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柳
和朋友一起飲酒聊天,看到成語“葉公好龍”,大家都讀成了“葉(ye)公好龍”,只有筆者讀作“葉(she)公好龍”,眾人皆不服。葉公是春秋時楚國貴族,名子高,封于葉(she),所以真正的讀音應該是“she”。但現(xiàn)在有些人接受了約定俗成的讀音,我們只能徒喚奈何。比如,“曝光”,大家都讀“bao guang”,那一曝十寒的“曝”怎么讀?其實,用不著太過較勁。
但涉及到姓名的時候,不較真兒還真不行。一個叫解放的朋友和新友相見,自報名號,被人誤解為:“謝放”,有人看著名片,直呼“老解(jie)”,這位解先生不得不再做解釋“我姓xie”不姓解決的解。
漢字有多音字及古音有變等,作為姓氏非常容易讀錯。
萬俟,讀Mo qi(莫其);區(qū),音為ōu(歐);黑,音為hè(賀);蓋,音為gě(葛);查,作為姓氏要念zhā,武俠小說家金庸的本名查良鏞;教,作為姓氏時要念jiào;任,作為姓氏時念rén,代表人物有老一輩革命家任弼時;曾,指曾經(jīng)、未曾之意時念céng,但作為姓氏時要念zēng,如曾鞏、曾國藩等;繆,這個字有的人恐怕一時讀不出來,說到成語“未雨綢繆”時,就沒人不知道了。但在姓氏時不念móu,而念miào,代表人物有清末著名宮廷女畫家繆素筠;晟,本是光明之意,念shèng,但作為姓氏時念chéng。其他還如:費、酈食、秘、單等等都不是你平常認為的讀音。
這些都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中國人對宗脈等的強烈認同感和血緣情結(jié)。所以,對待姓名到底如何讀音,還真不是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