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洪娟
近年來,在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浪潮推動下,典籍翻譯及其研究層出疊見。在推動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進行海外傳播,開展各種典籍翻譯的熱潮中,我們不禁要問,典籍外譯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我們把中文典籍變成異語言所要達成的愿景是什么?由此總結(jié)出的典籍翻譯的原則方法又是什么?對于上述疑問,李玉良教授的《〈詩經(jīng)〉翻譯探微》一書作了頗為深入的探討。
李玉良教授從《〈詩經(jīng)〉英譯研究》之宏觀視角探究,到《〈詩經(jīng)〉翻譯探微》(以下簡稱《探微》)之多譯本、譯家批評及《詩經(jīng)》翻譯的多角度微觀分析,歷時十載,朝乾夕惕,孜孜不倦?!短轿ⅰ芬粫坏珡姆g技巧方面給予了一定剖析,最主要的是通過方法論的闡述分析,在翻譯思想以及中國文化如何走出去兩方面提出了很好的見解。作者以許淵沖、汪榕培、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詹寧斯(M.A.William Jennings)、龐德(Ezra Pound,1885—1972)、高本漢(Bernhard Karlgren,1889—1978)、阿瑟·韋利(Arthur Waley,1888—1966)、阿連壁(Clement Francis Romilly Allen,1844—1920)等中外譯者《詩經(jīng)》英譯本為根據(jù),對《詩經(jīng)》名物翻譯的文學性、《詩經(jīng)》韻律翻譯的價值規(guī)律、《詩經(jīng)》意象翻譯的可能與否以及《詩經(jīng)》的修辭和題旨翻譯等六個方面展開“中西會通的嘗試”,①張西平:《〈詩經(jīng)〉翻譯探微·序》,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第1頁。并對典籍翻譯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及規(guī)律、方法進行了頗有啟發(fā)性的探究。
探究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問題一定要有全球化的視野,要把典籍翻譯“跳出簡單的兩種語言轉(zhuǎn)換的層面,一定要把翻譯的問題放到不同民族的文化、社會背景之下,去審視、去思考”。②謝天振:《中國文學、文化走出去:理論與實踐》,《東吳學術》2013年第2期,第47頁?!短轿ⅰ分赋?,經(jīng)傳、箋、疏、注得以實現(xiàn),成為政教工具的《詩經(jīng)》,對其開展的語內(nèi)翻譯實際上就是翻譯《詩經(jīng)》文化,而《詩經(jīng)》文化就是《詩經(jīng)》接受史,是其在傳承過程中對中國社會、歷史產(chǎn)生的深刻影響。③李玉良:《〈詩經(jīng)〉翻譯探微》,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第198頁。而對于《詩經(jīng)》的跨語際翻譯則不免要涉及翻譯與歷史語境和意識形態(tài)的互動關系。在20世紀初期,美國的中國典籍翻譯從譯者到譯本都呈現(xiàn)出多樣化形態(tài)。以譯者為例,不僅有傳教士、漢學家,還有大量的詩人、文學家也涌入到中國典籍翻譯的浪潮之中;且在20世紀30年代,太平洋學會(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和燕京學社(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相繼在美國成立,美國的漢學研究一度展現(xiàn)了勃勃生機。但實際上,我們發(fā)現(xiàn),無論是忠實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異化翻譯,還是以西方讀者的接受性為關注點的歸化翻譯,其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解決西方社會的內(nèi)部危機。正如周寧所言,無論是丑化中國形象,還是美化中國形象,其背后不變的是西方現(xiàn)代性構(gòu)建中的話語構(gòu)成原則,④周寧:《跨文化研究:以中國形象為方法》,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第22頁。是出于要改造并完善自身文化的一種迫切需要。誠然,由于被翻譯作品在譯者的掌控下,在一定的歷史語境和主流的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下,又會搭建出新的話語空間。因此,此時的典籍英譯便成為解決西方文化內(nèi)部危機的重要工具。以《詩經(jīng)》為例,外國譯者的典籍英譯多是“因《詩經(jīng)》之名,行創(chuàng)作之實”,①《〈詩經(jīng)〉翻譯探微》,第239頁。借鑒別的民族文化來發(fā)展和完善本民族文化。
