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3日,劉金福因在網上用搶票軟件為他人代搶火車票,并加收費用,被南昌鐵路運輸法院以倒賣車票罪,一審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124萬元。
為何被控倒賣車票罪?
南昌鐵路運輸檢察院公訴人表示,刑法中的倒賣車票是指以牟利為目的,囤積大量車票,或利用優(yōu)勢控制票源,而后出賣給不特定人,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
劉金福以牟利為目的,自行根據列車座次、乘車時段及運營方向等標準,每張加價50元至200元不等,明顯超出了正常的勞務費用范疇,其行為是披著民事合法外衣的倒賣火車票行為。
劉金福的一審辯護律師曾慶鴻則認為,劉金福代搶火車票屬于民事代理行為。法律雖然禁止倒賣火車票的非法經營行為,但是并沒有規(guī)定旅客必須本人親自去購買火車票。法律無禁止即許可。
該案被曝光后,關于有償代搶火車票是否合法,引發(fā)爭議。
同濟大學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孫章表示,按照法律規(guī)定,火車票價格就應該是票面價值,如果是明碼標價,收取高額價格就屬于代賣火車票,實際上肯定擾亂了網絡購票秩序?!拔覀冊懻撨^這個問題,但是否屬于倒賣意見也沒有形成共識?!狈蓱斆鞔_,規(guī)定收益超過一定的金額,認為是抬高價格,倒賣火車票;低于一定價格,屬于勞務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互聯(lián)網平臺上的有償搶票服務很常見。搶票成功幾率80%以上的搶票軟件都需要付費。然而,對于當前互聯(lián)網第三方平臺的有償搶票服務的性質以及是否違法,有關部門還未予以明確界定。
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律師陳爾怡表示,要根據“代搶”的具體行為方式來認定是否合法,不能因為眾多平臺均存在代搶火車票的有償服務,就認定它是合法的。同時,代搶火車票法律具有滯后性,現(xiàn)有的法條可能規(guī)制適應現(xiàn)在的犯罪行為。
(《法治周末報》 郝若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