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苗苗
2014年以來,中國政法大學王人博教授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發(fā)布了一系列關于生活、法律的所思所想。他以凝練的語句,搭配唯美的圖片,圖文并茂地闡述頗有哲理性的思想。經(jīng)過多年,這些文字、圖片已累積成厚重的名句集,在法學界廣泛流傳,并被親切地稱為“法學者王大爺語錄”,在法律圈內(nèi)外構成了一道別樣風景。
這本《你看我說:一個法學者的人間情味》(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1月版)即為“法學者王大爺語錄”的精選之作,談論的正是他作為一個法學“業(yè)余者”對法學及法學以外一些問題的思考心得。本書短小精悍,簡約而不簡單,皆為一張照片配上一段文字。文字十分簡短但并不枯燥,有的是對于法學相關問題的感悟,有的是用哲學的思維剖析人生,有的則是興趣使然,有感而發(fā)。更為重要的是,全書有趣的內(nèi)容很多,引起讀者共鳴甚至引人深思的“金句”也不少,仿佛有種文字的魔力吸引著讀者翻動紙頁,靜聞書香,感受一位法學學者特有的人間情味。
王教授在開篇之序中就提出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我們?nèi)绾蚊鎸ι畹氖澜??如何尋求一種活法?他認為,生活的價值體現(xiàn)在生活內(nèi)容的多樣性,生活本身就帶有人文性。人在誕生之初,人文性和實用性、審美價值和實用價值就是并存的,但前者不是后者的補充?!皦刂腥赵聼o紛擾,山水江湖有琴聲?!狈▽W學者不能成為單向度的人,人文性是以法學為志業(yè)的人豐滿人格的一種表達。而人文的價值就在于作品本身,作品就是意義和價值的承載體。更通俗一點,小說的價值不可轉述,只能閱讀,曲子要聽,電影要看,要去體驗、感悟,欣賞后會流淚、大笑。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人并非歷史的產(chǎn)物,而是人建構了他的來歷”;而生活和世界是有皺褶的,帶著希望去打量、去凝望其中的細節(jié),每一道皺褶都可能是打開幸福和快樂的大門。這也就要求法學學者應該對世界充滿熱情,不僅要時不時打撈塵封的記憶,還得勇于直面內(nèi)心獨白;不僅會品味人生,更懂得雕刻時光,最后不忘在哲學中漫步,體味人最本真的想法。由此可見,王教授開篇之問,實際上就是希望法學學者要“做一個有趣的人”,生活中需要“閑逛的事”點綴,特別是在心累、心靜不下來的時候。
在序中,王教授還指出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即許多人認為法學學者兼顧人文的行動是“不務正業(yè)”。由此也引發(fā)了本書主旨的第二個問題:“正業(yè)”是什么?王教授首先肯定法學學者的身份是一個法學專業(yè)的老師,也是一個法學研究者。這種身份的認同,一個是體現(xiàn)在教室的講臺上,給學生上課之時;另一個則體現(xiàn)在書房里,在閱讀作品和思考寫作之中。但是,隨著日常生活實踐經(jīng)歷的不斷豐富,他對法學學者這個主體身份產(chǎn)生了懷疑,甚至模糊了這種身份。因為將法學教學、研究、寫作長期做成了正業(yè)以及正業(yè)做得太久,人會對生活的世界失去興趣。而且,法學學者和知識分子的界限并非涇渭分明,他們都是知識的主體。具體而言,在生活的世界里,他們不單是法學學者,還是一個個知識主體;他們不是以法學學者的身份去觀察和閱讀生活世界中的各種場景、色彩、鏡頭、趣味等,而是努力讓這些元素與思想產(chǎn)生化學反應,不管這些元素是不是跟法學有關,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才是對人有影響的。如此一來,法學學者的“正業(yè)”思想在哪?王教授解釋道,實際上當下的法學作品承載不了法學學者的思想,而是法學學者將其日常生活實踐中獲得的見識、思考代入到作品中。法學作品的思想是由創(chuàng)作的主體決定的,而不是主體眼中的對象或者作品本身決定的。從知識供給的角度看,法學學者應當對世界充滿熱情,對世界充滿關懷,努力去打量這個世界,觀望這個世界,閱讀這個世界,思考這個世界。然后,將所獲得的感想、見識融入法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
緊接著第二個問題,王教授在書中深入探討了本書主旨的第三個問題:他作為一位法學學者,自我認同的身份定位是什么?通過展現(xiàn)一張張生動有趣的照片,他提到,說的負面一些,他覺得自己是個“不務正業(yè)的人”,是個“閑逛的人”;說的正面一些,他是個法學“業(yè)余者”。然而,“業(yè)余者”在嚴格分工的語境里并不是個好詞,甚至帶有“門外漢”的貶義色彩,但在知識分子意義上,“業(yè)余者”卻是個地地道道的讀書人,除了忠于自己因讀書而獲得的智識之外,任何立場都與他無關。“業(yè)余者”的信條是:“自己就是自己,沒有代表,也不代表任何人?!蓖踅淌谶@種法學“業(yè)余者”的身份定位與其對現(xiàn)代性的思考緊密相關。他認為,西方的現(xiàn)代性給整個人類世界帶來很大的變化,主要體現(xiàn)為帶來了學科之間的嚴格分野,專業(yè)化是現(xiàn)代性發(fā)展的必然結果。這個結果一方面使得每一門學問都成了科學,將人類的知識切割得七零八碎,形成不同的學科,且學科越分越細;另一方面,也使得不同學科之間筑起了一堵堵厚墻,各自都自覺地把智慧的觸角龜縮在墻內(nèi),對墻外的任何事物都克制好奇心,并保持著一種專業(yè)的冷漠。當然,王教授在書中并不否認,從現(xiàn)代性國家的發(fā)展而言,需要所謂的智庫型專家來幫助領導者治理國家。換言之,一個現(xiàn)代性的國家越來越依靠制度型的專家團隊來管理國家的各項事務,這也與現(xiàn)代性的發(fā)展一脈相承。所以,現(xiàn)實中往往沒有這些閑逛者和業(yè)余者的生存空間。
