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東輝
(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10)
隋唐五代,直至宋、遼、金、元一直延續(xù)了南北朝以后民族大融合的趨勢。在民族融合的過程中,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游牧、漁獵民族逐漸接受漢人的儒家文化,在政治體制、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方式、文化道德生活等方面逐漸漢化,并形成了以儒家倫理忠、孝等為主的倫理觀念。本文側重挖掘分析金代女真人忠德觀的內(nèi)涵和特質(zhì)。
一
金朝是女真人建立的政權。在完顏阿骨打統(tǒng)一女真各部之前,女真的傳統(tǒng)社會組織還主要處于部落聯(lián)盟時期,處在由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過渡的時期。從社會風俗和道德習俗看,女真人的民風較為質(zhì)樸。金世宗曾反復告誡太子和諸皇子要無忘“女直純實之風”[1]159。女真人的傳統(tǒng)民風是純樸而原始的,在道德上也是野蠻和落后的。如“父死則妻其母,兄死則妻其嫂”[2]的收繼婚就是女真人的傳統(tǒng)婚俗。而“貴壯賤老”也是女真人的傳統(tǒng)。在這種原始道德狀態(tài)下,孝親和貞節(jié)觀念自然無從產(chǎn)生。此外,在統(tǒng)一的金國建立前,女真人的社會組織是缺少強有力的一元化絕對領導的部落聯(lián)盟組織,也無從催生忠觀念。
女真人的忠德觀是在與宋、遼這兩個文明程度較高的政權不斷碰撞和文化融合中產(chǎn)生的。有研究者認為:“女真人的忠觀念也是在金朝建立后逐漸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太祖、太宗時期,女真人尚無明顯的忠觀念。”[3]無疑,這是從忠君的政治倫理角度作出的判斷。而忠的本義是“一種積極的對他人、對事業(yè)的態(tài)度。忠的基本內(nèi)容與要求是真心誠意、盡心竭力地對待他人,對待事業(yè)”[4]。從這個意義上看,女真人“本尚純樸”和“女直純實之風”的傳統(tǒng)道德風尚中應已含有忠的意蘊。這種忠厚純樸的民風即使在金國建立后大肆強調(diào)忠君的氛圍下仍可以尋繹其跡。如史稱顏盞門都“性忠厚謹愨”[1]1844;把胡魯“為人忠實”[1]2392;女奚烈守愚“為人忠實無華,孜孜于公,蓋天性然也”[1]2769。這些所謂源于天性忠實、忠厚的特質(zhì)實際上是女真純樸民風的遺存。當然,隨著君主專制集權的加強,忠的為人忠實、忠厚的一面遠不如忠君、忠社稷的一面被強化。且忠君、忠社稷的一面隨著金國政體不斷向專制集權邁進而愈加凸顯。這就決定了金朝建立后,特別是父死子繼、世襲集權體制確立后,女真人的忠德觀表現(xiàn)為以忠君為主的基本特征。
最初,女真人處于原始部落社會,各部分立,直到完顏阿骨打統(tǒng)一了女真各部,才建立起金國。在國家治理體制上,最初金國的政權核心是貴族合議的勃極烈制,地方則為軍民合一的猛安謀克制。這種體制在金國立國之初曾有效地發(fā)揮了集體決策、靈活機動的特點,使得金在對遼作戰(zhàn)中屢屢得手、所向披靡,最終滅掉遼國。但隨著開疆拓土和對外征戰(zhàn)的展開,金國統(tǒng)治者迫切需要強化君主專制集權。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廢除了勃極烈制,模仿漢制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并強化了漢地樞密院的權力,終止了金朝前期的二元政治體制[5]。