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龍 孫楊靜 鄭雨玨
【摘要】以固定性人文型展示空間為分析對象,分析了高科技風格在此類空間上的設計應用,探究了高科技風格在人文型展示空間中,如何在保護當地文化特色的基礎上,將新型的建筑結構、形式和材料,運用現代技術和建筑相結合。
【關鍵詞】高科技風格;展示空間、人文型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High-tech Style on the Form of Fixed Humanity Display Space
Qian Long,Sun Yang-jing,Zheng Yu-jue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JinanShandong250101)
【Abstract】Taking the fixed humanistic display space as the analysis ob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high-tech style in such space, and explores how the high-tech style will protect the loc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humanistic display space. The structure, form and materials of the building are combined with modern technology and architecture.
【Key words】High-tech style;Display space,Humanity
1. 研究背景
基于激烈的國際競爭環(huán)境和人類自身發(fā)展的生存需求,科技的快速發(fā)展將人的科學探索一次次推向智慧之巔,從大機器時代到如今的大數據時代,建筑材料上的種類也一步步更新換代。許多建筑師在對高科技風格的追求上秉承著密斯·凡德羅“當技術實現了它的真正使命,就升華成為了藝術”的主張,例如以皮亞諾、羅杰斯、諾曼·福斯特、尼古拉斯·格雷姆肖等為代表的建筑師,他們充分利用了社會科技進步帶來的成果,以技術美學為導向,為世界建筑領域樹立了一個新的風格導向——高科技風格。
2. 高科技派理念在固定性人文型展示空間中的應用
(1)我們首先以 Cutty Sark運茶船博物館建筑為例分析,Cutty Sark運茶船博物館展示了世界上現存唯一一艘運茶船。這個博物館也是世界范圍內首次大規(guī)模舊船修整的案例,設計者 保存了 Cutty Sark號大部分舊貌,旨在讓發(fā)揮其對新一代航海者的教育作用。貨船主體于地面之上,與保護其外部形態(tài)的鋼架玻璃所構成的結構,形成了半下沉式的展覽空間。展廳在地面上設有入口一處,參觀者可由入口進入鋼架和玻璃構成的海面之下,近距離觀賞船身和船底,甚至可以用手去觸摸感受質感和遠去歲月中的故事,以及更好的欣賞船體優(yōu)美的曲線和近距離接觸帶來的震撼。從展廳外部觀看整體建筑,由龐大的船只堅固的鋼架支撐結構支撐起,懸浮在空氣中,與玻璃結合構成的屋頂形成。整齊又有序列感的鋼架結構如同兩排井然有序的船槳一般,似乎船只正推涌著浪花乘風在浩瀚的海洋中飛速前行。
(2)第二個例子是自然保護區(qū)類型的展示空間案例設計分析?!耙恋閳@”原是一座廢棄黏土礦區(qū)。它坐落在高低不平的丘陵上,由四個半透明的球狀連接聚合而成,就如同落在地上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的肥皂泡泡。它采用了新型材料 ETFE 制成的透明蓋板,這種新型材料不僅具備了玻璃的透光性,其重量也只有玻璃的百分之一,且擁有良好的控溫效果。
(3)設計師在設計中大膽表現,利用鋼管結構構成的一個個六邊形,形成一個巨大的穹隆架構,以此支撐一連串自由排 布的晶瑩剔透的球體。這些球體自然而又充滿動感,倡導生態(tài)環(huán)境可持續(xù)再利用 的思想被設計師用最新的材料和技藝的結合,展現出與以往傳統(tǒng)建筑截然不同的空間形態(tài)。格雷姆肖在談到設計的定位時認為,考慮到每一個植物 在生物穹隆中的園藝培植過程都可以充分得到陽光,因此決定建筑的設計必 須開闊利于采光;同時為保持與自然環(huán)境相協(xié)調,必須因地制宜。
(4)最后以紀念型文化為展示主題的吉巴歐文化中心為例。設計師將高技術完美的融入到建筑中。建筑內部用于通 風的循環(huán)體統(tǒng)是通過建筑外部的百葉窗的開合角度引導氣流流動實現的,百葉窗會根據風向的不同和風力的大小進行開合,熱空氣最終會從雙層表皮中流向屋頂 最終從最高點流出。皮亞諾設計文化中心雙層表皮系統(tǒng)就是為了方便在建筑內部 環(huán)境設計下形成的氣流可以轉化為被動風能,同時也可作為氣流的疏散通道發(fā)揮作用。
3. 高科技風格在固定性人文型展示空間中的不足及應對方法
(1)皮亞諾作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最具代表性的設計是 1976 年建成的法國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該建筑將大量的建筑結構暴露在建筑外表皮上,自信的展示著工業(yè)之美。無論從它的顏色搭配還是施工的技法都與當時傳統(tǒng)的建筑建造 手法迥然不同,且竣工后的建筑外觀也與周圍建筑的整體格調格格不入,失去了建筑本身與周圍環(huán)境的和諧與平衡。但設計藝術從本質上來講,講究的就是藝術體與藝術體之間的關系問題,諸多設計要素之間的協(xié)調才是重中之重。在當時的法國,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建筑的落成,如同一顆炸彈直接投放在法國文化的生態(tài)鏈上。
(2)最終,皮亞諾通過實踐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建筑最終還是為人服務或與人發(fā)生關聯的,如果建筑脫離了人而獨立存在,就變得毫無意義。他強調建筑應該具有凝聚人性化的空間環(huán)境,應將不同學科所帶來的美感協(xié)調的融入到建筑設計中去。他提倡重視場所精神,以和諧的方式將高科技融入到建筑作品以及周邊環(huán)境中,且表示將其作為自己設計中不斷追求的目標并付諸實踐。
4. 結語
本文以展示空間中固定性人文型展示空間為例,分析了高科技風格在不同主題展示空間的展示方式的多樣性,并從以往案例的分析中總結出高科技風格的設計規(guī)律以及不足,最后得出的結論是:高科技風格的設計使建筑空間形態(tài)越來越傾向于簡潔、干煉和非人性化,它在世界范圍內影響極深,但技術情感化、生態(tài)化、民族化是高科技風格持續(xù) 發(fā)展下去不可或缺的成長階段。
參考文獻
[1]楊凱雯 江濱. 諾曼·福斯特:綠色高技派建筑大師. [J]. 中國勘察設計,2016:68~69.
[2]鐘愷琳. 尼古拉斯·格雷姆肖:精致簡潔的“高技派”大師. [J].泛地產導刊, 2018:47~49.
[3]劉先軍. 設計的科學化傾向以高技派建筑為例. [J].美術觀察,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