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以華
在當代社會中,經濟的高速增長在給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巨量財富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諸多的問題,綠色經濟這一經濟形式的提出就是意在確保經濟增長的基礎上避免經濟增長所帶來的問題。綠色經濟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就在于它為單純的經濟活動增添了倫理的底蘊,從而把經濟與倫理,以及經濟學與倫理學有機地結合了起來,最終通過促進人的物質生活(感性幸福)精神生活(特別是理性德性)在和諧統(tǒng)一中的共同增長直接導向人的美好生活。
英國環(huán)境經濟學家皮爾斯在他1989年出版的《綠色經濟藍圖》一書中首次提到“綠色經濟”這一個概念;中國北京工商大學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的經濟學家季濤則將綠色經濟理解成以效率、和諧、持續(xù)為發(fā)展目標,并以生態(tài)農業(yè)、循環(huán)工業(yè)和持續(xù)服務為基本內容的經濟結構、增長模式和社會形態(tài)。我們認為,季濤關于綠色經濟的理解應該符合綠色經濟的應有之義。根據這一理解,綠色經濟作為“綠色”經濟,它因“綠色”這個概念的修飾而超越了單純的“經濟”領域,從而成了一種在單純經濟之外涂抹了一層“綠色”內容的更為廣闊的經濟形式。這就是說,從定義說,綠色經濟不僅指的是一種具有“經濟”性質的經濟結構和增長模式,而且還指的是一種超越了“經濟”性質的社會形態(tài);從內容說,綠色不僅包含了具有“經濟”性質的農業(yè)、工業(yè)和服務業(yè),而且還包含了超越“經濟”性質的生態(tài)、循環(huán)和持續(xù);從“目標”說,綠色經濟不僅指向了具有“經濟”性質的效率,而且還指向了超越“經濟”性質的持續(xù)和和諧。從關于綠色經濟的這樣一種理解出發(fā),我們進一步認為,當皮爾斯把經濟稱為“綠色”經濟時,經濟就有了倫理底蘊,而在季濤對于綠色經濟的具體理解之中,經濟的倫理底蘊就顯得更為清晰。綠色經濟的倫理底蘊就潛藏在綠色經濟之超越單純“經濟”的“綠色”之中,也就是說,就潛藏在它之超越單純“經濟”的諸多屬于“綠色”的規(guī)定(例如“社會形態(tài)”“生態(tài)”“循環(huán)”“持續(xù)”“和諧”等等)之中。因此,在一定的意義上說,“綠色”與“經濟”的結合就是“倫理”與“經濟”的結合,因這種結合而產生的“綠色經濟”意在消除創(chuàng)造財富特別是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的經濟活動與倫理活動之間的分離,讓經濟活動與倫理活動密切地結合起來,在二者之間的和諧之中確保創(chuàng)造財富特別是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的經濟活動走向倫理活動從而直接指向人的美好生活。為什么說綠色經濟在為單純的“經濟”活動賦予“綠色”含義之后就使單純的“經濟”活動具有了倫理底蘊從而直接指向了人的美好生活呢?
