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明俊
(北方民族大學 民族學學院,寧夏 銀川 750021)
家譜又稱宗譜、族譜、家乘、譜牒等,是記錄一個家族血緣關(guān)系及家族傳承的史書。家譜與正史、地方志并列為我國歷史文化研究的基礎資料,且家譜具有數(shù)量多、在民間影響大等特點。家譜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封建時代入仕做官、論人、婚嫁,都要以家譜為重要參考。宋以后,隨著封建宗族制度的進一步強化,民間修家譜的風氣開始盛行,到明清兩代,已經(jīng)很普遍。作為中華大地上形成的民族大家庭成員之一,歷史上,回族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影響,也開始修撰家譜。回族家譜資料對研究回族族源的多樣性,歷史上回族的遷徙流動及其與其他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等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筆者近年來收集到幾種回族家譜資料,在認真研讀的基礎上,試圖就回族家譜文化的特點及在回族學研究方面的重要性談點意見。
從目前發(fā)現(xiàn)的資料看,回族修家譜開始于明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改革開放以來,學界開始重視回族家譜的搜集、整理、研究工作,先后公開出版的有中國航海史研究會主編《鄭和家世資料》(1985年),丁國勇點校《南海甘蕉蒲氏家譜》(1987年),劉侗主編《遼寧回族家譜選編》(1992年),馬建釗主編《中國南方回族譜牒選編》(1998年),吳丕清、馬祥學主編《河北回族家譜選編》(2006年),馬文清主編《回族譜序與宗源探究》(2011年),福建省少數(shù)民族古籍叢書編委會整理出版的《回族卷——家族譜牒》(2015年),以及《回族典藏全書》收錄的幾種回族家譜資料,如《賽典赤家譜》《同安丁姓族譜》《馬氏族譜》《馬氏宗譜》《鄭和家譜考釋》《古潤金氏宗譜》《臨清黑氏家譜》《六箴堂張氏家譜》《南海甘蕉蒲氏家譜》《馬氏家譜》《雁門薩氏家譜》等。另外,馬亮生主編的《湖南回族史料輯要》(1995年)收錄湖南馬、張、海、蘇、蔡、黃、劉、李、丁等九大姓回族族譜譜序30余篇,同時收錄湖南回族家譜家規(guī)庭訓多篇。馬建釗、張菽暉主編的《中國南方回族古籍資料選編補遺》收錄了湖南、福建、江西、貴州等南方回族譜牒、譜序20篇,資料比較珍貴。
早在20世紀80年代,學術(shù)界開始重視回族家譜整理工作。1985年,在鄭和下西洋580周年之際,中國航海史研究會整理出版《鄭和家世資料》,這部資料由李士厚在其著作《鄭和家譜考釋》(1937年)之《馬公墓志銘、鄭和世系家譜》,以及1983年他在北京、云南收集到的《鄭氏家譜首序》《賽氏總族牒》、沙儒誠保存的《賽典赤家譜》和云南大理一小學教師收藏的《馬氏家乘》等資料節(jié)選基礎上匯集而成?!多嵑图沂蕾Y料》不僅佐證鄭和為回族人,而且還是元代咸陽王賽典赤·贍思丁的六世孫,彌補了《明史》“鄭和傳”對鄭和身世記載過于簡略的缺陷。
