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芒,喬 僑,李子運,劉潔瀅
(1.2.4.北京師范大學教師發(fā)展中心,北京 100875;3.江蘇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系,江蘇徐州 221006)
教師作為“超度人”的人,絕不囿于日常、具體、世俗的教學行為,更應對教師自身的終極形象予以專精覃思。教師終極形象的內核是精神,而“主義”則是反映精神的必然性范疇。“主義”是指一系列關于人類應然行為方式的信條。[1]那么,教師的“主義”則是指教師應然教育行為方式的信條。教師所秉持的“主義”集中反映其精神世界最鮮明的底色,直接決定他的教育觀、教學觀和學生觀,并進一步作用于教師的思維方式與行為方式。
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自己能施學以真理、感懷以善念,還能將學生帶入“燈火闌珊”的天地境界,并指以繼續(xù)前行的方向。這就要求教師既有對現(xiàn)世價值的領會又有對未來發(fā)展的洞察。無論是古代萬世師表的圣人,還是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風范的“四有好老師”,無不具有這般特征。這些特征可凝練為五大教育信念:理想主義、完美主義、英雄主義、信仰主義和“易感”主義。此五大主義可以從人類心靈的視角為教師內涵式發(fā)展提供精神支持。
教育不同于作為事實體系展開的純現(xiàn)實,而是一種灌注著和體現(xiàn)著人類理想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它是一項“孕育未來的事業(yè)”,[2]教育本身就代表著理想,“理想”本質上體現(xiàn)為一種境界感,即脫俗感?!八住币庵溉颂幱诘凸戎?,教師應登高博見,追求高遠的境界,若與“常人”噲息,或謀食不謀道,終究為俗?!袄硐胫髁x”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和社會生活寄予美好希望并努力追求之所持的價值觀念體系,[3]是對脫俗境界的篤信與探求。教育理想主義是教育者對客觀世界、人類社會以及教育活動所寄予的美好希望并努力追求之所持有的觀念體系,也是對教育本身之使命、責任、終極目標、最高意義等既符合客觀規(guī)律又具有崇高要求的價值認定、信念追求和精神向往。超越世俗、超越現(xiàn)實,是理想主義的真諦。
作為理想主義者的教師應當尋求一種心靈的自我解放感,來掙脫世俗的桎梏,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從隨眾無思的日常生活中解放出來,探尋人類心靈所向的生存方式。如今教育日漸被理解為一種消費和服務,[4]越來越多的人將教育視為掙錢之道,教育逐漸陷入商業(yè)化、產業(yè)化和世俗化,而在這類人群中,不乏教師的身影。倘若教師懷揣功利之心從事教育事業(yè),放棄最初的教育理想轉而去迎合世俗,那么教育將逐漸失去其精神高度,消解其自身深刻、神圣、高遠的特性,而走向膚淺、平庸與低俗,傾向于將人變成純粹商業(yè)和功利社會中“有用的工具”。[5]教師應與資本保持適當的距離,過近則不可能產生真正的理性勞動。
作為理想主義者的教師應當具有超越現(xiàn)實與功利的精神境界。當今教育過度受制于社會所需,而擯棄了自身本該占據的“精神高地”。教育雖然不可脫離現(xiàn)實,但教育不能囫圇于現(xiàn)實的短視之利,而應站在高點上引領人類發(fā)展。教師這一職業(yè)不僅用于謀生,更應與理想為伍,現(xiàn)實無力衡量理想,理想雖無形但卻是人類精神世界的“召喚者”。在信息與資本至上的當今,名利同樣誘惑著象牙塔中的教師,教師個體的逐利性也愈發(fā)明顯。[6]這類教師早已將選擇教育事業(yè)時的使命與初心拋于腦后。如果一名教師過度講求實際,將自我束縛在缺乏理想主義光輝的黑暗現(xiàn)實中,那么他將損害學生的靈魂。
教育的完美,是指教育者渴望構建一種無瑕的教育世界,追求教育的所有要素絕對地合規(guī)律、合目的,是對現(xiàn)實中不存在狀態(tài)不斷探求的理念,是實現(xiàn)人類教育終極目標的洪荒動力。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社會性生產活動,教育伴隨著學習者的身心成長、意義體驗、價值實現(xiàn)等人生歷程,具有不可逆性。對任何人,時光都無法回溯,故而,教育只許成功不能失敗,從此意義上而言,無論怎樣強調教育的完美都不為過。