為了說明綠色經濟的倫理底蘊,我們必須首先說明經濟活動本身,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先行從作為一種非“綠色”的單純經濟入手。我們知道,經濟活動是一種資源配置的活動,它要通過合理的資源配置或說把資源(作為短缺的資源)配置到最能產生效益的地方讓每一種資源得到最有效率的運用,從而產生最大效益,使從事經濟活動的人(特別是企業(yè))獲得最大利潤,并讓其他與經濟活動有關的人例如消費者乃至政府共同受益。按照經濟學的觀點,資源配置主要通過市場的“無形之手”來調節(jié),政府“有形之手”之手的調節(jié)僅是一種補充。市場通過“無形之手”來調節(jié)資源的方式在于:它在假設人是利己的經濟人或理性人的基礎上,主張這種經濟人在自由市場競爭條件下并在理性的逐利動機的推動下通過價格機制的引導作用把資源配置到最能產生效益的領域,在讓自身獲得最大利潤的同時也在客觀上惠及到其他與此經濟活動有關的人。盡管從客觀結果上說市場通過“無形之手”調節(jié)資源配置也能帶來合乎道德的結果,但是,經濟人參與經濟活動的本義卻是為了他們的自我利益,在整個經濟活動中,他們唯一的目的僅僅是逐利。這就是說,單純的經濟活動就是經濟人為了追逐自身最大利潤的逐利活動,它即使會關注這一活動能否給他人帶來幸福,但那也是出于自身能否逐利的考慮。然而,當我們把“綠色”這一概念引入經濟活動時,情形就產生了根本性的改變。這時,政府的“有形之手”就會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它通過各項經濟政策甚至政治政策來影響參與經濟活動的人,讓他們在動機上就把經濟活動的逐利行為與服務于人的美好生活的倫理行為結合起來,即在考慮經濟活動效率目標的同時還要照顧到持續(xù)發(fā)展目標和相互和諧目標等,在農業(yè)生產中注重保護生態(tài),在工業(yè)生產中注重資源的循環(huán)利用,并通過服務型經濟進一步增強經濟的更為持續(xù)地發(fā)展,最終把單純的經濟結構和增長模式變成為一種社會形態(tài),也就是說,讓單純的經濟成為“綠色”的經濟。這里的重要之點在于:其一,經濟活動不再是單純的逐利活動,它為逐利活動指明了一個符合倫理因而有利于人的美好生活的方向;其二,為了使單純的作為逐利活動的經濟活動能夠指向一個符合倫理因而有利于人的美好生活的方向,它就必須合理地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與其相關的人與人的關系。我們知道,經濟活動作為創(chuàng)造財富特別是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的活動,它是一個面對自然的活動,因為它把自然看成是財富特別是物質財富的源泉。若是把經濟活動看成是單純的逐利活動,它就會把自然僅僅看成是財富的源泉,因而會最大限度地征服自然攫取自然資源;若是把經濟活動看成是在逐利之外還有更高目標(倫理目標)的活動,它就會不僅把自然看成是財富的源泉,而且更會把自然看成是人類生存的共同家園,它也會因認識到自然資源的有限性而會在利用自然資源以創(chuàng)造財富特別是物質財富的同時節(jié)約資源、保護資源,循環(huán)地使用資源和公平地分配資源。其中,把自然看成是人類生存的共同家園,并且為之提出保護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自然資源,以及節(jié)約地和循環(huán)地使用資源都意味著應該“倫理”的對待自然環(huán)境,亦即“倫理”地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綠色經濟中強調生態(tài)農業(yè)、循環(huán)經濟、服務持續(xù)正是意在強調這些內容,要求人們不僅要把自然看成是“事實”對象,而且還應把自然看成是“倫理”對象,從而用一種合乎道德的方式來對待自然。同時,對于自然資源的保護,以及對于自然資源的節(jié)約地、循環(huán)地使用除了要求“倫理”地對待自然、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之外,還意味著公平地分配資源,也就是說,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通過盡量合理地利用資源讓更多的人特別是讓子孫后代能夠享受資源福利,從而讓有限的資源在人與人之間(現代人與現代人之間,特別是現代人與未來人之間)進行合乎道德的公平分配。