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勇
(安徽大學歷史系 安徽 合肥 230001)
徐樹錚是北洋軍閥皖系重要軍政人物之一,作為段祺瑞的頭號幕僚,皖系的崛起與徐樹錚非凡的謀略和膽識密不可分。學界對徐樹錚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他的治軍理政以及外交方面才能,關于徐樹錚教育理論的研究則相對較少。對徐樹錚的教育思想進行單獨成篇的論述則更屬罕見。
徐樹錚自幼接受良好的傳統(tǒng)教育,在當時中國正處于一個內(nèi)憂外患的時代,為了救亡圖存,許多讀書人選擇了投筆從戎的道路,徐樹錚就是其中一員。他留學日本學習西方文化,接受軍事教育。他的教育經(jīng)歷使他日后的教育思想既有中國傳統(tǒng)色彩,又融合了西方先進理念,這些內(nèi)容在他的著作《建國詮真》和創(chuàng)辦正志中學的實踐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他的教育思想既有其落后性,也有存在價值。
1895年甲午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割地賠款,越來越多的國人認識到清政府之昏庸腐敗。戰(zhàn)敗后的中國,社會風氣開始發(fā)生轉(zhuǎn)變,“兵戰(zhàn)的猛烈沖擊和戰(zhàn)敗的屈辱導致了社會中心的傾斜,使整軍經(jīng)武具有壓倒一切的優(yōu)先地位。”[1]傳統(tǒng)的尚武精神開始復興,軍人逐漸成為有志者的選擇,棄文從武、投筆從戎越來越成為一種社會風尚。
出生于書香世家的徐樹錚自幼接受良好的傳統(tǒng)教育,七歲開始學習儒家經(jīng)典四書五經(jīng),13歲考中秀才,17歲參加歲試,又以一等第一名的成績補了廩生。但隨著社會風尚的變化,他投筆從戎的想法日益強烈,他認識到靠皓首窮經(jīng)解救不了當前的國家,于是“于先考妣前,從容論此旨,愿出從戎”[2]。他開始“思究兵謀,留意天下政財大略,預為投筆計”。
1901年,22歲的徐樹錚勸服家人,離家從軍。此時的袁世凱正創(chuàng)建北洋新軍,在徐樹錚乃至眾多有志報國的熱血青年看來,無疑是最好的投奔對象。于是徐樹錚決定赴山東投奔袁世凱,卻在因緣際會下意外地遇到了“北洋之虎”段祺瑞,兩人相談甚歡,“是年延蕭縣徐樹錚為記室”[3],從此徐樹錚便跟隨段祺瑞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
1904年日俄戰(zhàn)爭,日本戰(zhàn)勝俄國。大批中國的有志青年紛紛東渡日本,尋找日本強大的原因,在段祺瑞的支持下,徐樹錚也于1905年到日本留學。在日本他先入振武學校,在這所學校學習了三年,1908年畢業(yè)后,12月又進入日本士官學校,習步兵科,1910年5月畢業(yè)。在日本,學校嚴格規(guī)定學生的課程和訓練安排以及生活起居,徐樹錚受到嚴格而系統(tǒng)的軍事教育,這為他日后形成的教育思想以及在正志中學的實踐中都埋下了西方軍事教育的種子。
直皖戰(zhàn)后,徐樹錚仕途失意,1921年他寫下了《建國詮真》一書,這本書前后有述旨和敘論各一章,正文二十三章。他自信該書問世之后,“當奪明清以來諸大名家之席,非敢妄自矜張,姑懸此以自厲耳”[4]。該書是他對自己各方面思想理念的一次整體總結(jié),是其成熟期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在這本書中,他的教育主張主要分為七個方面。
“尊經(jīng)訓”,重視傳統(tǒng)儒家思想道德教育。徐樹錚認為“吾中國今日衰敝之極,舍尊尚經(jīng)訓外,別無返魂之藥,足績垂絕之氣。”[4]在他看來,“尊經(jīng)訓”是改變當今中國之衰弊的治世良方,舍之無他物。他認為中國之政“創(chuàng)基于徳禮”,西方各國“立政之創(chuàng)于法律”,而“德禮”與“法律”大不相同。德禮之政可以使人“兢兢自守,恥于為非”,發(fā)揮道德教化的社會作用,比強制力更為有效。他提出“吾國五千年政治至精至粹之詣,總寄諸經(jīng)訓之中。”[5]他認為“尊經(jīng)訓”是中國幾千年政治的精髓,是符合中國國情的,因此他將其作為教育主張的第一要義。