在皇位繼承問題上,金熙宗的“天眷新制”廢除了諳班勃極烈的儲君地位,明確了嫡長子繼承制。盡管,在金朝歷史上,圍繞“兄終弟及”還是“父死子繼”發(fā)生過多次的反復和暴力事件,但整個金朝的歷史表明,金朝的皇位世襲制度伴隨著女真政權的封建化過程,表現(xiàn)出由“兄終弟及”向嫡長子繼承制過渡的特點。為適應這種制度上的變化,在政治倫理上必然要弘揚和強化忠君的價值取向。這也是金代統(tǒng)治者之所以推重忠德觀的內(nèi)在根據(jù)和現(xiàn)實需要。
弘揚和推重忠德觀是以明確君尊臣卑的等級制度為前提的。在政權初建時期,金朝君臣的等級尊卑還不嚴格,還一定程度地保持著傳統(tǒng)的樸質(zhì)風格。史載,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初繼位時,“群臣奏事,撒改等前跪。上起,泣止之曰:‘今日成功,皆諸君協(xié)輔之力,吾雖處大位,未易改舊俗也?!龈牡雀屑?,再拜謝。凡臣下宴集,太祖嘗赴之,主人拜,上亦答拜。天輔后,始正君臣之禮焉”[1]1614-1615。君臣禮制上的尊卑分野有利于強化君主專制,也有利于形成臣子為君主效忠盡忠的政治生態(tài)。當然,金朝的君臣尊卑禮制的建立也非一蹴而就,女真習俗的影響仍在不同范圍、不同場合存在。如皇統(tǒng)元年(1141),在宴請群臣時,金熙宗起立答謝大臣的進謝,宰臣馬上說:“至尊為臣下屢起,于禮未安?!盵1]1559說明這個時期,君臣之禮已經(jīng)為朝廷所普遍推行,但有時禮制的執(zhí)行還不是很嚴格。伴隨著君臣尊卑禮制的確立和強化,忠君不貳的思想也隨之傳播開來。忠君成為人臣的最基本道德準則。海陵王弒金熙宗后,其母徒單氏嘆曰:“帝雖失道,人臣豈可至此。”[1]1504這種觀念已經(jīng)與漢人的君雖不道、臣不可不忠的觀點別無二致。金代對人臣所應執(zhí)守之禮規(guī)定得也十分嚴格,包括上殿時臣子是否應該雙膝下跪都有明確規(guī)定。至少在金熙宗、海陵王時期,金朝的君臣尊卑制度就已經(jīng)十分嚴格了,君主的權威已經(jīng)到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步,絕非勃極烈制度時的君臣狀況可比。強化君主的威嚴實際上是為突出臣子效忠君主服務的。這種君臣尊卑所帶來的臣子單向度效忠的效果很快就凸顯并彌漫開來。金世宗時的大臣紇石烈良弼就信誓旦旦地表忠心說:“臣竊惟自來人臣受知人主,無逾臣者,臣雖粉骨碎身無以圖報?!盵1]1955嚴格君臣尊卑禮制,強化臣子效忠觀念,表現(xiàn)出與女真政權漢化同步的特征。
二
金代女真人的忠德觀是深受漢文化儒家倫理道德影響的。這種影響主要來自漢人和漢化契丹人,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最初更多地主要來自契丹人。因為遼代的契丹人較女真人更早接觸和認同漢代儒家倫理道德。而女真人在反抗契丹人統(tǒng)治時更多地與契丹人的文化發(fā)生碰撞。尤其在直面遼末誓死抵抗的契丹忠義將士,女真人也不可避免地感染到契丹人的忠義觀。如遼國臣子石抹惕益軍敗被執(zhí),金人將殺之,金源郡王銀術可曰:“彼忠于所事,殺之何以勸后?!彼灬屩甗1]2027。宋人的忠義之臣更是女真人傾慕的對象。五臺山抗金僧人寶真在靖康時被金人抓獲,誓死不降,慨然曰:“我既許太宗皇帝以死矣,豈妄言耶!”臨刑,色不變,北人嗟異[6]。對于南宋出使金國被羈留17年之久而從不屈節(jié)的朱弁,金人也是敬重有加。金國出使宋國的烏陵思謀、石慶充等都“稱弁忠節(jié)”[7]。