因此,綠色經濟中對于生態(tài)農業(yè)、循環(huán)經濟、服務持續(xù)等內容的強調在意味著人應該合乎道德地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之外,還意味著人應該合乎道德地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包含現代人之間以及現代人與未來人之間的關系。正是因為如此,綠色經濟才不僅把“效率”(經濟)當作目標,而且還把“持續(xù)”和“和諧”當作目標,這就是說,它要求的是在資源的合理使用中讓追求效率的經濟活動在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中能夠長期地持續(xù)下去。所以,綠色經濟不僅是一種經濟結構和增長模式,它也是一種社會形態(tài),作為一種社會形態(tài),它把經濟發(fā)展與倫理發(fā)展融合起來,從而使經濟發(fā)展走出單純的“經濟”領域而指向人的美好生活。
根據我們前面的分析,當綠色經濟把“綠色”賦于“經濟”后,單純的逐利經濟(盡管它自身客觀上也會帶來道德效果)就有了倫理底蘊,這種倫理底蘊不僅體現在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上面,還通過人與自然的倫理關系進一步體現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上面。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上,這種倫理底蘊不僅體現在現代人與現代人之間,還通過人與自然的倫理關系體現在現代人與未來人之間,亦即體現在代際之間。羅納德·F·達斯卡(Ronald F.Duska)曾說:“肯定無疑的是,我們或許為了掙錢去從事經濟活動,但是,那是我們從事經濟活動的動機而非經濟活動的目的?!盵1](P11)那么,經濟活動的目的是什么呢?其實,它就是人的美好生活。
為什么說綠色經濟會指向人的美好生活呢?換句話說,為什么說通過“綠色”為“經濟”提供了倫理底蘊就能讓它導向人的美好生活呢?為了回答這一問題,我們必須討論何謂美好生活或人的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或人的美好生活是一個人們有所領會但又并不確知乃至充滿爭議的概念。之所以說人的美好生活是一個人們有所領會的概念,乃是因為任何一個人都能或多或少地知道何謂人的美好生活并能為之奮斗,并且人們在何謂美好生活的問題上大致也能達成共識;之所以說人的美好生活是一個并不確知乃至充滿爭議的概念,乃是因為人們若是細究何謂人的美好生活又會感到茫然,人們之間常常因對其作出不同的定義而相互爭執(zhí)。造成人的美好生活這一概念既是人們有所領會又是人們并不確知乃至充滿爭議的概念的原因在于:在一些基本指標亦即一般并不涉及個人特殊偏好的指標上,人們對何謂美好生活的理解通常大致相仿;而在一些更高指標亦即一般會涉及到個人特殊偏好的指標上,人們對何謂美好生活的理解又會有所不同,甚至大相徑庭。這種情況與人們對于幸福的理解存在類似之處。由于人們在基本指標上對人的美好生活實際存在著大致相同的理解,所以,我們在關于人的美好生活的“準確含義”并不確知乃至充滿爭議的情形下不妨根據它們的基本指標亦即人們大致能夠共同認同的指標來討論人的美好生活的問題。那么究竟如何確定人的美好生活的基本指標呢?我們根據以下三個方面來確定。