1987年,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丁國勇點校的《南海甘蕉蒲氏家譜》。據(jù)該家譜記載,一世祖為宋時回部蒲昌海人(今新疆東南部的羅布泊),因湖中蒲生三丈,取蒲姓焉。該家譜稱,蒲姓始祖來自西陲,化從東漸,因慕孔子之道,入居山東,私淑圣賢,自號“魯尼氏”,以寄景仰之意。該家譜對蒲壽宬記載較為詳細,而對其胞兄蒲壽庚只字未提。泉州市永春縣達埔鎮(zhèn)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撰寫的《蒲氏族譜》對蒲壽宬、蒲壽庚均有記載,稱“壽庚,宋度宗咸淳二年為泉州提舉市舶等職”。
1992年,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劉侗主編《遼寧回族家譜選編》,收錄遼寧回族家譜10種,其中包括《六箴堂張氏家譜》《黑氏家譜》《脫氏家譜》《戴氏宗譜》《鐵氏家譜》《馮氏家譜》《楊氏家譜》(兩種)《金氏家譜》《尹氏家譜》《白氏族譜》,反映了600年來遼寧回族遷徙流動的特點。其中有幾種家譜體例完備,資料較為珍貴、可靠,有譜書、序文、排輩、傳略、遺囑、家訓、遺文、祭文,以及祠堂、塋墓等,記載了其家祖族源、祖籍、姓氏的起源等。
2006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吳丕清、馬祥學主編的《河北回族家譜選編》,該書優(yōu)選流傳河北省的回族家譜14種。河北滄州是回族人口較多的地級市,歷史上,該地是貫通南北的交通樞紐。該資料收錄滄州吳氏、李氏、韓氏、時氏、戴氏5種家譜,其中,吳、李兩種家譜體例比較完備,還收錄了大廠回族自治縣的《何氏家譜》《海氏家譜》,威縣《黃氏家譜》,承德《孔氏家譜》,新河縣《脫氏譜書》。
福建省少數(shù)民族古籍叢書編委會整理出版的《回族卷——家族譜牒》,收錄福建省《晉江陳埭丁氏族譜》《惠安百奇郭氏族譜》《永春達埔蒲氏族譜》《泉州城南清源林李宗譜》《泉州晉江清源金氏族譜》《泉州胭脂巷燕支蘇氏族譜》《邵武大同楊氏族譜》《邵武大同米氏族譜》等8種回族家譜。該家譜集首篇《福建回族的歷史淵源》中介紹了福建回族的分布狀況,并對家譜的收集過程及福建回族家譜的特點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
“譜序”是家譜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譜序有本族人撰寫,也有邀請外族人撰寫,一般對修譜緣由、修譜經(jīng)過、家族淵源、家族遷徙情況有較為詳細的交代,是研究家譜不可或缺的資料。馬文清編著的《回族譜序與宗源考略》匯集全國20個省、市、自治區(qū)回族72姓156個宗族或家族譜序(含宗族簡史)和宗源考釋文章,對研究回族家譜具有重要參考價值[1]。《中國南方回族譜牒選編》收錄廣東、廣西、湖南、湖北、福建、四川、云南、海南等省回族家譜譜序、序文及各省回族概況,如“廣東回族族譜家譜資料”一欄下收錄譜序18篇;“廣西回族族譜家譜資料”收錄廣西白、張、馬、傅、司馬、翁、李、楊、宋、海等姓氏家譜譜序20余篇[2]。馬亮生主編《湖南回族史料輯要》收錄馬、張、海、蘇、蔡、黃、劉、李、丁等姓氏家譜譜序29篇,同時收錄家規(guī)、家訓7篇[3]。
