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雪
【摘要】 目的 探究分析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老年腦梗死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70例老年腦梗死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3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進行護理, 觀察組則配合優(yōu)質護理進行護理服務。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美國國立衛(wèi)生院神經功能缺損(NHISS)評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ADL)評分與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NHISS評分(10.13±0.23)分低于對照組的(14.25±2.52)分,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后ADL評分(75.24±0.58)分高于對照組的(63.25±0.23)分,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4.29%(33/35)高于對照組的68.57%(24/35),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老年腦梗死患者護理中采用優(yōu)質護理服務進, 能有效幫助患者改善相關臨床癥狀, 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 值得推廣。
【關鍵詞】 優(yōu)質護理服務;老年腦梗死;護理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7.073
腦梗死是臨床較為嚴重的一種病變, 特別是近幾年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改善, 導致這種病癥的發(fā)生率逐年提高[1]。有臨床研究認為, 腦梗死的發(fā)病率、致殘率與致死率均相對較高, 因此也可以說明這種病情對我國的老年群體身心健康產生嚴重的威脅和影響[2, 3]。從現階段的治療水平而言, 很難對腦梗死進行完全治愈, 治療只能控制患者病情的進一步發(fā)展, 盡可能的幫助患者改善生活質量[4]。本文主要對老年腦梗死患者護理過程中采用優(yōu)質護理所取得的效果進行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4月~2018年10月在本院就診的老年腦梗死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35例。觀察組男17例, 女18例;年齡63~90歲,?平均年齡(72.8±8.74)歲。對照組男18例, 女17例;年齡62~88歲, 平均年齡(72.5±8.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 2. 1 納入標準 患者均≥60周歲;均被診斷為腦梗死, 診斷符合腦梗死的診斷標準。
1. 2. 2 排除標準 存在有精神異常和意識障礙的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合并有慢性高血壓和糖尿病等相關病癥的患者。
1. 3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進行護理, 觀察組患者則采用優(yōu)質護理進行干預, 具體如下。
1. 3. 1 病情觀察 護理人員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體溫情況、血壓、脈搏、呼吸、神志、瞳孔和四肢活動情況, 并做好記錄。與此同時要做好床旁血壓、心電和血氧的監(jiān)護工作, 如果發(fā)現患者存在異常需及時將相關情況報告給主治醫(yī)生, 進行合理有效的處理。
1. 3. 2 生活指導 在患者的健側手可以觸及的地方為患者放置呼叫器和相關的日常用品, 這樣能夠有效方便患者取用。對于部分生活可以自理的患者, 可以協(xié)助患者進行相關的指導, 如果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應該做好對于患者皮膚的干預工作, 同時要做好對于患者眼睛、口腔和會陰部的相關護理, 指導患者能夠定時的排便, 確保患者大便通暢, 要叮囑患者切勿用力排便。
1. 3. 3 用藥和飲食護理 叮囑患者能夠定時定量的服藥, 中藥湯劑一般在早飯、中午晚飯后服用, 采用脫水藥和降壓藥的過程中需要及時觀察血壓變化情況。需辨證的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 保證患者在飲食上能夠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 患者在飲食上需堅持少食多餐的原則。
1. 3. 4 健康指導 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 需要及時對患者和患者家屬講解相關病癥的知識, 使患者對于具體的致病因素做到心中有數, 還要對患者講述對病情治療的相關方法和危險因素, 特別是患者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針對患者實際狀況, 為患者制定合理的康復方案。腦梗死會導致患者發(fā)生偏癱, 這種狀況多為終身性的, 即便恢復也需要很長時間, 所以護理人員應鼓勵患者正視這種情況, 并且提高患者康復治療的信心, 需配合醫(yī)護人員進行各項康復活動。