不管是宋人的忠臣義士還是遼人的忠心臣子,對金人忠德觀產(chǎn)生影響的無疑都是中國傳統(tǒng)的儒家倫理道德。遼代契丹人的忠觀念本身也是來自于漢人儒家的忠德思想。因此,歸根結底,女真人的忠德觀是漢人儒家忠德觀的流衍和賡續(xù)。無論從理論基礎到具體規(guī)范,還是從表述方式到實際踐行,女真人的忠德無疑都打上了中國傳統(tǒng)儒家忠德的深深烙印。但由于女真建立金國時中原漢文化的忠德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單向度忠君的顯著特點,且女真人的忠德觀是金國統(tǒng)治者為適應君主專制統(tǒng)治而大肆引進和宣揚的,因此,忠君成了女真人忠德觀的基本特質(zhì)和第一主題,并表現(xiàn)出臣子單向度忠君這樣一種與中國傳統(tǒng)忠德變遷同步和同向度的特點。
這種單向度的忠,主要表現(xiàn)為君主擁有生殺予奪大權,君主以慶賞和刑罰二柄來駕馭群臣,通過對不忠臣子的懲罰和對忠臣義士的嘉獎來勸忠誡佞。在打擊奸佞和叛臣的同時,金朝統(tǒng)治者更重視正面勸忠勵忠,以此弘揚忠君的“正能量”。溫迪罕締達建議:“兵興以來,忠臣烈士,孝子順孫,義夫節(jié)婦,湮沒無聞者甚眾,乞遣史官一員,廣為采訪,以議褒嘉。”[1]2322劉炳上書條便宜十事中,也有一條著重強調(diào)“褒忠義以勵臣節(jié)”[1]2338。在正面勸忠方面,除了賞賜財物的物質(zhì)獎勵和加官進爵的職務激勵外,還特別強化了對忠臣的褒揚旌表,并將其作為勸忠勵忠的主要方式?!敖鸫拦?jié)之臣,既贈官爵,仍錄用其子孫。貞祐以來,其禮有加,立祠樹碑,歲時致祭,可謂至矣。”[1]2468褒獎旌表忠臣的主要方式為賜功臣號、賜謚號、賜姓名等“三賜”。
在賜功臣號方面,金國延續(xù)了唐末五代直至契丹人普遍通行的賜功臣號的做法。據(jù)《金史》記載,受到金國君主賜予與忠有關的功臣號的主要有康公弼、國用安、移剌眾家奴等人??倒龅馁n號是“忠烈翊圣功臣”,國用安的賜號是“英烈勘難保節(jié)忠臣”,并被賜姓完顏,附屬籍。王福、移剌眾家奴等九人不僅被賜號“宣力忠臣”,皇上還專門賜詔曰:“乃者邊防不守,河朔失寧,卿等自總戎昭,備殫忠力,若能自效,朕復何憂。宜膺茅土之封,復賜忠臣之號。除已劃定所管州縣外,如能收得鄰近州縣者,亦聽管屬?!盵1]2574并獲賜姓完顏氏。
在追賜謚號方面,金代出現(xiàn)了大量涉忠的謚號。如金朝大臣完顏宗翰謚桓忠,撻不野謚杰忠,馬百祿謚貞忠,高守約謚忠敬,仆散端謚忠正,馬慶祥謚忠愍,豫王永成謚忠獻。有些謚號出現(xiàn)兩次或兩次以上,如獲得忠肅謚號的有康公弼、承暉;謚號忠毅的有祁宰、烏古論仲溫;謚號忠簡的有金世宗子越王永功、程輝;謚號忠烈的有完顏宗弼、徒單克寧。此外,海陵王父親完顏宗干在海陵王死后,也被貶削海陵王追封的明肅皇帝號,而謚忠烈。謚號的旌表忠義是其主要特質(zhì)。無疑,贈予死難者以忠的謚號,不僅僅是對忠臣死后的蓋棺定論,更是激勵活著的人以死難忠臣為榜樣,為統(tǒng)治者前赴后繼地效忠。
在賜姓名方面,除了移剌眾家奴、國用安等獲賜姓完顏氏外,獲得賜姓、賜名的還有很多,這些受到賜姓賜名的既有女真人,也有契丹人、奚人,還有漢人。據(jù)《金史》記載,賜姓遠多于賜名。賜姓中以賜國姓完顏氏為最,且多因對方有功,賜皇姓以榮耀之。如完顏仲元和完顏阿鄰“本姓郭氏,以功俱賜姓完顏”,“近制,賜本朝姓者,凡以千人敗敵三千者賜及緦麻以上,敗二千人以上者賜及大功以上,敗千人以上賜止其家”[1]2268。軍功是賜姓的最主要依據(jù)。梁佐和李咬住就是因功而被金宣宗“皆賜姓完顏氏”,并在詔書中明確:“自今有忠義如是者,并一體遷授?!盵1]2273搜檢《金史》,在被賜姓各色人中,以漢人忠于女真政權而被賜皇姓者為多。