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陽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教材分析:
“角的認識”這一內容教材分兩段編排。第一段在二年級上冊,使學生初步認識角,初步認識直角、銳角和鈍角,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銳角和鈍角。第二段就是本單元,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角,內容包括:線段、直線、射線的認識,角的認識。
與二年級上冊直觀認識線段和角相比,本單元內容則更加注重從數學概念本質的層面上學習和理解相關知識。對于線段,二年級上冊結合長度單位認識的學習,僅在于幫助學生感知到線段的可測性,沒有歸納提煉線段的本質特征,本單元則需要與直線、射線一起,對線段的本質特征做出歸納提煉。
教學目標:
1.認識射線、直線,能識別射線、直線和線段三個概念之間的聯系和區(qū)別。
2.認識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和概括能力。
4.體會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角的意義。
教學難點:射線、直線和線段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上課前老師給大家講個小故事。數學王國正在舉行運動會,這一天來了三兄弟,這可把裁判給難壞了,因為他們長得太像了。這時,一旁的0先生說:“裁判,我來給你介紹一下吧。老大最調皮了,整天東跑西跑,沒有人能攔得住他;老二可就沒有這么幸運了,他的一端被一個點牢牢地固定住了,他只能朝著一個方向不停地跑,永遠沒有盡頭;老三最乖了,每時每刻都與他的兩點朋友在一起,從不亂跑?!蓖瑢W們,你們能幫裁判判斷一下,這三兄弟中誰是老大,誰是老二,誰是小弟嗎?(指名回答并板書。)
【設計意圖】用一個小故事作導語,不僅能夠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故事中包含了線段、直線、射線的特點,與教學內容聯系緊密,為后面學生發(fā)現三種線的區(qū)別做鋪墊。
二、發(fā)現問題。學習新知
1.師:請同學們拿出學習單,做第二題,并量出線段的長度。
(生匯報測量結果。)
2.教學射線的畫法。
師: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畫射線。誰能幫老師量一量黑板上射線的長度?
(指名生到黑板前測量,生邊量,師邊延長……)
生:老師,量不完呀。
師:為什么量不完呢?
生:因為射線的一端可以無限延長,射線是不能測量的。
【設計意圖】充分掌握學情,學生認識射線并.-j-~自己畫射線,所以筆者不講,直接讓學生畫。然而大部分學生還不了解射線的特點,于是通過讓學生親自測量,幫助學生發(fā)現射線的特點并總結出來。
師:那請同學們想想直線能不能測量?
生(齊):不能。
師:為什么?
生:因為直線可以向兩端無限延長,所以也不能測量。
【設計意圖】教學直線時,筆者沒有直接告訴學生直線的特點,而是讓學生大膽想象“直線能不能測量”。因為有了前面對射線的學習,所以學生很容易想到直線的特點。
練習:從一點出發(fā)畫射線,過一點畫直線,過兩點畫直線。
師:從一點出發(fā)能畫多少條射線?
生:無數條。
(生展示畫法。)
師:過一點畫直線,能畫多少條?
生:無數條。
(生展示畫法。)
師:過兩點能畫多少條直線?
生:只有一條。
(生展示畫法。)
【設計意圖】這幾道題是比較典型的習題,也是學生的易錯題。筆者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畫得到答案,使學生真正理解。
師:大家看學習單的第三題,從這點出發(fā)畫兩條射線。
師:誰來展示一下自己畫的?
(生展示不同的畫法。)
師:同學們畫的這些圖形就是角。
(師在黑板上重新畫一個角,同時板書:角。)
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老師剛才是怎樣畫出這個角的。
生:老師先畫了一個點,然后畫了兩條射線。
師:好,那老師就按同學們說的再畫一次。
(師畫一個和射線的端點不重合的點。)
師:我畫得對嗎?
生:不對。
師:我是按同學們說的畫的呀。
生:這兩條射線必須從這同一點引出。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從同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就叫作角。
(師教學角的各部分名稱、角的符號和角的表示方法。)
【設計意圖】“角的認識”這部分內容充分利用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認知沖突中,加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三、回顧所學,總結提升
師:還記得老師剛才給大家講的故事嗎?
生:記得。
師:那誰來說說哪個是老大,哪個是老二,哪個是老三?為什么?
生:老大是直線,因為直線可以向兩端無限延長,所以說它可以亂跑。老二是射線,因為它有一個端點,只能向一個方向延長。老三是線段,因為它有兩個端點,不能延長。
師:同學們,你們同意嗎?
生:同意。
師:看來,同學們的推理能力都很強啊!裁判一定會感謝同學們的。
師:現在,請同學們看看書,自己畫出重點或有疑問的地方。
【設計意圖】以數學小故事開頭,又以小故事結尾,整節(jié)課結構完整,條理清晰,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
四、實踐應用。提升能力
1.我們在用玩具槍瞄準時,總是用一只眼對準準星和目標,用數學知識解釋為___。
2.如圖所示,線段AB的長為8cm,點C為線段AB上任意一點,若M為線段AC的中點,N為線段CB的中點,則線段MN的長為()。
3.如圖所示,AC=DB,寫出圖中另外兩條相等的線段__。
反思:
教材是以“線段、直線、射線有什么區(qū)別”這一問題來引導學生探究三者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筆者在設計時,則是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小故事的方式讓學生發(fā)現并總結問題。同時采用想象與實例相結合的方式,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課堂教學過程中,筆者重視操作活動,強調概念知識的系統(tǒng)認知,為學生后續(xù)學習類似內容積累豐富的活動經驗。
首先,本節(jié)課設計條理比較清晰,結構完整。開頭以一個數學小故事導入,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很快地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中來,收到了預期的效果。同時,小故事中包含線段、直線、射線的特點,與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聯系緊密,為后面學生發(fā)現三種線的區(qū)別做鋪墊。射線和直線都是把線段“無限延長”而得到的幾何圖形,小學生理解“無限延長”往往有些困難,所以本節(jié)課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親自動手畫一畫、量一量。從而發(fā)現直線和射線可以“無限延長”這一特點。引導學生以已有知識線段的經驗為生長,點來教學射線和直線,從有限到無限,并輔以“觀察法”“演示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引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幫助學生建立射線和直線的表象,理解線段、射線、直線的異同。在本課即將結束時,再次提到了故事中的三兄弟,學生順理成章地答出了三種線的特點,很好地完成了既定的教學目標。
其次,整個教學過程本著“學生會的不講,不會的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原則,利用多種教學方式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給學生充足的時間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認知沖突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真正實現了“生本課堂”。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和筆者及時補充設問的點撥,讓學生自主建立角的初步概念,完成教學目標。
最后,本課的習題設計精練,難度在所學知識的基礎上有一定的提升,思維含量較高,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既復習了直角、銳角、鈍角,感悟了角的意義,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本節(jié)課也有不足的地方。首先,小組交流不夠充分,應該再充分利用小組的學習方式,給學生更多生生交流的機會。如:對于課中的練習“從一點出發(fā)畫射線。過一點畫直線,過兩點畫直線”,筆者若設計一個表格,讓學生畫完后在小組內討論并得出結論,最后匯報,可能比一問一答的方式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和自學能力,同時也會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其次,這節(jié)課的容量不夠,習題的量不足。想讓學生學會,還要提高效率。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筆者會多看名家的教學課例,多思考,在今后的教學中大膽實踐,從而找到更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編輯/韓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