然而,并不是每個學者都希望成為智庫型的專家,那么業(yè)余者生存的正當性在哪?為此,王教授在書中運用圖文比較的方式,進一步展現(xiàn)業(yè)余者和專家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角度是不同的。他引用愛德華·薩義德提出的“要維持知識分子相對獨立,就態(tài)度而言,業(yè)余者比專業(yè)人士更好”的論斷來說明,業(yè)余者雖然缺乏相應的學科規(guī)范和理性,但或許可以投入更多的身心和情感。特別是在當下學者們都競相成為智庫型專家的趨勢中,要了解人文意義上的知識分子和業(yè)余者生存的正當性在哪,從薩義德這段話中可以獲得一些啟發(fā)。那就是,無論學科劃分得多么細致,專業(yè)發(fā)展得多么深入,學科間的厚墻永遠困不住人們思維的自由和對世界的好奇心。這種好奇心跟人的氣質(zhì)和精神狀態(tài)有關聯(lián)。例如,有的人18歲時可能就已經(jīng)老去了,非常世俗和老成,但有的人活到90歲還充滿激情。這種激情必須在厚墻之外才能安放,也就是滿足對世界的好奇心,這是法學“業(yè)余者”生存的最大價值。
為了增強這種觀點的說服力,王教授將這種價值具體到自己身上。在他看來,本書收錄的各種照片表明,他所面對的世界就是一個對象化的客體。他在嘗試去閱讀這個世界,嘗試與這個世界握手言和,因此他主要去體驗小說、詩歌、電影等多種形式的日常事物,而不是只局限于講課需要的和研究需要的法學專業(yè)內(nèi)容。他更深的感觸是,除了講臺和書房,他的大部分時間還是在日常生活當中。他在書中所呈現(xiàn)的一張張照片,其實是他觀察的對象化的世界,由此延伸了他對照片的理解。他覺得,照片就是一個對象化的世界,照片是對時間流逝的一種捕捉,是描述過往的一種記憶。一張照片保存了一個人在場的記憶,同時又確證了不在場的標準。任何一張照片都來自連續(xù)性的斷裂,這種斷裂說明每一張照片,哪怕是單純的一幅風景照,都充滿了歧義。正是一張照片充滿了歧義,是有關對過去的時間的捕捉,使得對照片的解讀成為可能。特別是在面對一張有故事的照片時,不同人的解讀是不一樣的,而這些對照片的不同解讀又構成了人們對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界的解讀。作為一位法學學者,即使有專業(yè)要求上的精深,也不能放棄這種業(yè)余者的解讀,因為作為一個知識主體,法學學者會把日常的思考、對世界的關懷、對生活的見解代入到作品中去。作品承載著創(chuàng)作者的思想,這種思想的價值永遠大于作品本身。這也間接表明,法學業(yè)余者存在的價值還在于永遠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心,從而督促、勉勵自己不斷保持閱讀的熱情、溫和的理性以及思考的激情。易言之,法學學者兼顧人間情味就不是不務正業(yè),能給人帶來美感就是其豐富的生活價值。
總而言之,本書以照片為素材,以文字為媒介,以思想為中樞,拈字成詩,意境典雅,雋永清新,兼具思想與審美價值,是一部獨具風格的文化作品。通讀完本書可以發(fā)現(xiàn),王人博教授作為一位知名的法學學者,他的閱讀和研究旨趣并不囿于法學專業(yè)本身,而是廣泛涉獵文學、攝影等領域。他從法學“業(yè)余者”視角展開的看似“不務正業(yè)”的閱讀和思考,可能是單純?yōu)榱舜虬l(fā)時間,也可能是為了抵抗長期教學和科研過程中形成的習慣性倦怠,然而集腋成裘,所形成的思想成果竟然蔚為大觀,處處反映著生活世界的人間情味。更為難得的是,本書表面上看像是一場輕松、隨意的漫談,實則十分見功力,常有令人嘆服的真知灼見。他不是以法學的研究方法和理論去套用和解釋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而是以業(yè)余者深厚的學養(yǎng)和對世界的熱情來進行最合適的解讀。
當然,本書也存在明顯的缺陷。其“金句”+“段子”的屬性,突破了一本書所要求的系統(tǒng)和規(guī)范,隨意性過強。尤其是很多語句看似言簡意賅,實則有些故弄玄虛,留白太多,也就相當于什么也沒說。此外,將本書看作一本法律類圖書,顯然有些牽強,但也確實很難歸類。讀者若是閑來無事,將閱讀本書作為一種消遣,倒也無妨,不必耗費過多時間翻閱此書。偶然于書中撿拾到一枚“珍珠”,或許是另一種意外收獲吧。
(作者為北京大學出版社編輯)
責任編輯:馬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