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卓
(天津博物館 天津 300201)
內容提要:新時代中國博物館事業(yè)將面臨更多、更新的挑戰(zhàn)。博物館要做到與時俱進,首先要做的就是開拓思路,從理念上謀求創(chuàng)新。在策展理念上,深層次提升區(qū)域間博物館合作辦展水平,加強博物館策劃主題性原創(chuàng)展覽的能力,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實現策展理念的拓展和更新;在社教理念上,采用“互聯網+”思維,充分利用數字化手段豐富服務方式,并且要運用新媒體等手段宣傳和講解;在文物保護理念上,應更多地運用預防性保護系統(tǒng)提供的數據信息,適當采用數字化手段,但應警惕“饑餓營銷”式的文物展出;在藏品征集上,博物館應更加重視征集對博物館未來展示和傳播具有重要價值的當今時代的紀念物。
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快速發(fā)展融合的時代,是一個文化多元共生的時代,是一個智慧化、智能化的時代。在此背景下,中國文博事業(yè)迎來了發(fā)展的春天。
第一,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人們的受教育水平顯著提升。教育部《2017年全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1]顯示,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2]達到45.7%。隨著人們接受知識的渠道逐步拓寬,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第二,隨著博物館自身的發(fā)展,館舍條件也在不斷改善。如今,中國的博物館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走在世界前列。展廳面積、設施設備、參觀舒適度、配套服務等方面的發(fā)展進步有目共睹。第三,博物館發(fā)展得到了國家政策的支持和保障,特別是2008年博物館向社會免費開放后,文物保護、陳列展覽、宣傳教育等方面的專項資金投入不斷加大,國家在人才的引進、培養(yǎng)方面均有一定的政策扶持,博物館發(fā)展有了質的飛躍。第四,智能科技、新興產業(yè)的發(fā)展使得社會群體重新組合、重新分配,許多社會行業(yè)和群體不斷變化、不斷融合,智能化社會、互聯網系統(tǒng)為人們獲得知識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途徑,也使得博物館面向社會的服務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新時代中國博物館事業(yè)將面臨更多、更新的挑戰(zhàn)。如何應對,如何完成自我升級改造,是博物館界亟須解決的問題。博物館要做到與時俱進,首先就是開拓思路,從理念上謀求創(chuàng)新,筆者主要選取其中幾點談談自己的思考。
陳列展覽是博物館的重要職能之一,又是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博物館收藏、研究、教育三大基本功能息息相關。作為博物館文化價值的集中體現,策展理念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座博物館的特色優(yōu)勢和發(fā)展方向。具體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
1.深層次提升區(qū)域間博物館合作辦展水平
策展理念某種程度上體現著我們的區(qū)域文化,那么區(qū)域文化如何進行互通?大致包括橫向和縱向兩個層面。
橫向層面,以區(qū)域文化交流為策展思路。例如中國大運河綿延兩千多公里,地跨八個省市,中間雖有曲折,但其把包括海河流域、淮河流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等中國南北幾大區(qū)域串聯起來,京畿文化、海河文化、燕趙文化、齊魯文化、淮河文化、吳越文化、錢塘文化、良渚文化等傳統(tǒng)地域文化也被聯系在一起,形成了兼收并蓄、包容多樣的中國大運河文化系統(tǒng)。我們可以策劃運河歷史文化展,挖掘地域文化與社會文明的內在關系,展現中華文明的生命力。
縱向層面,當前很多博物館都在按照歷史發(fā)展順序策劃具有地域文化特點的展覽。我們應轉變理念,在策劃縱向展覽時,盡可能弱化地域歷史發(fā)展脈絡,把史和志結合起來,這樣既能突出地域文化,又能把不同地域文化的特點傳播給觀眾,增強對觀眾的持續(xù)吸引力。如今,觀眾知識面越來越廣,他們可以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到中華民族乃至世界的歷史發(fā)展脈絡,因此博物館不應僅僅講述歷史,還要關注到文化的閃光點和覆蓋面,讓觀眾了解到不同區(qū)域、不同文化發(fā)展脈絡中的文化精髓。
2.加強博物館策劃主題性原創(chuàng)展覽的能力