首先,從人自身的存在形式看。人的美好生活作為“人”的美好生活,它是屬人的生活,它的美好與否必須與“人”自身的存在形式聯系起來才能得到正確地思考。人作為人,它包含了兩種屬性,一種是物質屬性,另一種是精神屬性。人的物質屬性主要指的是人總是具有肉體的人,他是一種物質性存在,人的精神屬性主要指的是人總是具有思想的人,他是一種精神性存在。人作為肉體的物質性存在乃是一種感性的存在,他必然有自己的感性欲望或說物質欲望,他要追求物質性幸福,這里,感性物質欲望和物質性幸福(在后文中我們將其統(tǒng)稱為“感性幸?!保┡c人的肉體存在密切相關,它們是人作為肉體存在而自然追求的目標。而人作為思想的精神性存在則是一種理性的存在,他必然有自己的理性需求或說精神需求,在人的理性的精神性需求中,最能體現人作為理性的精神存在的方面在于人具有道德責任,正是人的道德責任才使人能夠成為有德性的人,在社會生活中相互謙讓,讓社會具有良好和諧的精神生活氛圍,這里,理性的精神需求和理性的德性(在后文中我們將重點關注“理性德性”)與人的精神存在密切相關,它們是人作為精神的存在自然追求的目標。一般來說,人作為感性之人(肉體之人)的感性幸??偸且ㄟ^財富特別是物質財富才能獲得滿足,而社會經濟活動則是創(chuàng)造財富特別是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的活動;同時,人作為理性之人(精神之人)的精神需求總是通過精神財富才能獲得滿足,精神財富除了經濟活動所創(chuàng)造的部分之外,還有一些則通過人的文化活動例如音樂、舞蹈、寫作等創(chuàng)造出來,其中,作為精神需求中最為重要的“理性德性”便是倫理活動(如道德教育活動)的產物。無疑,既然人都具有物質和精神、感性與理性兩種存在形式,并且它們分別以感性幸福和理性德性為追求目標,那么,感性幸福和理性德性就應該是人的美好生活的兩個(最為)基本的指標。不僅如此,由于這兩個基本指標主要通過經濟活動和倫理活動才能實現,所以,我們也可以說經濟與倫理就是人的美好生活的兩個(最為)基本的指標。其實,感性幸福(或利益)和理性德性作為人的美好生活的兩個基本指標也就是推動人的行為的兩種最為重要的動力。德國學者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就曾把利益和道德看成是人類行為的最為重要的動力,并且他還把前者稱之為最強的動力,而把后者稱之為最好的動力。因此,在基本指標或人們大致能夠認同的意義上說,人的美好生活就是感性幸福和理性德性或經濟和倫理在相互統(tǒng)一中的同時實現。
其次,從社會組成的根本原因和目的看。我們認為,人類組成社會的根本原因和目的就是為了人的生存和更好的生存,既然生存和更好的生存是人類組成社會的根本原因和目的,那么,它也就應該是人類追求的美好生活。同時,假如組成社會的根本原因和目標就是為了實現人的美好生活,那么,人們?yōu)榱松婧透玫纳娼M成社會的具體需求或者社會能夠為人的生存和更好的生存亦即美好生活之各種具體需求提供滿足的條件也就應該是人的美好生活的指標。通觀人類歷史,人類社會總是通過組建為不同的領域服務于屬于人的美好生活的不同需求,例如,通過經濟領域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來服務于人類物質生活需求,通過文化領域創(chuàng)造精神產品來服務于人類精神生活需求,通過軍事領域提供安全護衛(wèi)來服務于人類和平生活需求,通過政治領域組織社會、維護社會穩(wěn)定并且平衡不同社會領域的相互關系來服務于人類整體生活需求,如此等等。這里,作為人的美好生活的各種具體需求或服務于人的美好生活之不同需求的各種社會領域所提供的不同條件,例如物質生活、精神享受、安全和平、生活和諧等等就是人的美好生活的指標。我們認為,由于人的存在主要是物質(肉體)存在和精神存在兩種形式,而人類組成社會的根本原因和目的就是為了具有上述存在形式的人的生存和更好的生存(美好生活),所以,與其對應,在作為人的美好生活的各種指標(條件)中,物質財富(它滿足人的肉體需求)和精神財富特別是理性德性(它滿足人的精神需求)應是其中的兩個(最為)基本的指標,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的經濟(活動)和培育理性德性的倫理(活動)則應是兩個最為重要的條件(亦即指標)。其實,人的美好生活作為確保人的生存和更好生存的生活,生存是它的首要選項,只有經濟(物質財富)才能在根本的意義上確保人的生存;同時,人類作為群體若要能夠通過經濟活動獲得物質財富,它需要人們相互之間的協(xié)作,這就需要人能夠在特定的時候做出應有的犧牲承擔道德責任,它使道德精神(法律是道德精神的體現之一)成為人們之間相互協(xié)作的倫理基礎。除了生存之外,人的美好生活還包含了更好地生存,更好地生存不僅意味著更為富裕的物質生活,而且意味著良好的精神生活,良好的精神生活也必須以人的理性德性為基礎,它能使人的精神生活高尚、和諧等等。因此,在人的美好生活中,最為關鍵的兩個指標應該就是經濟指標(它是良好的物質生活的基礎)和倫理指標(它是良好的精神生活的基礎),在基本指標或人們大致能夠認同的意義上說,它們在相互統(tǒng)一中的同時實現就是人的美好生活。