教師作為完美主義者的基本特征是,大至對整個教育事業(yè)、小至對具體的教學活動,都追求盡善盡美,力爭做到極致。教師承擔的是雕刻新生一代心靈的工作,需要用自身的學識、閱歷、經驗、人格點燃學生對于真善美的向往,教師的工作能夠改變或決定學生一生的命運或發(fā)展方向。[7]正如手術室中的主刀醫(yī)生,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操作失誤,也有可能危及病人生命。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世界,如若教師是“凡事只要差不多,不必太精明”并且敷衍茍且的態(tài)度最終使其丟了性命的“差不多先生”,[8]那么,教師可能會破壞甚至摧毀學生的未來世界。因此,“完美”不僅是對教師的美好期望,更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是教師必須遵循的為師之道。
高目標、高要求、高期待是完美主義教師的核心特征。高目標是指教師的職業(yè)目標,這與教師的理想主義者身份密切相關,教師將自身的目標與人類命運、歷史趨勢、社會發(fā)展關聯(lián)起來,才能激發(fā)自我不斷地追求完美。高要求是指教師為自己所設的職業(yè)規(guī)定,即教師對自身工作保持一種永不滿足的“較真兒”狀態(tài),如此才能要求自己不斷地優(yōu)化。高期待是指教師對自身工作結果的期許,尤其是對學生的期望?!霸谟懻撊绾谓逃郧埃仨毷紫让鞔_我們所要取得的結果。”[9]只有高期待才能產出高成果。作為完美主義者的教師對工作應當追求卓越、精雕細鏤、精益求精[注]語出“白求恩同志是個醫(yī)生,他以醫(yī)療為職業(yè),對技術精益求精?!?參見: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0.)。
教育的超越性要求教育不僅僅應對歷史與現(xiàn)在負責,更需要對未來負責。未來的不確定性為教育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無限可能性,同時,也規(guī)定了發(fā)展過程的曲折性?!傲⒌聵淙恕笔鞘篱g最具難度的事業(yè)。要走到光明的地帶,必須跨過黑暗的閘門。教師所面對的“黑暗閘門”內在于教育本身的神圣性以及現(xiàn)實社會的局限性,外化為教師的“苦教”。教師的工作是既勞腦勞心又勞力、既復雜又繁重、需要極大靈活性、需要教師群體長期堅持不懈才能取得成果的異常艱苦的勞動。[10]教師在清楚地認識與體驗到“苦教”之后,仍然致力于與種種局限進行不屈地抗爭,在理想主義光輝的引領下不斷“超脫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瑣屑興趣”,實現(xiàn)超越與突破。特殊的職業(yè)性質為卓越教師塑造了英雄膽,凝聚了英雄魂,為教師的英雄文化創(chuàng)造了合理性,也為教師英雄主義的提出預設了合法性。
英雄者,大志與良謀者也?!爸尽薄爸\”“智”“勇”是英雄必備的精神元素,概括為英雄之氣,表現(xiàn)為英雄氣概、英雄情懷、英雄行動。教師英雄主義的第一要義也正是英雄之氣,只有聚集英雄之氣,才會秉持步月登云的理想抱負,才會堅信忠貞不渝的人生信念。英雄者還具備“夙夜在公”的敬業(yè)精神、“舍我其誰”的獻身精神、“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這些精神閃耀著圣者之光,濡染了熠熠生輝的英雄形象。教師若缺乏了英雄氣度,自身便成為沒有希望、沒有前途的虛妄之輩,便失去了影響學生人格的感召力。“良謀”體現(xiàn)為思想上的先鋒性,教育引領著人類發(fā)展,教師的工作內容具有創(chuàng)造性與超前性,教師當是先知先覺者?!爸恰奔丛鷮崒W識,教師在面對一個教學問題時會用長期的知識儲備與經驗積累幫助學生克服學習痛苦,此即為教師的“智”?!坝隆斌w現(xiàn)為行動上的卓越性,即敢作敢為,并能夠超越別人做出更大貢獻。教師對于改造世界所做出的貢獻要比其他任何的社會集團都大,[11]教師需要有戰(zhàn)勝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xiàn)教育教學目標不懈奮斗的果敢與擔當。
維柯將“英雄”界定為“始終追尋崇高事物的人”。[12]“英雄心靈”中的“崇高”是指對自我一般性的超越,是一種人格特質,具有神圣性。如果把教師的理想主義看作對最高教育目標的不竭憧憬與追求,那么教師的英雄主義則是教師在實現(xiàn)教育理想的道路上與現(xiàn)實的種種困難進行抗爭的不屈努力與行動。在教育實踐中,教師的英雄主義具體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其一,對自身的英雄主義保持身份認同,具備自我肯定的精神,認定自己是具有英雄主義特質的人。人之所以崇高,乃是感受到自己能夠崇高,這是教師對自我的想象。教師的身份認同是教師內在地對其行為賦予意義的重要依據,[13]對教師的內在改變以及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14]其二,具備英雄主義的情結與英雄主義的風骨。當下部分教師“跪著教書”,產生了媚權、媚錢、媚俗的“惡”。此外,部分教師受學生所制,[15]喪失了應有的主導性。其三,對工作擁有自豪感、效能感和悲愴感。為戰(zhàn)勝困難提供精神支撐,能夠在平凡中做出非凡之舉,勇?lián)鷷r代大任,成為拯救社會的平民英雄。[16]