明初是回族在中華大地遷徙流動的高峰期,從一些回族家譜、地方志、碑刻資料可以看出,許多回族將其家族族源追溯到明朝從南京應天府遷徙至各地,究其緣由:一是大量回族士兵隨沐英、常遇春等回族大將西征,遷居全國各地;二是“靖難之役”使許多回族受到牽連,從南京遷居外鄉(xiāng);三是一些回族因戰(zhàn)亂、經(jīng)商等原因遷徙到不同地區(qū)。這說明明朝初年南京周圍是回族聚居區(qū)。遼寧《六箴堂張氏家譜》譜系之起始年為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張氏“其先西陲”,元朝中后期于南京開一藥鋪,取名“六箴堂”,以賣藥為生,有較為高超的醫(yī)術(shù),二世祖張質(zhì)曾任太醫(yī)院待詔,次孫張續(xù)任太醫(yī)院吏目,曾孫張增任醫(yī)官院府學正科之職。據(jù)該家譜記載,“始祖之世家,金陵水西門外拴馬樁人也,世賈藥肆都市”,明“靖難之役”罹于燹,業(yè)遂中落。迄永樂改元二載,從移民詔,遷來直隸寧津東北鄉(xiāng)曰長官鎮(zhèn),僦一纏服,田力穡。家譜記載,張氏第十六世張登宦,曾經(jīng)商北京,有儒家風,無市儈之氣,曾出資修建宣武門內(nèi)清真寺。張氏另一支“亦由燕東移來”,但因“環(huán)境所迫而信奉已易,究屬同源異流者也”[4](9)。
伍貽業(yè)等在撰寫《南京回族伊斯蘭教史稿》時發(fā)現(xiàn),許多西北或西南的回族認為他們的祖先是明初從南京應天府遷居來的,有的明確說出地點來。據(jù)甘肅臨潭地方志記載,該地部分回族明朝時從南京遷居至此。云南一些地方回族也稱他們是明代隨沐英征云南遷居此地,筆者十多年前在云南新平縣調(diào)研時,看到一通墓碑,文字顯示墓主原先是回族,后來變?yōu)橐妥?,祖籍為應天府馬家莊籍。《騰沖馬氏家譜》記載“先祖江南金陵人氏”,洪武時,“奉上調(diào)隨大營至騰居守”,大理白族地區(qū)的回族記述他們的來源時也說“先祖是江南應天府人,洪武時奉命南征來滇”[5](62)。云南尋甸《馬氏族譜》記載:“始祖姓納,南京應天府籍……至二世祖,于明弘治年始就尋甸而卜居焉,改姓馬?!盵6](4)云南騰沖明氏族譜記載,原籍南京應天府七溪縣人氏,于洪武三年(1370年)奉調(diào)南征,攻平緬甸后,駐守邊疆。家譜記載,明氏先祖明恭原為漢族,其原配楊氏病逝以后,央求媒人查訪永昌回回人劉指揮官之女,劉言教道各別不允,明氏改信教之后成婚,生三子,后代有回漢之分[2](174)。
河北《青縣崇倫堂馬氏家乘》記載:“溯思我馬氏自依澤祖于宋朝建隆二年由魯穆(又稱魯迷)遷陜,可稱文星煥彩……及仲良祖于明永樂二年由金陵來直,任彭城衛(wèi)指揮,誥封奉政大夫?!盵6](4)遼寧《楊氏家譜》記載,其“祖籍系南京應天府江寧縣,于明永樂初年遷居河北河間府城東……始祖楊成,生于明洪武元年,曾任明朝錦衣衛(wèi)指揮使”[4](216)。廣西《白氏族譜》記載:“吾族始祖白篤魯丁,系江南應天府上元縣進士,原答失蠻人也?!盵2](40)
遼寧《鐵氏家譜》記載,鐵氏先祖在明初出關(guān),居住在遼寧廣寧府(今遼寧北鎮(zhèn))以西、義州(今遼寧義縣)東南的狼君洞,那里有鐵氏祖墳及清真寺舊址為證,清初,部分鐵氏遷居沈陽附近,康熙年間,又有部分鐵氏族人遷往山西、山東、河南等地謀生。該家譜修撰于康熙年間,以留居遼寧的鐵氏家族為主線。遼寧鐵氏族人公認鐵鉉為先祖,但家譜并未敘及。明建文初年,鐵鉉升任山東布政使參政?!熬鸽y之役”,鐵鉉堅守濟南,與朱棣激戰(zhàn)三個多月,最后失敗。朱棣奪取帝位,建文帝失蹤,鐵鉉被殺,時年37歲。鐵鉉父母被發(fā)配至河南,鐵鉉長子福安年13歲,發(fā)至河池編伍,次子安康年僅7歲,充匠[7](43)?!惰F氏家譜》之所以沒有提及鐵鉉,可能出于對族人安全的考慮。
