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憶源
隨著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教師接受各種培訓與研修的機會越來越多。目前教師培訓主要有專家講座、課堂觀察、同課異構、模擬教學、工作坊、沙龍、自主設計等形式。教師的培訓目標大致可以分為教學理論水平提升、教學實踐技能提升、教育科研水平提升等層面。對于前面兩個層面的目標,現(xiàn)有的教師培訓形式已經有不少可行的方案與措施,教師也普遍反映培訓效果較好。而如何通過有效的培訓,提升教師尤其是農村中小學教師的教育科研水平,卻一直是一個難題。本文結合“新沂名師成長工程”初中數(shù)學培訓班的培訓過程,對解決這個問題的探索作一介紹。
受江蘇省教育廳委托,江蘇省教育學會在2015—2018 年間進行“新沂名師成長工程”建設,主要對新沂市4 個學科骨干教師班進行培訓。這些教師80%來自農村的小學和初中,他們對課堂教學能夠駕馭,平時也閱讀一些教育類書籍、期刊,熱切地想進行教育教學研究,但就是找不到“題目”,不知道該怎么寫論文。
經過培訓班的組織者與專家廣泛地調查研究與論證發(fā)現(xiàn),要使教師有效地進行教育科研,光靠介紹論文寫作的技巧與格式是不夠的。教師能否基于教學實踐(課堂教學、學生作業(yè)、學生測試、學生交流)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進而結合教學實踐、教學反思來分析和解決問題才是關鍵。有問題,才有研究;有研究,才有論文。論文不是寫出來的,是研究出來的。
因此,讓教師基于教學實踐,敏銳地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并以問題驅動實踐、總結、反思、學習,提升教育科研水平,應該成為教師培訓的重要目標,這也是教師培訓的高質量的體現(xiàn)。
為了使教師能夠基于教學實踐敏感地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初中數(shù)學骨干教師班采取“3-6-n”培訓模式。該模式引導教師以課堂為載體,借助課堂觀察,對比特級教師、普通教師及自己的教學,通過問題的發(fā)現(xiàn)、提出、分析和解決,達到提升教育科研的水平的目的。
“新沂名師成長工程”初中數(shù)學班一共50名學員,在3 年間,每學期組織一次專家(特級教師為主)與學員共同研討的活動?;顒泳劢拐n堂教學效益、學員教學水平和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每次活動組織者會統(tǒng)一課題,特級教師和班級學員進行同課異構,然后進行分組討論、集中匯報,特級教師會對學員做學科專題講座,最后由專家總結概括。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要求班級學員結合特級教師和自己的教學,及時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顒恿鞒谭譃闇蕚?、活動、作業(yè)3個階段。
提前一個月給出活動主題、上課課題,要求每位學員按照主題查閱不少于15 篇論文(或書籍),然后每人再根據教學課題進行教學設計,寫出教案,并在本校提前試教1~2 次。
活動內容分為同構異構、分組討論、班級匯報、專家報告和綜合指導5 個方面。同課異構由特級教師和通過抽簽選中的學員各上一節(jié)同課題的課,并由組織者向學員布置聽課中的任務,以便分組討論的開展。分組討論是圍繞本次活動的主題以及兩位教師的課,分小組進行討論。在討論中,每人發(fā)言遵循“3-3-3”要求,即提出3 個值得學習的優(yōu)點、3 個需要改進的建議、3個值得研究的問題。班級匯報是將分組討論的結果由組長整理后匯報,匯報遵循“6-6-6”要求,即提出6 個值得學習的優(yōu)點、6 個需要改進的建議、6 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待匯報結束后,上課的特級教師會根據大家的討論,結合自己的經驗,介紹自己的教學思考與方法。最后,指導專家會從理論層面進行概括,并給出“n-n-n”的指導意見(至少20 個),即n 個值得學習的優(yōu)點、n 個需要改進的建議、n 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根據本次活動主題、觀摩、討論、專家報告、綜合指導等內容,學員在兩個月內查閱文獻,完成以下作業(yè):
(1)完善自己的教學設計,并在本學校進行1~2 次教學。
(2)寫出本次活動的總結與反思。
(3)就本次活動中提出的研究問題,選擇1 ~3 個進行研究,撰寫論文。
(4)在本學校的教研活動中,進行適度推廣。
經過培訓,初中數(shù)學班50 名學員在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教學評價、教學反思、教學研究等方面的水平均有所提高,學員在各類教師教學質量、教學設計的比賽和公開課中均有不俗的表現(xiàn)。在教學論文發(fā)表、研究課題申報以及反映教師綜合教學水平的各種綜合表彰方面,培訓班學員的成績都要明顯高于新沂市普通教師平均水平。
對于本項培訓工程,培訓班學員的反響非常好。學員一致認為,通過這6 次活動,他們學會了如何基于教學實踐(特別是課堂教學的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進而找到研究問題的一般方法。他們通過研究不僅提高了教學質量,提高了教育科研能力,還提升了自己教學研究的自信與自覺意識。
表1 “新沂名師成長工程”初中數(shù)學培訓班培訓成效對比表
學員孫大虎在研修總結中寫道:“每次活動,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值得研究的問題,活動中提出的每個問題我都想要去思考。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運用所學的方法,帶著研究的問題去開展自己的教學,力爭讓自己的教學水平有所提高?!?/p>
3 年來,“新沂名師成長工程”幫助培訓班學員快速成長,引導教師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教師帶著問題進課堂,帶著問題離開課堂。學員借助問題驅動,學會了課堂觀察、教學反思、經驗總結、理論提升。聆聽專家的觀點,讓學員明白了教育科研是伴隨著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而產生的,也讓學員明白了教育科研離不開教學與教研的道理。教學與研究不是對立的,在一定的條件下,這兩者是統(tǒng)一的,是協(xié)同互補的,正所謂“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學”。因此,教師既是教育的實踐者,又是課堂教學的研究者。教育科研不但不會擠占教學時間,還能“教研相長”。一旦教師的理論水平、業(yè)務能力在研究活動中得到提升,區(qū)域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的優(yōu)化也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