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復利效應有一個很有名的傳說:
印度的舍罕王打算重賞象棋的發(fā)明人宰相西薩·班·達依爾,因為這位大臣的此項發(fā)明讓國王索然無味的生活充滿無限樂趣。宰相的胃口看來并不大,他跪在國王面前說:“陛下,請您在這張棋盤的第一個小格內,賞給我1粒麥子,在第二個小格內給2粒,第三格內給4粒,照這樣下去,每一小格內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陛下,把這樣擺滿棋盤上所有六十四格的麥粒,都賞給您的仆人我吧!”國王一聽,區(qū)區(qū)幾粒糧食,微不足道,于是滿口答應。結果怎樣?按照宰相的要求,需要約合1845億億粒糧食,即使拿來全印度的糧食也不足以兌現諾言。這就是復利的驚人效果——開始時微不足道,利滾利后就能產生原子彈爆炸般的效應。正因如此,愛因斯坦將復利稱為人類“第八大奇跡”。
談起復利效應,不得不提到巴菲特。巴菲特從11歲開始涉足股票投資,27歲開始有業(yè)績記錄,60年達到62740倍,年復利是20.215%。杰夫-貝佐斯曾經問巴菲特,你的投資體系這么簡單,為什么別人不向你學習呢?巴菲特說,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愿意慢慢變富。
復利效應不只是金融規(guī)律,它也在左右我們的生活。在學習方面,掌握了好的學習方法,不斷閱讀、向高手學習、勇于實踐、反省總結,假以時日,就會產生復利效應。健康上也是如此,好的心態(tài)、好的飲食習慣和作息習慣、適當的運動、戒煙戒酒、無不良嗜好,假以時日,也會產生復利效應。
復利效應給我們最大的啟示就是堅持。在一條正確的路上,卻沒有堅持努力下去,這是大多數人沒有看到復利效應的原因。每天一點點的改變,重復10次,重復100次,定會帶來質的飛躍。
一個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所說的話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別人重視,并讓人們相信其正確性,即“人微言輕、人貴言重”。
美國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在給某大學心理學系的學生們講課時,向學生介紹一位從外校請來的德語教師,稱他是從德國來的著名化學家。實驗中,這位“化學家”煞有介事地拿出了一個裝有蒸餾水的瓶子,說這是他新發(fā)現的一種化學物質,有些氣味,請在座的學生聞到氣味時就舉手,結果多數學生都舉起了手。本來沒有氣味的蒸餾水,在這位“權威化學家”的語言暗示下讓多數學生都認為它有氣味。
人們都有一種“安全心理”,即人們總認為權威人物的思想、行為和語言往往是正確的,服從他們會使自己有種安全感,增加不會出錯的“保險系數”。同時,人們還有一種“認可心理”,即人們總認為權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會要求相一致,按照權威人物的要求去做,會得到各方面的認可。在這兩種心理作用下,就產生了權威效應。
在現實生活中,利用權威效應的例子很多,如做廣告時請權威人物贊譽某種產品,在辯論說理時引用權威人物的話作為論據,等等。在人際交往中利用權威效應,還能夠達到引導或改變對方態(tài)度和行為的目的。
在企業(yè)中,領導也可以利用權威效應去引導和改變下屬的工作態(tài)度以及行為,這往往比命令的效果更好。因此,一個優(yōu)秀的領導肯定是企業(yè)的權威,或者為企業(yè)培養(yǎng)了一個權威,然后利用權威暗示效應進行領導。當然,要樹立權威就必須先對權威有一個全面深層的理解,這樣才能正確地樹立權威,才能讓權威保持得更加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