僅《金史》記載,漢人蒙賜完顏氏的就有李英、李霆、郭仲元、張開、梁佐、張甫、張進、李咬住、郭阿鄰等人。此外,還有契丹人也被賜予女真皇姓,如完顏元宜本姓耶律氏,其父慎思被賜姓完顏氏。除了賜予皇姓,還有功臣被賜予其他女真姓氏的,如烏古論長壽本姓包氏;女奚烈資祿本姓張氏;楊沃衍一名斡烈,賜姓兀林答。除了賜姓外,還有賜名的,賜名則多包含忠的字樣,如賜名×忠、××忠的。具體而言,賜名懷忠的有兩人,一為紇石烈志寧的父親撒八,其在海陵王時被賜名懷忠。一為奚人蕭好胡,因其告發(fā)蕭裕謀立遼后有功也被賜名懷忠。大定二年(1162)以謀反被誅的李老僧此前曾被海陵王賜名惟忠。對于金國通過賜姓名褒忠的做法,史家是有微詞的:
古者天子胙土命氏,漢以來乃有賜姓。宣宗假以賞一時之功,郭仲元、郭阿鄰以功皆賜國姓。女奚烈資祿、烏古論長壽皆封疆之臣而賜以他姓。貞祐以后,賜姓有格。夫以名使人,用之貴則貴,用之賤則賤,使人計功而得國姓,則以其貴者反賤矣。[1]2273-2274
實際上,賜姓只是激勵人臣盡忠的一種手段。金世宗曾指出“賜姓一時之權宜”[1]2832。
從金國對功臣賜姓賜名看,一方面是女真人不斷漢化的過程,因為賜皇姓的做法是漢人政權的通例,而賜帶忠字的名字則體現(xiàn)了金國對漢族倫理道德的傾慕;另一方面賜女真姓氏表現(xiàn)出金國統(tǒng)治者力圖保留女真舊俗的努力。金國和北魏不一樣。北魏是極力削除和淡化鮮卑舊有傳統(tǒng),趨向并完全混同于漢化。比如北魏孝文帝進行了姓氏大改革,將冗長的民族姓氏改為漢姓特點的新姓氏,皇室率先將拓跋氏改為元氏。而金國的漢化過程則始終糾纏著對女真民族傳統(tǒng)風俗的眷戀。這不僅從金世宗反復告誡同族不要忘記國俗可見一斑,而且從其賜異族忠臣、功臣以女真姓氏可得到旁證。
除了“賜功臣號、賜謚號、賜姓名”這三種較為突出的彰表獎勵忠臣的形式外,金朝統(tǒng)治者還將賜鐵券、建褒忠廟等作為勸忠勵忠的補充形式。獲賜鐵券者往往都是忠心耿耿、功名顯赫的大臣,如宗翰、宗弼等。賜鐵券的目的是賦予大臣及其家族包括后人的犯罪赦免權,以安大臣之心。當然這種赦免權不是毫無限制的,而是除了叛逆以外的罪行均可赦免。“賜宗翰鐵券,除反逆外,余皆不問?!盵1]1697事實上,在君主集權下,君主掌握著生殺大權,即使以“貸死誓券”的形式優(yōu)撫和懷柔有功之臣,但在君主施暴時這些鐵券根本起不到對君主的限制和對功臣的保護作用。
塑像褒忠廟的旌表忠臣形式主要出現(xiàn)在金代末期,旌表的對象主要是在對蒙古人包括對南宋作戰(zhàn)中英勇不屈、盡忠死節(jié)的臣子。如,忠孝軍總領完顏陳和尚戰(zhàn)敗不降,即使被敵人“斫足脛折不為屈,豁口吻至耳,噀血而呼,至死不絕”,詔贈鎮(zhèn)南軍節(jié)度使,塑像褒忠廟,勒石紀其忠烈[1]2682;臨洮府總管陀滿胡土門也是“城破被執(zhí),誘之降不應,使之跪不從,以刀亂斫其膝脛,終不為屈”,詔贈其為中京留守,立像褒忠廟,錄用其子孫;愛申在力盡城破時以劍自剄,配食褒忠廟[1]2691?!罢蠖?,哀宗詔褒死節(jié)士,若馬習禮吉思、王清、田榮、李貴、王斌、馮萬奴、張德威、高行中、程濟、姬芃、張山等十有三人,為立褒忠廟,仍錄其孤。二人者逸其名,余亦無所考?!盵1]2696
如前所述,金代女真人道德觀深受漢文化影響,漢文化褒忠模式對北方民族政治倫理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但民族融合過程中的文化與價值認同非一蹴而就,往往伴隨著碰撞和反復、承領與拒斥。細讀金代相關史籍不難發(fā)現(xiàn),女真人的漢化是與女真舊俗的衰落同步的,這種文化融合的速度一度引起了金世宗的警覺。金世宗曾在宮中號召回歸女真舊俗,其目的就是“為防止女真人一味醉心于漢文化,試圖振興女真固有文化”,“然而,女真人醉心于漢文化的趨勢是不可阻擋的”[8]。這從女真人名字中道德性字詞的激增可見一斑:據(jù)不思忠、石抹懷忠、仆散忠義、阿勒根彥忠、獨吉思忠、抹捻盡忠、奧屯忠孝、蒲察思忠等。這種命名方式,無疑表明了女真社會的漢化程度和漢人倫理綱常對女真人的深刻影響。
