于怨刺”[26]近于“壯志郁不用,須有所泄處”。由此觀之,和韓愈“不平則鳴”說泛論因窮愁而發(fā)憤著書相比,白居易在讀書詩中對這一問題的表述與歐陽修更加接近。
在白居易龐大的詩歌總數(shù)面前,其讀書詩雖是滄海一粟,但其在詩歌史上依然具有不容忽視的意義,試略為論述。
首先,白居易讀書詩奠定了宋人讀書詩創(chuàng)作的基本方式。白居易是宋人學詩最重要的取法對象之一,宋初學白詩者號為白體,此后,歐陽修、梅堯臣、蘇軾、陸游、楊萬里等大家的詩歌中均對白詩有所繼承,可見白居易在宋代的影響。且宋時白居易文集版本較多,較易獲得,是文人常讀之書。以北宋讀詩詩為例,讀白居易詩集之作也多達五題12首,在131首北宋讀詩詩中占比近10%。因此,宋人完全有可能在創(chuàng)作讀書詩時借鑒白氏同類作品。如張高評先生就認為白居易讀書詩“就寫作方法而言,大抵與宋詩出入不大”[27]??贾未x書詩,白居易讀書詩的創(chuàng)作模式基本均有體現(xiàn)。托書諷喻者,如徐鉉《觀人讀春秋》對五代末宋初儒風澆薄、綱紀不張的現(xiàn)象予以諷刺,認為“亂臣無所懼,何用讀春秋”[28]。借書抒懷者,如文天祥《讀史》先借韓信與諸葛亮之事抒發(fā)英雄薄命的感嘆,又以“一朝事千古,何用怨青春”[29]表現(xiàn)對自身選擇的堅定。翻案出新者如王令《讀孟子》,通過“去梁無故又辭齊,弟子紛紛益不知。天下未平雖我事,己身已枉更何為”[30]一句直接向孟子發(fā)難,與白居易《讀老子》同趣。檃栝書主旨者多為理學家所作,如陳淵《看論語四首》,對《論語》中的“毋四”“孔顏之樂”等旨加以檃栝與闡述。泛寫讀書情境者則更多,這在陸游讀書詩中體現(xiàn)得最為明顯。其讀書詩中最具文學意味的作品多泛寫讀書之環(huán)境、情感和心緒等方面。如《冬夜讀書》“寒生點滴三更雨,喜動縱橫萬卷書”[31],《燈下讀書》“幽窗燈一點,樂處超五欲”[32]等等,不一而足。所不同者,宋人讀書詩閱讀的范圍更加廣泛,創(chuàng)作方式更加全面,但其中最基本的方式,白居易讀書詩已經(jīng)具備。
其次,白居易以“讀書”作為詩歌表現(xiàn)的主題,并在其中諷喻勸諫,闡述觀點,實際上已開宋詩重書本、重知識風氣的先河。學界一般認為,唐詩以抒情達意見長,不太強調(diào)通過詩歌來表現(xiàn)詩人的學養(yǎng)。宋詩卻正相反,“資書以為詩”是其最突出的特色。雖然白居易詩以平易見長,甚至通俗得“老嫗可解”,但并不妨礙其詩在某種程度上表現(xiàn)出重書本、重知識的傾向,這部分地體現(xiàn)在白居易讀書詩的創(chuàng)作上。一般說來,“資書以為詩”主要體現(xiàn)于詩歌用典上,白居易讀書詩則更進一步,以“讀書”為主題,以書中內(nèi)容或讀書這一活動為表現(xiàn)對象。其中主要表現(xiàn)書的內(nèi)容或主旨的作品幾乎可視作“以書為詩”,如其《讀禪經(jīng)》之類,這在白居易讀書詩中尚屬少數(shù),而在宋詩中則蔚為大國,尤其是理學家所作的讀書詩、題詠儒家經(jīng)典的詩,如陳淵《看論語四首》、張九成《論語絕句》、陳普《孟子絕句》等,可謂“語錄、講義之押韻者耳”[33]。
綜上所述,白居易讀書詩的創(chuàng)作模式多樣,在唐代讀書詩中成就較為突出,又具有一定詩學價值,展現(xiàn)了白居易對于詩人窮達與詩歌創(chuàng)作關系的思考,同時奠定了宋代讀書詩創(chuàng)作的基礎,在某種程度上開宋詩重知識之風的先河,具有一定的詩歌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