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璐
(曲阜師范大學翻譯學院,山東日照 276826)
儒學典籍承載并傳播著儒學思想,《論語》 作為儒學的代表性著作,在東亞乃至全世界廣泛傳播并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其譯本在海外的傳播過程更是成了儒學典籍對外傳播的典型,體現(xiàn)了“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戰(zhàn)略方針。韓國作為中國的鄰國,深受儒學思想的影響,《論語》韓譯本的在韓傳播與接受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可以稱之為儒學典籍對外傳播的范本,對構建典籍翻譯與傳播機制有重要的啟示作用。該文旨在梳理儒學典籍韓譯本對外傳播及接受研究的現(xiàn)狀,梳理相關文獻,為今后的典籍韓譯研究打下堅實基礎。
從國內(nèi)來看,此類研究并不豐富。李甦平(2009)是國內(nèi)學者撰寫的第一部關于韓國儒學發(fā)展演變的學術專著,對中韓儒學進行了比較,闡釋了韓國儒學的基本特點,梳理和論述了韓國儒學發(fā)展演變的歷史,探究了韓國儒學發(fā)展演變的內(nèi)在規(guī)律性,邢麗菊(2015)以中國學者的視角從思想史角度全面系統(tǒng)梳理了韓國儒學思想的發(fā)展,重在從學脈和學理上對韓國儒學進行綜合考察。重點分析了韓國儒學的時代特色,并考察了具有代表性的儒家學者的思想,對韓國近代儒學對西方文明的回應、 韓國近代民族宗教運動以及現(xiàn)代韓國社會對儒學的認識等也進行了考察。反觀作為受儒學影響最多的韓國,此類研究可謂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崔英辰(2002)系統(tǒng)全面的研究了韓國儒學思想發(fā)展,以獨特的問題意識和思維方式展開了對韓國儒學思想的深入考察和分析,特別介紹了現(xiàn)代韓國社會對儒教的認識,對諸如儒學的現(xiàn)代化、亞洲價值的哲學反思、韓國社會的家族主義等作了細致的闡發(fā)和探討。尹絲淳(2012)從韓國儒學的淵源開始,按照時代發(fā)展對韓國儒學進行了分階段、有重點的剖析,并對每一階段思想發(fā)展的特征進行了深有力度的把握,從儒學的普遍性中闡明了韓國儒學的特殊性。此外還有裴宗浩(1990)、金忠烈(1998)、琴章泰(2003)、崔映成(2006)、柳承國(2009)等等。這類成果對于宏觀上把握各個時期內(nèi)儒學在韓國傳播和接受的整體情況、 了解儒學典籍在韓傳播的歷史思想背景、研究現(xiàn)狀,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首先是哲學研究。琴章泰(2004)全面探討了儒學思想中的宗教特性,邢麗菊(2007)和李甦平(2008)討論了韓國儒學的哲學特性,邢麗菊(2011)從韓國儒學的角度解析了儒學的生態(tài)倫理,邢麗菊(2015)分析了韓國儒學的“理”概念。
其次是文化研究。崔鵬英(1997)全面分析了朝鮮時代儒學文化的特性,梁宗華(2005)探討了朝鮮儒學的本土化與民族化進程,陳放(2008)討論了朝鮮文化與儒學的關聯(lián),孫永方(2013)分析了韓國儒學與現(xiàn)代性的問題,趙朦朦(2015)從儒學的哲學文化、倫理文化和宗教文化三個方面,分析了儒學對韓國文化的影響。
最后是文學研究。樸希秉(2008)探究了儒學對韓國文學的創(chuàng)作帶來的影響和制約性,曹春茹(2013)討論了朝鮮古代散文創(chuàng)作對儒家典籍《論語》 的接受情況,曹春茹(2014)探討了朝鮮文人對明代文學接受與批評的儒學化特色。這類研究從某一具體角度出發(fā),研究了儒學在韓國的傳播和接受情況,對儒學對外傳播的細化研究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崔錫起(2002)全面介紹了傳入韓國的儒學典籍,探究了經(jīng)學發(fā)展的衰落和復興,鄭成宏(2003)梳理了中國與朝鮮半島儒學典籍的相互交流情況,崔營甲(2013) 介紹了儒學典籍和禮學的基礎內(nèi)容,琴章泰(2012) 全面解析了朝鮮時代儒生解讀儒學典籍的方式,探討了儒學典籍和時代問題相結合的方法,要海霞(2016)探究了明朝儒學典籍在朝鮮王朝的傳播及其影響。據(jù)筆者所掌握的資料來看,國內(nèi)的這類研究成果并不豐富。相反,韓國對儒學典籍的傳播及本國化研究已經(jīng)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成果豐富且涉及面較廣。