三
金代宣揚單向度的忠君,從臣子的角度看,體現(xiàn)為臣子在朝廷上積極進諫,在國家危亡時勇于獻身。
在中國傳統(tǒng)忠德觀中,諍臣諍子一直是臣子對君主盡忠的楷模,進諫是忠德的題中應有之義。金朝繼承了漢人政治倫理中的忠諫思想?!白怨诺弁跄挥▓蛩炊鴲u為桀紂,蓋堯舜納諫,桀紂拒諫也。故曰:‘納諫者昌,拒諫者亡’?!顺加兄覈?,有媚君者。忠國者或拂君意,媚君者不為國謀?!盵1]2211-2212基于此,開明君主往往鼓勵臣子積極進諫,自己也能做到虛心納諫。如賈少沖“外柔內(nèi)剛,每從容進諫,世宗稱美之”[1]2000。不開明的君主則往往罪諫臣,如海陵王對于勸諫其伐宋的太醫(yī)使祁宰,“命戮于市,籍其家產(chǎn)”。祁宰“以忠言被誅,慕義之士,盡傷厥心”[1]1874。在喜怒無常、口含天憲的君主面前,面折廷爭、言辭激烈的進諫是有風險的??偟膩碚f,臣子進諫、君王納諫體現(xiàn)了君臣道合的開明政治。海陵王雖暴虐,但他在頭腦清醒時也能認識到“龍逄、比干皆以忠諫而死,使遇明君,豈有是哉”的道理,并引《尚書》“汝無面從,退有后言”教誨群臣曰:“朕與卿等共治天下,事有可否,即當面陳。卿等致位卿相,正行道揚名之時,偷安自便,僥幸一時,如后世何?”[1]2319金宣宗也曾指斥阿諛奉承之臣:“方朕有過,汝等不諫,今乃面訐,此豈為臣之義哉?!盵1]2229。從這點看,金代君主已將忠諫視為臣子的義務,這從另一個側面表明中國傳統(tǒng)忠德中的臣子忠諫內(nèi)涵已完全進入金朝的政治倫理中,并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忠諫與臨難赴死是相聯(lián)系的。正因為平日有忠諫正氣,臨到國家危亡時才能慷慨赴死。這也是士大夫倡行的社會風氣使然。所謂“士氣不可不素養(yǎng),如明昌、泰和間崇文養(yǎng)士,故一時士大夫爭以敢言、敢為相尚。迨大安中,北兵入境,往往以節(jié)死”[9]73。作為一個始終處在與遼、宋、西夏、元等周邊國家連年征戰(zhàn)的北方割據(jù)王朝,金朝臣子的忠德更多地體現(xiàn)在保家衛(wèi)國、盡忠社稷上。正如元好問所說:“死不難,誠能安社稷、救生靈,死而可也。”[1]2525在金代的會試中,還出現(xiàn)了“事不避難臣之職”[1]2310的賦題和“忠臣猶孝子”的詩題、“憂國如饑渴”[1]2725-2726的論題。正是在這種勇赴國難、為國盡忠的精神感召下,金代涌現(xiàn)出一大批忠臣烈士。特別是在亡國之際、救國無望之時,金朝臣子往往以死報君王。盱眙防御使徒單塔剌在宋兵壓境、泗州總領叛變后,但言:“容我拜辭朝廷然后死?!彼烊〕I拜,慟良久,投亭下水死[1]2509。完顏承暉也是在被元軍包圍后,辭謁家廟,慨嘆“事勢至此,惟有一死以報國家”,仰藥而死[1]2226。在金朝亡國前夜,很多金國臣子前赴后繼,殺身成仁,被元代脫脫等史家集中編撰到《忠義傳》中?!督鹗贰返摹吨伊x傳》共有四卷,入傳傳主81人,加上附在一些傳主下的忠義人物,實際上《金史·忠義傳》所記述的忠義人物遠不止這些。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效忠金朝的忠臣義士中既有女真人,也有契丹人、漢人、奚人、渤海人各色人等。在為金朝效忠的人群中,早年隨阿骨打創(chuàng)建金朝的忠臣烈士多為女真勇士,而在金朝建立以后,特別是在金亡國之際,為國盡節(jié)效忠的還有不少是漢人、契丹人。