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 魯軍
一、教學背景
每年發(fā)生安全事故的學生很多,很多地方即便有顯眼的警示標志,如“禁止游泳”“禁止用火”等,但仍有些學生視而不見、見而不理,導致被無情的水、火奪去了生命,這客觀地反映了學生健康意識、安全意識的淡薄?;谶@樣的現(xiàn)狀,筆者設計了一節(jié)水平三五年級主題式教學的室內體育課。
二、教學目標
學會識別生活中常見的危險標志;能夠做到遠離各種危險源,并能勸阻和幫助他人遠離各種危險源;增強安全意識,提升保護自身安全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識別生活中常見的危險標志;引導學生在生活中主動遠離危險源。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首先我們來看幾張圖片,告訴老師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出示PPT,見圖1)。
學生認真觀察,積極思考,踴躍回答。
師:同學們說得很對,這些地方都有一個共同點,都屬于危險地帶,我們一定不要靠近這些地方,同時還要告訴你身邊的人要遠離這些地方,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談談和危險有關的話題。
(二)主要教學活動過程
1.生活中的危險源
游戲:猜一猜
師: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一些標志,大家來猜猜它們分別代表什么意思?(PPT依次出示圖片,見圖2-1至圖2-4)。
師:誰先來猜猜三角形內裝著感嘆號是什么意思?
學生認真思考,積極回答問題。
師:再來看看第二張圖片,你們知道它的含義嗎?
學生4人一組討論,教師隨機抽答。
師:三角形內一團火焰又是什么意思呢,誰來告訴我?
學生積極舉手回答。
師:再看最后一張圖片,搶答開始!
學生快速搶答。
教師小結評價,一一解答各個標志的含義,并表揚回答正確的學生。
師:這些標志都有什么共同點,誰來說說?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它們都是危險標志,共同點是它們都由黑、黃兩種顏色組成,形狀都是等邊三角形,有這些標志的地方就屬于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危險源,所以我們不管在任何地方看見這樣的標志都應當立即遠離。
游戲:演一演
方法:教師挑選一名學生站到講臺前面,然后向其出示印有一種危險標志的紙卡(不能讓其余學生看到),臺上學生用肢體語言將教師出示的內容表演出來,其余學生根據臺上學生的表演猜出紙卡上的標志,被猜出后換下一名學生。
游戲:畫一畫
方法:教師將學生分成4組,每組從第一名學生開始依次到黑板上畫一種危險標志,進行接力比賽,比比哪一組畫得又快又準確。所畫標志可以是本課學的,也可以是本課所學以外的,甚至可以是自己設計的,但每個小組不能有重復的標志,每組對畫出的標志要能說出其含義,對設計的標志要能給出合理的闡述。
要求:前一名學生畫好回到座位坐好,下一名學生才能出發(fā)。
2.教室里的危險源
師:剛才學習的危險標志你們都認識了嗎?這些都是顯性的危險源,而且通常都會有警示標志,還有很多隱性的危險源時常出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中,比如我們的教室,同學們想想教室里會有哪些危險源?
學生分組討論,并推選代表發(fā)言。
師:同學們說得都很好,就像我們剛才在做游戲的時候也有危險源存在。例如,不小心會碰到桌子,地面太滑容易摔跤,有同學沒有遵守規(guī)則會發(fā)生碰撞等。所以我們在教室里一定要避免做追逐打鬧、快速奔跑、亂扔東西這些事情,因為它們都可能讓危險發(fā)生。
3.運動中的危險源
師:教室有危險源,那操場上有嗎?先來看一段視頻(一名學生在跑60米的時候突然變道,兩名學生險些發(fā)生碰撞,圖 3)。
師:同學們從視頻中都看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
師:跑步時是不可以隨意變道的,這個同學沒有遵守規(guī)則,險些發(fā)生危險,體育運動中不守規(guī)則就是最大的危險源,下面我們來回答幾個判斷題。
(1)跳遠練習中,前一位同學還沒有離開沙坑,后一位同學就開始跳了;(2)投擲實心球時,小明和小強沒有聽到老師指令就自行將球投出;(3)體育運動前可以不做準備運動,運動后可以不做放松運動;(4)器械練習時,一定要加強保護和幫助,做到安全鍛煉;(5)籃球比賽中,可以抱住對手搶球;(6)足球比賽中,對手背后鏟球;(7)跳繩練習時,隊伍還沒有散開,小王就開始跳繩。
教師總結:從剛才同學們的回答可以看出,同學們對體育課中正確和錯誤的行為都能準確地區(qū)分,老師希望你們不僅能區(qū)分,更能嚴格要求自己,在以后的體育課中遵守各項運動的規(guī)則,養(yǎng)成安全意識,遠離傷害事故。
五、課后反思
(一)游戲融入,以趣促學
在教學中,筆者運用多個游戲將所學內容融入到教學中,以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在危險標志教學時,用“猜一猜”的游戲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了課堂氛圍,學生在猜的過程中輕松地達成了教學目標;“演一演”中,生動、形象的肢體表演讓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更加深刻,有利于“長時記憶”的形成;“畫一畫”時,學生不僅是把標志畫在黑板上,更重要的是畫在心中,形成永恒的記憶。教師讓學生設計標志,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二)以生為本,精選教法
筆者在進行室內教學時,沒有采用常規(guī)理論課的教學形式,而是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例如:采用小組討論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提升合作學習的能力;運用游戲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學;運用競賽法營造競爭氛圍,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
編者建議: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告知學生哪些是危險源,還應告知學生這些危險源會帶來怎樣的后果,正如作者所說,學生依然“視而不見、見而不理”,這其中可能是由于學生不認識標志,也有可能是因為學生對于后果的嚴重程度估計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