策展主題方面,應加強博物館主題性原創(chuàng)展覽的策劃能力。一個好的博物館展覽需要包含這樣幾個要素,即有創(chuàng)意的主題、新穎恰當的表達方式和展陳形式、科學研究及研究成果的有效轉化。事實上,在這種意義上的優(yōu)秀博物館建設和出色博物館展覽設計中,原創(chuàng)性展覽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無以替代的理論和實踐意義[3]。原創(chuàng)展覽是指本館負責策展,內容及形式自主設計并組織展示的展覽,有利于整合本館館藏文物資源,推動學術研究,加強博物館的業(yè)務建設。一個好的原創(chuàng)展覽,首先要有一個好的選題,這來源于扎實、系統(tǒng)的科學研究。在新形勢下,各個博物館應以“推出特色展覽、服務社會公眾”為己任,在業(yè)已成熟的文物專題展基礎上策劃舉辦選題新穎、內容豐富,跨時代、跨地域、跨學科的主題展覽,以適應博物館事業(yè)的發(fā)展需要和人民不斷提升的精神文化的發(fā)展需求。博物館如果離開了主題展覽,這個博物館就沒有靈魂,沒有特性;博物館如果不做原創(chuàng)展覽,博物館的研究水平就無法提升。所以,在新時期,我們不僅要引進臨時展覽,同時也要發(fā)展自己,提升自己的原創(chuàng)性主題展覽。2015年,國家文物局發(fā)布《關于提升博物館陳列展覽質量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要“提升陳列展覽質量,扶持原創(chuàng)性主題性展覽”[4]。從2015年開始的“全國博物館展覽季”活動,也旨在傳播優(yōu)秀的原創(chuàng)展覽。
3.實現策展理念的拓展和更新
目前,各類博物館基本展示的都是歷史見證物,很少有博物館展示動態(tài)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收藏和保護同樣也是博物館的基本使命之一。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們猶如一座熠熠生輝的巨大寶庫,成為中華各民族團結的象征和聯系世界的橋梁。如果將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引入博物館,通過博物館這樣一個開放性的文化場所來收藏、保管、研究、宣傳、展示,對于博物館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本身皆大有裨益。
另外,傳統(tǒng)展覽大多以“物”為對象,要實現從“物”到“人”,從“靜態(tài)”到“動態(tài)”的轉變,博物館展覽業(yè)態(tài)理念需要更新。如南京博物院的非遺館不僅承擔文物展覽,還承擔非遺展覽,這就是博物館對傳統(tǒng)展覽的突破。作為一個城市的博物館,我們要記錄這座城市的發(fā)展,便需要注重地域文化的收藏和保護,借助現有展陳場地、研究人員和宣傳能力,拓展我們的社會服務功能,承接更多非遺類展覽,把非物質文化遺產引進博物館,留下城市獨特的文化內涵和記憶。
如今,博物館的定位已經由幾百年前高高在上的“神廟”轉變?yōu)榉丈鐣墓残晕幕瘷C構,要更加注重發(fā)揮“教育”功能,不僅做知識的“殿堂”,更要成為全民終身教育的“課堂”。我國多數博物館至今尚未融入到全民教育體系當中,在社教理念上也沒能與教育模式緊密結合,如果能夠做到與教育部門的深層次溝通、聯合,把我們博物館真正變成一個課堂,那么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將會大大提升。
1.服務方式的完善
在服務方式方面,應積極采用“互聯網+”思維,充分利用數字化手段,拓展知識服務的邊界,增加線上互動服務,及時了解觀眾所想,提供更多個性化、智能化服務。例如面向社會推出線上的“博物館慕課課程”(MOOCs)[5],讓公眾足不出戶就可以系統(tǒng)地了解博物館藏品資源;利用虛擬現實技術,把信息直接發(fā)送到觀眾的移動客戶端,讓觀眾隨時隨地了解博物館文物。此外,在知識付費時代,博物館也可以作為分享的平臺,通過知識Live分享,為不同的觀眾提供多維度、多層面的信息。如果我們博物館在社會服務方面的智慧化程度更高一點,進程更快一點,我們與社會就能融合得更加緊密。
2.宣傳模式的改進
在宣傳模式方面,圍繞博物館展覽延伸而出的知識型服務,除了常規(guī)的講座、沙龍、出版物、文創(chuàng)之外,應努力嘗試更加個性化的手段,采取更具知識性、互動性和趣味性的方式,與更多文化機構展開跨界合作。例如應該主動加強與網絡新媒體、廣播電視等傳統(tǒng)媒體聯合開發(fā),在宣傳手段、理念上有所突破,但在加強合作的同時也應注意把握邊界,避免泛娛樂化。
3.宣傳人員結構的調整
當前博物館智慧化講解成為大勢所趨,語音導覽、掃碼觀展等講解形式逐漸取代了人工講解,博物館講解員的講解職能逐漸要從“臺前”轉向“幕后”。如今,博物館社教人員更多地需要通過網站、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方式與觀眾互動,這就需要提升我們宣教人員通過網站、微信、微博等多媒體線上講解的專業(yè)水平。
作為一種不可再生的社會資源,文物正面臨著自然因素及社會因素帶來的嚴重破壞,隨著文物科技保護工作的不斷開展,文保理念也應有所更新。