金哀宗時期,甚至出現(xiàn)了“女直人無死事者”的非常現(xiàn)象,金哀宗的長公主都看出:“近來立功效命多諸色人,無事時則自家人爭強,有事則他人盡力,焉得不怨?!盵1]2705這種判斷來自于金朝統(tǒng)治集團,而且得到了金哀宗的默認,由此可見當時的情況??偟目?,金國治下的漢人、契丹人大都忠于金國政權,在金滅遼的戰(zhàn)役中,很多契丹人投降金國并為之賣命。在金與宋之戰(zhàn)中,也有不少漢人為金國沖鋒陷陣。這種情況表明,在遼、宋、夏、金、元時期,傳統(tǒng)的華夷之辨受到?jīng)_擊,隨著民族的大融合,人們不再以狹隘的民族觀念來看待政權的合法性和正統(tǒng)性,而是認同于“委質(zhì)策名,有死無貳”的儒家忠君道德。這些民族各異的金朝臣子一旦委質(zhì)稱臣則誓死效忠,即便是與同族人作戰(zhàn)也毫不留情。如契丹人訛里也在大定初受命招諭契丹,窩斡叱令訛里也跪見,訛里也不從,謂曰:“我朝廷使也,豈可屈節(jié)于汝。汝等早降可全性命,若大軍至,汝輩悔將何及?!备C斡怒曰:“汝本契丹人,而不我從,敢出是言?!彼旌χ甗1]2640。金朝的漢人官吏在這方面表現(xiàn)得更為忠誠。如金國大臣張?zhí)炀V在蔡城被攻破后被宋軍俘虜。臨安知府薛瓊問曰:“有何面目到此?”天綱對曰:“國之興亡,何代無之。我金之亡,比汝二帝何如?”后來,宋主召問曰:“天綱真不畏死耶?”對曰:“大丈夫患死之不中節(jié)爾,何畏之有。”因祈死不已[1]2605。大臣如此,下級士兵中的漢人也視金國為主子。壽州人魏全奉命沖擊宋軍李爽軍營被抓。爽謂全曰:“若為我罵金主,免若死。”全至城下,反罵宋主,爽乃殺之,至死罵不絕口[1]2640。
上述幾個例子說明金朝的契丹人和漢人在與其同族作戰(zhàn)中,已經(jīng)堅定地站在金國一邊,其行為也被史家肯定為“忠義”之舉而入選《金史·忠義傳》。在金國抗擊蒙古人進攻中,金朝治下的契丹族和漢族臣民的效忠之舉就更是不勝枚舉。這些為金朝服務的各色人等儼然以金國臣民自居,以效忠金朝為榮。如契丹人移剌蒲阿在被俘后拒絕投降,往復數(shù)百言,但曰:“我金國大臣,惟當金國境內(nèi)死耳?!彼煲姎1]2474。遼人移剌阿里合,興定四年(1220)戰(zhàn)敗被俘不降,曰:“吾有死無貳?!边呈构颍蜿I而立,于是叢矢射殺之[1]2659。淄州士伍張順被俘后但言:“得為忠孝鬼,足矣?!睗幜铖R驤被俘不下跪,曰:“吾膝不能屈,欲殺即殺,得死為大金鬼,足矣?!彼焖繹1]2667。楊達夫被抓后,即大言曰:“我金國臣子,即為汝所執(zhí),不過一死,忍裸袒以黷天日耶!”遂見殺[1]2700。事實上,為金殉國的非女真族忠臣烈士不僅僅有漢人、契丹人,還包括其他民族的人。金朝忠孝軍,“皆回紇、乃滿、羌、渾及中原被俘避罪來歸者”,雖號稱難制,但其中亦不乏盡忠死節(jié)者。忠孝軍總領完顏陳和尚御之有方,每戰(zhàn)則先登陷陣,疾若風雨,諸軍倚以為重。最后隨陳和尚戰(zhàn)歿于鈞州城[1]2682。
金朝臣子忠于君主、忠于社稷的觀念也深受“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的儒家傳統(tǒng)倫理影響。窩斡脅迫溫迪罕移室懣隨他一起謀反,移室懣怒斥道:“我受國家爵祿,肯從汝叛賊乎?”[1]2014這種忠君報國的觀念不僅普遍存在于高級官員中,在下級官吏中也有較大的影響力。如兵部尚書可喜謀反,曾勸降縣令高松。高松回答說:“我一縣令也,每念圣恩,累世不能報,尚敢有望乎!”拒絕從叛[1]1851。絳州錄事張升在大將叛變后,謂知識者曰:“我本小人,受國家官祿,今日國家遭不幸,我不能從反賊?!毖杂櫍八繹1]2541。像高松、張升這樣的下級官吏為國盡忠的事例在《忠義傳》中還有很多,如《忠義傳》中的保甲射生手郭蛤蟆,炮手阿驢、樊喬,射糧卒強伸等。甚至被統(tǒng)治者追捕的“盜賊”在國難之際也慷慨赴義,如恩州毛牷,貞祐中為盜,宣宗南渡,率眾歸國。哀宗遷蔡,以牷為都尉,城破自縊。其子先牷戰(zhàn)歿。