“重史籍”,中國傳統(tǒng)教育中經(jīng)史不分家,這在徐樹錚的教育主張中也有所體現(xiàn)。古人早已提出“以史為鑒”,徐樹錚同樣強調(diào)“前史之所餉遺為多”,可以讓吾人“向古賢中求師友,以規(guī)束一己之身心,能略言治亂存亡之故,洞天下之癥結(jié)”。同時他還認為:“以史證經(jīng),可以讓經(jīng)學更有理論支撐,對人益處良多?!?/p>
“嫻藝術”,嫻熟西方文化,他說:“吾言尊經(jīng)重史,非欲冒復古之名,取東西學術一切而摒棄之也,生乎今世,萬國往來,烏能故步自封,不資博覽。”他清楚地認識到閉關鎖國不再適合當時的中國,只有積極融入世界,才能求得自強,因而教育上也必須重視西方文化,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才可以經(jīng)世致用。
“課事規(guī)”,講求教育的實用性。學生在學校,讀書固然是第一任務,但若是讀死書、死讀書,成為一個書呆子,這樣的學生走向社會必然無法適應。徐樹錚提出“故在校之日,諸生起居各事宜輪值,一生承而辦之,由校中員師監(jiān)而察之,導以辦事竅要,匡其不及,讀書之余兼練應事之規(guī),他日畢業(yè)而出,庶不蒙童騃之目乎?”讓學生參與學校日常管理事務,鍛煉學生能力,不失為一個良策,這與現(xiàn)代社會學校里的學生會之類設計不謀而合。
“迫設民?!保诘胤缴蠌V泛開辦學校。他說:“吾意由部省詳商妥酌,制發(fā)校章,頒示課程,考定教習,令各縣督飭,市鄉(xiāng)集資,自行設校。招生之多寡,設校之分合,聽其自便。子弟及年而不入校者,罪其家長?!痹诘胤缴掀占敖逃?,甚至對于不讓達到年齡的子弟入學的家長,可以懲以罪責,直接體現(xiàn)了他對教育的重視。
“官立末年”,給予地方上開辦學校的自由,同時強調(diào)中央對學校的統(tǒng)一管理?!皩W校由各地自設,雖曰校章課本統(tǒng)有定制,究難免參差不一之慮。則由國家立校,教其末年以整齊之,可也?!边@樣可以防止各地政府自行其是。
“同言文”,統(tǒng)一各地的語音和文字。這一點也是他教育主張中相對重要的一點,他認識到了在中國普及教育的難點,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故音母之外仍必依音選定易識之字,詳示喉舌唇齒用力之法,每音一字制為定課,各省必須遵用,各校必須熟讀,嗣后遇同音之字,即以此字注之,言文自可漸趨一致矣。”
“作禮樂”,在學校進行禮樂教育。這一點表明他對“禮樂”的重視,他認為“良以禮能范圍眾志,樂可和絡群情。”他將當時中國社會的混亂與禮崩樂壞聯(lián)系在一起,他說:“官府中人,蓋有母死未斂而諂大帥委差自效者矣,其言蓋謂現(xiàn)無丁憂之例,我不敢以私廢公云,嗚呼,此何事哉,禮壞至此,樂崩可知?!薄岸Y樂者,民志之所著,國政之所寓,僝僽如斯,國何能國?!边@對當今社會的一些現(xiàn)實問題同樣具有借鑒意義。
徐樹錚在《建國詮真》中提出的教育主張有對傳統(tǒng)的傳承,經(jīng)訓、史籍、禮樂都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有對實用的重視,比如學習西方科學,又比如鍛煉學生管理組織能力,還有一些針砭時弊的教育政策。這些都與他接受的教育息息相關,正是接受過傳統(tǒng)儒家與西方現(xiàn)代化的雙重教育,促成了他的這些教育主張。
1914年,徐樹錚于北京創(chuàng)辦正志中學,并自任校長,親自選定教學人員,規(guī)劃教學內(nèi)容?!跋壬k理正志中學,釆軍事教育體制,規(guī)模章制,仿自德國。新生入校,隱若入伍。以克己深省,尊師重道為諸生訓。四年作業(yè),首重古文學之修養(yǎng),次數(shù)理,再次為德語?!盵5]
徐樹錚自幼接受傳統(tǒng)儒家教育,這必然使他對傳統(tǒng)文人充滿好感,這在正志的教師中頗能體現(xiàn)。他“聘永概叔節(jié)先生任教育長,永樸仲實先生授文選,其余教授之士,皆一時名德。馬其昶通伯先生授春秋左氏傳,閩侯林紓琴南先生授史記”,這四人都是當時一流的國學大師。宋子揚(后任西北邊防軍第二旅旅長)、于珍(后成為奉軍名將)等任軍事教官。