最后,從中西倫理學的發(fā)展史看。倫理學應是一門探求人的應然生活的學科,人的應然生活顯然就是人的美好生活,所以,倫理學作為探討人之應然生活的學科就是一門探討人之美好生活的學科。那么,倫理學作為一門探討人之美好生活的學科,它所探討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呢?根據中西方倫理學的發(fā)展歷史,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中西方倫理學探討的主要內容就是人自身存在形式的兩個方面及其關系,以及人在社會生活中的兩種基本內容即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特別是道德建設)及其關系,它們正是我們在前面的討論中所說的人的美好生活的兩個基本指標及其關系。在中國古代倫理學之中,這種探討以對于義利關系的研究集中表現出來,而在西方古代倫理學中,這種探討以對于人的感性和理性或說幸福、功利和德性、道義之關系的研究集中表現了出來。中西方倫理學作為探討人的美好生活的學科,它的主要內容與人自身的兩種存在形式和社會生活的兩個基本指標的內在契合正好證明了人的感性幸福和理性德性(經濟和倫理)及其關系(統(tǒng)一和諧)問題是人的美好生活的最基本主題。
根據以上的討論,我們認為,在基本指標亦即人們大致能夠認同的意義上,我們可以把美好生活或人的美好生活看成是感性幸福和理性德性能在相互統(tǒng)一中共同實現的生活。由于感性幸福和理性德性分別與利益、財富和責任、犧牲相關,它們分別通過人們的經濟活動和倫理活動來實現,所以,我們也可以在基本指標的意義上把美好生活或人的美好生活看成是經濟和倫理能在相互統(tǒng)一中共同實現的生活。這樣一來,我們就會發(fā)現綠色經濟作為一種具有倫理底蘊(因而是經濟與倫理相互統(tǒng)一)的經濟與美好生活之間的內在一致性。
當我們把感性幸福和理性德性或說經濟與倫理看成是人的美好生活的兩個最為基本的指標,認為在基本指標的意義上人的美好生活就是經濟與倫理在相互統(tǒng)一中的共同實現時,并未考慮到在上述兩個最為基本的指標之間可能存在的矛盾甚至沖突狀況。正如彼得·科斯洛夫斯基所說:“人的最強和最好的動力相互處在一定的關系中,因為最強的動力不總是最好的,而最好的往往動力不強?!盵2](P14)其實,當人們在經濟活動和其他活動中把經濟(或利益)看成是最高目標而把其他一切都看成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手段時,經濟就有可能(并非必然)與倫理發(fā)生矛盾甚至沖突;若要避免這種矛盾或沖突,人們只有把經濟與倫理統(tǒng)一起來,讓經濟受到倫理的約束,從而把經濟變成一種手段亦即服務于人的美好生活的手段。
正由于經濟與倫理(感性幸福和理性德性)之間常常存在著矛盾甚至沖突的狀況,所以,倫理學在把這兩個指標及其關系作為主要探討對象的時候總是想找出一種解決兩者關系的方法。盡管有些倫理學家更為重視感性幸福(經濟)而另一些倫理學家更為重視理性德性(倫理),但是,一般來說,在古代社會中,或許是由于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的不足造成了社會物質財富的不足,所以,倫理學家大多把理性德性(倫理)看成是比感性幸福(經濟)更為重要的東西,甚至認為應該為了確保前者而犧牲后者。中國古代儒家倫理學家大多重義輕利,宋明理學所提出的“存天理滅人欲”則是極端表現。在西方古代倫理學中也是如此,蘇格拉底作為西方倫理學的重要始祖之一,他以典型的形式探討了肉體(它是物質欲望的根源)和靈魂(它是理性和道德的所在地)的關系,在他看來,肉體是靈魂的墳墓,因此,他把哲學的探討看成是“死亡的練習”,也就是說,他認為探討哲學就是為了讓人的靈魂擺脫掉肉體的束縛。