遼寧《馮氏家譜》直接與明代回族開國功臣馮勝、馮國用相聯(lián)系。家譜將馮寵排為一世祖,為大明洪武年柱國官。馮寵有兩個兒子,長子馮國用官至總鎮(zhèn),隨征陜西,鎮(zhèn)守邊廷,未歸原籍。次子馮國勝,又稱馮勝,官拜國公之職。據(jù)《回族人物志·明代卷》記載,馮勝,原名馮國勝,又名宗異,安徽定遠人,朱元璋大將,官至總兵官、征擄大將軍,封宋國公。其兄馮國用為朱元璋謀士,官至親軍都指揮使,1359年患病去世,時年35歲,追封郢國公。兄弟二人追隨朱元璋,為明朝開國功臣。馮國用病逝后,朱元璋命馮勝襲任兄職,與常遇春、徐達等東征西戰(zhàn),立下戰(zhàn)功。明統(tǒng)一后,朱元璋猜忌多疑,網(wǎng)織罪名,將一個個功臣除掉,藍玉、馮勝未能幸免。從《馮氏家譜》看,傳下來的是馮勝一支。該家譜前有兩篇序文,第一篇寫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記述馮氏先祖“忠君愛國,守法奉公、樂善好施”的品德,并稱“馮氏先本為回民,世代其教,今隸沈陽為著姓,子姓蕃(繁)衍,工文詞習韜略者,磊落相望”[4](183)。該家譜對馮氏何時到沈陽沒有交代。
沈陽《楊氏家譜》始修于嘉慶十七年(1812年),修譜之前,楊氏先祖從山東省武定府陽信縣遷至沈陽西關(guān)定居謀生,該譜記載:“自先祖上關(guān)東,五輩于斯,各門俱都老成忠厚,并無有為盜敗門風者。以后要有子弟為盜,敗壞門風者,死后不準入祖墳,有不聽者,即非楊門之子?!?943年又續(xù)修家譜,為鄭重起見,在續(xù)修完成之際,邀請族人代表齊集沈陽北大寺,“行圓經(jīng),以示虔誠敬意”?!逗谑霞易V》記載,其先祖于明永樂年間由山東移居津邑。
回族是在中華大地上形成的一個土生土長的民族,在歷史發(fā)展長河中,通過與其他民族交流、交往、互動,吸收漢族、蒙古族等其他民族成分,同時,也有回族加入其他民族行列?!睹撌献谧V》記載了沈陽脫氏家族9支27世的歷史。沈陽脫氏原是河北新河縣脫氏后人。據(jù)該譜記載:“脫氏始有族譜,始于明天啟間,其后續(xù)有修纂,藏之宗祠,故流傳不廣,而族人世系不明,親屬莫辨者多有焉。”[4](50)脫氏家族自認為是元代右丞相脫脫后人,認為脫脫原為蒙古篾兒吉氏,祖籍在大都路順州歸化城,二世祖周彬公又遷至河北省新河縣。脫脫后人如何從蒙古族轉(zhuǎn)化為回族,家譜未做詳細交代,但認為蒙古脫氏后裔有回漢之分。該家譜對脫脫丞相記述較多。吳丕清、馬呈學主編的《河北回族家譜選編》收錄了河北新河縣《脫氏譜書》,內(nèi)容大致相同,但《脫氏宗譜》資料更充實一些,脫脫墓也在新河縣。據(jù)《新河縣志》記載:“現(xiàn)今吾脫氏族中即有回族與漢族之分,但考其源流,俱為元太師脫脫之后裔也。究竟于何時形成回、漢二族,及其原因尚待于進一步查考?!盵4](73)據(jù)云南昭通回族《保氏族譜》記載:“保氏源于蒙古,初以特穆爾為氏。元之右族也。自庫庫臺特穆爾尊號保保,而入滇始祖亦以阿保名,于是改姓保氏?!盵1](686)家譜記載云南保姓因宗教之故,也有回漢之分。
分布在云、貴、川三省交界地帶的卯姓人有10萬之眾,卯姓內(nèi)部有回漢之分,其中卯姓漢族占絕大部分,《卯氏宗譜》記載:“始祖公諱石納(失喇)……系陜西平?jīng)龈丶保頁?jù)明萬歷《貴州通志》記載:“卯失喇,陜西開城縣人,洪武十九年升副千戶,五世孫暶成化四年升指揮僉事,調(diào)本衛(wèi)(烏撒衛(wèi)),沿有光襲”[8](209)。