據(jù)筆者所掌握的資料來看,迄今為止,國內(nèi)有關儒學典籍韓譯本的研究成果并不豐富。金美玉(2015)從語音、形態(tài)、詞匯和句法四個方面對16 世紀末校正廳版的儒家經(jīng)典諺解進行了語言學分析和探討。反觀韓國的此類研究,成百曉(2010)采用直譯的方式對《論語》進行了翻譯介紹,樸京順(2005)對《論語》中“之”字的韓譯問題進行了系統(tǒng)的分析,金英鎬(2007)從當代韓國出發(fā),研究了當代韓國對《論語》翻譯的研究動態(tài),全鎬謹(2003)分析了《少年論語》在翻譯史上的價值,指出其克服了典籍崇拜主義,分析說明了《少年論語》是結合韓國社會生活的實際對原文進行的翻譯,避開了晦澀難解的文言用語,選擇了通俗易懂的大眾語言,放下了經(jīng)典的威嚴,以同等的視角面對韓國大眾,具有極高的近代價值,全鎬謹(2005)梳理了韓國光復以來的儒家哲學典籍翻譯的歷史和特點。指出1974年出版的《韓字論語》最有代表性,這本譯著選擇了自然的對話體和日常用語對經(jīng)典進行了翻譯,使譯文更具生動性,更容易為韓國民眾接受和理解。這類成果側重于譯入語與譯出語的轉換及翻譯方法研究,有助于對儒學典籍韓語翻譯策略與方法的摸索和探討。
綜上所述,國內(nèi)外研究存在的問題如下:第一,國內(nèi)對儒學典籍韓譯本的研究仍然不十分充分。儒學典籍韓譯本的研究論文和專著極少的研究現(xiàn)狀與儒學在韓的歷史沉淀和影響事實形成了鮮明的反差;第二,國內(nèi)從語言學及翻譯學角度對儒學典籍在韓傳播及接受的研究較少。據(jù)收集到手的資料顯示,大部分儒學在韓傳播及接受的研究側重于哲學和文化方面;第三,韓國在儒學典籍,特別是《論語》韓譯本的研究上取得了比較豐碩的成果,但基本上是從歷史的角度進行了傳播接受和文學研究,對近現(xiàn)代儒學典籍韓譯本的研究為數(shù)不多,沒有形成一個體系,研究成果趨于散和淺。因此,喚起儒學典籍在語言學及翻譯學研究上的重視,深入進行儒學經(jīng)典的翻譯分析是韓國學界目前有關儒學研究亟待解決的問題。
不過,國內(nèi)外研究仍呈現(xiàn)良好的發(fā)展研究發(fā)展動態(tài),主要表現(xiàn)在:其一,立足于語料庫的典籍翻譯研究。近年來,語料庫研究在語言學研究方面研究成果突出,構筑雙語平行語料庫的各項研究也在進行。其中中華典籍的中英雙語平行語料庫建設的成果最為突出;其二,研究角度的多樣化。學術界開始從語言學、翻譯學、傳播學、接受美學、社會學等多元化角度,對儒學典籍對外傳播與接受情況進行研究,研究朝跨學科整合性方向發(fā)展。
首先,研究儒學經(jīng)典在異質文化背景下的置換變形以及接受狀況,構筑起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學”,有助于我們了解其他民族對中國文化的理解,開拓中國典籍研究的視野。
其次,目前學術界主要側重于儒學典籍在英美文化圈的傳播研究,對其在韓語世界的研究較為薄弱,韓譯本研究有利于突破以往研究的局限性,拓寬儒學典籍對外傳播研究的深度和廣度。
再次,研究儒學典籍的韓譯本翻譯特點,不僅能探究各個時期的翻譯特點和時代特色,還能促進中韓翻譯教學法的研究。
最后,剖析韓譯本的特點,有助于探明韓國對中國文化的獨特理解,探究當代韓國社會對儒學典籍的接受現(xiàn)狀,不僅對中國文化的域外影響研究起到啟示作用,還能為接受理論及翻譯研究提供一個基于韓國接受及翻譯中國典籍文化的模式。
該文梳理了中韓兩國儒學典籍傳播及接受的研究文獻,可以看出國內(nèi)對典籍韓譯本的研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不利于典籍外譯的全面性研究。今后的研究應從“中華文化走出去”這一國家戰(zhàn)略出發(fā),通過運用翻譯學、 傳播學與接受美學等相關理論和方法,從翻譯、傳播與接受的角度全面考察《論語》在韓國的翻譯歷程,梳理韓國文字出現(xiàn)后的不同社會文化語境下韓國對《論語》的翻譯和接受的具體情況與基本脈絡,對比、分析、研究《論語》各個韓譯本的特點,理清影響不同時期譯本出現(xiàn)不同的諸多因素,闡釋韓國譯者對儒學典籍的認識,建構符合當代中華文化的韓語譯介模式與傳播策略,為促進中華典籍翻譯研究,進一步增強中韓間的文化交流及認同,提升中國文化的軟實力,提供切實可行的對策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