教育根植于一個基本的人類學事實:人類生存對生物生命本能的超越。超越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惟有人是以這樣的方式存在的。[17]教師自身具有雙重超越的屬性,即自度超越和攜度超越。自度超越是指教師能夠不斷自度本己,保證自己“學高”與“身正”,這是為師的基礎;攜度超越是指教師能夠提升學生,超越心無所之、漂泊無根、浮萍式的沉淪狀態(tài),找到一個確定的屬于本真存在的精神家園,[18]這是師之所以為師的前提。二者共生于教師本體才可教書育人,才能教學相長。教師的超越性奠基于教育的現(xiàn)實性和理想性,是信仰彼岸存在的表現(xiàn)形態(tài)?!耙龑W生求真、向善,共同投奔光明”是教育本質的經典表述,但是“何為真”“何為善”“何處光明”并沒有統(tǒng)一之定論,也不可能有定論,只能依靠教師的信仰維持其存在。這正是提出教師信仰主義的現(xiàn)實基礎。
信仰是指對唯一性真理的堅守,是指個體與他“所認為的神圣對象”所發(fā)生的感情、行為和經驗等方面的嚴肅的反應。[19]具有明確“主義”的人,必然在意識中深埋著堅定不移的“信仰”。教師的信仰主義所強調的是,教師在從現(xiàn)實向理想的超越過程中,對未來無限可能性境界的認可,并與之在感情、行為和經驗等方面發(fā)生嚴肅的反應。教育的主體是人,人的發(fā)展充滿了無限可能性,只有死亡可以褫奪人的一切可能性,任何施教和受教的人都必須對“未來”“可能”“變化”持有信仰。作為人類一般活動的教育信仰與宗教信仰具有本質性差異。宗教的觀念系統(tǒng)源于神靈,而教育的觀念系統(tǒng)源于理性、人性和社會性;宗教是對現(xiàn)世“何所來”的篤信,而教師的教育信仰則是指向“何所去”。在教育學理論的發(fā)展和教育問題的討論中,人們更傾向于使用科學、文化、技術等具有理性主義色彩的概念作為關鍵詞,極少使用“信仰”之類說法,偶爾使用,也只限于意識形態(tài)教育中,其實理性不過是另一種欲望,同樣需要敬畏之心的管束與陪伴。理性在信仰的引導下,才能爆發(fā)出無窮的掘進動力,加速人類行為的發(fā)生,使人類的智慧最終臻于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發(fā)明和有所創(chuàng)造的最高境界。[20]
教育者所篤信的教育信仰,應是人類終究會培養(yǎng)出全面發(fā)展的人,人類必將自我解放,獲得全面而自由的發(fā)展。習近平在2018年9月10日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應該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我國教育的“何所去”指明了方向。然而,近些年教育界出現(xiàn)了淡化“全面發(fā)展教育”提法的現(xiàn)象,避而不談“全面發(fā)展”的培養(yǎng)目標,反而一再地企圖使用其他概念加以取代,在理念層面上產生了培養(yǎng)目標的隨意性、盲目性和片面性,產生了偏離馬克思主義全面發(fā)展學說的危險性。人的全面發(fā)展是人類自古以來對教育目標的最高尚、最神圣的心執(zhí)所向,是馬克思主義對現(xiàn)代教育根本特征的規(guī)定,也是社會對人的發(fā)展的總要求。[21]全面發(fā)展集科學性、先進性與現(xiàn)實性于一體,寄托著全人類的偉大理想,凝聚著宏偉的歷史背景、深厚的社會土壤和科學的理論基礎,當是教師心之所向。[22]因此,教師必須堅信人的全面發(fā)展是人類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教師必須堅信我國教育應該朝著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個人的道路前進;教師必須堅信全面的活動會使人的一切天賦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從全部才能的自由發(fā)展中必然產生創(chuàng)造性的生活表現(xiàn)。
教師的信仰主義建立在科學理性的基礎之上,對人類文化和社會歷史深刻的認識與把握的前提之下,進而對教育秉持虔誠之心,將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中。在教育實踐中,教師的信仰主義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對所有學生發(fā)展可能性予以充分的信任與肯定;第二,對所教內容本身的正確性與價值予以充分證明與篤信,確信其政治正確性并符合人類發(fā)展方向;第三,做實干家,在實干中實現(xiàn)超越。