他自己在面對死刑原本可以避免死刑的情況下直面死亡,為的就是讓靈魂超越肉體的墳墓,從而得到凈化。到了近代以后,倫理學家們?yōu)榱私夥派a力以便促進生產的發(fā)展從而創(chuàng)造更多的物質財富,便逐步更為重視人的感性幸福和經濟活動,這一情形在西方近代功利主義倫理學中表現得最為明顯。當然,還有一些倫理學家力圖從自身的倫理學立場出發(fā)調和感性幸福和理性德性(經濟與倫理),德國近代后期的倫理學家康德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康德倫理學的基本立場上是道義論的立場亦即強調理性德性(倫理)的立場,在此基礎上,他也認為追求幸福是人的權利。因此,他在提出自己的“至善”理想時便試圖在一定的程度上消除伊壁鳩魯的幸福(快樂)觀點與斯多葛派的德性觀點之間的分歧,從而把人類的最強動力與最好動力結合起來。“至善”作為康德實踐理性所追求的全部對象和最高目標,就是德性和幸福的統(tǒng)一。按照康德的觀點,人們在講到職責、義務時必須完全不顧及幸福,但是,實踐理性并不要求人們拋棄對幸福的權利,故而“德性(作為配得幸福的資格)是一切只要在我們看來可能值得期望的東西的因而也是我們一切謀求幸福的努力的至上條件,因而是至上的善……但因此它就還不是作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的欲求能力之對象的全部而完滿的善;因為要成為這樣的善,還要求有幸?!盵3](P151-152)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康德依然認為人的美好生活應該是德性和幸福統(tǒng)一的生活。經濟學與倫理學不同,它從誕生時起就是探討如何通過配置資源產生最大效率并進而創(chuàng)造更多更好的社會財富的學科,正如彼得·科斯洛夫斯基所說:“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自其創(chuàng)立時起,就產生于人類強大的動力,即人類自身的利益。哲學倫理學向來探求的目標是人們所稱的那種人的最好的動力:追求美好的東西、履行義務、實現美德?!盵2](P1)但盡管如此,在西方經濟學的發(fā)展過程中,還是有些經濟學家試圖把作為事實學科的經濟學與作為價值學科的經濟學聯系起來,也就是說,把實證經濟學發(fā)展成為福利經濟學,讓經濟學不僅探討如何增加人類的財富問題,而且還要探討如何通過增加人類的財富來增進人們的福利問題,為此,福利經濟學家把財富的公平分配問題納入了自己的研究視野,他們的這一做法其實就是想從經濟學的角度探索把經濟與倫理結合起來的路徑。因此,在分別探討經濟與倫理的經濟學與倫理學中,不僅存在著倫理學家從倫理學的角度探討如何結合感性幸福(經濟)和理性德性(倫理)的問題,也存在著經濟學家從經濟學的角度探討如何結合經濟與倫理的問題。據此我們可以認為,人的美好生活不僅是倫理學的目標也是經濟學的目標,它不僅是經濟與倫理的結合,也是經濟學與倫理學的結合。
現在,綠色經濟作為一種把倫理底蘊植入經濟中的經濟形式,它的目的正是要把經濟與倫理結合起來從而超越單純的“經濟”領域,把經濟對于財富特別是物質財富的創(chuàng)造變成是服務于人的美好生活的手段,從而試圖在經濟與倫理的相互統(tǒng)一中實現人的美好生活。這就是說,綠色經濟試圖通過把“綠色”賦予“經濟”從而在涂抹了綠色的經濟活動中創(chuàng)造人的美好生活。然而,這種為“經濟”賦予“綠色”的工作并非一蹴而就的工作。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在于:隨著西方近代社會的主體性崛起,把自然看成是財富的源泉并通過征服自然創(chuàng)造盡可能多的財富特別是物質財富的觀點已成了一種標志性的時代價值,它不僅影響了西方社會,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和地區(qū);同時,這種以“欲望”為動力的價值觀點在現代社會中還具有實現自己的強大手段亦即現代科技,它通過現代科技的“組織能力”把現代社會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有條不紊的“效率機器”,無論人們愿意與否,他們都必須加入這一機器并成為這一機器上的零件,接受這一機器的各種規(guī)范的“考核”,若是誰想離開這一機器,他自己就會陷入被這一機器拋棄的危險之中。