四
討論忠德,自然離不開孝道。在古代,忠孝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女真人接受漢人忠德觀的同時,也接受了漢人的孝道觀,并將孝道作為盡忠的重要路徑,主張“惟忠惟孝,匡救輔益,期致太平”[1]1951。認為忠孝是做人的根本,如瀛王完顏瑰就被譽為“王性忠孝,兄弟中最為善人”[1]2057。大臣梁肅就如何強化親軍衛(wèi)隊的忠心,提出建議:“漢之羽林,皆通《孝經(jīng)》。今之親軍,即漢之羽林也。臣乞每百戶賜《孝經(jīng)》一部,使之教讀,庶知臣子之道,其出職也,可知政事?!盵1]1984上曰:“善,人之行,莫大于孝,亦由教而后能。”詔與護衛(wèi)俱賜焉[1]1985??梢姡鸪慕y(tǒng)治者非常重視孝,其目的是希望臣子移孝于忠,做忠孝臣子。正是在這種主流意識形態(tài)影響下,金朝的臣民很快都認同于忠孝觀念。年逾60的大臣移剌道因“孝于家,忠于朕”,而一再留任,并賜通犀帶[1]1968。蒲察世杰也因“平居非忠孝不言”,贏得一時美譽[1]2022。金朝重用和彰表這些忠孝德行之士,一方面是為了國家政治修明,官吏廉潔報國,統(tǒng)治機制運轉通暢,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教化風俗,使百姓懂得依照封建的忠孝道德規(guī)范行事,以建立穩(wěn)定的封建社會秩序[10]。
多數(shù)情況下,忠孝是并行不悖的。但有時忠孝也會發(fā)生沖突,出現(xiàn)忠孝不能兩全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就面臨一個何者優(yōu)先的問題。按照儒家的傳統(tǒng)倫理,子女要為父母服三年之喪,即使是為官的人也要離職丁憂,在終制后才能服除起復。而事實上,由于一些客觀條件的限制,很多官員都無法堅持三年守喪,丁憂期間往往被當局強行起復。在皇權至上的政治生態(tài)下,特別是金朝存國期間始終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金朝臣子丁憂者也很少有終制的,起復現(xiàn)象非常頻繁。據(jù)《金史》記載,在阿保機建立女真政權直至金朝滅亡期間,大臣丁憂的共有119起,其中被起復的85人,占總數(shù)的71.4%;得以終制的26人,占總數(shù)21.8%;還有7人是終制還是被強行起復,情況不明;此外,還有一人為祈求終制不許而遁去。從這個統(tǒng)計看,丁憂的金朝臣子大多數(shù)都無法終制,往往被強行起復。除了張通古在丁父憂期間懇請終制不許而遁去外,幾乎不見丁憂臣子祈求終制的。有的甚至未卒哭就被起復了。當然,也有的丁憂者是在國難家仇的危急關頭自行起復,保家衛(wèi)國。如任城人李演在任應奉翰林文字時,丁父母憂,居鄉(xiāng)里,貞祐(1213)初,任城被兵,演墨衰為濟州刺史,戰(zhàn)敗后拒絕高官厚祿的招降,忠國而死。金朝頻頻起復丁憂官員主要是由于戰(zhàn)爭需要。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金朝丁憂制度不僅與戰(zhàn)爭對人才的需要有關,而且還與戰(zhàn)備物資發(fā)生關系。如金朝為了備防秋兵械,曾下令內(nèi)外職官不以丁憂致仕,皆納弓箭。后來在張行簡等人的建議下,丁憂致仕官才得以免納弓箭。由此可見,金朝的丁憂制度尚不嚴備,只是慕華夏風俗而沒有從實質(zhì)上得丁憂制度之精髓和根本義,為了需要往往權宜行事,如在貞祐(1213—1216)年間采納胥鼎的建議,允許丁憂人應舉求仕。