2012年5月,一座位于黔西北威寧縣草海鎮(zhèn)卯家溝的卯氏家族祖墳被盜,發(fā)現(xiàn)一通“大明武德將軍烏撒衛(wèi)右千戶所正千戶卯公之墓”,碑文記載:“大明武德將軍烏撒衛(wèi)右所管軍正千戶□□□□,字廷威,陜西平?jīng)鲩_城縣六盤山蒙古人?!蹩肌酢跏Ю霸克径荚獛?,洪武庚戌歸于圣朝,除紅城子群牧監(jiān)百戶”[9]。從家譜、地方志、碑文資料相互印證可知,卯氏家族始祖卯失喇及其部下是明朝從陜西平?jīng)鲩_城縣(今寧夏固原市原州區(qū)開城鄉(xiāng))征調(diào)的蒙古族穆斯林,戰(zhàn)事結(jié)束后,鎮(zhèn)守烏撒衛(wèi),子孫后代繁衍至今。這里需要討論的是14世紀波斯著名史學家拉施特在《史集》中對安西王阿難答及其部下蒙古族士兵改信伊斯蘭教有詳細記載,《元史》記載,阿難答“冬居京兆,夏徙六盤,歲以為?!?。今寧夏固原以南開城鄉(xiāng)安西王開城府遺址仍然依稀可辨。關(guān)于《史集》所論阿難答及其部下蒙古族士兵皈依伊斯蘭教的記載,因找不到漢文資料佐證,因此,有人認為這件事為拉施特虛構(gòu),筆者曾多次前往開城府遺址實地考察,也一直關(guān)注著開城安西王府的考古發(fā)掘情況。這條資料可以證明元末明初寧夏固原開城安西王府周圍的確有蒙古族穆斯林士兵駐扎,也間接證明《史集》記載真實可信。據(jù)《卯氏宗譜》記載,卯失喇“于洪武六年,蒙圣恩獎賞將軍,犒勞三軍,喜賞御宴,欽遵御旨,問姓開葷,始祖指日謝恩,圣上即賜姓為卯”,即這部分蒙古族穆斯林因“開葷”而變?yōu)闈h族。
遼寧《戴氏宗譜》又反映出回族的又一來源。該宗譜始修于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其后又經(jīng)重修統(tǒng)編,始臻完善?!洞魇献谧V》將始祖追溯到公元前的西周時代。據(jù)宗譜記載,戴氏原為漢族,在明代,“吾高祖,號濟貧公,與一纏頭僧相識。纏頭僧敬佩吾高祖忠愛之志,而勸之言曰:‘公利民之心與古教濟貧之意同義也?!N岣咦嫱朔痖T而入古教,稱西域回回。吾高祖自斯即為回教之稱也”[4](100)。戴氏家族自古至今同姓不通婚,與老、樂、皇、華氏亦不通婚,“誠以此四氏者與吾皆為宋戴公之后”。戴氏家族在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由五世孫制定“五法四則”,包括禁止同姓通婚;保持血緣純正;勤續(xù)譜,防止亂譜亂宗;尊祖敬宗等。戴氏先祖籍貫本是浙江余姚縣,明建文末年,家廟失火,家譜也付之一炬,后移居山西晉陽,其間曾遷居南京二郎崗,后又遷回山西,后遷居遼寧。遼寧戴氏與河北滄州戴氏同宗不同支,滄州稱《戴氏家譜》,筆者將此家譜與遼寧《戴氏宗譜》做了對比,發(fā)現(xiàn)相同地方很多,應為同一家譜的不同續(xù)譜。河北戴氏也稱先祖為西周時期周戴公,亦稱“出佛門而入古教”,稱西域回回。滄州家譜排序至第15輩,遼寧戴氏排至第20輩。
泉州城南《清源林李宗譜》記載,林閭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贄的先祖,原籍河南固始縣人,遷居泉州以后,生有景文、景順,林景文后來成為泉州巨商,于“洪武十七年(1384年),奉命發(fā)舶西洋忽魯謨廝等,教不一,為事不諧。行年三十遂從其教,受戒清凈寺教門,號順天之民,就娶色目婢女歸于家”[10](400)。林景文自西洋回到家鄉(xiāng)以后,30歲時改信了伊斯蘭教,娶泉州回族陳思齊之女陳淑清為妻。林景文的弟弟林景順“以不能革其兄之異習,乃退而自居于南城,夫色目人,律以異習所不免”??梢娏志拔牟坏蔀槟滤沽郑矣绊懓芰志绊樔⑸颗疄槠?,成為穆斯林。并且引證泉州幾大穆斯林家族,“如金、丁、馬、迭、夏五大姓,皆從媽氏異教,有沿至十余世猶不革者”[10](401)。林景文的三世孫林允誠、林景順的三世孫林廣齋移居南安,并改姓李。從家譜所附《李贄傳》可知,李贄正是老長房林景文的八世孫。
