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萍萍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已經積累了一些數(shù)量組成的經驗,基本掌握了1 0以內數(shù)的組成知識。有的幼兒還能熟練地進行簡單的加減運算。然而,在日常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有的幼兒只是通過機械練習掌握了數(shù)的組成,并沒有真正理解數(shù)的組成的實際意義,也缺乏在生活中的運用能力。因此,我設計了“捕魚啦”這個活動,引導幼兒在游戲中親自體驗,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理解多個部分數(shù)組合成一個總數(shù)的不同可能性,為日后學習奠定基礎。
活動目標:
1.嘗試探索10以內數(shù)的組合的不同可能性,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變通性。
2.分享數(shù)的組合經驗,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重點:探索10以內數(shù)的組合的不同可能性。
難點:感知圈的大小和數(shù)量的關系。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掌握10以內數(shù)的組成的經驗。
2.材料準備:布置成大海的場景、漁網一只、大中小圈若干、圓形點子卡片若干、數(shù)字卡片4、6、10、黑板。
活動過程:
一、4人游戲
1.教師扮演“捕魚人”,幼兒扮演“小魚”,玩“捕魚游戲”。
師:今天我們來玩捕魚游戲,老師是捕魚人,你們是小魚,游戲開始后,你們一邊念兒歌一邊在大海里游來游去,兒歌念完之后,老師會說“捕魚啦!”小魚就要趕緊躲進保護圈里,只要在圈里就不會被抓住,注意哦,每個圈只能站一條小魚。
附兒歌:x條小魚游呀游,看見圈圈跳進去,哎呀呀,圈來了,撲通撲通跳進去。
2.師幼游戲。
師:4條小魚游呀游,看見圈圈跳進去,哎呀呀,圈來了,撲通撲通跳進去。游戲后,教師總結:每個圈里站1條小魚,有4個圈,合起來一共4條小魚。
3.教師出示圓點卡片,引導幼兒了解卡片含義,教師將游戲情況用卡片記錄。
師:這些符號能表示我們是怎么做游戲的。你們能看懂這些符號嗎?這些圈圈和點點代表什么意思呢?(幼兒觀察卡片并自由發(fā)言,教師總結:圈圈代表地上的圓圈,點點代表圈里面的小魚。)
4.減少圈的數(shù)量,出現(xiàn)中號圈。
師:拿掉一個圈,4條小魚用3個圈做游戲,會有小魚被抓住嗎?有沒有辦法讓一個圈里能站下更多的小魚?這樣4條小魚也能躲進3個圈?
幼:用更大的圈,大一點的圈里能站多個人。
幼兒游戲,教師記錄。
如果只能用2個圈,該選怎樣的圈?誰來放一下圈圈?
幼:2個大圈。
幼兒游戲,教師觀察并總結:雖然每次圈里的小魚合起來都是4條,但圈圈的數(shù)量越來越少了。
二、6人游戲
1.增加游戲人數(shù)。
師:6個人做游戲,如果大家都不想被抓住,你們覺得最少需要幾個圈(3個圈)?
2.幼兒游戲,教師引導幼兒用卡片記錄游戲情況。
師:圈的數(shù)量還能再少一點嗎?用2個圈能不能讓6條小魚都躲進去?
幼:要更大的圈。
師: (出現(xiàn)大號圈)現(xiàn)在這個圈叫什么名字?
幼:大圈。
師:可以躲幾條魚?
幼:3條魚?
師:之前的大圈叫什么?
幼:中圈。
師:該選怎樣的圈呢?
幼:2個大圈。
師:你覺得這些圈正好能躲進6條魚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數(shù)出來的,加一加算出來的。
3.幼兒游戲,教師用卡片記錄游戲情況。
師:同樣是用3個圈,還有其他選擇圈的方法嗎?
幼:3個中圈。
4.幼兒游戲,教師用卡片記錄游戲情況:同樣是3個圈躲6條小魚,也可以有不一樣的選擇圈的方法。
三、10人游戲,引導幼兒分組游戲并記錄
師:10個人做游戲,如果大家都不想被抓住,你覺得最少需要幾個圈?
幼:最少需要4個圈,3個大圈,1個中圈。
師: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如果想要盡量少用圈,那應該用什么樣的圈呢?
幼:盡量選大的圈。
師:圈越大,圈里能躲的小魚就越多,圈的數(shù)量就少了。
活動延伸:
師:今天捕魚的游戲結束啦~你們想試試14個人一起玩這個游戲嗎?老師把捕魚的用具都放入益智區(qū),以后我們在區(qū)域活動的時候,也可以玩捕魚游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