1.注重文物預防性保護
文物保護應更多地運用預防性保護系統(tǒng)提供的數據信息,對文物進行科技性保護。文物保護并非只是文物修復,文物預防性保護工作更為重要。如天津博物館目前已經完成的文物預防性保護項目就對展廳和庫房等文物保存環(huán)境實施了全面覆蓋,整體實現了359個無線傳感設備對溫濕度、光照、紫外線、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VOC)等的實時數據采集、傳輸、存儲、分析和處理,通過計算機來評估、監(jiān)測、保護和管理文物,通過被動調控和主動調控相結合的方式,優(yōu)化文物保存環(huán)境,延長文物壽命。
2.文物數字化需把握必要的限度
如今數字化影像和技術手段被廣泛采用,利與弊愈加突顯。當實體的文物越來越多成為屏幕上的圖片和影像,我們需要思考:如何正確處理文物保護和利用的關系,新形勢下文物保護工作該如何做到“保護第一、合理利用”?如果過分強調文物保護,以智慧化、數字化的文物展示方式代替很多實體文物的展出,確實在客觀程度上起到了文物保護的作用,但如果我們的展廳沒有了實體文物,都變成一些虛擬的影像,那就不是博物館,而會成為一個智慧科技館。所以我們的數字化保護應該把握必要的限度,要在文物“保護第一”的基礎上盡可能地“合理利用”,如果只保護不利用,用數字化代替文物本身,實體博物館也將不復存在了。
3.警惕“饑餓營銷”式文物展出
饑餓營銷是指把某些珍貴文物在一段時間內通過各類宣傳媒體宣傳出去,展出時間很短,吸引眾多觀眾參觀,這種方式筆者認為不可取。從文物保護角度講,我們應該對某些館藏的珍貴文物進行強制性禁止展出,或規(guī)定某些珍貴文物若無特殊情況不對外展出,這樣就有效減少了外界因素對珍貴文物的損害,達到文物保護的目的。又如針對歷史價值極高的書畫、絲織品等有機文物,“饑餓營銷”式的展出只會對文物造成更大損傷。
藏品是博物館發(fā)展的基礎性條件,征集藏品是構建博物館收藏的主要業(yè)務活動。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時代,文物工作者認為民間文物的最后歸宿只能是國有博物館,藏品征集只是文物從個人進入博物館時履行的一項手續(xù)而已。而如今,藏品征集工作面臨了新的課題。原先幾乎全部流向博物館庫房的文物開始了空前規(guī)模的分流,文物征集的難度增加了。從中國博物館藏品構成的重要來源——考古發(fā)掘文物來看,各地的考古研究所紛紛建立自己的藏品陳列場所,不再將發(fā)掘品無條件地移交給博物館;從文物市場來看,以拍賣等方式購買文物也已成為博物館藏品征集的重要途徑,文物征集機構也不僅限于國有博物館,還包括非國有博物館以及圖書館、檔案館、美術館、科研機構、企事業(yè)單位、私人機構等。此外,個人收藏熱方興未艾,收藏隊伍日趨龐大,這對文博單位專業(yè)人員的藏品征集工作也是一種挑戰(zhàn)。
同時,以往的征集理念和模式已不再適應新的形勢和要求,在新時期的文物征集工作中,我們的眼光不能僅局限于古代藝術品,而應該更多地去關注對博物館未來展示和傳播具有重要價值的當代的紀念物。這些紀念物不全是歷史遺存,有相當一部分是正在使用的物品,或是某些重要事件、大型活動的見證物,如抗擊“非典”、北京奧運、航天工程、雜交水稻、智能產品等相關紀念物,甚至包括一些電腦程序、電器元件等軟硬件設備。如果等到它們都成為歷史遺存再去征集,很多實物已不復存在,屆時悔之晚矣。因此,更完整、更全面地保存、征集當代實物至關重要。“為了明天而征集昨天和今天”表明了當前文博工作者征集工作的緊迫感和使命感。為此,我們必須重新審視文物概念,及時調整征集方向,改進征集方式,使之日趨完整科學,這樣才有利于全方位文物征集觀念的建立和工作的開展。
新時期,新作為,新征程!中國博物館事業(yè)正位于發(fā)展的快車道,作為博物館從業(yè)人員,我們要認真總結中國博物館百年來的發(fā)展經驗,積極跟上時代的發(fā)展步伐,創(chuàng)新理念,勇于探索,與時俱進,取得新成就!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7年全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EB/OL][2015-07-19]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1807/t20180719_343508.html.
[2]毛入學率是指某一級教育不分年齡的在校學生總數占該級教育國家規(guī)定年齡組人口數的百分比。
[3]侯春燕:《原創(chuàng)性展覽的界定和功能——中國博物館協會博物館學專業(yè)委員會2012年學術研討會綜述》,《中國文物報》2012年11月28日第6版。
[4]國家文物局:《關于提升博物館陳列展覽質量的指導意見》,[EB/OL][2015-02-01]http://www.sach.gov.cn/art/2015/2/1/art_1329_116608.html.
[5]徐天竹:《慕課(MOOCs)在博物館在線教育中的應用》,《湖南省博物館館刊》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