“易感”作為一個醫(yī)學概念,用以表征機體因自身原因而容易被外物感染,進而引發(fā)疾病,在唯物論意義上極具負面價值。而恰恰相反的是,在精神世界里,人類因為自身的“易感”才得以創(chuàng)造出燦爛的文化,進化出現(xiàn)代文明。喜怒哀樂、春恨秋悲、賞月思親、宏微之見,莫不緣于人類那顆易于被感動的心。
教師作為觸及人類靈魂的人,應該具有“易感”主義的特質?!耙赘小敝髁x本質上是因為一個人有敬畏之心,且良知素白。不懂敬畏者,總是缺乏良知之人。[23]無良知者,定然是無覺、不律之人,這種人是不合適做教師的。[24]
“易感”主義具體表現(xiàn)為“易受感動”和“易感動他者”。教師的易受感動性會助益其在教育工作中實現(xiàn)自我,體味人生價值,并獲得自身發(fā)展的、精神上的愉悅狀態(tài)。[25]“易受感動”可分為五個維度,即受自身感動、受學生感動、受專業(yè)學術感動、受大師感動以及受萬事萬物感動。教師應受感于自身對教育事業(yè)的執(zhí)著與付出,對自身工作持有貢獻感,只有能夠被自己感動的人,才能夠在自我認可與肯定的過程中獲得進步。教師應受感于學生的點滴成長與發(fā)展,以及作為“生靈”的綻放。教師應受感于所研之專業(yè)學科,認定學科能夠改變世界,對學科充滿了“無可救藥”的樂觀。教師對專業(yè)的感動與好奇會增益學生的學習信心和求知欲,使其生發(fā)探索的動力。教師應受感于學術大師,大師是師者之師,[26]他們以輝煌燦爛的學術成就、深厚壯美的學術造詣、堅韌謙遜的學術人生為教師樹立起精神榜樣。最后,教師應受感于人類與自然世界所有具備教育潛在價值的事物。
教師易感動他者是指能夠觸發(fā)學生態(tài)度、情感、情緒上的體驗,主要包含使學生產生精神感動、學術感動、人格感動等。精神感動,是指教師所特有的精靈之氣、心神和活力,給學生以觸動,[27]喚醒學生本體的元氣。學術感動,是指教師用“觀察事物而發(fā)現(xiàn)其真理”以及“取所發(fā)現(xiàn)之真理而致諸用”的藝術魅力予以學生震撼,使學生充分感受科學之美。人格感動,是指教師個人的尊嚴、價值和道德品質[28]通過獨具魅力的行為方式感染學生,催發(fā)學生個性的升華。學生被感動同時源于教師對學生的共情,正如陳寅恪的“了解之同情”[注]陳寅恪于1930年在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的《審查報告》中提出,“對于古人之學說,應具了解之同情”,指出研究者對古人的著述應采取審慎的態(tài)度。古人著書立說都是有所為而發(fā),只有了解著立之人所處的環(huán)境和背景,才能進行評論。,教師真正感動學生的法門,是基于對學生的同理心,讓學生在感動的內部力量帶動下,成為卓越人才。
教師作為“易感”主義者,其在通俗的智識目標之外,應注重學生作為生靈的本體性綻放,助力其內部力量的解放?!叭魏我环N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關系還給人自己”,[29]教師應始終明確,只有內部力量的解放,才有思想的感動、認識的感動、觀點的感動、發(fā)現(xiàn)的感動、發(fā)明的感動、大智慧的感動和“機巧之術”[注]語出“衡善機巧,尤致思於天文、陰陽、歷筭?!?參見: 范曄. 后漢書·張衡傳[M].北京:中華書局,1965:1897.)的感動等內涵式感動,才能直指學生靈府,才是學生真正的需求所在。感動不是煽情,心靈雞湯式的華麗則無益且虛妄?;谏`本體的感動是教育發(fā)生的點火器,因此,學者感人至深的精神追求與學術人生,精彩絕倫的學術觀點與學術思想,振聾發(fā)聵、沁人肺腑的指導、質問與提醒,是感動學生的重要因素。
“易感”是一種由內向外的磅礴力量,是教師從教書匠邁向“立德樹人”大師的永恒動力。
新時代教師的使命要求教師應該具備理想主義、完美主義、英雄主義、信仰主義及“易感”主義等五種信念,它們緊密聯(lián)系、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其中,理想主義是對教師自我完善的總體引領,完美主義是教師教育行為的準則,信仰主義與英雄主義是對教師思想與行為的支撐與激勵,“易感”主義則是教師人性力量的彰顯?!八械拇嬖谖锒继幱诓粩鄬⑵鋬仍跐撃苻D化為現(xiàn)實的目的論的運動之中”,[30]即所有事物都處于由“可能態(tài)”向“現(xiàn)實態(tài)”的不斷轉化之中。只有在作為“可能態(tài)”的教師的思想體系中建構出理想主義者、完美主義者、英雄主義者、信仰主義者及“易感”主義者身份,才有可能轉換成為“現(xiàn)實態(tài)”的創(chuàng)新型教師行為方式,進而實現(xiàn)教師的內涵式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