1. 3. 5 安全護理 需要叮囑患者家屬在患者進行翻身和下床的時協(xié)助患者, 要做好防跌倒和墜床的干預工作。對于躁動不安的患者需安排專人進行陪伴, 并且在床旁加有防護欄, 必要時可以對患者的雙手進行約束, 防止患者拔除管道。對于患者康復訓練的黃金時期, 一般為發(fā)病后24 h內進行早期康復和干預工作, 對于急性腦梗死偏癱和失語患者的恢復都能夠達到良好的促進效果, 強化對患者早期系統(tǒng)科學的康復訓練。責任護士應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為其制定個性化的早期康復訓練計劃, 早期康復需在患者的床邊進行, 叮囑患者家屬進行1次/d, 30 min/次, 訓練時以患者的耐受為度, 應該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 防止患者過度疲勞。
1. 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NHISS評分, NHISS評分<7分為輕度神經功能缺損;7~15分為中度神經功能缺損;>15分為重度神經功能缺損。調查兩組患者護理后的ADL評分, 100分為生活自理, >60分為基本自理, 60~40分為生活需要協(xié)助, 40~20分為生活需要很大協(xié)助, <20分為生活完全依賴。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采用本院自制住院患者護理調查表, 采取百分制。非常滿意:≥90分;滿意:60~89分;不滿意≤59分。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NHISS評分(10.13±0.23)分低于對照組的(14.25±2.52)分,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后ADL評分(75.24±0.58)分高于對照組的(63.25±0.23)分,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觀察組患者非常滿意30例, 滿意3例, 不滿意2例, 護理滿意度為94.29%;對照組非常滿意20例, 滿意4例, 不滿意11例, 護理滿意度為68.57%;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腦梗死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病癥是臨床表現較為嚴重的病癥[5]。腦梗死會導致患者的腦組織存在缺血、缺氧壞死與軟化, 患者發(fā)病后容易導致其出現多種臨床表現, 如偏癱和失語, 這種病情很難進行徹底性治愈, 所以大多都是在臨床上對患者進行干預, 防止病情的進一步發(fā)展[6]。腦梗死在臨床上病程相對較長, 復發(fā)率較高, 且具有多種并發(fā)癥[7]。本文主要分析對老年腦梗死患者進行靜脈溶栓治療時所配合的護理方案, 通過本文的結果也能看出為患者落實優(yōu)質護理干預方案, 可有效提高患者病情恢復的質量, 能夠證明優(yōu)質護理應用的價值。優(yōu)質護理在護理中可以將患者放置在中心位置, 提升了對患者護理的服務質量, 能夠為患者提供高效優(yōu)質和滿意的護理服務[8]。腦梗死患者在護理過程中應用優(yōu)質護理進行干預可以對患者進行相關的健康教育, 根據患者的病情配合護理做好對患者的飲食指導工作, 同時能夠兼顧患者的安全性和心理方面的內容, 對患者進行全程優(yōu)質護理, 強化了患者自身對于病情的認識, 也增強了患者對于疾病治療的決心和信心[9]。
綜上所述, 對老年腦梗死患者進行護理過程中采用優(yōu)質護理服務, 能有效幫助患者改善相關臨床癥狀, 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魯健. 淺析我國老齡事業(yè)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下對高職院校醫(yī)衛(wèi)類學生的培養(yǎng). 現代職業(yè)教育, 2016(17):89.
[2] 李萍. 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老年性腦梗塞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中國冶金工業(yè)醫(yī)學雜志, 2019, 36(1):28-29.
[3] 于春艷. 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62例老年性腦梗死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9, 17(4):228-229.
[4] 盧琦, 李雪梅, 張勝偉. 大面積腦梗塞的臨床治療和質量管理.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6, 16(69):91.
[5] 邵利敏, 黃澤懌. 綜合護理干預對腦梗死靜脈溶栓患者臨床療效的影響. 現代實用醫(yī)學, 2017, 29(4):122-124.
[6] 施冬妹. 腦梗死患者的偏癱護理. 健康必讀旬刊, 2013(9):206, 208.
[7] 許麗琴. 急性腦梗塞患者的全程優(yōu)質護理效果分析.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 2018(7):83-85.
[8] 譚東森. 老年急性腦梗塞患者血液流變學改變與疾病的相關性臨床研究. 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 2018(2):138-139.
[9] 李朝霞. 優(yōu)質護理改善腦梗塞患者負性情緒及護理滿意度的效果觀察. 智慧健康, 2018(11):38-40.
[收稿日期:2019-03-25]