學校的課程最主要的是國文和體育,次要課程包括數(shù)學、德文等。國文課由桐城派名家授課,“姚永概任教務長,兼授《孟子》《左傳》和《尺牘選鈔》;林紓教《史記》;姚永樸教《論語》《文學》《文選》和《修身》;馬其昶教《春秋左氏傳》等?!笨梢娦鞓溴P對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桐城派古文學的重視。體育課內(nèi)容豐富,主要以軍操為主,教習都是赳赳武夫,部隊中的下級官佐,訓練相當嚴厲。“新生入校,猶如入伍,頭一年就下軍操,還學摔跤、拳擊,第三四年,操練步槍?!毙煺J為這種訓練的目的在于使學生“強健身體,克盡求學之苦境、任重道遠之責任”,這是徐樹錚教育思想中重視軍事教育的體現(xiàn),也是重視教育實用性的一大特征。
外語課開德語和法語兩門,分別由德籍和法籍人擔任教師。徐樹錚認為,德國的工業(yè)和科學,居世界領先地位,要使中國富強,必須向德國人學習。法國的文化藝術極為光輝燦爛,堪為中國發(fā)展文化藝術的借鑒,因而也必須學習法文。
學校文化課程除了重視經(jīng)史之外,對音樂課程也尤為重視,歌詠興嘆,蔚為風尚。音樂可以激發(fā)人類情感的共鳴,“諸生感于辭藻之典茂,音節(jié)之清越,吁吁喁喁,永言興嘆,心聲既洽,人情遂無秦越?!睂W生們的學習熱情大為高漲。重視音樂的功用是他教育思想的一大特色。
在日常對正志中學的管理中,徐樹錚表現(xiàn)得尤為尊師重教。他以師禮對待林紓、姚永樸、姚永概等幾位老先生,親自攙扶幾位老先生進入教室登上講壇,經(jīng)常約請幾位老先生一起吃館子。作為校長,他還親自查看學生作業(yè),擇其佳作,于教室中張貼,使正志中學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課余時間經(jīng)常集合學生“訓導”,勉勵學生“以克己之道自持”。
正志中學的創(chuàng)辦就是徐樹錚教育思想的一次全面的實踐,從師資的選擇、教學內(nèi)容的安排、日常的管理,都體現(xiàn)出他以傳統(tǒng)文化為本,重視西方軍事教育,以及重視教育的實用價值等教育理念。從他阻止正志學生參加五四運動,也能看出其教育思想的保守性。
徐樹錚作為北洋軍閥的一員,他的教育思想落后于當時的新文化運動者,但我們不能否認徐樹錚教育思想及實踐的價值。
首先,徐樹錚沒有做到開風氣之先,“中體西用”是他教育思想最大的特點,這也是他的教育思想局限性的首要表現(xiàn)。他注重傳統(tǒng)文化教育,他重視經(jīng)訓、史籍、禮樂等傳統(tǒng)文化,也重視傳統(tǒng)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他也認識到了向西方學習的重要性,他引進西方文化,軍事化訓練學生,使他的教學帶上了西式特色。這種“中體西用”觀念的表現(xiàn),與新文化運動者相比難免顯得比較保守,難以促進新式教育的向前發(fā)展。徐樹錚雖然受過西式教育,但他自幼受傳統(tǒng)文化熏陶,一生都未能擺脫其影響。
其次,徐樹錚教育思想的局限性還體現(xiàn)在他辦學的功利性。他用軍事化的方式管理正志中學,從主觀動機上考察,是為他所在的皖系軍閥培養(yǎng)人才。同時他禁止學生參與五四運動,從思想控制這一點考量,這種辦學形式不利于學生思想向前發(fā)展。
徐樹錚的教育思想雖然保守,但也有其客觀上的進步性。
第一,從他教育實踐本身來說,他辦學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不僅培養(yǎng)其文化素養(yǎng),也重視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還強調(diào)音樂的功用,這與現(xiàn)代教育中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有異曲同工之妙。
第二,從主觀上考察,徐樹錚辦學的確是存在為其自身利益考慮的因素,但是,客觀上他的教育思想和辦學實踐對社會經(jīng)濟文化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在民國那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徐樹錚重視教育并付諸實踐,這首先就應該得到后人的肯定。他創(chuàng)辦正志中學,以其獨具一格的教育理念管理學校,不僅培養(yǎng)了一批人才,更傳播了新思想和新事物,客觀上有利于近代社會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