蘇姓為我國一大姓,回族蘇姓分布全國各地,據(jù)泉州《燕支蘇氏族譜》記載,同安蘇氏源于光州固始(今河南光州固始縣),固始有蘇氏者源于長安(今陜西西安市長安區(qū)),長安有蘇氏者源于河南河內(nèi)(今河南懷慶州河內(nèi)縣),河南河內(nèi)有蘇氏者源于漢代昆吾。至元代時,蘇氏一支遷居泉州燕支里,有位叫蘇唐舍的接受伊斯蘭教信仰,取名阿合抹,其二世、三世均配泉州穆斯林蒲氏,四世配馬氏。蘇唐舍第十一世孫蘇纘轍于清康熙年間在“燕支蘇氏世系”寫道:“公(唐舍)自銀同遷居燕支里,學西域凈教,爰名阿合抹。余于涂門真教寺詢南京教師楊姓者,云是名即世稱長老者也?!盵10](547)燕支蘇氏后代后來是否“出教”,不得而知,但從蘇纘轍向涂門街清真寺阿訇請教其先祖取名“阿合抹”的含義可知,其后代對回族習俗知之甚少。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祠堂是家族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它記錄著家族輝煌的過去及傳統(tǒng),是家族觀念的集中體現(xiàn),對增強家族成員歸屬感具有重要作用,修建祠堂在東南漢族社會較為普遍。回族沒有修祠堂的傳統(tǒng),但是從一些家譜可以看出,有些地方的回族曾修建過祠堂,如遼寧《脫氏宗譜》記載,脫氏家族曾為脫脫丞相修建祠堂,內(nèi)有元明朝廷及地方文武大臣送的匾聯(lián)。遼寧戴氏家族的先祖由漢族變?yōu)榛刈?,后人建寺院、修族譜、祭奠先祖,他們考慮到“高祖而上之先靈無所承祭,重聘鶴群公協(xié)商后,于嘉靖丁酉十六年,在吾莊后龍港河北岸筑家廟一座,藉以祭奠佛門之先靈也”[4](105)。
福建《晉江陳埭丁氏族譜》記載了當?shù)鼗刈鍐试崃曀椎霓D(zhuǎn)變歷程:“如殮不重衣,殯不以木,葬不過三日,封若馬鬣而淺,哀以木棉,祀不設主,祭不列品。為會期,面相率西向以拜天。歲月一齋,晨昏見星而食,竟日則枵腹。薦神惟香花,不設酒果,不焚楮帛。誦清經(jīng),仿所傳夷音,不解文義,亦不求其曉,吉兇皆用之?!盵10]后來,隨著與當?shù)貪h族接觸日漸增多,吸收了許多漢族習俗,修建祠堂,內(nèi)設先祖牌位。蘇丹學者賈法爾對陳埭、百奇兩地祠堂實地考察,參照其他地區(qū)漢族祠堂形制特點對比研究,認為陳埭丁氏祠堂與其他地區(qū)的漢族祠堂有明顯差別,丁氏祠堂獨特的戴勝鳥及大門門板上所刻經(jīng)文至今清晰可辨,這表明,丁氏祠堂的前身是清真寺。經(jīng)莊景輝等學者考證,這座清真寺大約建于1402年,1560年重建。賈法爾認為百奇地區(qū)的郭家祠堂在其修建之初亦為清真寺,而非宗祠,后來,隨著該地區(qū)伊斯蘭教的衰微,清真寺被改成祭祀祖先的宗祠[11]。
據(jù)《馬氏族譜》記載,馬福祥去世以后,后人在甘肅臨夏修建了“馬氏碑亭”,在蘭州建有“馬將軍紀念碑園”,寧夏銀川市有“云亭紀念堂”。對此,《馬氏族譜》在“祠圖”節(jié)解釋說,“歿后立祠,吾教不取也。然先人功在國家及地方,其有公議建祠立碑及其他建筑物以紀念,其所欲感謝不忘者,亦不可違其意焉。且也立場在教者,應以教論其立場;在國家及地方者,亦應以國家及地方論,不能一概以教限之也”[12](1137)。