此外,由于文化交流的意義主要源于兩種文化間的差異,因此以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為目的的典籍翻譯,其譯本都應忠實原作。以史為鑒,在側(cè)重解讀翻譯文本的同時,要關注歷史,探析源語在其歷史語境下的意義。但實際上,要在文化走出去的過程中讓我們的“異文化”被認同和接受,同時最大程度地保有自己的原有文化,需根據(jù)當時的歷史語境和意識形態(tài),選擇恰當?shù)奈幕瘋鞑ズ头g策略。簡言之,從語言、歷史文化和文學傳統(tǒng)的綜合角度考量文化傳播和典籍翻譯策略,這不免要涉及《詩經(jīng)》的意象翻譯問題。
何為意象?龐德認為意象是在一瞬間理智和情感的復合,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只是一種思想,而是一團或一堆相交融的思想。②同上,第280頁。在20世紀初期,掀起了西方哲學、美學對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所帶來的社會危機進行批判的浪潮,為解決其內(nèi)部文化危機,為西方文明探尋出路,諸多文人試圖在東方國度的東方文化中尋找希望。龐德的翻譯就是為了顛覆當時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是寄希望于翻譯活動創(chuàng)造出新的話語空間的一種嘗試。龐德作為詩人,而非漢學家或翻譯家,其嘗試中國古籍翻譯的目的就是“改革美國詩歌藝術形式,完善其于20世紀初所提出的意象主義詩學”,③同上,第240頁。為西方文化服務。因此龐德用意象主義理論指導詩歌翻譯,對《詩經(jīng)》原意象的改變程度之大便可想而知。
翻譯作為一種再創(chuàng)作活動,實際上是一種再敘事的體現(xiàn)。因“敘事是一個或數(shù)個敘事者向另一個或數(shù)個受眾講述一個或多個真實的或虛構(gòu)的事件”,④Gerald Prince, The Dictionary of Narratology.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87, p.58.《詩經(jīng)》翻譯作為文本敘事的一種,譯作的失真、意象的扭曲以及內(nèi)涵的缺失必為常見之事。對于意象翻譯中存象失意的問題,《探微》給出了很好的解釋。作者認為,譯者和原作者既不處于同一時代,又不處于同一文化背景,二者在意象寓意問題上不存在共有信息,因此對于存象失意問題不要過分歸責于譯者。此外,《探微》不但對有關《詩經(jīng)》意象的文獻史料進行了爬梳剔抉,而且對意象在西方文獻中的意義進行了詳細考證,對中西意象理論進行了細致的對比研究。《探微》還指出,《詩經(jīng)》中的原始意象多來自神話體系及具有隱喻性的周代民俗。而對意象的翻譯問題,詹寧斯強調(diào)意象的文學特征,而許淵沖則認為其對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傳達最為重要,作者指出要實現(xiàn)《詩經(jīng)》翻譯的上述目的,最有效的操作方法就是在譯文后面加以注釋。誠然,若譯者在正文翻譯之外,多提供文化和歷史背景信息,對典籍中所涉及的難以理解的物象做出面向當下的詮釋,必能極大地促進讀者對譯文的接受。
實際上,要使《詩經(jīng)》意象在語際翻譯中得到有效傳達,語內(nèi)詮釋是其必要前提和基礎,因此需對典籍的訓詁和闡釋問題應予以充分重視。所謂訓詁,主要是指對古籍的整理及古籍文獻的意義闡釋。許慎的《說文解字》解釋“訓”之含義為“訓者,說教也”,⑤(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卷3(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83頁。班固《漢書》中提到“詁”的含義則為“師古曰:詁謂指義也”,⑥《漢書》,卷87(上),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3514頁。實質(zhì)是指解釋古代漢語之意義。由于典籍的英譯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對古代思想文化的一種再創(chuàng)造,而這種再創(chuàng)造必然要建立在合理的語內(nèi)詮釋的基礎上,若語內(nèi)詮釋背離了古籍文獻本意,那忠實可靠的異語翻譯和文化傳達便無從談起?!短轿ⅰ芬浴蚌馒F”為例,指出不同譯者對“雎鳩”理解不同,其英譯亦多種多樣,有些翻譯完全相悖于“雎鳩”為性情兇猛的魚鷹之本義。如理雅各和韋利將其譯成“osprey”,龐德譯成“fish-hawk”與“雎鳩”原意基本一致,而高本漢的“ts’u-kiu bird”翻譯則不知其所云。此外,作者還指出英國阿連壁的《鵲巢》翻譯基本是無視訓詁,任意篡改字義之作,目的是為迎合英國讀者的審美訴求。外譯中出現(xiàn)此種意義背離,除了與譯者的理解、翻譯目的有關之外,概與譯者所用的訓詁譯本有一定關聯(lián)。因此在典籍翻譯時,譯者所使用的訓詁譯本應當選擇善本。所謂善本應該是??笨b密,訛誤較少的版本。顧頡剛先生提出的“層累地造成中國古史觀”,認為時代越靠后,傳說的古史越久遠,古史中的人物就越被放大,顧先生的觀點給我們的啟示是,對于典籍的版本,越古老的版本越發(fā)可靠。
