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建東
【關鍵詞】 政治教學;時事熱點;意義;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2—0096—01
高中階段是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的重要階段。因此,高中政治教師要肩負起相應的重任。教師在教學時要靈活運用時事熱點資源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如此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下面,筆者就利用時事熱點資源優(yōu)化政治課堂教學方式的意義及如何利用時事熱點資源優(yōu)化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談一談自己的一些認識。
一、利用時事熱點資源優(yōu)化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方式的意義
1. 拓展教材內容。當前是信息社會,每天都會出現很多新的熱點,教師在教學中也不能局限于教材內容,要關注當前的時事熱點,開展創(chuàng)新教學,堅持與時俱進,如此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課堂增添活力。同時,結合時事熱點進行政治教學,實際上也是對教材內容的拓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讓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2. 構建高效課堂。當前,一部分教師還沿用落后的教學方式,課堂上教師盲目地給學生灌輸知識,沒有考慮學生是否能接受,使得師生毫無有效互動,整體的教學效率不高。而教師運用時事熱點資源輔助教學,讓學生了解當前的社會熱點,能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也有利于構建高效的課堂,從而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課堂教學效率也更高。此外,還有利于師生高效的互動,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從而促進師生共同進步。
3. 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時事熱點與思想政治教學的結合要求教師要強化理解時事政治,并把握時事政治的內容。同時,教師也要注意在引入時事政治時要聯系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學會正確地看待時政問題,發(fā)揮教師引導者的作用,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二、如何利用時事熱點資源優(yōu)化高中政治課堂教學
1. 利用時事熱點開展感恩教育。政治學科在培養(yǎng)學生價值觀方面具有獨特的意義,但是該學科的價值并不僅局限于此,還應該有更多。針對當前很多學生感恩意識缺失的情況,高中政治教師也可利用時事熱點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當學生在學習中了解了感恩與責任的含義之后,要引導他們在實際生活中踐行,這也是政治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通過開展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走向生活、走向社會,能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與感恩意識。比如說以教學“生活中處處有哲學”這部分內容為例,若教師僅是依靠教材中的理論知識進行教學,那么學生可能難以深刻體會到自己在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應該履行的責任及義務,也無法體會到自己在團隊中的價值與地位。因此,筆者結合時事熱點,如介紹社會上貢獻突出的志愿者團體。在此之后,讓學生當一次志愿者為社會、為人們服務,并讓同學們談一談自己幫助了哪些人群,在此過程中有什么體會。這樣才能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讓學生懷揣感恩之心。
2. 利用時事熱點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從政治教材內容來看,部分理論知識比較抽象,很難觸動高中生的靈魂。而利用時事熱點,教師可將抽象的理論變得更加形象,能讓學生產生情感上的觸動,實現思想教育的目的,體現政治課的意義與價值。
生活中的時事熱點也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源泉。因此,教師要以實際的生活作為教學導向,應當從高中生的生活出發(f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以教學“價值與價值觀”這部分內容為例,筆者給同學們講解了當前與價值觀有關的時事,比如一部分人對名牌盲目地追求,過度追求物質生活,或者過于沉迷網絡。針對這些問題,教師都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對于這些價值觀錯誤的社會現象,教師也要允許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尊重學生的個性表達。其間,教師要做好引導者,不能直接否定哪一種價值觀,若直接否定可能引起學生的反感,盡可能結合我國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文化給學生講解,讓學生理性地思考問題。
3. 利用時事熱點引導學生思考。教師運用時事熱點輔助教學時,不僅要考慮學生是否能接受,而且還要考慮是否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主動分析、思考問題,如此才能實現課堂教學目標。現如今網絡技術發(fā)達,教師可通過網絡挖掘很多的時事熱點資源,尤其是要善于挖掘與教材有關的案例,引導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如教學“人生價值”這部分內容時,筆者結合2018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盧永根的事跡給同學們講解,讓同學們分析以下幾個問題:盧永根的人生價值體現在哪?能不能用一個人對社會的貢獻界定其人生價值?社會應該回饋盧永根什么?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學生理解了“一個人的人生價值實際上就是其對社會的貢獻”。如此,學生就通過時事熱點掌握了本節(jié)課的知識,更好地完成了學習任務。
編輯:孟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