從目前整理出版的回族家譜看,東北、東南、西南地區(qū)回族修家譜比較盛行,而西北甘、寧、青回族相對較集中的地區(qū)反而較少。一些回族家譜受修撰者文化水平的限制,存在缺乏嚴謹、行文不規(guī)范等問題,再加上續(xù)譜人謄錄、重錄、又錄、再錄等過程,每次重錄時,錄寫者可能會依據(jù)當時的行文習慣,對某些詞句進行修改,使家譜失去時代特征。另外,一些回族家譜存在攀附某位歷史名人作為遠祖的現(xiàn)象,造成家譜資料可信度存疑。但也有部分家譜質(zhì)量較高,體例比較完備,如民國年間馬福祥、馬鴻逵纂修的《馬氏族譜》體例相對比較完善,共分“端本”“正位”“述事”“藝文”4集13卷。1913年,馬福祥任寧夏護軍使時產(chǎn)生修撰家譜的想法,“乃延請通學士從事編纂”。馬福祥也瀏覽過許多漢族譜書,“福祥雖武,亦竊慕文,閑嘗歷走名區(qū),所見舊家牒不下數(shù)十種,異同得失,曾心領(lǐng)之。久欲歸而治譜,未果其事。今以戎馬關(guān)山之余,投戈以將,披百家之書而折中于歷代太史之善者”[12](993)??梢娨徊考易V修撰水平的高低,與修譜之人對傳統(tǒng)文化中譜牒學的理解、吸收、借鑒有很大關(guān)系。
《惠安百奇郭氏族譜》“適回辨”寫于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記述“而元明之鄉(xiāng)賢論之,金諱時舒先生、丁諱自申先生、夏諱秦先生、林諱越先生、林諱奇材先生、李諱贄先生、林諱燉先生雖其父皆回,及諸先生發(fā)明圣道,昭賢哲于春秋,報馨香于俎豆,可知吾儒當崇重,自非今日言之也”[10](290)。早期百奇郭姓回族在尊崇儒家文化的同時,還能保持回族飲食習慣,如“刲牲治具,必昉教門”。該族譜稱,“清真教于元朝最熾,李復齋曰‘元朝之時,色目來(據(jù))閩,我泉為盛,世有從色目’”,“自元朝德廣公即入教,相傳曰吾宗至八世九世乃出教,及第十世宏隆公原居百奇鋪賀厝鄉(xiāng),因強干弱枝之分,子孫衰微,念先人從清真教,遂搬入通淮街禮拜寺內(nèi)居住。義齋公曰:‘康熙乙丑年間,陳都督諱有功仕于泉,重興清真教,故宏隆公復入教’”[10](261)。由此可以看出,歷史上的百奇回族曾出現(xiàn)過“出教”“復教”、再“出教”的現(xiàn)象,但其先祖“遵回回教”的事實一直儲存在他們的歷史記憶中,這在其家譜中也有記載。修撰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的《晉江陳埭丁氏族譜》設有“祖教說”一節(jié),記述了其先祖喪葬、齋戒、祭祀及生活習俗的演變情況。
將《惠安百奇郭氏家譜》與西北《馬氏族譜》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東南沿海與西北同是伊斯蘭教傳入較早地區(qū),但東南沿?;刈褰邮軅鹘y(tǒng)文化較深,漢化程度更高一些,郭氏家譜中《開列儆戒后嗣妄言先世所從事教門》所羅列的后輩不能妄言先輩所遵守的“祖教”,如“戒妄言做半年”“戒妄言不食諸肉為不食□肉”“戒妄言新婚洗香腸”“戒妄言清真教必宰牛”“戒妄言葬用籠布袋”等?!堕_列禁條以訓誥后嗣》羅列了日常生活注意事項,如:“家禁用功果追薦冥金、冥紙、冥人及一概紙料”;“家禁用尼姑超渡神邪說”;“家禁用神佛醫(yī)法”;“家禁用火葬瓦葬”,后來,百奇大部分回族“出教”或信仰佛教、道教等。《馬氏族譜》專門設有《家禮》一卷,認為“家禮者,所以齊家族,禮拜、朝覲、及冠、婚喪祭之節(jié)文也。雖然,禮也者,立身者也?!峄亟讨Y,雖因信仰不同,儀式有別,然言禮之本,亦未嘗或殊”。家禮中,對信仰、五功、禮拜、封齋、飲食、婚姻、喪葬、服飾都做了詳細說明,并援引劉智《天方典禮》對以上問題的論述[12](1137)。