《探微》中特別強調(diào)了訓詁的意義,認為重視訓詁與注疏是翻譯好《詩經(jīng)》的第一法門。對于后人為《詩經(jīng)》所做的《詩序》,其認可的翻譯原則為正確的要翻譯,錯誤的也要翻譯,但一定要做出必要合理的說明。這種原則的堅持主要是從文化傳播和文化接受的角度予以考量,因各種對《詩經(jīng)》的傳、箋、疏、注也是一種重要的文化創(chuàng)作和傳播。因“翻譯不僅賦有忠實于原作的道德義務,而且賦有建設本民族文學和文化,滿足本族讀者什么需求的道德藝術”,①《〈詩經(jīng)〉翻譯探微》,第30頁。而且闡釋是人對存在的理解,②海德格爾著,陳嘉映等譯:《存在與時間》,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9年,第173頁。所以對《詩經(jīng)》傳、箋、疏、注的語內(nèi)翻譯詮釋和將其翻譯成外文的語際翻譯在建設民族文學和文化,滿足讀者的藝術需求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
《詩經(jīng)》作為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除具有五經(jīng)之首、文學之源的地位之外,其獨特的迭句、迭字、迭韻,適于吟唱的詩歌韻律表達方式亦彰顯出其獨到的魅力;而其“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表現(xiàn)手法,則刻畫出了自西周到春秋時期生動的民俗生活畫面。因此,《詩經(jīng)》的韻律翻譯規(guī)律和民俗事象也是《探微》一書探討的重要內(nèi)容。
在近代,西方傳教士曾在中國進行過大量的文化交流傳播工作,他們曾試圖用中文寫詩歌,或?qū)⑵滟澝涝姺g成中文。傳教士在最初翻譯基督教的贊美詩時,為符合中國的詩歌表達習慣,多用淺近的七字或五字文言進行表述,雖然這種翻譯既不符合贊美詩的特點,也不符合贊美詩的音樂樂律,但他們認為這樣的翻譯更具接受性,更能被中國人所認可,如“行善修持品最高,隨時檢點用心勞。惡人道路休趨向,敬畏圣神莫侮污”等。③《養(yǎng)心神詩》第一首,無出版年月。《詩經(jīng)》在古時為吟唱之歌,對韻律十分講究,但對《詩經(jīng)》英譯時是否用韻,如何用韻的問題,學界爭論已久。對此問題,我們在《探微》一書中找到的答案是:《詩經(jīng)》譯韻雖然難度較大,但并不能成為不進行韻律翻譯的阻礙,《詩經(jīng)》為詩歌,詩歌必有韻律;此外,因東西文化中詩歌韻律的差異和審美習慣的不同,譯詩韻律當不必與原詩韻律一致,若《詩經(jīng)》譯文能為英語文學輸入新鮮血液,并讓譯文讀者了解《詩經(jīng)》的本來面目,翻譯的目的便就此達到了。
此外,典籍翻譯要有跨學科的研究和思維方式,不能在增譯、減譯、正說、反說等翻譯技巧方面過于糾纏,而是應該將歷史學、民俗學、文學、美學等多學科的內(nèi)容和方法融匯其中;在對歷史語境、意識形態(tài)等方面的內(nèi)容進行關照之后,從多角度解讀文本,解除翻譯僅是文字間的字面轉(zhuǎn)換和對譯的誤解?!短轿ⅰ妨⒆阌谡Z料,通過多譯本比較分析,既考量單個譯本的獨特之處,又對所有譯本的共通點進行了細致分析,為讀者了解《詩經(jīng)》的翻譯狀況提供了非常綜合而全面的分析。由于民俗文化是“民”的文化,最能真實地反應民眾生活及文化習俗的內(nèi)容,不論各國家民族在具體習俗習慣上有多大不同,其作為“民眾”的一員,必具有“民”的共通之處。若在忠實翻譯的基礎上,較好地保有原文化的民俗事象和意象,不但能反映出譯者的文化態(tài)度,而且更能為異文化讀者所接受,更好地實現(xiàn)西方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對接。在《探微》中,作者指出韋利的《衛(wèi)風》譯文就是從民俗學的視角進行的闡釋翻譯,英國讀者亦較為容易理解。從文化接受的角度看,這種考量、融入民俗文化的翻譯,不但較大程度地反映了原文化,而對文本的塑造和異文化讀者的接受也具有積極的影響。
綜上所述,翻譯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必要方式。在中國文學、文化“走出去”的實踐摸索中,《〈詩經(jīng)〉翻譯探微》一書的出版對中國文化“走出去”有一定的借鑒意義,讓我們知道什么樣的翻譯能讓讀者接受,典籍翻譯的最終目的是什么。此前對《詩經(jīng)》的翻譯研究多注重從詩歌的韻律及詩學、美學等角度予以分析,而《探微》則從中國文化走出去的角度,審視中華文化的外傳問題,且在翻譯策略上作者強調(diào)要盡可能地使用歸化法和詮釋法,最大限度地傳播原語文化的同時,又要使譯文具有較好的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這一點與謝天振教授提出的中國文化走出去要考慮“時間差”和“語言差”的觀點不謀而合。在今后《詩經(jīng)》的翻譯研究中,我們是否可以通過《探微》中提到的修辭、韻律、題旨、意象等內(nèi)容的翻譯問題,進一步思考典籍翻譯處理策略的通用性問題?是否可以在系統(tǒng)梳理《詩經(jīng)》翻譯史的基礎上探究《詩經(jīng)》譯作的海外傳播情況?是否可以在傳統(tǒng)文化走出去效果機制研究的基礎上,重新思考完善“走出去”的文化策略問題,特別是典籍翻譯問題?諸多問題仍待我們繼續(xù)思考研究,在開展典籍翻譯,推動中國文化真正走出去的道路上我們還需扎實、堅定地走下去,讓世界真正地認識、了解中國古典文學和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