綠色經濟的目的就是要改變這種以“經濟”(利益、財富)為目的的具有“時代特征”的價值觀點而代之以另外一種價值觀點,即:把“經濟”與“倫理”結合起來從而讓經濟僅僅成為人的美好生活的一個基本的指標。所以,賦予“經濟”以“綠色”通常不是某個人或少數人能夠做到的事,它需要整個社會的努力。據此,我們認為,若要賦予“經濟”以“綠色”并通過綠色經濟走向人的美好生活,那就必須超越單純的經濟領域來全方位地推進綠色經濟的發(fā)展。我們認為,在綠色經濟的定義中就已包含了這樣的要求。根據綠色經濟的定義,我們不僅僅把綠色經濟看成是一種經濟結構或增長模式,而且也把它看成是一種社會形態(tài)。初看起來,把一種經濟稱之為社會形態(tài)似乎有小題大做之嫌,但是,從綠色經濟對于上述時代價值的轉換來看,我們只有這樣做才能解決如何通過綠色經濟走向人的美好生活的問題。毫無疑問,社會形態(tài)實際上是一個超越了經濟領域的完整概念,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把社會形態(tài)看成是與生產力發(fā)展一定階段相適應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統(tǒng)一,并且認為這種統(tǒng)一是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它內在地包含了經濟結構、政治結構和文化結構。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理解中,經濟基礎(經濟結構)盡管是社會形態(tài)中的一個重要的基礎性的內容,但是,它不是社會形態(tài)的全部內容。那么,我們?yōu)槭裁纯梢园炎鳛橐环N“經濟”的綠色經濟看成是一種社會形態(tài)呢?這是因為綠色經濟是一種既牽涉到經濟自身又牽涉到社會政治和文化價值的經濟。這就是說,綠色經濟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涉及到諸如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效率等的經濟形式,它還要求這種經濟形式超越單純的經濟內容考慮到更多的其他內容,這些內容也就是我們前面曾提到的具有倫理底蘊的內容,它使綠色經濟進一步深入到了這一問題之上:一種經濟形式如何能向一種社會形態(tài)那樣從整體上關注人的生活。例如,這種經濟不能只把眼前的效率看成是唯一的發(fā)展目標,而且還要兼顧到未來社會子孫后代的經濟利益,甚至要考慮到經濟發(fā)展中涉及到的人和自然的和諧問題。一旦我們從社會形態(tài)的角度來理解綠色經濟,那么,我們就能看到綠色經濟不僅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具有倫理底蘊的經濟畫卷,還為我們指明了走向這一畫卷的路徑。這種路徑是一條涉及到政治、文化、經濟的全方位的路徑,即:通過政府政策的引導和價值觀念的轉換調整經濟結構,讓經濟活動和經濟增長方式直接具有倫理的意義,導向人的美好生活。這里,政府的政策引導指的是政府產業(yè)政策的引導,它包含禁止與綠色經濟背道而馳的產業(yè)發(fā)展,鼓勵與綠色經濟有關的產業(yè)發(fā)展,如此等等。價值觀念的轉換指的是通過宣傳、教育等等手段促進全體公民轉換自己的價值觀念,讓他們能夠充分認識到綠色經濟對于人類當代發(fā)展和未來發(fā)展的重大意義,讓每一個生產者、消費者,每一個政策的決策者、執(zhí)行者,都能關注并且支持綠色經濟。政府的政策引導屬于社會形態(tài)之上層建筑中的政治結構方面的內容,價值觀念的轉換則屬于社會形態(tài)之上層建筑中的文化結構方面的內容,它們聯合起來共同作用于社會形態(tài)中的經濟基礎(經濟結構),從而力圖在保持社會形態(tài)所有領域相互一致的基礎上確保綠色經濟的貫徹和實施。而當我們這樣做了以后,經濟結構和經濟增長就具有了倫理意義,并且能夠導向人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