如果說丁憂和起復反映的是忠孝沖突下的制度設計,而在面對家人生命與國家利益之間的沖突時,忠孝沖突就更為慘烈地展現(xiàn)在當事人面前。面對這種情況,金朝臣子大多主張國家利益至上,有的甚至為了國家而大義滅親。如烏古論長壽守定西,其弟世顯已降夏人,夏人執(zhí)世顯至定西城下,謂長壽曰:“若不速降,即殺汝弟?!盵1]2272長壽不顧,奮戰(zhàn)。金宣宗鑒于烏古論長壽的忠心而赦免了世顯二子公政、重壽的連坐處罰[1]2273。大定四年(1164),州人江志作亂,曹珪子曹弼在賊黨中,珪謀誅志,并弼殺之。尚書省議,當補二官雜班敘。詔曰:“珪赤心為國,大義滅親,自古罕聞也。法雖如是,然未足以當其功,更進一官,正班用之。”高守約在任觀州刺史時,元兵徇地河朔,郭邦獻已歸順大元,在城下呼守約曰:“從簡(守約字——筆者注)當計全家室?!笔丶s弗顧,不屈死節(jié)[1]2638。貞祐二年(1214),術甲法心守密云縣,元兵扣押法心在薊州的家屬,威脅道:“若速降當以付汝,否則殺之?!狈ㄐ脑唬骸拔崾卤境芎穸鳎瑧?zhàn)則速戰(zhàn),終不能降也,豈以家人死生為計耶?!背瞧?,死于陣[1]2654。在《金史》的記載中,面對忠與孝的沖突,沒有人為了家人而背叛國家的。而對于那些曾經(jīng)背叛國家的人,連親人也不恥其為人。即使皇上赦免了叛國者的罪行,親人仍不接納。大臣完顏賽不的兒子按春一度降元,后逃歸。賽不不與之相見,曰:“老臣不幸生此賊,事至今日,恨不手刃之,忍與對面語乎!”后捕斬之獄中[1]2484。
隨著中國傳統(tǒng)忠德思想向愚忠方向發(fā)展,金朝臣子不僅在忠孝沖突時大義滅親,而且將誓死效忠發(fā)揮到極致。一些臣子在戰(zhàn)敗后,或者國家行將滅亡時,攜家人一起盡忠死節(jié),如左司郎中楊居仁在金亡后,全家投黃河死,戶部侍郎楊正夫也在城破后,攜妻子跳黃河而死[9]47-52。女真進士吾古孫仲端在金亡前夜,“知時事不可支……閉戶自縊,其夫人亦從死”[9]60。
金代雖然只有短短百余年歷史,但其民族融合的程度卻較遼代更深。特別是在道德文化建設上,金代積極借鑒和吸納儒家的三綱五常,并進一步傳承和發(fā)展了傳統(tǒng)的忠、孝、節(jié)等傳統(tǒng)道德觀念。在金代,對貞女節(jié)婦的表彰和嘉獎,甚至遠遠超過其他朝代[11]。在忠德觀方面,金代也涌現(xiàn)出大量的忠臣義士。這些民族各異的忠義之士組成的忠臣群體的出現(xiàn)在當時人的眼里,金朝儼然取得了中國的正統(tǒng)地位,形成了與南宋相抗衡的南北朝局面。在這種語境下,效忠金朝就是自覺堅守中國傳統(tǒng)的忠君道德規(guī)范,就是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及其價值觀的認同和踐行。金代忠德觀不僅極大地豐富和發(fā)展了中國傳統(tǒng)的政治倫理思想,同時也充分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特點。金代的忠義之士和歷朝歷代的忠義之士一道匯聚成捍衛(wèi)中國傳統(tǒng)忠德觀的主流,忠義精神并沒有隨著金代的滅亡而消失,而是薪火相傳,代代相承。盡管中國傳統(tǒng)忠德觀中有很多諸如忠君等落后腐朽的思想,但其中忠于國家、忠于社稷的愛國主義精神,仍具有超越時代、超越階級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