《馬氏族譜》中的“家禮”側(cè)重于宗教文化教育,而家訓則完全是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古訓來教育后代。該族譜將家訓分為明倫、治家、修己、涉世四門。馬氏家訓共分四章,“乃云亭(馬福祥)公所手訂”。馬福祥認為,修身、持家、居鄉(xiāng)、處事、為人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問題。馬福祥喜歡讀書,他將古人談論修身處世的精彩段落摘抄整理,匯集成書,取名《先哲言行類鈔》,刊印出版,在家族內(nèi)部流傳,供子孫學習。馬福祥還制定《訓誡子侄書》,要求“子孫世世守之”,包括守家風、勤學問、修職業(yè)、崇禮法、尚節(jié)儉、存忠厚、慎交友、尊經(jīng)典,“愿吾子孫之熟讀而深思之”。1931年,馬福祥又著《誡諸孫書》,要求子孫“書不可不讀,學不可不講,德不可不修,驕奢淫逸之事不可有,戒、慎、恐、懼之念不可無”,“所有上列各語,務速切實奉行,毋再因循游惰,故步自封,或者有成才之希望”[13](123)。
如果說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族就是社會的一分子。中國社會修家譜的傳統(tǒng)對回族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家譜具有尊祖、敬宗、團結(jié)和約束家族成員的作用,是史學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同時也可通過家譜看到一個家族的興衰榮辱。每個家族的命運與國家、社會的發(fā)展進步息息相關(guān)。一部家譜的修撰需要數(shù)代人接力才能完成,并且相隔數(shù)十年后還有續(xù)修、再續(xù)修的過程。
1.從目前來看,已經(jīng)整理出版的回族家譜只是一小部分,還有大量回族家譜散落民間,應該抓緊搜集、整理,為回族學研究提供新的補充資料。
2.應該鼓勵有條件的回族家族進行家譜修撰,特別是一些成功的回族企業(yè)家,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領(lǐng)域為國家做出貢獻的回族人士應該帶頭修家譜、撰寫個人傳記或企業(yè)發(fā)展史,充分體現(xiàn)回族在推動國家經(jīng)濟、科技、社會發(fā)展等方面所做出的貢獻,為后代留下歷史記憶,也可為研究者積累資料。
3.有些回族家譜資料存在不準確之處,研究者在引用時需仔細甄別,與正史及地方史料相互參照,去偽存真、去粗取精,還歷史本來面目。
4.歷史上,回族為了生存,一直在努力學習主流文化,甚至通過科舉入仕進入上層社會,參與國家治理?,F(xiàn)存的回族家譜資料,反映出各民族之間相互學習、相互交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5.回族家族接受漢文化傳統(tǒng),特別是傳統(tǒng)文化中的家訓文化、倫理文化,對回族群眾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